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江为民 《湖南农业》2004,(10):15-15
当鱼健康状况不佳时,鱼会离开群体,游到排水处或在池壁、池底、网箱边缓慢游动。不健康的病鱼体色发暗或变黑,摄食迟钝,食量减少,游泳方式异常或者出现腹部膨胀、腮盖外张、鱼体表面局部浮肿,出现白点和白云状粘液。鱼鳍糜烂,基部充血,肛门扩张、充血或有粪便粘着等现象。通过解剖可以看到鱼体内部器官也出现了异常症状。肾脏、肝脏变色,形状变异,胃肠充满粘液等。虹鳟鱼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日常饲养。其主要措施是:①加强检疫。选用体质健壮,抗病能力强的优良鱼种。不从疫区引进鱼种,患病鱼和受伤鱼一律剔除不要。病死鱼要焚烧作无…  相似文献   

2.
一、症状和诊断两病在发病后期区别明显,较易鉴别,而发病早期两者外观症状极为相似。病鱼体色发黑、体表轻微充血或出血、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食欲减退。剖开鱼肚,两者肠壁均充血。不同之处在于活检时前者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粘液较少,镜检可见肠腔内有  相似文献   

3.
(一)白皮病1、症状水温在15~30℃易发,尤其是在越冬池。病鱼体表鳞片脱落且有白斑,鱼体失去平衡,在水中打转。常继发水霉病,若不及时治疗,将很快大量死亡。2、防治(1)饲养时应小心操作,避免鱼体皮肤损伤。(2)发病时在越冬池四周及食场附近,用漂白粉挂袋,每袋装漂白粉100克。(3  相似文献   

4.
<正>一、鱼类病害的诊断1、现场调查全面了解鱼池中病鱼的各种现象鱼病的发生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型鱼病,病鱼在外表与正常鱼区别不大,但一旦出现死亡,死亡率就会急剧上升,常在短期内出现死亡高峰。慢性型鱼病,病鱼体色变黑,游动缓慢,死亡率缓慢上升。还有一种情况,病鱼外表变化不大,但鱼体在水中躁动不安,上蹿下跳,有时急剧狂游,出现此情况要么是寄生虫侵袭,要么是水中含有毒物质。若是前者原因,鱼会  相似文献   

5.
肠出血为主的草鱼出血病与细菌性肠炎病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症状和诊断。草鱼肠出血与细菌性肠炎发病后期区别明显,较易鉴别,而发病早期两者外观症状极为相似,病鱼体色发黑,体表轻微充血或出血,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食欲减退,剖开鱼肚,两者均肠壁充血,不同之处,活检时,前者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粘液较少,镜检可见肠  相似文献   

6.
草鱼四大病防治方法福建省水产研究所陈维荣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及肠炎病统称为草鱼四大病,是草鱼的多发病,尤以病毒性出血病危害最为严重。一、病毒性出血病1.症状(1)红肌肉型:病鱼体色发黑或暗红,无明显出血疗状:肌肉呈占状或块状出血,严重时...  相似文献   

7.
正1鱼类病害的诊断1.1现场调查全面了解鱼池中病鱼的各种现象鱼病的发生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型鱼病,病鱼在外表与正常鱼区别不大,但一旦出现死亡,死亡率就会急剧上升,常在短期内出现死亡高峰。慢性型鱼病,病鱼体色变黑,游动缓慢,死亡率缓慢上升。还有一种情况,病鱼外表变化不大,但鱼体在水中躁动不安,上蹿下跳,有时急剧狂游,出现此情况要么是寄生虫侵袭,要么是水中含有毒物质。若是前者原因,鱼会慢慢死亡,损失不太大;若后者原  相似文献   

8.
金鱼常见病     
一、鱼虱病原因:寄生虫性皮肤病。症状:鱼体被一层白色粘膜包裹,上面密布鱼虱。治疗方法:①少量鱼虱,用镊子夹去伤口涂以红汞或紫药水。②将病鱼放在3%的食盐水中浸泡5分钟,每天1次,共3次。二、烫尾病原因:天热、高温、饵料不足、溶氧饱和。症状:尾鳍上有很多斑斑点点的气泡,鱼  相似文献   

9.
沈慧 《农家参谋》2013,(10):29-29
症状 水霉病俗称白毛病、肤霉病。水霉菌最初寄生时,看不出病鱼有何种异常,当看到病状时,菌丝体已侵入鱼体伤口,向外生长。如因操作、运输不慎而使鱼体受伤,低温造成冻伤,或寄生虫、细菌等感染造成原发病灶时,霉菌的动孢子便从鱼体的伤口侵入,在受伤病灶处迅速繁殖,蔓延扩展,长成棉毛状的菌丝。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最终死亡。  相似文献   

10.
江波 《农技服务》2006,(7):44-45
为帮助广大养殖户更好地防治鱼病,提高养殖效益,增加收入,现将本人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鱼病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草鱼出血病1、症状鱼体发黑,鳃盖、眼眶、口腔、鳍条基部等处出血。剥去鱼皮,鱼体肌肉点状出血或出现淤血块,严重时肌肉发红。2、防治(1)将草鱼与鲢、鳙、  相似文献   

11.
一、发病症状及特点病鱼鱼体发黑,消瘦,大多离群独游于水面、岸边或下风口处。投饵时不吃料。剖开腹部,肝脏呈土黄色,颜色变淡或苍白,呈花斑状。用手捏易碎,放入水中易散开。肝囊肿大,胆壁变薄,胆汁呈墨绿色,肠道内无食或少食。病鱼反应迟钝,离水后不久便死亡。该病一般多发于5~7月,7月份为发病高峰期,以个体体重50~250克的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农家科技》2010,(2):36-36
<正>一、肠出血草鱼出血病与细菌性肠炎病发病早期两者外观症状极为相似,病鱼体色发黑,体表轻微充血或出血,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食欲减退。剖开鱼腹,两者均见肠壁充血。不同之处在于活检时前者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黏液较少,镜检可见肠腔  相似文献   

13.
<正> 1 赤皮病。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鳞片脱落,特别是鱼的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鳍茎充血,鳍条末端腐烂,病鱼还伴有肠道发炎及烂鳃症状。 防治方法:在鱼的放养及捕捞过程中应小心仔细,避免鱼体受伤;也可在鱼种放养前用10g/m~3的漂白粉浸洗鱼体20分钟左右,或用10~20g/m~3的痢特灵浸洗20~30分钟,还可内服鲤暴平药饵,外用10g/m~3的漂白粉全池泼洒。2 水霉病:病鱼的感染初期肉眼看不见有病状,当肉眼能看到时,此病菌体好像灰白色的棉团,视检似灰白色絮状物。由于霉菌产生大量酵素分解鱼体组织,使鱼体受到刺激,分泌大量粘液,病鱼在水中焦躁不安,最后使鱼体组织坏死,负担过重,流动缓慢,食欲减退,患处肌肉腐烂,行动迟缓,最后衰弱而死。  相似文献   

14.
正1.流行特征。各种淡水鱼、不同年龄的鱼均可感染车轮虫。车轮虫主要为害鱼苗、鱼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车轮虫繁殖很快,一旦发病,常使鱼苗、鱼种大批死亡。2.症状。车轮虫寄生于鱼体表面和鱼鳃上,来回滚动,用齿环剥取鱼组织细胞作为营养。虫体寄生较密集的地方,如鱼鳍、头部、体表常出现一层白翳,在水中表现尤为明显。病鱼体表和鱼鳍黏液增多,成群沿池边狂游,不摄食,呈"跑马"现象。鱼体清瘦,体色发黑,呼吸困难,如不及时治疗,病  相似文献   

15.
一、肠出血为主的草鱼出血病与细菌性肠炎病 1.症状和诊断发病后期区别明显,较易鉴别,而发病早期两者外观症状极为相似,病鱼体色发黑,体表轻微充血或出血,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食欲减退,剖开鱼肚,两者均肠壁充血。不同之处,活检时,前者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粘液较少,镜检可见肠腔内有大量红细胞及成片脱落的上皮细胞;而后者肠壁弹性较差,肠腔内粘液较多,镜检发现肠腔内红细胞较少,有部分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6.
一、调查访问和病体的解剖检查必须交替进行。二、供检查用的病体应选择症状明显,尚未死亡。三、要尽量多检查几条病体。四、解剖检查时,由表及里,对病变及易感组织先进行镜检,再对其余组织进行镜检。五、解剖病体时,注意不能将内脏剪破。六、解剖工具必须清洗干净。七、检查体表及鳃用自来水或海水;检查内脏及眼睛、肌肉用生理盐水。八、压片检查时,取的组织块不能太多。九、根据各种病的轻重及危害性,找出主要矛盾先解决。  相似文献   

17.
<正>一、流行情况草鱼出血病发病率高,流行时间长,发病范围广,往往造成大批草鱼死亡。从2厘米至15厘米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有时2龄以上的草鱼也患病,特别是水温在20—33℃时,极易发生流行。当水中溶氧降低,透明度下降,水中总氮、有机氯、亚硝酸态氮和有机物耗氧量高,水温变化大,鱼体抵抗力较弱,病毒量多时易发病。水温在12—30℃时也有病害发生。二、症状草鱼出血病主要症状是病鱼各器官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鱼体暗黑色,小的鱼种在阳光或灯光透视下,可看到皮下肌肉充血、出血;病鱼的头顶部、口腔、上下颌、眼眶周围、鳃盖、鳃和鳍条基部都有充血。有时眼球突出,剥掉病鱼皮肤,可以看见肌肉呈点状或环状出血、充血,严重的全身肌肉呈鲜红色。这时,鳃常出现"白鳃";肠壁充血,但还有韧性,肠管里没有食物,肠系膜、周围脂肪、鳔、肝、胆囊、脾、肾也有出血点或血丝。个别情况,胆囊和鳔呈紫红色,在肌肉出血严重时,肝、脾、肾的颜色经常变淡n但并不是每条鱼的症状都相同,病轻的,出血程度比较轻,有的病鱼以体表出血为主,有的以肠出血为主,有的以肌肉出血为主,个别的也有全身各器官、组织都出血或较多器官组织出血的症状。  相似文献   

18.
肠出血型草鱼出血病与细菌性肠炎病发病早期两者外观症状极为相似,病鱼体色发黑,体表轻微充血或出血,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食欲减退,剖开鱼腹,两者均见肠壁充血.  相似文献   

19.
加州鲈     
1.烂鳃、烂嘴病该病由柱状纤维粘细菌感染所致。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行动缓慢,鳃丝呈淡红色或白色,末端溃烂,唇端表皮发炎、糜烂,鳍烂,体表附有许多粘液。 防治:①不投变质、不洁净的饲料,保持水质清新。②每立方米水中用漂白粉1克或二氧化氯0.3克化水全池泼洒。同时投喂药饵,每100公斤鱼用磺胺  相似文献   

20.
以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为试验对象进行鱼体鱼头切割力学特性试验。通过对白鲢鱼头的长、宽、厚等基础体征参数的统计分析,确定在白鲢去头加工定位时可以分别以鱼体头部吻端和鱼体背部边线为定位基准。对影响鱼体去头切割力的鱼体冷藏时间、切割刀具的滑切角度、鱼体放置方式、刀具厚度等关键因素进行试验研究。通过鱼体去头切割力的测定和去头切断面的感官评定分析,并进行试验优化,确定鱼体去头最佳切割方案:将鲜活鱼体冷藏6 h后,鱼体水平放置,采用厚度为2 mm的弧形刃的切割刀具进行淡水鱼去头加工时,鱼体鱼头切割力值最小为186.7 N,鱼头切断面最平整光滑,去头后鱼肉无明显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