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王淑荣 《北京农业》2006,(11):11-11
黄瓜根结线虫是近几年黄瓜生产,特别是保护地黄瓜生产中发生比较严重的一种虫害.我县种植时间在3年以上的温室及塑料大棚发生比较严重,病株率一般为40%,严重的病株率达100%,给黄瓜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2.
黄瓜根结线虫是近几年黄瓜生产,特别是保护地黄瓜生产中发生比较严重的一种虫害.我县种植时间在3年以上的温室及塑料大棚发生比较严重,病株率一般为40%,严重的病株率达100%,给黄瓜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3.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一般病株率为20%~60%,严重时发病株率达80%以上,产量损失10%~50%,局部田块植株死亡率在50%以上。为有效控制黄瓜霜霉病,笔者从2012年起开展其发生规律的调查研究,制定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黄瓜根结线虫是甘肃省清水县设施黄瓜上的严重病害之一,病株率达60%~90%,严重地块病株率可达100%,造成产量损失30%~50%,严重的达80%以上,甚至绝收。通过对该县白沙乡、红堡镇蔬菜区调查研究,初步摸清了黄瓜根结线虫病的症状、病原形态、发生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对当地无公害黄瓜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瓜根腐病是近年来温室黄瓜生产上大面积发生的一种根部病害.据调查,一般田块发病株率在5%~15%,重病田达50%以上,甚至导致植株成片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黄瓜霜霉病是保护地栽培黄瓜上普遍发生,损失严重的病害之一。连续阴天,有时下小雨,气温较低,造成大棚黄瓜霜霉病发生较重,一般病株率为10—20%,个别棚病株率为30—40%,如不及时治疗,对黄瓜产量影响较大。一、症状表现:黄瓜霜霉病菌常从植株下部叶片的背面侵入,其典型病症表现是先在叶背形成受叶脉限制多  相似文献   

7.
对平凉市设施蔬菜主要分布区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表明,黄瓜棒孢叶斑病现已在全市形成5点2带分布格局。日光温室易发黄瓜棒孢叶斑病,黄瓜受害最重,病棚率、病株率、病情指数分别达到41.5%、33.0%和21.0,塑料大棚和露地栽培仅黄瓜有零星发病。  相似文献   

8.
连作黄瓜枯萎病株、健株根域土壤微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黄瓜病株与健株根区土的理化性质及根区土和根表土中的微生物区系特征进行比较,探索连作黄瓜枯萎病发生的微生态机制。【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土壤养分含量,稀释平板涂抹法测定黄瓜根区土、根表土、根外土中细菌(B)、真菌(F)和放线菌(A)的数量并计算其比值(B/F、A/F、B/A),同时对优势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连作黄瓜枯萎病株、健株根域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变化。【结果】①病株根区土中的速效P、速效K含量分别较健株降低了16.3%和16.8%,病株、健株根区土中速效N、有机质、水溶性盐分含量及pH无差异,说明土壤速效P、速效K含量与黄瓜枯萎病发生有一定关系。②连作黄瓜根区土中的细菌数量大幅度下降,真菌数量大幅度增加;与健株相比,病株的细菌数量减少了16.9%,真菌数量增加了56.1%;病株根区土中的优势病原真菌茄病镰刀菌(Fusariumsolani)及尖孢枝孢菌(Cladosporiumoxysporum)数量分别较健株增加了366.15%和2 201.85%;病株B/F、A/F值较健株分别降低了46.8%和36.8%。③黄瓜根系染病溃烂导致黄瓜根表土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急剧增加,病株根表土中的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分别是健株的57.3,8.9及3.7倍。【结论】根区土和根表土中的微生物区系异常是黄瓜枯萎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安徽农业科学》2020,(2):168-170
以"津研四号"黄瓜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方式,分别设置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复合肥、仅施用基质和不施肥4个试验组,通过测定黄瓜的株高、节间长度、坐果数、茎粗、病株率、单果重和产量,比较不同试验组间各指标的差异,探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在设施黄瓜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后,设施黄瓜在株高、节间长度、坐果数、茎粗、病株率、单果重各项指标上均高于其他试验组。在黄瓜产量上,相比于空白对照组产量增加了43.63%~58.34%,相比于常规施用复合肥组产量增加了10.23%~14.09%,相比于仅施用基质组产量增加了21.65%~29.9%。综上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改善黄瓜品质、降低黄瓜发病率、提高黄瓜产量上均具有显著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VA菌根抗黄瓜枯萎病菌株筛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试验调查了黄瓜4个不同品种健株和病株(枯萎病)的VA菌根侵染率,结果健株根的侵染率为36%~50%,病株为1%~3%.分别取各品种健、病株根际土分离VA菌根真菌(VAMF)孢子,采用单孢接种法接种培养,以植株生长量为指标筛选出具显著促生作用的VAMF菌株16个.播种时接种VAMF菌土,移栽时用切根法接种枯萎病菌,以病情指数和发病率为指标在试验期内从已筛出的16个菌株中选出时2个黄瓜品种防效在70%以上的VAMF菌株5个,其中2个防效高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黄瓜枯萎病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枯萎病,俗称“死秧子”,是黄瓜的主要病害之一。在黄淮地区均有发生,一般重茬或多年连作地块发病较重,常年损失按病株率计算一般在10%~30%左右,严重的甚至绝收。笔者根据多年来从事一线生产的实践,现将其发病时主要症状和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主要症状发病初期部分叶片中午萎  相似文献   

12.
用病原制剂诱导黄瓜对霜霉病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黄瓜幼苗子叶期及第一真叶期(叶横宽5cm时)用高温灭活后的黄瓜霜霉菌孢子囊悬液及黄瓜菌核病果组织(病果及菌丝)浸出液进行诱导接种,可使黄瓜植株产生对黄瓜霜霉病的抗病性。在自然病原激发病害试验中,经菌核病果浸出液诱导处理的植株,其病株率未降低,病叶率比ck降低29.87%,相对免疫效果为33.52%;经失活霜霉菌孢子囊悬液诱导处理的植株,其病株率比ck降低10.00%,病叶率降低43.68%,相对免疫效果为43.25%。在人工接种病原激发病害试验中,经茵核病果浸出液诱导的植株,其病株率比ck降低10.00%,病叶率降低37.14%,相对免疫效果为44.15%;经霜霉菌孢子囊悬液诱导处理的植株,病株率比ck降低30.00%,病叶率降低53.11%,相对免疫效果为1.48%。若只在子叶期进行一次诱导接种,其抗病性与ck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灰霉病是保护地黄瓜经常发生的一种病害,过去只零星为害,造成的损失很小。近几年,由于保护地面积不断扩大,防治措施又没有及时跟上,致使该病逐渐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黄瓜病株率平均达20%左右,重者达40%,  相似文献   

14.
庞伟娜 《农村科技》2010,(11):21-22
<正>黄瓜疫病常造成黄瓜大面积死亡,对黄瓜生产威胁很大,叶城县以夏、秋黄瓜发病较多。无论是露地或保护地黄瓜受害都比较严重。温室、大棚温湿度  相似文献   

15.
黑籽南瓜嫁接黄瓜疫霉病调查及致病性测定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在兰州市日光温中调查,发现黑同瓜嫁接黄瓜植株发生疫霉病,一般病株率为7%-11%,重在20%,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疫菌株菌株间存在差异,用来源于甘肃靖远的辣椒疫霉和南京的寄生疫霉及甘肃兰州的C-96-1,C-96-2菌株对黑籽南瓜和黄瓜分别接种,黑籽南瓜的病株率分别为71.0%,59.0%,和86.3%,黄瓜的病株率分别为77.8%,61.8%,88.3%和91.7%。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山东省大棚黄瓜黑星病发生严重,病区病株率达100%。病原形态观察鉴定结果,山东省黄瓜黑星病病原为真菌类,半知菌亚门,枝孢属的瓜疮痂枝孢霉菌。用50%苯菌灵是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效达74.8~85.6%。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全元康^TM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为黄瓜的高产高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在津优1号黄瓜上叶面喷施全元康^TM,测定黄瓜生长性能,研究全元康^TM对灰霉病的预防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全元康^TM处理组单瓜重、长度、直径、直瓜率、中心糖度和边缘糖度分别提高18.66%、10.79%、2.8%、92.31%、2.95%、1.77%;向阳面和背面灰霉病病株率分别降低43.7%、20.6%。[结论]喷施全元康^TM能提高黄瓜的产量及品质,同时对灰霉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世纪2号"浸种剂在黄瓜上的应用试验研究表明:用"世纪2号"浸种剂处理后的种子长势好,比CK增产23.9%,病株率下降3.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黄瓜枯萎病的识别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枯萎病是世界性土传病害,我国各地普遍发生。建瓯市南雅镇每年种植黄瓜面积达500亩左右。近年来,由于偏施氮肥、重茬等问题,黄瓜枯萎病发生比较严重,一般造成10%—20%损失,严重田块损失达50%以上。每年全镇黄瓜因枯萎病造成损失达230吨以上。  相似文献   

20.
黄瓜疫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在全国各黄瓜产区均有发生,其中北方秋黄瓜、南方春黄瓜发病较重。黄瓜疫病可造成黄瓜大面积死亡,减产幅度在20%左右,是黄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