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水仙潜隐病毒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水仙主产区水仙病毒病的系统调查中,从无症和褪绿斑驳的病叶中分离到3个分离物NC、Ⅱ-3和Ⅹ-3.经人工根接和汁液摩擦接种在昆诺藜和千日红上,表现为局部枯斑;在番杏和苋色藜上,表现为局部褪绿或局部褪绿白斑;在克利夫兰烟和菜豆上产生系统褪绿;而对曼陀罗、豇豆和裂叶牵牛则不侵染。电镜观察病原病毒为635~660nm×13nm的线状粒体。体外抗性测定表明:TIP为65~70℃、DEP为10-2~10-3,而LIV为3天。ELISA测定结果与来自荷兰水仙上的NLV标准抗血清起阳性反应。这些结果表明,3个分离物为同一病原,均属水仙潜隐病毒(NLV)。  相似文献   

2.
正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病也叫黄花叶病,是一种真菌土传小麦病毒病,主要靠病土、病根残体、病田水流及经汁液摩擦接种传播。近年来,该病在舞钢市山岗丘陵麦区日渐严重,已成为目前该区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发病麦田一般减产10%~30%,严重者在80%以上,甚至绝收。一、症状据观察,小麦梭条斑花叶病在舞钢市冬前有病症出现,春季小麦返青后病状日渐明显。发病初期新生叶片呈现褪绿至坏死的梭形条斑,色泽鲜  相似文献   

3.
为弄清大棚漂浮育苗阶段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TMV)的传播特点,采用不同接种方法,研究普通花叶病毒病(TMV)的传播特点。结果表明:病毒汁液通过摩擦接种和剪叶器接种均可有效传播TMV,传播率极高;病毒汁液蒸馏水稀释160~2 560倍均能接种至烟苗,且随着接种浓度的降低烟苗感染症状逐渐减轻;同时随着剪叶次数的增加,所检测样品的OD值也逐渐增大,随着剪叶等农事操作的进行,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快速传播。烟苗叶片带毒量比茎部带毒量高。  相似文献   

4.
发病蜂蛹房盖被啃破,蛹头裸露。死蛹体色由浅变深,最后呈黑褐色。房内死蜂翅头伸喙。勉强出房的病蜂瘦小色暗,寿命短。经电镜观察、纯度测定和回接试验,确定病害系由一种约为42×33nm 的椭圆形病毒粒子引起的,属意蜂的一种蛹期新的病毒病。  相似文献   

5.
侵染西瓜的西瓜花叶病毒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生物学、血清学及电镜等技术鉴定了侵染西瓜花叶病毒宿州分离物的基本属性。研究结果证明 ,该分离物侵染西瓜、南瓜等葫芦科植物并表现花叶 ;在苋色藜、千日红表现局部褪绿斑 ;桃蚜可传毒 ,该分离物汁液的致死温度为 5 5~ 5 8℃ ,稀释限点为10 - 3~ 10 - 4,体外保毒期为 6~ 10d。病毒粒体为线状 ( 73 0nm× 16nm)。该分离物的提纯物紫外光最高吸收峰在 2 60nm处 ,最小在2 40nm处。A2 6 0 /A2 80 =1.3 2。其病毒的RNA含量约为 8%。ELISA测定该分离物与西瓜花叶病毒 2号 (WMV -2 )的抗血清学反应为阳性。初步确定该分离物隶属WMV -2的一个株系。  相似文献   

6.
芜菁花叶病毒非蚜传株系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从南京蚕豆苗上采得斑驳症状的标样,分离到病毒标样B-98。用汁液摩擦接种在10科50种植物上,有7科20种植物表现不同类型的症状。在苋色藜上产生大块的褪色枯斑,在油菜、青菜上产生系统花叶症状。热钝化温度为55—60℃,稀释限点为10~(-3)—10~(-4),体外存活期为11天(8℃)。不能经蚜虫传播,也不能经种子传毒。病叶的汁液及粗提纯样品在电镜下均可见到大小为680—850×12—15nm的线状病毒粒体。免疫电镜和SDS-琼脂免疫双扩散试验表明,病毒分离物B-98与芜菁花叶病毒有十分密切的血清学关系。B-98为芜菁花叶病毒的一个非蚜传株系,定名为TuMV-NAT株系。  相似文献   

7.
于2013~2014年,对河西走廊制种玉米田的病害进行了调查采集、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与鉴定,其中病毒病采用观察组织中内含体和电镜观察病毒粒体形态。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制种玉米病害共计73种,其中真菌病害56种、细菌病害4种、病毒病害5种,生理性病害8种。  相似文献   

8.
1980-1982年在田间观察了大豆病毒病的症状共有八种,对其中表现为重花叶类型的毒株,经鉴别寄主反应、传染途径、抗性测定、电镜观察和血清学反应鉴定,结果如下:该病毒寄主范围较窄,在测定的19种植物中,除侵染大豆外,在菜豆接种叶片上表现浅黄色斑驳,回接大豆后呈系统花叶。此病毒在感病品种上很容易摩擦接种,发病率在40-83.33%;病株种子传病率高达68.42%,褐斑种子传病率高于无褐斑种子。种胚、子叶和种皮均能传病,以子叶传病率最高。测定12种蚜虫均能传病,其中以桃蚜、刺槐蚜传病率最高,杨蚜次之,该病毒的致死温度为65-70℃,稀释限点1:1000-6000,体外保毒期4-5天。用浸出法和2%磷钨酸负染,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粒体呈线条状,大小为760×13nm。用琼脂双扩散法测定病株汁液的血清反应呈阳性,在抗血清孔六和抗原孔穴之间形成白色沉淀线,呈直线。根据以上性状,鉴定河南大豆重花叶类型病毒病的毒源为大豆花叶病毒(SMV),该病为大豆花叶病。  相似文献   

9.
从福建省平潭县的矮化畸形水仙病株中获得一个分离物 NFV-4,并从病株根围土壤分离物中得到一种毛刺线虫(Trichodorus sp.)。该线虫传毒接种在苋色藜、昆诺藜、普通烟草和豌豆上产生坏死斑;在蔓陀罗、豇豆、牵牛上表现为系统症状。病叶榨出液采用 ELISA 测定,与荷兰水仙上的烟草脆裂病毒(TRV)标准抗血清呈阳性反应。电镜下病原为78×24nm 和195×24nm 2种竖杆状空心粒体。据此认为该分离物属于 TRV。本文还就 TRV 的株系问题及其所致的水仙病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20,(3)
2018年7月在丹东市的黄菇娘冷棚内出现"白果"症状,该病害症状表现为浆果苞叶(宿萼)失绿变白、浆果褐色油化、叶片花叶及黄化,植株提前拉秧导致严重减产,田间传播速度快,危害严重,症状表现疑似病毒病。采用生物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法对黄菇娘"白果病"的病原进行鉴定。生物学鉴定采用汁液摩擦接种法,接种出现典型症状后继续观察40天,在普通烟NC89上仅有花叶、畸形,无其他症状;心叶烟新生叶片上无花叶症状,初步判断该样品无黄瓜花叶病毒(C M V)。为排除黄瓜花叶病毒(CMV)侵染,对样品进行RT-PCR扩增,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在预期大小处没有出现条带,且经过多次试验均没有得到预期大小条带,表明病样中不含黄瓜花叶病毒(CMV),因此推断"白果病"是由烟草花叶病毒(TMV)侵染,本文首次报道了TMV侵染黄菇娘。  相似文献   

11.
侵染西瓜的烟草花叶病毒(TMV)的生物学种类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杰  张大伟  范卫红  雷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6):972-974,982
从西瓜上分离到病毒分离物XC -3 ,此分离物经人工接种可侵染茄科、葫芦科、苋科、藜科的 16种植物。钝化温度为 96℃ ,稀释限点 10 - 6 ~ 10 - 7,病毒汁液在室温下保存 5 5d以上仍有侵染活性 ,分离物粒体杆状 ,长 3 0 0nm ,宽 18nm ,提纯病毒的紫外线最高吸收峰在 2 60nm ,最小吸收峰在 2 5 0nm ,A2 80 /A2 6 0 =0 .86。经琼脂扩散反应、ELISA检测 ,分离物与TMV的抗血清均呈阳性反应 ,分离物XC -3可能为TMV的一个株系。经过ELISA检测该分离物在安徽省西瓜病样分离物中占 8.65 %。  相似文献   

12.
不同钾效率棉花基因型伤流液钾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营养液培养条件下,对钾"双高"(钾高效和高增产潜力)棉花基因型HG103和钾"双低"(钾低效和低增产潜力)棉花基因型LG122的伤流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钾显著增加了各基因型棉花的伤流量、伤流液中的钾含量和钾积累量及植株各器官的钾含量和钾积累量;两个基因型对低钾胁迫的反应不同,钾"双高"基因型HG103的伤流量显著高于钾"双低"基因型LG122。二者伤流液中的钾含量与根、茎、叶中的钾含量和钾积累量及单株钾积累量均达到了极显著或显著相关,说明伤流液中的钾含量和积累量与植株各器官的钾含量和钾积累量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3.
1989年从哈尔滨市郊区罹病八字地老虎(Xestiac-nigrum)幼虫中分离获得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X_(c-n)NPV),国内过去未见报道。多角体多为四方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大小约1.0~2.5μ。由镜下观察病毒粒子杆状,长230~260nm,宽20~30nm。超薄切片观察表明,该病毒为多粒包埋型,多为3~5粒为一束。对2龄八字地老虎幼虫毒力测定表明,8天内的 LC_(50)(致死中浓度)为3.3×10~5PIB/mL。以3.7×10~7PIB/mL 浓度的病毒感染3龄末期幼虫所获病毒产量最高,可用于病毒增殖。  相似文献   

14.
1981年在福建漳州的水仙田中查到一种褪绿斑病株,经研究证实,其传播途径、鉴别寄主、体外抗性和病原形态等,均与国外有关水仙花叶病毒的报道基本一致。病毒以机械和鳞茎种球的方式传播。病毒致死温度55~60℃,体外存活期8~10周,稀释限点10~(-7)以上。病原病毒为线状质粒,大小为470~550×12~13nm,分散在细胞质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棉花秸秆进行食用担子菌接种处理,研究其改善棉花秸秆消化性的效果.[方法]分别选香菇(Lentinus edodes( Berk.)sing)和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供接种培养.以粉碎棉花秸秆为基料,添加麦麸、玉米粉、尿素、石膏、石灰、蔗糖、过磷酸钙等试剂的培养料,简易蒸汽灭菌后供担子菌接种,在20~22℃,空气相对湿度约70;的发菌室内培养30和60 d后供取样分析.[结果]菌丝伸长速度平菇优于香菇,但培养60 d后两种菌菌丝均能覆盖培养基;培养60 d后,两菌种都能降低培养基的纤维成分,提高粗蛋白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平菇的作用效果优于香菇(P<0.01).电镜观察表明菌丝能穿透和溶解棉花秸秆细胞壁.[结论]以80;棉花秸秆为主配料接种平菇培养1~2月,能显著提高粗蛋白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其粗蛋白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分别达到11.65;和59.54;.  相似文献   

16.
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东北农业大学昆虫学教研室分离出来的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V-Ms-4毒株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病毒多角体呈近圆形、四角形、六角形和不规则形,大小在1.16~2.86μm之间,病毒粒子为389~467μm×40~68μm,为多粒包埋,病毒在粘虫消化液作用下,10min失去折光性,30min内完全被溶解,释放出病毒粒子;消化液能使释放出的病毒粒子在15min内失活;寄主的脂肪、气管基质及表皮组织为感染病毒的敏感组织,感染后脂肪和血淋巴蛋白的含量比健康幼虫明显降低,未见病毒侵染中肠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小麦茎基腐病苗期快速接种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一种小麦茎基腐病快速接种鉴定方法,以扬麦158、Sunco、Kennedy为材料,采用4种接种方法评价了小麦苗期茎基腐病抗性鉴定效果,并以扬麦158/CI12633群体验证了所采纳的最优接种方法的致病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苗期棉球接种法小麦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操作方便,发病稳定性等方面优于其他方法。因此,小麦茎基腐病抗性种质资源筛选时可以将棉球接种法作为鉴定评价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不同抗性海岛棉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11个棉花抗枯萎病相关基因进行表达量分析,为海岛棉抗枯萎病育种及抗病机理提供候选基因资源。【方法】选择海岛棉抗枯萎病材料06-146、易感材料新海14号,及以其为父母本杂交的RIL系高代材料10893(超抗)、10895(高抗)、10897(感病)、10796(易感)为实验材料,进行接菌处理。分别取接菌0、4、10、18、28和40 h后的幼苗下胚轴,提取mRNA并反转录。根据已知陆地棉抗枯萎病相关的EST序列和海岛棉抗病转录组测序筛选到的抗病相关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 PCR反应。根据各基因在不同材料中的表达值,分析各基因与海岛棉抗枯萎病间的关系。【结果】CFW3、CFW10、comp62810、comp71372四个基因在海岛棉抗枯萎病过程中可能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利用抗病材料和感病材料转录组测序后得到的与抗病性有关的comp62810、comp71372基因。【结论】不同棉花品种对病菌侵染的灵敏程度,不同的品种的灵敏度不同,用以判断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棉花品种在新疆阿克苏地区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病性。[方法]以棉花品种中棉所35为对照,研究新陆中29、鲁棉28、科1等13个棉花品种在新疆阿克苏地区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病性。[结果]海陆杂交棉科1前期长势明显优于常规棉和陆陆杂交棉;陆陆杂交棉苗期长势弱于常规棉,但其现蕾、开花的节位较低;杂交棉的现蕾量明显多于常规棉。鲁棉28、科14、038、吉田4号、中40和3号对黄萎病的耐性较强,新陆中29和天杂1号抗病性较差。在供试品种中,吉田4号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均为最高,分别比对照高19.1%和27.7%;其次是豫杂37号,比对照高11.0%和20.3%。[结论]陆陆杂交棉更适宜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