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油梨在我国的种植面积急剧增加,但种苗质量却未能得到有效保障。本文从苗圃建设、砧木培育、接穗选择、嫁接、嫁接后管理、炼苗及出圃标准等方面阐述了油梨工厂化嫁接育苗的关键技术,以期为我国油梨工厂化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华金叶榆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中华金叶榆嫁接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嫁接选用切接法且时间在树液流动还未发芽时(3月下旬至4月下旬)最为适宜,保存率相对较高。金叶榆嫁接可采用榆树边移植边嫁接的方式,移植榆树嫁接后生长量相对苗圃较小,成活率、保存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3.
桃树根枝嫁接直接定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树根枝嫁接可减少育砧环节,接苗直接定植比苗圃生长快,第2年可结果,第3年能丰产.其技术要点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枣树寿命长,在枣区常见树龄二三百年的枣树依然结果良好。成龄金丝小枣或其他大枣树改接冬枣,不仅可以延续枣树的经济寿命,而且嫁接投资少、树冠恢复快、早果丰产,较利用冬枣幼树建园可提早2~3年见效益,是冬枣快速建园的一个好方法。但是成龄枣树高接冬枣不仅要求科学的嫁接技术,而且要通过3年连续不断的规范管理,才能使嫁接树树型稳固、结果稳定,接后2年长成新树冠,3年恢复树体原产量。文中阐述了冬枣高接换头技术(包括接穗选择、采集、接穗封蜡处理、嫁接时期、嫁接方法、剪砧和嫁接方式等)和接后3年的管理技术要点(包括抹芽、放芽、新梢绑缚、土肥水管理、修剪、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5.
在塑料大棚温室内采用幼芽嫁接技术培育油梨营养袋嫁接苗,嫁接成活率高,苗木生长快,可缩短育苗时间,提早出圃,是当前油梨产业化生产中加速繁育种苗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6.
李应升 《农村科技》2006,(11):43-43
枣树切接就是在枣树砧木上切一个切口,插入削好的接穗进行嫁接。由于切接不在砧木离皮时接,因而嫁接时间可以提早。切接时,砧木接口紧夹接穗,嫁接成活后,接穗不易被风吹劈,操作较容易,是枣树苗圃育苗和大树换头常用的一种嫁接技术。  相似文献   

7.
番茄砧木劈接茄子育苗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番茄砧木劈接茄子育苗嫁接技术,包括育苗技术(品种选择、播种育苗、播种后嫁接前管理)和嫁接技术(嫁接前准备、嫁接、嫁接后管理),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6.怎样起苗嫁接起苗嫁接就是把供嫁接用的实生苗(砧木)从苗圃起出来进行嫁接的方法.先把苗从地里起出来,用袋接的方法进行嫁接,接好的苗称嫁接体.  相似文献   

9.
武当山下的石家庄村是有名的苗木嫁接村,早在70年代初就开始发展苗圃,如今村里有嫁接能手近200人.前些年,每遇嫁接季节,这些嫁接能手在嫁接完当地苗木后就在家闲着,而外地有些苗木户却为找不到一定数量的嫁接人手而发愁.瞅准这一点,近几年,村里就有人外出联系找活,而外地苗木户也有人来村里联系请人.于是,到了嫁接季节,该村就有成批的嫁接能手到新疆、陕西、本省的仙桃、随州等地嫁接柑橘、桃、李、枣、柿等各种果苗.他们使用的是嵌芽接(又名切贴接),这种嫁接方法简便、快速、成活率高,每人每天平均可接1400棵左右,成活率达95%,深受业主欢迎.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外地一些苗圃户因缺少嫁接人手耽误嫁接季节这一难题,也为这些嫁接能手带来了相应的劳务收入,可谓是两全其美.  相似文献   

10.
<正> 板栗嫁接传统方法为劈接,也有的采用切接、插皮接等方法。嫁接速度较慢,费工费料,如技术不过关,多易从接口处发生轮痕,或愈合不好有伤疤。10多年的树结蓬后,负荷增加,遇大风还时有被吹折现象。在苗圃嫁接中多使用蜡封接穗,既费料又增加了成本。我们经过十几年的摸索,终于发现一种技术简便、伤口愈合好的板栗嫁接新方法——带木质芽接法。 1 嫁接时期  相似文献   

11.
板栗嫁接传统方法为劈接,也有的采用切接、插皮接等方法.嫁接速度较慢,费工费料,如技术不过关,多易从接口处发生轮痕,或愈合不好有伤疤.10多年的树结蓬后,负荷增加,遇大风还时有被吹折现象.在苗圃嫁接中多使用蜡封接穗,既费料又增加了成本.我们经过十几年的摸索,终于发现一种技术简便、伤口愈合好的板栗嫁接新方法--带木质芽接法.  相似文献   

12.
探寻高效、实用、操作简便的嫁接方法,建立科学、有效的嫁接育苗技术体系,以实现辛夷的集约化栽培,进行了辛夷嫁接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嫁接方法对辛夷成活率影响极为明显,在试验的劈接、舌接、单芽腹接、枝腹接、芽片腹接5种嫁接方法中,单芽腹接成活率(95.5%)最高,劈接成活率(81.7%)次之,舌接成活率(1.5%)最差。在北川地区,不同的嫁接时间对辛夷成活率影响极为明显,在辛夷休眠期间的所有月份中,9月份嫁接成活率最高达到96.5%;其次为10月和2月,嫁接成活率分别为91.3%和85.4%。接穗类型不同,成活率也不同。单芽腹接用中部饱满芽成活率最高(97.1%);枝腹接用枝条顶芽段成活率(81.6%)最高;劈接用中部饱满芽段成活率(87.1%)最高;在各种嫁接方法中,枝条下部弱芽段均不适合作为接穗。辛夷嫁接3年后开始挂花,5年后可以形成产量,并且树体得到明显矮化,花朵最多可达66朵,鲜重最高可达354.8 g/株,比实生苗投产期至少提高10年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中华金叶榆寒地高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丰富北方寒地优良彩叶品种,在哈尔滨地区进行了中华金叶榆硬枝嫁接方法(切接、劈接、插皮接、腹接和舌接)、保湿措施(涂保湿剂、套袋、石蜡封闭和地膜缠封)和嫁接时期(先接后栽、砧木定植1个月后嫁接和定植后次年嫁接)的引种(引自河北省)嫁接试验。结果表明,硬枝嫁接方法中,插皮接的效果最好,接穗成活率达96.7%,该种嫁接方法可在育苗生产中应用;从成本和嫁接成活率方面考虑,硬枝接穗保湿措施应采用接穗涂刷FY-1保湿剂的方法;从砧木栽植与嫁接的前后顺序上看,以栽后第2年嫁接效果最好,生产上应以第1年栽砧第2年嫁接为主。  相似文献   

14.
探寻高效、实用、操作简便的嫁接方法,建立科学、有效的嫁接育苗技术体系,以实现辛夷的集约化栽培,进行了辛夷嫁接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嫁接方法对辛夷成活率影响极为明显,在试验的劈接、舌接、单芽腹接、枝腹接、芽片腹接5种嫁接方法中,单芽腹接成活率(95.5%)最高,劈接成活率(81.7%)次之,舌接成活率(1.5%)最差.在北川地区,不同的嫁接时间对辛夷成活率影响极为明显,在辛夷休眠期间的所有月份中,9月份嫁接成活率最高达到96.5%;其次为10月和2月,嫁接成活率分别为91.3%和85.4%.接穗类型不同,成活率也不同.单芽腹接用中部饱满芽成活率最高(97.1%);枝腹接用枝条顶芽段成活率(81.6%)最高;劈接用中部饱满芽段成活率(87.1%)最高;在各种嫁接方法中,枝条下部弱芽段均不适合作为接穗.辛夷嫁接3年后开始挂花,5年后可以形成产量,并且树体得到明显矮化,花朵最多可达66朵,鲜重最高可达354.8g/株,比实生苗投产期至少提高10年以上.  相似文献   

15.
我场苗圃每年七、八月间用芽接法来繁殖果树苗。在这个时期正置雨季,往往因接后遇到雨淋和水渍,影响接芽和砧木的愈合,降低嫁接成活率。如一九七一年三队苗圃部分嫁接苗,因为接后受雨淋和短时间的水泡,成活率仅为25%左右。针对这种情况,从事苗圃生产的职工进行座谈,分析原因,认为嫁接技术熟练与否,是其重要关键,但是用麻做接芽包扎物,防雨隔水的性能较差,遇到雨水影响成活率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讨论中提出来塑料膜能防雨隔水,可作实验。于是,一九七一年在三队苗圃做了少量实验,其成活率较高,达到95%以上。为了进一步摸索塑膜作芽接包扎材料的适用性,一九七二年夏季在三队苗圃进行  相似文献   

16.
微型嫁接技术在大田苗圃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表明 ,在 8月份 ,利用微型嫁接 (自然茎尖嫁接 )技术 ,在大田苗圃八棱海棠 (MalusmicromalusMak .)砧木苗上进行嫁接培育脱毒苹果苗木 ,可以达到 81 3%的嫁接成活率 ,这将省去过去利用营养钵播种、嫁接和温室培养、锻炼、移栽大田等过程 ,有利于脱毒苹果苗的快速繁育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荔枝嫁接育苗技术,包括苗圃选择及平整、砧木育苗、接穗采集、嫁接、嫁接后管理等内容,以期为提高荔枝嫁接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荷兰无刺黄瓜嫁接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荷兰无刺黄瓜嫁接育苗技术,包括黄瓜苗和砧木苗的培育、嫁接(靠接)、嫁接苗管理等方面,以为提高无刺黄瓜的种植效益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芒果嫁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近年来芒果嫁接技术研究进展,从砧木培育、嫁接时间、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等方面进行介绍,重点介绍了切接、腹接、劈接、补片芽接等常规嫁接方法,以及靠接、舌接、上胚轴芽接等非常规嫁接方法,并对其微嫁接技术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应墨西哥农水部国际事务司的邀请,农业部油梨考察组一行4人,于1989年4月20日至5月4日对墨西哥的油梨生产进行了考察。在墨西哥期间,主要考察了米却肯州不同类型的油梨苗圃,种植园,分级包装厂和油梨试验站,并与墨西哥油梨生产、科研方面的有关技术人员交换了油梨生产、科研的意见,圆满地完成了考察任务。现将有关考察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