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0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封建政权体系的最低端是县级,对于封建社会的最基层——农村,没有直接的控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控制农村社会的是宗族,这是由于农村的历史形成所决定。  相似文献   

2.
“孝”缘起于原始社会,在远古社会已出现了“孝”的萌芽。孔子把“孝”纳入了他的“仁”学系统,对“孝”做出了伦理价值的规定。“孝”涵盖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之意。以后孟子对“孝”作了进一步的论述,打破了“孝”的血亲关系的限制,“孝”不止是孝亲,也包括了对非血亲老人的孝顺,赋予了“孝”的普遍意义,儒家孝文化形态得以形成。“孝”是几千年来中国古代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孝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3.
自秦汉实行官僚体制后,封建官吏的腐败一直伴随始终。封建官吏极度膨胀的私欲、监察制度的不完善、官场文化和选官制度的不合理是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官吏腐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尹世洪 《农业考古》2013,(1):180-186
二、农村家庭关系变化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农村家庭关系模式与封建宗法制度相吻合、以父权和夫权为主要特征,是一种封建的家庭关系.家庭纵向关系以父子轴占主导地位,男性家长拥有绝对的家庭统治权力;家庭横向关系是男尊女卑,女子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对男子的人身依附关系,妇女的家庭地位是很低贱的.家庭纵向关系的稳定和延续是依靠封建社会的法律道德和价值观念来维护的,家庭横向关系的发展必须服从纵向关系的利益.总之,传统农村的家庭和社会关系结构,是以孝、礼、悌、信等道德伦理维系的差序格局.新中国成立以后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家庭关系进入半平权型.家庭纵向关系依然是上下走向,多数家庭父亲继续保持家庭事务决策人的重要地位,并通过对家庭财产所有权和家庭收入的控制,对家庭其他关系进行干预,传统的家长制仍然在家庭关系中起着主要作用.与此同时,家庭横向关系却发生了新的变化.新中国对提高妇女在家庭和社会的地位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立法、教育、就业、提倡晚婚节育等都有效地改善了夫妻之间的横向关系,使夫妻在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等方面都趋向平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总结了地理标志产品临沂市兰山区孝河白莲藕栽培技术,包括特定的生产地域和生产方式、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产品品质,旨在对推动孝河白莲藕产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清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出现了新的特点,并为自然经济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尤其是清代赋役制度改革以来,农业生产力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并迅速超过西方农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变化。许多学者认为,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出现了革新,亩产量大幅增加,农业经营结构和方式也发生深刻变化,成为封建末世的"农业革命"。而中原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农业地理条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区。满族人入主中原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稳定农业经济和社会生产的措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中原地区的粮食作物、高产作物和经济作物得到稳定种植和推广,并形成了特色农业种植区,为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礼记》等儒家礼学典籍,记录创制了中国礼教文化。旧时女性在娘家与婆家,人生两个阶段分别受到不同家庭文化背景、不同礼学内容的教化,承受了沉重的人性压抑;但也派生出维护封建家庭稳定、教育子女成功的正面作用。礼学教化培养出的婆母,为维护家族利益而维护礼教和宗法,进一步维护了家族稳定。礼教的设定意在对社会结构以家族为基础的宗法社会予以支撑,从而有效地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施行了1300多年,几乎和整个封建社会相始终,对我国的官制、民族心理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对科举制度赞者有之,也不乏批评者。本文将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用全面、客观的视角,对选拔封建官僚的科举制度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审视和考察,分析其利弊得失。  相似文献   

9.
孝是什么?往大处说,是中国人的道德之根,立身之本,成人之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更是中国人的血脉;向小处言,是儿女养父母之身,是儿女顺父母之意,是儿女承父母之志,是儿女打开父母之慧,帮助父母改过、积德和行善。小孝修身齐家、家业兴旺;中孝治企敬业、建功立业;大孝为人民服务、利国利民。孝是中国人生命质量的根本保障,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泰民安的道德和伦理保障。孝是中国人的信仰,孝是中国人的修行,孝是中国人成就生命意义的路径,孝是天地间最大的生命能量。孝就是道,就是人间第一道。那么,孝道又是什么呢?今天起,我们邀请东方今报孝道文化研究院孟亮院长与大家一起,分享他在学习、践行、传播和弘扬孝道文化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王淼 《农家致富》2014,(4):60-60
一、孝的理念 孝是一种伦理。伦理关系体现了秩序。孩子在家里只能是孩子。而不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长教育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商量的只是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内容。因此.要从小养成孩子尊重家长、尊重长辈的习惯。为此.家长必须做出示范和表率。  相似文献   

11.
孙玉娟  周蕊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402-1404
孝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基础性的精神内涵。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孝文化观念淡化,孝文化教育边缘化,孝道实践趋向弱化。因此,在农村加强孝文化的宣传教育、用法律手段约束孝行为、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对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建构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孝道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准则,是养老敬老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农村社区的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孝道的维持机制失去了效力,乡村孝道的评价标准变得功利化和理性化。为了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养老问题,要对我国传统孝道进行重新解析和定位,转变孝道关系双方的观念,实现公众舆论的正确引导和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先秦儒家的孝道思想包括孝之情和孝之礼。汉代对孝道进行了全面的政治化改造,注重忠孝一体。魏晋名士在儒道合流的背景下对于孝道思想进行了反思。正始名士何晏、王弼发挥孝之情的重要意义;竹林名士阮籍、王戎分别以自己的守丧行为指斥孝之礼的虚伪和束缚;两晋名士融合孝之情、礼矛盾,将曾经尖锐的情、礼对立消融为率性尊礼。魏晋名士对孝道的反思深化了中国传统的孝道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茶祭的文化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China there has been a long history and tradition with Tea Worship,which was originated from the idea of soul worship and filial piety.The manifestations of tea worship are of great varieties.Tea worship has become important content in Chinese historical tea culture and has been accumulated with national spirit and social fashion.And it was a positive effect on Chinese society in the past.Tea worship has been endowed with new cultural meaning in the new period.  相似文献   

15.
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农村社会伦理建构的基础,也是关系农村养老乃至农村文化建构的重要问题。我国北方农村亲子关系中普遍存在"接力"走向,而"反哺"严重不足,这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深重的乡村伦理危机,甚至影响着整个乡村文化的建构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因此,新时期必须加强社会的引导与干预,一方面,加大传统"孝"文化宣传,引领和谐、公平的亲子关系建构;另一方面,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填补亲子关系迅速转变造成的养老空白,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吴敏启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530-4531,4533
针对当前农村养老面临的困境,从乡村善治的视角,厘清乡村精英民间力量、孝道文化和农村养老之间的关系,对浙江单村通过政府引导、“乡绅”主导、群众参与,弘扬传统孝道,设立孝心基金的实践进行专题研究,提炼总结农村养老的“单村经验”,并就如何完善这一模式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孝经》及其蕴涵的孝道孝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文明精髓之一,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它不仅形塑了中国古代的道德文化,化育了中国人的人格品质和行为范式,而且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近邻尤其是东亚的朝鲜民族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取向,成为中国和韩国在社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中和西方个体本位价值观念的冲击,克服现代文明病,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孝"的历史作用和主要弊端展开分析,努力找出其对当代社会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论语》之所以从战国与汉初流行的众多孔子语录中脱颖而出,除了因为在流传过程中不断朝着官方需要的方向进行修订外,更重要的是,《论语》在修订中调和了儒家集团的内部思想分歧,并对儒家学说进行了纲领性的总结,使孝道和名教成为《论语》的灵魂。而孔子在《论语》中实际上沦为编者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孝"是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孝德教育是最基本的道德教育。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孝德现状、问题以及可能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孝德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