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新农村》2001,(1)
仔猪早期断奶的主要优点是可以降低母猪的饲养成本和管理费用,提高猪舍的利用率;增加母猪年产胎次,可从原来年产2胎增加到2.4胎。按每胎10头计算,一头母猪每年可以多产仔猪4头;促使母猪及时发情,一般在断奶后5—7天就可发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了解长白猪的繁殖性能,为长白后备母猪的选种提供指导。[方法]对长白母猪核心群不同胎次的繁殖性能进行比较,并对后备母猪的不同胎次产仔数、初生窝重、28日龄断奶窝重、断奶成活率等进行了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长白母猪第1胎产仔数最少,逐步上升至第3胎开始稳定,到第4胎达到最高水平,第5、6胎略有下降。第1胎仔猪的断奶成活率最低,第3胎仔猪的断奶成活率最高。不同胎次的断奶窝重以第1胎最低,从第2胎到第4胎稍有上升并在第5胎后趋向稳定,并且断奶窝重主要与断奶仔猪数有关。相关性分析表明,第2胎与第6胎的断奶仔猪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第3胎繁殖性能相对稳定,可反映母猪的繁殖性能,因此长白猪中第3胎次的繁殖性能可作为淘汰后备母猪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好仔猪断奶的时间,每人选择每窝十头的仔猪两窝,并按照6.5.4.3.周龄断奶的实验,观察分析最后得出三周龄断奶最好。因为它能缩短母猪繁殖周期,增加母猪产仔率,过去60日龄仔猪断奶,使母猪完成一个繁殖周期共需181天,(哺乳期60d,断奶至再次配上种7d,怀孕期114d)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一头母猪一年只能生产二胎,即生产20头仔猪(假定每胎生产10头)而三周龄断奶,繁殖周期142d(21+7+114)年产2.5胎,可见缩短哺乳期可使母猪繁殖周期大为缩短,同时使每头母猪每年额外多生产5头仔猪。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母猪妊娠期(30 d~分娩)能量限饲对后代仔猪生产性能及早期肌纤维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8头配种日期、系谱、胎次、头胎产仔数、体重、日龄等相近的健康东北民猪经产母猪(胎次为2~3胎),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根据饲喂不同能量水平的日粮(正常水平和限饲水平,限饲能量水平为80%正常能量水平),将8头母猪随机分成两组,即试验组(能量水平为80%正常能量水平组)和对照组(正常能量水平组),每组4头,每头为1个重复。比较了两组母猪后代仔猪的初生重、初生窝重、日增重、断奶重及不同日龄时肌束内肌纤维数、肌纤维密度和肌纤维直径。结果显示,试验组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和日增重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仔猪半腱肌肌束内肌纤维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14日龄时试验组背最长肌肌纤维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纤维直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没有显著差别。试验结果表明,母猪妊娠期能量限饲对后代仔猪早期生长及肌纤维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导致仔猪初生重、断奶重、日增重降低,肌纤维发育缓慢,半腱肌肌纤维数降低。  相似文献   

5.
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规模化养猜场的经济效益.这是因为,现有的规模化猪场既有种猪(公猪与母猪)又有商品猪,母猪所产仔猪基本上全部用于本场育肥生产肉猪:猪场饲养模式一般分群为种公猪、种母猪、后备公猪、后备母猪、未断奶仔猪、育成猪、育肥猪.一个规模化养猪场饲养猪几百头甚至上千头,能否保证每头母猪年产20头成活的...  相似文献   

6.
引进三江白猪、杜洛克、大约克夏猪作父本,与杂交母猪(含梅山猪血缘50%)进行三元杂交,实行标准化饲养,百头母猪平均年产仔猪2.15胎,1胎产活仔猪13头,头母猪年育成60日龄仔猪24.96头,1窝仔猪80日龄重205.36kg,头母猪年出栏肥猪22.29头,总瘦肉量841.75kg,饲料利用率3.2:1,提高了母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集体养猪的发展,迫切要求缩短母猪的分娩间隔,增加母猪的产仔胎次,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以进一步提高猪群的育肥率。为此,我们于1975年和1976年进行了仔猪早期断奶的试验,对第一批试验猪的部分仔猪还继续进行了育肥试验。 在试验中,对供试母猪进行配对选择(品种相同,饲养管理条件相同,分娩日期相  相似文献   

8.
<正> 仔猪适时断奶不但能使母猪及时配种,提高年产仔数,节约母猪饲料,降低饲养成本,最大发挥母猪的生产潜力,还可以提高仔猪的整齐度,促进仔猪生长发育,从而大大提高养猪效益。根据试验观察,仔猪于3~4周龄、体重达5kg以上时断奶较好。 好处之一:能使母猪及时配种,提高年产胎次和产仔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母猪群养单饲生产模式产生背景、系统布置和组群模式,比较分析在杜洛克母猪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与传统的限位栏饲养相比,群养单饲可明显改善同时期杜洛克母猪体况和健康状况,母猪胎均总产仔数、胎均产活仔数和胎断奶仔猪数分别提高0.44头、0.56头和0.47头(P0.05),一情期配种分娩率提高7.0百分点,平均胎间距和母猪淘汰率分别降低7 d(P0.05)和12.5百分点。由此,采用群养单饲可明显提高杜洛克母猪的产仔性能和利用效率,改善母猪福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胎次长大二元杂母猪的繁殖性能,探讨胎次与母猪繁殖性能的关系,为猪场控制胎次分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记录不同胎次(1~8胎)共312头长大二元杂母猪分娩原始数据,用SPSS 24.0计算各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采用Pearson法计算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结果]母猪第4胎次的受胎率与分娩率表现最佳,显著高于第8胎次(P<0.05,下同);第4胎次在产仔数和健仔数方面均表现最好,并极显著(P<0.01,下同)高于第1和8胎次;第4胎次初生窝重表现最好,显著高于第1和7胎次,极显著高于第8胎次.仔猪断奶成活率以第3胎次最高,为97.00%;第4胎次的断奶窝重极显著高于第1、2、7和8胎次.总产仔数与健仔数、初生窝重、断奶窝重和断奶成活率,健仔数与初生窝重、断奶窝重和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长大二元杂母猪第2~6胎次繁殖性能处在高水平,建议第6胎次后淘汰繁殖性能差的母猪,繁殖性能较好的可在第7或8胎后淘汰.  相似文献   

11.
李军成  路彩霞  蒋垚  揭育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165-16166,16335
[目的]探索猪瘟疫苗首次和二次免疫的最佳时间。[方法]通过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绿兴种猪场5头母猪及其哺乳的25头仔猪的猪瘟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试验母猪和仔猪的猪瘟抗体水平均较高。当母猪的母源抗体进行1∶64稀释和凝集价为++++时,可不进行超免,首次免疫在产后30 d左右最佳。这说明该猪场制定的猪瘟免疫程序比较合理,能够发挥较好的保护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为猪场免疫程序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草药饲料制剂对哺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为其在哺乳母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60头经产母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头母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料,试验Ⅰ组基础日粮+0.5%中草药添加剂,试验Ⅱ组基础日粮+1.0%中草药添加剂,试验Ⅲ组基础日粮+1.5%中草药添加剂,试验Ⅳ组为基础日粮+0.04%强力霉素,研究中草药饲料制剂对哺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试验Ⅰ组、Ⅱ组、Ⅲ组、Ⅳ组母猪的窝产仔数、健仔率和10日龄仔猪日增重显著提高,母猪恶露的排出率显著提高。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中草药制剂能促进母猪的子宫恢复。试验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初生猪黄白痢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中药制剂能增强新生仔猪及母猪的抗病力,提高母猪的繁殖力,以添加1%中草药制剂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地衣芽孢杆菌菌剂和菌粉对妊娠及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和猪舍氨气浓度的影响。[方法]选用产前30 d的妊娠母猪(长×大)为试验对象,通过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地衣芽孢杆菌菌剂和菌粉,考察其对妊娠及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和猪舍氨气浓度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地衣芽孢杆菌后能显著降低母猪便秘率、仔猪腹泻率及猪舍氨气浓度,且对母猪采食量及仔猪死淘率等也有明显改善。[结论]在饲料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能有效提高母猪及仔猪的生长性能,改善猪舍环境,降低污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母猪心理应激指标唾液皮质醇水平和淀粉酶含量的检测,探索自主研发的智能化母猪大群饲养模式与限位栏饲养模式下,活动空间对妊娠母猪心理状态造成的的影响,确立一种符合动物福利要求的母猪饲养模式。[方法]试验选用二产大长母猪58头,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头,采用传统的限位栏饲养,每头饲养面积1.43 m~2,试验组30头,采用智能化大群饲养,每头饲养面积2.6 m~2,其余饲养管理一致。于试验的1、3、8、10、15周及分娩前1周的第1天采集试验动物的唾液样本,检测唾液中皮质醇水平和淀粉酶含量。[结果]2种饲养模式下母猪的唾液皮质醇和淀粉酶均表现出相反的分泌趋势。第8周前,自主研发的智能化大群饲养模式下母猪的唾液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限位栏饲养,第8、10周2种饲养模式下试验母猪皮质醇水平无显著差异,第10周之后,大群饲养试验母猪皮质醇水平显著低于限位栏饲养的试验母猪。第3周前限位栏饲养的试验母猪淀粉酶含量显著高于大群饲养,第3周开始呈现相反情况,2种饲养模式下大群饲养母猪淀粉酶含量显著高于限位栏饲养的试验母猪。[结论]智能化大群饲养模式更利于妊娠母猪的身心健康,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甘氨酸螯合铁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卫东  王雷  程璞  王章存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048-1048,1096
[目的]为甘氨酸螯合铁在断奶仔猪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头28日龄断奶仔猪进行饲养试验,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甘氨酸螯合铁,研究添加甘氨酸螯合铁对仔猪生产性能、死亡率和腹泻率的影响,并预测了其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结果]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甘氨酸螯合铁后,仔猪的平均日增重为347.00 g,比对照组提高了9.1%,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料重比为1.46,比对照组降低了6.2%。腹泻率也比对照组降低了56.3%,试验组和对照组中仔猪均未死亡。与对照组相比,每头猪平均所获毛利增加了16.2%,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结论]在饲喂仔猪时,应首选氨基酸螯合物作为微量元素添加剂。  相似文献   

16.
曹旭敏  李长慧  侯生珍  李文豪  吕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032-1033,1050
[目的]探讨断奶仔猪日粮中双低菜籽粕的适宜添加量。[方法]选取长白(♂)与八眉猪(♀)杂交一代母猪与长白(♂)杂交所产三元杂交仔猪48头,随机分为4组,12头/组,预饲期5 d,然后进行28 d饲喂试验。第1、第2和第3组饲粮中双低菜籽粕的添加量分别为5%,7%和9%,第4组为对照组,不添加双低菜籽粕,平衡日粮中的消化能。[结果]Ⅱ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最高;第7天与Ⅲ组,第14天和第21天与Ⅲ、Ⅳ组,第28天与其他3组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双低菜籽粕含量为7%时增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鲁娜  郑宗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514-1516
[目的]探讨蛋氨酸铜替代无机硫酸铜与益生素合用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将96头荣昌猪仔猪分为4组,采用不同日粮进行饲养试验,测定仔猪的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研究仔猪小肠粘膜细胞的细菌繁殖情况和断奶仔猪腹泻率。[结果]蛋氨酸螯合铜可显著提高活菌制剂的促生长功能。同时添加蛋氨酸铜和益生素试验组仔猪的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益生素单独添加组。添加益生素后可有效增加仔猪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抑制有害菌的生长。蛋氨酸螯合铜和益生素协同作用具有较好的促生长效果。[结论]蛋氨酸螯合铜与益生素合用能明显提高仔猪生产性能,二者在仔猪全价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150 mg/kg和1 g/kg。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验精氨酸的作用。[方法]选用6头21日龄5.20 kg左右的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分别饲喂对照日粮(基础日粮+2.05%丙氨酸)和精氨酸日粮(基础日粮+1.0%精氨酸),试验期为7 d,观察日粮添加1%精氨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器官相对重量和血液生化参数的影响。[结果]仔猪饲喂添加1.0%精氨酸的日粮后,其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有显著提高,但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仔猪肝脏、心脏、肾、脾以及肺的相对重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小肠的相对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仔猪血清中尿素氮、白蛋白、总蛋白含量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高于对照组,但所有血液生化参数差异都不显著。[结论]补充精氨酸对提高断奶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曹旭敏  卢福山  侯生珍  张春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459-1460,1462
[目的]探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断奶仔猪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为中草药添加剂的利用及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48头体重相近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试验I组(对照组)、试验II组、试验III组和试验IV组4个组。在饲喂中草药添加剂后第7、第14和第21天分别采取血液进行抗氧化功能指标的测定。[结果]试验IV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酶(GSH-Px)活性在整个试验期间高于其他试验组,尤其在第7天时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且GSH-Px活性随日龄的增加呈先降后升的变化;丙二醛(MDA)含量,在第7和第14天时,试验Ⅳ组低于其他组,差异极显著(P〈0.01),在第21天时各组间无显著差异;试验IV组的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并随着日龄增加,各组的NO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结论]中草药添加剂能提高断奶仔猪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20.
靳国旺  蔡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768-2769
[目的]探讨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实用性。[方法]通过测定母猪情期受胎率、受胎母猪分娩率和平均窝产活仔数等生产指标,比较本交与人工授精2种配种方式的生产效果。[结果]采用人工授精共配种母猪323头次,其母猪情期受胎率为84.2%,受胎母猪分娩率为90.8%,平均窝产活仔数10.3头;对照组本交共配种母猪156头次,其母猪情期受胎率82.7%,受胎母猪分娩率91.0%,平均窝产活仔数10.2头。2种配种方式的生产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人工授精技术的生产水平已达到或超过猪场本交配种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