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农业科学》2010,(4):770-770
<正>浙油28(浙审油2010001)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而成的品种。该品种2006-2007年度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667 m2产量187.0 kg,比对照浙双72增产14.7%,达极显著水平;2007-2008年度平均产量152.4 kg,比对照增产13.8%,达极显著水平;2007-2008年度省生产试验平均170.9 kg,比对照增产6.5%。  相似文献   

2.
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油菜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沣油737系湖南省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品种,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完成国家长江下游区和中游区油菜区域试验,并通过上述二个区域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芥酸与硫苷含量均优于国家双低标准,平均含油量为43.3%.丰产性、稳产性突出,在长江下游区和中游区区试中,平均产量分别为174.9 kg/667m2和181.0 kg/667m2,比对照增产16.9%和8.1%.介绍了沣油737选育过程、杂交制种、纯度鉴定及栽培等技术.  相似文献   

3.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7274A与恢复系5735R组配育成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金农油1号(原名油YL053),于2007年12月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该品种2年区试平均产量为181.4 kg/667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2.0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66.27 kg/667m2,比对照增产10.59%,居C组第1位;全生育期平均222.9 d,比对照早0.6 d.含油率43.83%,芥酸0.2%,硫甙18.84 μmol/(g·饼),种子蛋白质20.97%.抗倒性、抗寒性强,耐菌核病.  相似文献   

4.
2004年被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华油2000是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胞质不育三系杂交种。一、华油2000的产量表现1.河南省优质油菜杂交种区试:华油2000在河南省优质杂交油菜区试中,表现突出: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184.24千克,比第一对照种豫油2号增产32.3%,达极显著水平,比第二对照种非优质高产杂交种秦油2号增产16.31%,达显著水平。超过国家规定的  相似文献   

5.
以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全不育系6515A与恢复系6373R为亲本组配育成了高效型杂交油菜新组合油07-4.该组合在2008-2010年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63.52 kg/667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7.0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65.53 kg/667m2,较对照增产3.99%...  相似文献   

6.
1.油菜新品种浙双72 浙双72(原名双72)系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双低油菜,2001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经浙江省1997和1999两个年度油菜区试,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分别为132.86千克和141.70千克,比对照浙优油2号分别增产16.33%和12.33%;比对照九二-58系分别增产31.63%和12.27%,均达极显著水平。2000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3.4千克,比对照九二-58系增产12.8%。两个年度区试平均全生育期219.2天,比浙优油2号长0.7天,比九二~58系长0.6天。平均株高158.9厘米,有效分枝位45厘  相似文献   

7.
1.沣油737种植表现1.1高产、稳产、适应性强2011年在宣州区七景村种植,每667m2平均产量176kg,比对照浙平4号增产6.0%;2012年在宣州区七景村、洪林村成片种植,平均每667m2产量181kg,比对照浙平4号增产7.0%,具有抗寒性强、分枝节位较高、耐密播、适合机收的特点,受农民欢迎。1.2农艺性状好沣油737是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幼苗半直立,子叶肾形,叶色浓绿,叶柄短。花瓣深黄色。种子黑褐色,圆形。在宣城市宣州区于10  相似文献   

8.
沣油5103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油菜新品种.2010~2011年在湖南省溆浦县进行沣油5103大面积示范.结果表明:沣油5103直播平均产量135 kg/667m2、移栽平均产量147.5 kg/667m2,比对照品种湘杂油4号分别增产1 1.8%和8.5%.示范证实沣油5103在溆浦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并针...  相似文献   

9.
Ⅱ优122是三明市农科所用三系不育系Ⅱ-32A与明恢122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1.1产量2005年参加福建省中稻B组区试,每667 m^2(下同)平均产量555.46 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4.46%,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续试,平均产量553.97 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11.73%,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907”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Ⅱ优907系三明市农科所用不育系Ⅱ-32A与恢复系明恢907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2005年福建省区试,平均每667m2产量439.39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1.72%,达极显著水平,居第10位;2006年续试,平均每667m2产量491.94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9.53%,达极显著水平,居第4位.  相似文献   

11.
利用隐性核不育系201A与优质油菜贵油七号选系贵7-5进行测配.得到强优势组合贵杂98-3。在1998~2000年贵州省杂交油菜区试中.平均产量分别为129.7kg/667m^2和166.6kg/667m^2.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15.2%和6.11‰.最高产量分别为193.3kg/667m^2和212.33kg/667m^2。在2000~2001年贵州省杂交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28.97kg/667m^2.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8.15%,最高产量达l64kg/667m^2.比对照增产13.49%。抽样品质分析结果,芥酸含量1.42%,硫甙含量10.3μmol/g.含油量39.2%。2002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贵杂4号。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熟期适中、抗性较好等特点,适于贵州油菜产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湛油26是湛江市农科所以(湛油30×CS49)F6作母本、粤油79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高抗锈病和叶斑病以及耐旱、耐涝、适应性广等优点,在2006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每667m2产量为267.72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9.9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在2007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每667m2产量为271.48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5.54%,增产亦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于2009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3.
汉油16号是用不育系汉11A与恢复系DH458R进行组配选育而成的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该品种2017-2019年两年参加西南地区、长江中游、下游地区多试点冬油菜品种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2 767.05 kg/hm2、2 972.32 kg/hm2、3 001.51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4.91%、5.39%、5.07%,是一个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的优质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湛油62是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湛油30×Cs41)F4作母本,梧油6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高抗叶斑病和锈病、耐涝等优点.在2000~2001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每667 m2平均产量260.35 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10.3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比对照种粤油256增产26.6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在2004年的全国(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巾.湛油62每667m2的平均产量为303.89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6.0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于2003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于我国南方花生产区推广种植.栽培措施上要求采取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施足基肥和加强对病虫鼠草害的防治工作等.  相似文献   

15.
"沣油679"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利用POL-CMS等材料经测交、回交和杂交转育选育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良、抗倒性强、适应性广等特征。两年全国(长江中游)区试平均产量181.76 kg/667m2,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6.32%;平均产油量76.73 kg/667m2,比对照增产7.42%,种子芥酸含量0.05%,硫苷含量17.32μmol/g,含油量42.16%。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镇油5号油菜的高产稳产性及适应性比较突出,2005—2006年参加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697.15 kg/hm2,比对照苏油1号增产12.92%,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系(种)首位;2006—2007年参加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820.9 kg/hm2,比对照史力佳增产12.1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07—2008年参加江苏省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852.1 kg/hm2,比对照苏油1号增产9.08%。镇油5号的高产优势主要为每株角果数多、千粒质量高、耐肥抗倒、菌核病轻。根据该品种在不同产量水平下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特点和各地的高产经验,探讨了镇油5号高产栽培策略、合理的群体结构及适宜的播种期等。  相似文献   

17.
江西优质高产油菜品种(组合)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2012~2013年对14个油菜品种(组合)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产量较高的品种为丰油730和98p13,分别比对照赣油杂5号增产22.56%和16.70%;生育期最短的为皖油13;苗期和薹期生长势表现较好的为98p13、98p37;抗逆性较强的为98p13、98p37、丰油730、沣油737、中2313等。初步认为适合在江西种植的优质高产油菜品种(组合)为98p13、98p37、丰油730、沣油737、中2313。  相似文献   

18.
油菜浙油51     
《浙江农业科学》2014,(12):1905-1905
油菜浙油51(原名M417)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檨有限公司选育,201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油2014001)。檨2010-2011年度参加浙江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193.2 kg,比对照浙双72减产檨檨0.9%,减产不显著;每667 m^2产油量89.3 kg,比对照增产4.8%。2011-2012年度省油菜区域试檨验平均每667 m^2产量169.4 kg,比对照增产0.8%;每667 m^2产油量83.0 kg,比对照增产13.2%。  相似文献   

19.
汉油12号是用不育系312A与恢复系Q10R杂交育成的三系杂交油菜品种。该品种2015-2017年在西南地区油菜品种联合品比试验中两个生产周期平均产量 2 155.35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4.48%,具有产量水平高、适应性广、抗病、抗倒等优点,是一个高产、广适、适宜机械化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适宜在长江上游区种植。2020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油菜(2020)610056。  相似文献   

20.
《浙江农业科学》2010,(4):720-720
<正>水稻品种秀水134(浙审稻2010003)系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选育的单季常规晚粳稻品种。2008年浙江省单季常规晚粳稻区试,平均667 m2产量555.0 kg,比对照秀水09增产8.8%,达极显著水平;2009年续试,产量559.7 kg,比秀水09增产8.6%,达显著水平;2009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87.5 kg,比对照增产1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