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赤霉病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赤霉病是影响小麦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药剂防治仍是当今防治赤霉病的重要手段。2016年进行了新型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研究表明:供试9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20%丙硫菌唑可湿性粉剂600 g/hm2、30%戊·福可湿性粉剂2 250 g/hm2、25%氰烯菌酯悬浮剂1 500 m L/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为理想,病指防效在88%以上,明显好于多·酮的防效,因此可以在小麦生产上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30%丙硫菌唑油悬浮剂等使用技术和防治效果,试验了30%丙硫菌唑OD675毫升/hm2、30%丙硫菌唑OD+43%戊唑醇SC450毫升+300毫升/ hm2、75%肟菌.戊唑醇WG300克/hm2、30%唑醚.戊唑醇SC600毫升/ hm2、25%氰烯菌酯SC+43%戊唑醇SC3000克+300毫升/ hm2药效对比试验效果。结果表明,于小麦扬花初期施药,上述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效好且对小麦安全,防效依次为84.72%、76.39%、72.22%、75.00%、75.00%。适合在本地防治小麦赤霉病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为了从17种登记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中筛选出效果更好的药剂,开展了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900 mL/hm~2+25%丙环唑悬浮剂600 mL/hm~2(麦甜)、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900 mL/hm~2、30%丙硫菌唑悬浮剂675 m L/hm~2、40%丙硫·戊唑醇悬浮剂750 mL/hm~2等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好,20%氰烯·己唑醇悬浮剂2 100 mL/hm~2、15%丙唑·戊唑醇悬浮剂900 g/hm~2、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375 m L/等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次之。  相似文献   

4.
新型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氟唑菌酰羟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验证丙硫菌唑新上市产品的防效和稳定性,进行了新型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氟唑菌酰羟胺和丙硫菌唑对小麦赤霉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扬花期2次用药以30%丙硫菌唑油悬浮剂750 mL/hm~2处理病指防效最高,达88.26%,氟唑菌酰羟胺次之;氟唑菌酰羟胺扬花期1次用药病穗率和病指防效低于2次用药,扬花初期和扬花盛期用药防效无明显差异,对赤霉病菌及其他次要病害的保护时间较长,可作为赤霉病防治替代或备选药剂。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出防治小麦赤霉病高效经济的药剂,本研究对多种药剂进行药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30%丙硫菌唑油悬浮剂、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43%戊唑醇悬浮剂、75%丙硫菌唑干悬浮剂、40%丙硫·戊唑醇悬浮剂等药剂于小麦扬花初期、扬花盛期各喷施1次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好,病指防效和病穗率防效均在65%以上。同时发现,丙硫菌唑及带有戊唑醇的复配剂对锈病的防效较好,而单用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40%多菌灵悬浮剂等药剂对小麦锈病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6.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上重要的真菌病害,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为了筛选出防治小麦赤霉病高效经济的新药剂,本研究对多种药剂进行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0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250g/L丙环唑乳油处理对小麦赤霉病防效最好,病穗率和病指防效达100%;其次防效较好的为30%丙硫菌唑油悬浮剂+430g/L戊唑醇悬浮剂处理,病穗率防效达88.16%,病指防效达96.62%。上述试验药剂均对小麦安全,且各处理千粒重均高于清水对照,其中30%丙硫菌唑油悬浮剂+430g/L戊唑醇悬浮剂处理小麦千粒重最高,达53.96g,有一定的增重作用,研究结果将为新型药剂大面积推广提供重要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扩大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的选择范围,特研究了8%叶菌唑悬浮剂等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具体效果。结果表明,每667 m2施8%叶菌唑悬浮剂100 mL、每667 m2施8%叶菌唑悬浮剂75mL+36%咪鲜胺铜盐·噻霉酮悬浮剂40 mL、每667 m2施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40 mL、每667 m2施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60 mL,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均较好,第2次施药后7 d的病指防效均在70%以上,第2次施药后27 d的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均达100%,上述药剂建议在小麦赤霉病偏重以上发生的年份使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开展125 g/L氟环唑悬浮剂、5%苯甲·丙环唑水乳剂等6种农药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25 g/L氟环唑悬浮剂、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30%丙硫菌唑可分散性油SE、45%戊唑·咪酰胺水乳剂、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5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病穗率防效和病指防效均较好,达到60%以上,且对小麦生产安全,可以在小麦赤霉病田间防治中轮换使用,特别是30%丙硫菌唑可分散性油SE防效最好,可以在防治小麦赤霉病时优选使用。  相似文献   

9.
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是怀宁县小麦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为有效控制怀宁县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的发生危害,提高小麦的产量与品质,选取5种常用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2021年怀宁县小麦赤霉病大发生的情况下,30%丙硫菌唑OFK675mL/hm2和200g/L氟唑菌酰羟胺SC975mL/hm2的田间防效分别达75%、74.3%,明显高于其他几种常用药剂,并且能很好地兼治小麦白粉病,防效分别达99.5%、92.8%.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新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组合,于2023年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验证40%吡唑醚菌酯·丙硫菌唑悬浮剂、325克/升丙硫菌唑·肟菌酯悬浮剂、40%丙硫菌唑·氟吡菌酰胺悬浮剂、40%丙硫菌唑·氟嘧菌酯悬浮剂、40%氟吡菌酰胺·戊唑醇悬浮剂与单剂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0%吡唑醚菌酯·丙硫菌唑悬浮剂等5个组合药剂,相对于传统的单剂对小麦赤霉病有着较好的防效且药效期长,对小麦的产量结构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是适宜广泛应用与推广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优选药剂。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新药剂,特进行了4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8%氰烯·戊唑醇SC和40%丙硫菌唑·戊唑醇SC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好,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在小麦生产中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有效药剂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飞防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通过植保无人机施药法在小麦不同生育期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21年在小麦始花期喷施1次43%戊唑醇SC 300mL/hm2、375mL/hm2,30%肟菌·戊唑醇SC 600mL/hm2,以43%戊唑醇375mL/hm2对赤霉病防效较好,对病穗与病指防效分别为72.4%与75.6%,而以43%戊唑醇SC 300 mL/hm2与30%肟菌·戊唑醇SC 600mL/hm2防效较低,仅54.2%、40.8%与58.2%、45.5%;于小麦始花期与盛花期各喷施1次43%戊唑醇SC 300mL/hm2、 375m/hm2L,30%肟菌·戊唑醇SC 600mL/hm2,对赤霉病病穗防效、病指防效均较好,分别为69.3%、76.1%、64.1%与73.2%、79.3%、69.2%,但以43%戊唑醇375 mL/hm2防效为最佳。2022年于小麦盛花期与盛花末期各喷施1次43%戊唑醇SC 375 mL/hm2加30%丙硫菌唑OD 450 mL/hm2,30%唑醚·戊唑醇SC 600 mL/hm2,30%肟菌·戊唑醇SC 750 mL/hm2,对赤霉病病穗防效、病指防效均较好,分别为86.3%,89.2%,77.2%与89.5%,88.4%,79.3%,但以43%戊唑醇SC 375 mL/hm2加30%丙硫菌唑OD450 mL/hm2最佳。各药剂处理对小麦植株均安全。  相似文献   

13.
曹斌  郁婷仙  杨强 《上海农业科技》2023,(4):131-132+136
为提高小麦赤霉病防治水平,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特选用4个不同药剂组合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第2次施药后30 d调查,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900 mL/hm2+250 g/L丙环唑乳油600 mL/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最好,病穗防效为75.31%,病指防效为85.26%,且小麦产量高于其他处理;其次是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450mL/hm2+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450 mL/hm2处理和40%丙硫菌唑·戊唑醇600 mL/hm2+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50 mL/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均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更多较好的药剂进行轮换使用,为有效预防小麦赤霉病提供技术支撑。驿城区植保植检站于2021年在小麦抽穗杨花期,选择4种混配杀菌剂,不同剂量进行防控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增产效果及对小麦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均对小麦赤霉病有控制。在抽穗扬花期施药两次,从防效与增产来看,以40%丙硫菌唑戊唑醇450mL/hm2~600mL/hm2、43%氟嘧·戊唑醇450mL/hm2~600mL/hm2、25%己唑醇180mL/hm2防治效果最好,兼治锈病和白粉病,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率在20%以上。这8种药剂处理对赤霉病防治均有比较好的效果,可以在当地小麦赤霉病防治中大面积推广、轮流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上重要的真菌病害,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为筛选出适合飞防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新药剂,对多种药剂进行了飞防药效试验。药剂防治试验表明, 200克/升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最佳,防治效果均在89%以上,防治效果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对赤霉病防治效果次之,40%多菌灵悬浮剂对赤霉病防治效果最差。因此,在小麦抽穗扬花防治关键期,使用含氟唑菌酰羟胺、丙硫菌唑、氰烯菌酯成分的产品施药2次,可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  相似文献   

16.
小麦赤霉病是江苏沿江地区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为解决小麦赤霉病对多菌灵因长期使用而产生高抗性的问题,特进行了7种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60%叶菌唑福美双1 200、900g/hm~2,30%丙硫菌唑戊唑醇750mL/hm~2,35%戊唑醇福美双1800mL/hm~2,25%氰烯菌酯900mL/hm~2+35%戊唑醇福美双900mL/hm~2,25%氰烯菌酯1500mL/hm~2,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和病穗率防效均较为理想,可替代多菌灵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从17种登记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中,筛选出效果更好的药剂,为今后小麦赤霉病防治用药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防效较好的药剂有氟唑菌酰羟胺+丙环唑、氰烯?戊唑醇、丙硫菌唑、丙硫?戊唑醇、氰烯?己唑醇等。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兼具安全性和防治效果优异的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选择48%丙硫菌唑SC、40%丙硫菌唑醇SC、20%叶菌唑SC、40%咪铜氟环唑SC、50%叶菌唑WDG等14种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14种杀菌剂对小麦生长安全,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最好的为20%氟唑菌酰羟胺SC,防治效果达到94.56%,较好的为25%氰烯菌酯·戊唑醇SC、60%叶菌福美双WP,防治效果达到88.4%,48%丙硫菌唑SC、40%咪铜氟环唑SC、50%叶菌唑WDG、20%叶菌唑SC等4种药剂的防效也比较理想,防效均达到80%。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合寿县小麦赤霉病防治的高效药剂,选择48%氰烯·戊唑醇SC、30%丙硫菌唑OD、31%丙环·福美双SC、25%氰烯菌酯SC、40%戊唑·咪鲜胺SE、10%井·腊芽SC (赤灵)、430 g/L戊唑醇SC等7种常用药剂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治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8%氰烯·戊唑醇SC、30%丙硫菌唑OD、31%丙环·福美双SC、40%戊唑·咪鲜胺SE 4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穗率防效和病情指数防效均达到70%以上,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较好,可以在生产中轮换使用;其中效果最好的为48%氰烯·戊唑醇SC,病穗防治率高达78.86%,可在生产上优先使用,以便提高防效。  相似文献   

20.
为开发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新型复配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多菌灵、三唑酮、咪鲜胺、丙硫菌唑以及咪鲜胺和丙硫菌唑的5种配比混剂对抗多菌灵玉蜀黍赤霉菌R-10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小麦赤霉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三唑酮、咪鲜胺、丙硫菌唑以及咪鲜胺和丙硫菌唑配比为1∶6、1∶3、1∶1、3∶1、6∶1的混剂,对R-10的EC50值分别为1.480 0、13.881 9、0.024 6、0.078 7、0.039 7、0.020 7、0.012 7、0.015 3、0.014 1μg/m L,5种混剂的增效系数分别为1.508 8、2.454 1、2.952 8、1.941 2、1.936 2,且配比差异与增效作用间有量效负相关性。在1年2地的田间药效试验中,40%咪鲜胺·丙硫菌唑可湿性粉剂750 g/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均显著优于咪鲜胺、丙硫菌唑单剂及25%多菌灵·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250 g/hm2的防效,并且对小麦安全,开发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