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技术。一、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必要性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取消了铧式犁的翻耕,在保留地表覆盖的前提下免耕播种,以保留土壤自我保护和营造机能,是机械耕作由单纯改造自然到利用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性转变。是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抑制沙尘暴最重要的手段。1.土壤水分的增加:作物生长全靠肥和水,旱地作物所需水分基本来自天然降雨,但供给作物的有效耗水仅占降雨…  相似文献   

2.
随着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的严重,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新型耕作技术越来越受关注。北方气候特点决定了其干燥大风的农业作业环境,频繁的耕作使土壤沙土化严重,这也影响了农业生产质量和产量。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有助于农业生产作物产量的提高,本文主要探讨北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用与推广手段,以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有效使用。  相似文献   

3.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农业生产技术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措施,是农作物现代一体化的新型耕作体系,有效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环境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结合地区土壤的自然条件较符合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通过项目实施、技术宣传、政策引导可得到大面积应用。本文简要阐述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或意义),并系统介绍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把粮食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的一项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核心内容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引能减少土壤耕作,根据舒兰市地势地貌,处于山区、半山区、丘陵地带,土质土壤的有机质,经过多年耕作已经流失,犁底层薄等实际,有必要推广,并大面积的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世界各地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保护耕地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共同任务。同时,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之下,各种保护耕地的先进技术不断产生并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黑龙江省高度重视土壤保护工作,积极采用土壤保护性耕作技术支持农业生产,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本文主要对其种类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做好实施加以分析和探讨。从保护性耕作技术自身来说,是一种应用较多,较为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它的核心是将农业作物成熟后的秸秆残茬覆盖  相似文献   

6.
正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综合性农业生产技术,丹东位于辽宁东部,是一年一作垄作地区,从2002年开始推广保护耕作技术,经过近十多年的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关于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在满足作物生长条件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田间作业,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并将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以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是一项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技术实质是通过  相似文献   

7.
一、保护性耕作的概念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残茬、秸秆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改善作物的生长的条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产、增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二、保护性耕作原理耕作的目的是为了作物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起源和重大意义,发展保护性耕作不是推行一项简单的生产技术,而是一场农业耕作技术革命。保护性耕作,就是保护生态,也是保护人类的家园和未来。  相似文献   

9.
土地是农业生产之本,保护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运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在农作物收获后,不再进行传统的耕翻作业。而是直接进行施肥播种;与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机械深松技术以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是对我国农业生产传统工作模式的重大革新。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河套地区地膜重复利用免耕栽培技术,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一生态效益。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实行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铧式犁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可以保护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地表水分蒸发和地表沙尘漂移,且有效减少劳动力和机械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本文重点对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进行了论述,并针对我国旱区农业降雨少、气温低、土壤贫瘠、自然条件恶劣的现实,提出适宜的保护性耕作措施有:倒秆覆盖技术、少耕留高茬覆盖技术和少耕碎秆覆盖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土壤是人类生存非常重要的一项资源。近年来,如何保护好土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对常见的土壤保护性耕技术进行介绍。保护土地耕作技术主要是通过采取合理的技术,科学化减少不必要各类田间作业工序,使作物的生态环境更好,实现高产、高效和低耗,进而实现保护环境,促进和保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1保护性耕作技术种类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将地表用大量秸秆残茬进行覆盖,使耕  相似文献   

12.
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并用农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实施玉米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机械作业工序,减少农民的生产投入,降低作业成本,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保证作物的稳产和增产。本文介绍了建昌县玉米保护性耕作示范和推广的作法和技术措施,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具有节本增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意义及多种优势的农业耕作技术。本文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进行了阐述,以期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及普及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正0引言近年来,保护性耕作被日趋重视。在黑龙江省一些部分地区已逐步实施,尤其是在黑龙江省西北半干旱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免耕技术是保护性耕作的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技术措施。研究保护性耕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西北半干旱区干旱十分严重,有"十年九旱"之说,虽然当地喷灌全覆盖,但土壤耕层逐渐变浅,保护性耕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广泛应用,特别是对于提高玉米产量与质量,对完善市场化农业种植体系有着重要促进作用。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发展较晚,需要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强化该技术的应用,在保护区域土壤及地理环境的基础上提高作物种植效益。为了实现农业强国,需要在研究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作用基础上尊重客观规律,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新型耕作方式,是以保护性耕作农业机械为依托,运用保水保肥、机械植保、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等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耕作制度。吉林省在试验、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努力,保护性耕作农机设计、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水土保持和土壤肥力不断改善,为吉林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新型耕作方式,是以保护性耕作农业机械为依托,运用保水保肥、机械植保、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等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吉林省在试验、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努力,保护性耕作农机设计及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水土保持和土壤肥力不断改善,为全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是以秸秆覆盖还田和少免耕种植为核心的现代农业耕作体系,是保护并利用土壤的一种农业可持续措施。东北黑土地存在土壤侵蚀加剧、结构改变和土壤蓄水能力下降等问题,依据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实际和土壤可持续发展需求,分析了保护性耕作的优势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支持、规模化经营、科技支撑及示范引导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按照农作物栽培要求,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利用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保护土壤,以有效培肥地力,蓄水保墒,防止水土流失和沙尘暴,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机械化耕作技术体系。麦积区通过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新技术试验示范,尤其是通过实施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2012-2013在5个乡(镇)实施保护性耕作0.29万hm2,节约生产成本255.14万元,增产增收202.99万元。取得节本增收综合效益458.13万元,提高土壤含水率12.2~22.4 g/kg,增加土壤有机质0.1~0.4 g/kg。在增产增收、维护农业生态环境、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的基本特征是全年不翻耕,全年地表有秸秆或根茬覆盖。2012—2013年,麦积区在5个乡镇推广保护性耕作0.29万hm^2,节约生产总成本255.14万元,增加产量收入202.99万元,取得节本增收综合效益458.13万元,提高土壤含水率12.2-22.4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