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6种复配杀虫剂防治小麦穗蚜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7.5%氯氟·吡虫啉悬浮剂、7.5%氯氟·啶虫脒微乳剂、20%联苯·三唑磷微乳剂、22%氯氟·噻虫微囊悬浮-悬浮剂、25%氰戊·乐果乳油、30%氰戊·辛硫磷乳油6种对小麦穗蚜有防治作用的杀虫剂进行试验,比较不同药剂对小麦穗蚜的防效。结果表明:6种复配杀虫剂对小麦穗蚜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从对小麦穗蚜的持效性和长效性看,7.5%氯氟·吡虫啉悬浮剂、7.5%氯氟·啶虫脒微乳剂和22%氯氟·噻虫微囊悬浮-悬浮剂为首选用药;药后15 d,20%联苯·三唑磷微乳剂、25%氰戊·乐果乳油和30%氰戊·辛硫磷乳油对小麦穗蚜的防效明显下降,但这3种药剂可作为小麦穗蚜防治的补充药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不同杀虫剂对桃树蚜虫的防治效果,筛选高毒农药的替代药剂。[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22.4%螺虫乙酯悬浮剂、10%氟啶虫酰胺可湿性粉剂、48%噻虫啉悬浮剂、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和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种药剂对桃树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6种药剂对桃树蚜虫的防治效果差异显著,其中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44 mg/L和10%氟啶虫酰胺可湿性粉剂40 mg/L对桃蚜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显著,在施药后3~14 d防治效果均在96.4%以上,显著高于其他药剂。22.4%螺虫乙酯悬浮剂60 mg/L防治桃蚜速效性较差,持效性显著,药后3 d的防治效果在55.5%以下,药后14、21 d的防治效果均在99.5%以上。[结论]在桃树安全生产中,建议轮换使用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10%氟啶虫酰胺可湿性粉剂和22.4%螺虫乙酯悬浮剂适时防治桃树蚜虫。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1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确定最佳用药剂量,为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为对照药剂,在苹果树上进行了不同剂量的1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防治苹果黄蚜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相比,1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高剂量(有效成分40 mg/kg)和中剂量(有效成分30 mg/kg)药后3,7 d的防效均显著高于或相当于对照药剂,而低剂量(有效成分20 mg/kg)防效显著低于对照药剂。说明1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对苹果黄蚜有良好的速效性,持效期可达7 d以上,是防治苹果黄蚜的一种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4.
25%杀虫完EC、50%蚜克星EC防治小麦穗蚜药效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两种药剂 2 5 %杀虫完 EC、5 0 %蚜克星 EC防治小麦穗蚜的试验 ,探索其防治小麦穗蚜的可行性 ,筛选出经济有效的施用剂量。试验结果是两种药剂对小麦穗蚜均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5.
不同药剂对山银花蚜虫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种不同药剂防治危害山银花的胡萝卜微管蚜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悬浮剂1 500倍药液、0.36%苦参碱3 000倍药液、10%烯啶虫胺3 000倍药液等3个药剂处理防治山银花蚜虫效果较好,且其用药成本较低,低毒,对山银花害虫捕食性天敌杀伤力小,在生产上可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于2012年在六安市金安区进行了5种不同药剂对小:菱穗期蚜虫田间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小麦穗期蚜虫均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其中10%呲虫啉WP速效性好,持效性差;25%呲蚜酮WP速效性差,但持效性最好,持效期达14d以上;25%噻虫嗪WG速效性好,持效性一般;25%环氧虫啶WP和10%烯啶虫胺SLx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一般。生产中应注重不同药剂的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8种不同类型杀虫剂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为苹果黄蚜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4.9%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1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22%螺虫乙酯·噻虫啉悬浮剂、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80 g/L噻虫啉悬浮剂、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种药剂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结果]8种药剂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差异显著,其中48%噻虫啉悬浮剂8 000倍液、22%螺虫乙酯·噻虫啉悬浮剂4 000倍液和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8 000倍液能有效控制苹果黄蚜危害,且速效作用好,持效期长达14 d,药后1~14 d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 000倍液对苹果黄蚜速效性较差,药后1和3 d的防治效果均低于78%,但持效性较显著,药后7~14 d的防治效果为93.9%~97.2%;4.9%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15 000倍液药后1 d的防治效果低于78%,但其持效性较显著,药后3~14 d的防治效果均在85%以上;1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3 333倍液药后1 d的防治效果低于62%,但药后3~7 d的防治效果均在93%以上,之后防效逐渐递减。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和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2 500倍液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差,药后1 d的防治效果低于78%,药后10~14 d的防治效果低于72%。[结论]在苹果安全生产中,建议轮换使用48%噻虫啉悬浮剂8 000倍液、22%螺虫乙酯·噻虫啉悬浮剂4 000倍液和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8 000倍液防治苹果黄蚜。  相似文献   

8.
25%田可益乳油对小麦穗蚜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5 %田可益乳油防治小麦穗蚜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用 2 5 %田可益乳油 5 0 0、10 0 0、15 0 0倍液防治小麦穗蚜 ,药后 1d校正防效分别为 93.35 %、84 .98%、84 .6 3% ,药后 3d校正防效分别为 99.0 7%、95 .6 8%、96 .14 % ,都高于对照药剂 2 5 %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15 0 0倍液和 4 0 %氧化乐果乳油 10 0 0倍液的防效 ;药后 5 d校正防效分别为 99.5 0 %、95 .85 %、94 .35 % ,其中 5 0 0倍液的防效明显高于两种对照药剂的防效。 2 5 %田可益乳油防治小麦穗蚜效果好 ,速效性强 ,持效期长 ,是防治麦蚜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9.
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药剂10%吡虫啉(imidacloprid)WP(山东泰诺药业有限公司),3%啶虫脒(acetaniprid)WP(山东聊城市鲁西圣力化工有限公司),4.5%高效氯氰菊酯(alphacypermethrin)EC(天津市华宇农药有限公司)。(二)供试作物小麦(wheat)。(三)防治对象小麦穗蚜(wheataphidat-spike)。小麦穗蚜主要为麦长管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两种药剂25%杀虫完EC、50%蚜克星EC防治小麦穗蚜的试验,探索其防治小麦穗蚜的可行性,筛选出经济有效的施用剂量。试验结果是两种药荆对小麦穗蚜均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1.
用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悬浮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联苯·噻虫嗪悬浮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100 g/L联苯菊酯乳油等5种杀虫剂进行试验,比较不同药剂对猕猴桃小绿叶蝉的防效。结果表明,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悬浮剂和10%联苯·噻虫嗪悬浮剂药后15 d对猕猴桃小绿叶蝉的防效均在95%以上,具有速效性、高效性和持效性,为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治首选药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100 g/L联苯菊酯乳油药后15 d对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效在87%以上,可作为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治的轮换用药;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药后15 d对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效为82.17%,生产中尽量少用。  相似文献   

12.
明确21%噻虫嗪悬浮剂对麦长管蚜的防治效果,可为该药剂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15年和2016年以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2 g a.i./hm~2为对照药剂,对21%噻虫嗪悬浮剂进行了防治麦长管蚜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21%噻虫嗪悬浮剂18.9 g a.i./hm~2处理的防效均显著低于对照药剂,25.2 g a.i./hm~2处理的防效与对照药剂相当,而31.5 g a.i./hm~2处理的防效明显优于对照药剂。利用21%噻虫嗪悬浮剂防治麦长管蚜具有良好的速效性,持效期可长达7 d以上,且对小麦红蜘蛛有一定的兼治作用,对供试作物及试验区内的其他有益生物安全,是一种理想的可供选择的防治麦长管蚜药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防治核桃黑斑蚜的田间药剂,为新疆核桃黑斑蚜的科学防控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定点调查各处理核桃黑斑蚜的发生数量。【结果】药后7 d,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3 000倍液、4 000倍液、300 g·L~(-1)氯虫·噻虫嗪悬浮剂5 000倍液和20%啶虫脒可溶粉剂3 000倍液(对照药剂)对核桃黑斑蚜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9.91%、99.48%、97.09%和99.68%。各供试药剂在试验浓度下对核桃树安全,无药害。【结论】推荐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300 g·L~(-1)氯虫·噻虫嗪悬浮剂可用于大田防治核桃黑斑蚜。  相似文献   

14.
研究20%吡蚜酮悬浮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毒死蜱乳油、25%氰戊乐果乳油防治小麦穗蚜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用药量情况下,以20%吡蚜酮悬浮剂300 g/hm2效果最好,40%毒死蜱乳油1 500 mL/hm2、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00g/hm2次之,其他一般。  相似文献   

15.
<正>小麦穗蚜又名腻虫、蜜虫,主要包括麦长管蚜、麦二叉蚜、黍缢管蚜等,因其最喜欢在小麦嫩穗上吸食汁液而得名,小麦穗蚜生长的最适气温为16~25℃,相对湿度为50%~80%。是小麦生产中后期的主要害虫。小麦穗蚜的繁殖能力特别强,世代重迭极其严重,在小麦灌浆期以成虫、若虫吸食小麦汁液而为害上部叶片和小麦嫩穗,从而造成小麦植株叶片、嫩穗枯黄发黑,  相似文献   

16.
内吸性杀虫剂对瓜蚜生物活性及种群实时增长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新型精准施药方式,筛选防治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的高效内吸性药剂,采用茎部用药法,测定了9种内吸性杀虫剂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inn.)瓜蚜的校正致死率及试验期间的种群实时增长率。结果表明,20%啶虫脒可溶液剂和10%氟啶虫酰胺散粒剂对瓜蚜的内吸活性最高,分别在施用杀虫剂后10、15 d达到100.0%的校正致死率,且施用杀虫剂后20 d校正致死率均稳定在95%以上。各杀虫剂中,10%氟啶虫酰胺散粒剂速效性最差,但持效性最好;其次为70%吡虫啉散粒剂和10%烯啶虫胺水剂,最大校正致死率分别出现在施用杀虫剂后10 d,分别为99.3%和95.0%,且施用杀虫剂后20 d均稳定在90%以上;25%噻虫嗪散粒剂、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呋虫胺散粒剂和22.4%螺虫乙酯悬浮剂所有浓度下的最大致死率均低于90%。中、高浓度处理下,20%啶虫脒可溶液剂和70%吡虫啉散粒剂在试验中期对瓜蚜种群增长有明显的阶段性抑制作用,10%氟啶虫酰胺散粒剂在后期持续抑制瓜蚜种群增长。这说明啶虫脒、吡虫啉和氟啶虫酰胺对黄瓜瓜蚜具有较高的内吸活性。  相似文献   

17.
氟啶虫胺腈对棉田蚜虫的毒力测定及瓢虫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氟啶虫胺腈对南疆棉田三种蚜虫的毒力及其对三种瓢虫的安全性。方法 以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5%吡虫啉乳油为供试药剂,室内通过药膜法测定棉蚜、棉黑蚜和棉长管蚜氟啶虫胺腈的敏感性,采用滤纸接触法测定两种药剂对十一星瓢虫、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安全影响。结果 棉蚜、棉黑蚜和棉长管蚜对两种药剂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三种蚜虫3日龄若蚜和成蚜对氟啶虫胺腈敏感性均高于吡虫啉,棉蚜3日龄若蚜和成蚜对氟啶虫胺腈的LC50分别为1.17、0.36 mg/L,5%吡虫啉乳油和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的相对毒力分别为55.41、60.11,棉蚜对5%吡虫啉乳油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十一星瓢虫、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毒力均小于5%吡虫啉乳油,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三种瓢虫成虫的安全系数分别是5%吡虫啉乳油的6.16、7.90和4.54倍,对3龄幼虫的安全系数分别是5%吡虫啉乳油的5.07、7.48和9.23倍。结论 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可用来防治棉田棉蚜、棉黑蚜和棉长管蚜,且对棉田瓢虫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增效剂与氟啶虫酰胺协同作用防治小麦穗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推广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实现农药零增长,进行增效剂与氟啶虫酰胺协同作用防治小麦穗蚜试验。试验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施药采用茎叶喷雾方式,用水量按450kg/hm~2。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1d、7d、14d,10%氟啶虫酰胺WG750ml/hm~2与10%氟啶虫酰胺WG525ml+青皮桔油150ml/hm~2、10%氟啶虫酰胺WG525ml+青皮桔油180ml/hm~2、10%氟啶虫酰胺WG600ml+青皮桔油150ml/hm~2对麦穗蚜的防效相当,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前述四个处理对麦穗蚜的防效明显优于10%氟啶虫酰胺WG450ml+青皮桔油150ml/hm~2处理区,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本试验中,在一定量的农药助剂青皮桔油的协同作用下,杀虫剂10%氟啶虫酰胺WG减量20%~30%,药后7~14d对麦穗蚜的防效仍可达94.3%~99.1%,与10%氟啶虫酰胺WG不减量单用的防治效果相当。药剂处理对小麦安全,不同处理对小麦都有一定的保产效果,小麦产量增幅在5.2%~7.4%之间。  相似文献   

19.
6种杀虫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药效试验表明,20%呋虫胺可溶粒剂、10%烯啶虫胺水剂、10%醚菊酯悬浮剂、25%吡蚜酮悬浮剂4种药剂防效较高,可以作为田间防治稻飞虱,特别是褐飞虱的药剂使用,建议进行交换轮替使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可作为防治白背飞虱药剂使用,不能用于防治褐飞虱,严格限制使用次数,建议1季水稻用1次。  相似文献   

20.
几种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新烟碱类、有机磷类、双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等10种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药后7 d,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150 g/L茚虫威悬浮剂的保叶效果最好,分别为92.81%、90.36%;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22%氰氟虫腙悬浮剂、20%氟苯虫酰胺水分散粒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溴氰虫酰胺油悬浮剂的保叶效果在74.50%~87.13%之间,药剂间差异不显著。药后14 d,保叶效果多数比药后7 d的高,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150 g/L茚虫威悬浮剂、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22%氰氟虫腙悬浮剂、20%氟苯虫酰胺水分散粒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的保叶效果在79.14%~92.48%之间,药剂间差异不显著。从杀虫效果来看,药后7 d,150 g/L茚虫威悬浮剂、22%氰氟虫腙悬浮剂、20%氟苯虫酰胺水分散粒剂杀虫效果均达到了100%;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溴氰虫酰胺油悬浮剂、45%稻散·毒死蜱乳油、720 g/L丙溴磷乳油6种药剂的杀虫效果均在80%以上;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的杀虫效果最差,为64.71%。药后14 d,10%溴氰虫酰胺油悬浮剂的杀虫效果显著低于其他9种药剂,仅为61.90%;其他9种药剂的防虫效果均在90%以上,药剂间差异不显著。生产实践中应轮换使用双酰胺类、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氰氟虫腙、有机磷类防治稻纵卷叶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