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4 毫秒
1.
杨韵龙  张馨菡 《农学学报》2021,11(5):97-100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许多发达国家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普遍做法。四川省安岳县是西部典型的农业大县,运用实地走访、书面调研等方法,深入探究了安岳县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做法和经验,旨在以安岳县为例,研究产业融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对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建议等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安岳县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产品加工、发展乡村休闲等方面有较好的成绩,但依然存在农业规模化水平低、科技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产业融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并提出通过推动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和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以及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等方面不断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为进一步加快培育休闲农业品牌,提升产业影响力,经过业主自愿申报、市(州)县审核、现场考察和专家评审等程序,四川省农业厅日前评选出200家第二批省级示范农庄并予以公示。休闲农庄是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而省级示范休闲农庄是我省培育的首个休闲农业省级品牌。近年来,我省把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以实现产业园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的总目标,通过培育休闲农业景区和休闲  相似文献   

3.
徐剑  吕慧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741-4743
简析了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休闲农业、苏北地区几个相关概念的内涵,指出休闲农业对苏北地区发展所产生的效益主要在于:推动苏北地区农村生产发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开发苏北地区农业生态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转移苏北地区的剩余劳动力,提升人力资源的价值。总结了苏北地区在发展休闲农业方面所具备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人文条件、市场条件。在此基础上,就加快苏北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提出了相关思路对策,强调政府应给予政策、财政支持,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创新休闲农业发展理念与经营组织模式;以市场为导向,树立服务意识,做好品牌宣传;完善政府职能,健全组织管理,拓展公共服务;改革农村金融信贷体系,制定休闲农业保险措施。  相似文献   

4.
休闲农业作为新兴业态,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意义重大。广西利用独特优势,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打造精品线路、促进产业融合等措施,强力推动广西休闲农业发展,休闲农业发展初具规模。但广西休闲农业仍处于粗放式开发阶段,与日益火爆的休闲农业旅游市场不相适应,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相适应,与游客日益增长的高层次需求不相适应,存在着层次低、开发缺乏整体性等问题。建议通过采取科学布局,立足优势,融入特色,品牌引领,示范创建等措施,提高广西休闲农业的服务水平、品牌影响力、竞争力能力。  相似文献   

5.
农村产业融合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应深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围绕主导产业不断优化升级,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同时要转换农业生产的基本思维,在产品质量、产业结构、产品品牌等方面不断进行优化升级,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农产品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6.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乡村新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收入、调整农业结构做出了积极贡献。平山县作为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打造了一批生态优、环境美、产业强、农民富、机制好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有效地推动了当地农业、农村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从平山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和资源禀赋出发,结合对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从战略选择、布局优化、产业融合、服务提升、品牌塑造等方面提出平山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的发展路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潼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供给侧改革是乡村振兴全面推行进程中,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对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再思考,将掀起乡村发展的新高潮。要在坚持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上,确立旅游导向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休闲农业+"供给侧融合发展,有效推动农村产品向度假型转变,旅游开发向可持续型转变,农业服务向智慧型转变。依托休闲农业、紧扣旅游资源,夯实产业基础,塑造市场品牌,加快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切实把乡村休闲旅游业产业做大、基础做强、品牌做活、服务做优,充分发挥其优势,有效推动要素有序集聚,把乡村休闲旅游培育成潼南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益阳市资阳区始终坚持“农业为基、产业培育、乡村繁荣、农民富裕”的发展思想,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体推进,有效地推动了全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笔者根据当地农产业发展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农业基础和农村特色优势提出了参考建议,并重点阐述了通过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农业科技支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政策扶持等途径,来匡助全区农业三产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决策。当前,随着城市化的高度发展和人们经济收入的迅速增加,休闲农业逐渐发展成为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有效模式。文章以休闲农业的基本内涵、发展背景为基础,阐述了发展休闲农业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第一和第三产业的有机融合、保护农村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意义,并就发展休闲农业提出了完善管理体制、科学规划、培育品牌等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茶果产业是H县农业重点产业之一,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为更好地发展壮大茶果产业,系统地分析了该县茶果产业的发展现状,梳理了该县茶果产业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对策和建议。研究发现,该地区发展茶果产业具有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茶果产业历史悠久等优势,采取了明确责任主体、出台政策激励产业发展、培育主体和典型示范、技术服务推动产业发展等有效措施,实现了种植规模扩大迅速,三产融合发展,带动增收效果明显,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的发展成效。未来该地区将强化品牌化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壮大技术人才队伍。本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培育经营主体,打响区域公用品牌,优先保障用地需求,加强专业人才培育,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和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等建议,为相关地区发展茶果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吴玉  沈永宝 《农学学报》2020,10(4):93-100
创意休闲观光农林业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淮安市创意休闲观光农林业发展中存在的资金渠道单一、功能拓展不足、产业发展规划缺乏、配套设施粗放、品牌影响力不够、农民主人翁意识不强、产业链不长等问题。从农林业与旅游产业结合的创意模式角度出发,提出了淮安市创意休闲观光农林业6种创意模式途径,分别是“七彩花卉+婚庆产业=浪漫家园”模式、“多样苗木+休闲娱乐=创意绿化情景样板间”模式、“生态林业+运动养生=丛林运动养生园”模式、“瓜果业+童心体验=童话瓜果王国”模式、“水产业+渔乐体验=百渔乐园”模式、“传统工艺+民俗情景体验=古景再现乐园”模式。得出了创意休闲观光农林业要通过合理制定建设发展规划、全面提升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多方拓宽资金渠道和鼓励多种经营、打造特色品牌效应、加强品牌营销、延长产业链、健全完善配套和服务体系建设、大量构建人才支撑体系、提升从业人员素养等措施才能实现纵深、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背景下的休闲农业发展——以圣水庄村规划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农村建设中,休闲农业作为新型农业发展的模式,已经普遍开展起来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致富农民,还可以促进城乡信息、科技等多领域的交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以秦皇岛市石河镇圣水庄村规划为手段,对我国北方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应用,既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探索,也有规划设计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内丘县依托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内丘县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牢牢把握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将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在规划引领、规范监管、品牌培育、宣传推介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形成了区域聚集、类型多样、特色明显、规模效益不断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提供了动力。创建了以“吃、住、行、摘、憩、嬉、购”为一体的地方特色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新局面,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就业增收,提升了当地农村生态环境,为其它县域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4.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对大陆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从最初的观光果园等到休闲农场,再到休闲农业园区历经30余年,始终坚持保护环境生态、活用农业资源和传承农村文化等发展策略。同时,基于资源整合需要,依托地缘关系、社区意识和社区总体营造理念建立休闲农业园区,通过多种本地特色的体验方式辅导农民转型经营和推广休闲农业,强化其乡村性、生态性与体验性等产业特性,实现台湾地区农业永续经营和农村再生发展。依靠健全的制度、理念和规划,强化农民组织合作与策略联盟,推动资源整合及社区总体营造等具体措施发展休闲农业,改善农业产销结构,增加农民收益并释放出经济、社会、教育、休闲、文化和环保等多种功能,给今后大陆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5.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形态在国内外获得快速发展,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农民富裕的强大动力.分析了广东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优势,将广东休闲农业划分为农务参与模式、民俗体验模式、科普教育模式、休闲度假模式等4种模式.同时,探究了广东在发展休闲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因素,提出资源整合、行业联动、产业融合、品牌打造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产业融合的多功能绩效评价与障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产业融合的实质就是拓展农业多功能,从多功能视角来研究农村产业融合的绩效与障碍因子,可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农村产业融合经营模式,从过程与结果2个维度构建农村产业融合的多功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以湖北省4个典型案例村为代表,分别表征4种农村产业融合经营模式(模式Ⅰ,农户独立经营模式;模式Ⅱ,农业企业/合作社规模化经营模式;模式Ⅲ-A,“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中介组织联动型经营模式;模式Ⅲ-B,“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一体化经营模式),对其进行调查分析,评价其农村产业融合的多功能绩效与障碍因子。结果显示:不同农村产业融合经营模式的多功能绩效存在差异,相较于模式Ⅱ,农户协作经营模式(含模式Ⅲ-A和模式Ⅲ-B)的多功能绩效水平较高,其中模式Ⅲ-B的多功能绩效水平更高。不同农村产业融合经营模式的多功能绩效障碍因子不同。模式Ⅰ和模式Ⅱ目前主要以农村休闲观光旅游为主导产业,影响其多功能绩效的障碍因子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加工业生产、生态系统服务方面;模式Ⅲ-A和模式Ⅲ-B目前主要以农业、加工业为主导产业,影响其多功能绩效的障碍因子主要集中在旅游服务等非农生产活动方面。结果表明:为了提高不同农村产业融合经营模式的多功能绩效,应引导农业企业、合作社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注重多功能协调,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产业。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方法]休闲农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成为提升农业、美化农村、富裕农民的朝阳产业。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和数据分析,总结了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结果]2017年,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28亿人次、营业收入7400亿元、从业人员1100万,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彰显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中国休闲农业发展呈现如下特征,即产业规模逐步扩大、综合效益显著提高、市场需求不断攀升、类型模式丰富多样、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经济发达地区优势明显等。当前应着力解决好同质化严重、缺乏整体规划、基础设施条件差、人才队伍短缺、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低等问题。[结论]中国休闲农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8.
农村产业融合如何影响农民收入增长是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依据中国除香港、澳门、台湾、西藏外的30个省区市的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农村产业融合影响农民收入的空间效应和门槛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具有“东高西低”的特征,呈现空间正相关性。以省(区、市)为区域单元,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在区域内具有增收效应,但在区域间没有空间溢出效应;对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占比的影响在区域内具有正向效应,在区域间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对工资性收入占比的影响在区域内和区域间均具有负向效应。在不同的经营规模下,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因此,要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实现农民增收,需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加强区域农村产业间融合活动的联系,发挥示范效应,推进适度规模化经营,实现要素资源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迫切需要对产业发展进行全方位的规范指引。本研究在分析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标准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文献和数据分析,构建了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标准体系框架,指出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截至2020年,在国家、行业、地方层面分别制定实施了18项、10项、120项标准,其中安徽省出台标准数量最多(17个),其次是北京市(12个)和四川省(10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标准化发展依托于标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建立的标准体系现涵盖了9种业态、11个功能和8个关键点,包括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3个层面。当前应着力解决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标准体系建设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如缺乏总体规划、结构不合理、人才队伍短缺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标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对促进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规范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