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筛选适宜陇东旱塬区冬小麦茬和冬油菜茬复种的马铃薯新品种,本研究以希森6号和陇薯3号分别为中早熟组和中晚熟组对照,对引进的马铃薯新品种(系)的产量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茬适宜种植的马铃薯中早熟品种有3个,分别为红美、兴佳2号、冀张薯12号,折合产量分别为24 595.5 kg/hm2、20 634.0 kg/hm2、19 608.0 kg/hm2,分别较对照希森6号增产30.01%、9.07%、3.65%;中晚熟品种有3个,分别为青薯9号、陇薯7号、陇薯10号,折合产量分别为35 568.0 kg/hm2、23 626.5 kg/hm2、22 401.0 kg/hm2,分别较对照陇薯3号增产86.27%、23.73%、17.31%。对于冬油菜茬复种不同马铃薯品种的产量表现而言,中早熟品种红美的产量表现较佳,折合产量为26 491.5 kg/hm2,较对照希森6号增产2.09%;中晚熟品种中青薯9号、陇薯7号、陇薯10号的折合...  相似文献   

2.
为构建水稻科学施肥体系,进行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中氮肥对增加水稻产量起关键性作用,氮是水稻产量的最大限制因子,其次是磷,最后是钾;配方施肥处理水稻产量11 366.7 kg/hm2,较不施肥处理增产3 335.0 kg/hm2,增产率41.5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基肥施45%配方肥(18-12-15)525 kg/hm2,分蘖肥施尿素112.5 kg/hm2,穗肥施尿素75 kg/hm2、氯化钾60 kg/hm2,总施肥量为纯N 181.5 kg/hm2、P2O563 kg/hm2、K2O 114.75 kg/hm2,氮肥基肥、分蘖肥、穗粒肥分别占52%、29%、19%(接近5∶3∶2),磷肥一次性基施,钾肥基肥、穗粒肥分别占69%、31%(接近7∶3),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45.07%、22.4...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白银市平川区寒旱区种植推广的高产优质抗旱蚕豆品种,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助推乡村振兴,在平川区黄峤镇对引进的8个蚕豆品种在产量及生长适应性方面的差异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临蚕12号折合产量为3 653.33 kg/hm2,产量最高,较对照品种青蚕25号增产15.26%;临蚕9号折合产量为3 516.19 kg/hm2,较对照品种青蚕25号增产10.94%,可进一步推广应用。青蚕13号抗旱性强,表现尚可,折合产量为3 420.95 kg/hm2,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可进一步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临洮县对11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对比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陇中6号产量最高,为9 800.00 kg/hm2,比对照品种陇中1号增产2 066.67 kg/hm2,增产率26.7%。天选57号、陇育5号、庄浪13号等3个品种产量在9 000 kg/hm2以上,陇中7号、陇中1号、中梁34、中麦132等4个品种产量在7 500 kg/hm2以上,通过产量、抗逆性分析,以上8个品种均可在临洮县寒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在临夏州农科院北塬试验站对11个冬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其中有3个品种(系)比对照兰天26号增产,分别为LD09-054-5、LD713、LD09-083-4,产量分别为6 378.97 kg/hm2、5982.14kg/hm2、5952.38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2.81%、5.79%、5.26%,且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综合性状良好,可在临夏州内进行试点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玉溪烟后本地苦荞品种退化、产量低、适应性差等问题,2020年在玉溪引种9个苦荞品种进行烟后种植试验及评价,旨在筛选出适宜玉溪烟后种植的适应性强、丰产性和稳定性好的苦荞品种。结果表明,供试苦荞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呈正相关,主茎节数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各性状与产量相关性由大到小排序为主茎节数、单株粒数、主茎一级分枝、单株粒重、株高、千粒重。云荞1号产量最高,达2 740.14 kg/hm2,较对照增产16.10%,其次是云荞2号,达2 720.14 kg/hm2,较对照增产15.25%;黔苦6号产量排第3,达2 610.13 kg/hm2,较对照增产10.59%。丰产性和稳定性评价表明,云荞1号和黔苦6号在烟后种植的产量水平高且稳定性和适应性好,昭苦2号和格务在玉溪烟后种植具有较好适应性、丰产性和稳定性,在玉溪烟后种植推广具有较好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天水市种植的大麻品种,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清水大麻为对照,对引进大麻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等进行比较试验,评价不同品种在天水市种植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清水大麻的株高最高,为315.11 cm,云南火麻1号茎粗最粗,为13.69 mm。不同品种种子产量差异很大,固原2号产量最高,为757.866 7 kg/hm2,比对照增产41.156 0%;河池1号为680.266 7 kg/hm2,比对照增产26.702 7%。清水大麻的纤维产量最高,为693.333 3 kg/hm2;清水大麻的原茎产量最高,为2 808.90 kg/hm2。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宜张家口地区种植的小豆新品种(系),以冀红325为CK1、白红9号为CK2、保红947为CK3,对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相关岗站提供的23个小豆新品种(系)的田间鉴定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2-080(2 524.60 kg/hm2)、同1133911(2 491.25 kg/hm2)、白红11号 (2 487.91 kg/hm2)和012-25(2 441.22 kg/hm2)较3个对照均增产,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丰产性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建议在张家口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协同提高的最佳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以优质高产弱筋小麦长麦8号为试材,设计大田双因素裂区试验,设置120kg/hm2(N1)、180kg/hm2(N2)和300 kg/hm2(N3)3个施氮水平以及180万株/hm2(D1)、270万株/hm2(D2)和360万株/hm2(D3)3个种植密度,分别调查氮密互作对小麦物候期、株高、穗长、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的影响,并系统分析氮密互作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弱筋小麦长麦8号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籽粒外观性状与品质性状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该条件下,实现长麦8号产量和品质协同提高的最适氮密组合为180kg/hm2施氮量和360万株/hm2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0.
邯豆16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以鲁96019-7为母本、冀豆17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定向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8年和2019年参加河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3 123.0 kg/hm2和3 810.0 kg/hm2,较对照分别增产8.5%和9.6%。2019年参加河北省夏播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 3 234.0 kg/hm2,较对照增产6.7%。该品种抗倒性好,抗大豆花叶病毒3号株系和7号株系。于2020年通过河北省审定,适宜在冀中南地区夏播种植。本文作者对该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表现和栽培要点进行了总结,以期加快其推广应用,提升河北省大豆种业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11.
在康乐县东北部地区全膜双垄沟播条件下,以金穗702为对照,对引进的9个玉米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金凯5号折合产量最高,为12 909.1 kg/hm~2,较对照金穗702增产23.8%;龙生19号位居第二,折合产量为12 787.9 kg/hm~2,较对照金穗702增产22.7%;金凯5号和龙生19号折合产量、经济性状优良,适宜在该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油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以“川油36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了3个氮素水平以及4个种植密度水平,3个氮素水平分别为90 kg/hm2、135 kg/hm2、180 kg/hm2,4个种植密度水平分别为30万株/hm2、45万株/hm2、60万株/hm2、75万株/hm2,分析了油菜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及种植密度会对油菜的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造成较大影响。在氮肥施入量为135 kg/hm2、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时,油菜长势良好,产量及经济效益最高,是适宜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3.
冀花甜1号(亲本为四粒红×力无名)和冀花甜2号(亲本为泰莱四粒红×冀花2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高糖食用型花生品种。2016~2017年在4个地点8点次的的花生新品种多点试验示范中,冀花甜1号荚果平均产量为4 429.50 kg/hm2,子仁平均产量为3 205.50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冀花4号增产6.99%和4.29%;冀花甜2号荚果平均产量为4 519.50 kg/hm2,子仁平均产量为3 270.00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冀花4号增产9.17%和6.39%。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冀花甜1号粗脂肪含量43.63%,粗蛋白含量24.83%,蔗糖含量7.1%;冀花甜2号粗脂肪含量49.75%,粗蛋白含量23.60%,蔗糖含量6.8%。2个品种均在2019年通过了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14.
双季稻“双抢”时段通常处于高温阶段,劳动作业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通过研究如何种植特早熟早稻南陵早2号,在达到高于普通早稻日产量的情况下,把“双抢”时段前移10 d,避开“双抢”高温作业。通过连续3年对特早熟早稻南陵早2号早、晚季连作直播栽培技术的逐步优化,在保证有效穗数的情况下,随着穗粒数的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迅速提高,早稻产量由6 408.00 kg/hm2提高到8 875.50 kg/hm2,产量增加了2 467.50 kg/hm2;双季晚稻直播产量由5 899.50 kg/hm2提高到7 966.50 kg/hm2,产量增加了2 067.00 kg/hm2。南陵早2号适宜直播栽培,加强分蘖期的有害生物防治,通过追肥提高分蘖率、成穗率,实现高产优质。基于3年的生产实践,本文总结了南陵早2号超高产机直播栽培技术要点,以供适宜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选择适宜引黄高扬程灌区耐密植玉米品种的基础上,研究减穴增株种植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海拔1 500~1 800 m的引黄高扬程灌区,在相同肥水管理条件下,玉米宽窄行、减穴增株种植,每穴播种2~4株较常规单株种植平均增产1 181.82~3 939.39 kg/hm2,增产率7.2%~24.8%。一穴2株种植,种植密度为88 050株/hm2时,玉米产量构成因素中穗粒数、百粒重达最高,分别为580.7粒、36.3 g;一穴4株种植,种植密度为106 200株/hm2时,产量达最高,为19 848.48 kg/hm2。综合来看,采用减穴增株种植技术,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党参根腐病防治,在陇西县首阳镇新华村开展了20%乙酸铜22.5 kg/hm2+30%噻虫嗪150 g/hm2、3%噁·甲水剂150 m L/hm2+30%噻虫嗪150 g/hm2、3%多抗霉素9 kg/hm2+30%噻虫嗪150 g/hm2、锐胜900 m L/hm2+满益佳900 m L/hm2+益佩威300 m L/hm2、70%甲基硫菌灵900 g/hm2+30%噻虫嗪150 g/hm2等5种不同药剂组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乙酸铜22.5 kg/hm2+30%噻虫嗪150 g/hm2和3%噁·甲水剂150 m L/hm2+30%噻虫嗪150 g/hm22种药剂组合防效较好,经济性状表现较佳,建议在党参根腐病防治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通过对金皇后、阿尔冈金、陇东3号3种紫花苜蓿第1年大田种植管理条件进行优化,发现第1年3种紫花苜蓿种植管理优化条件为播种量18.74kg/hm2,磷肥105kg/hm2、钾肥90kg/hm2、氮肥105 kg/hm2,灌溉量1 800 m3/hm2时,3种紫花苜蓿产量最高、品质最好。本文为实现大田苜蓿种植增产增收的目标提供了数据参考,优化条件可进一步进行示范试验,并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不同种植密度对不同小麦品种干物质累积和抗倒性能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于2021—2022年以安麦1241和安麦1350为研究对象,设150 kg/hm2(D1)、225 kg/hm2(D2)、300 kg/hm2(D3)、375 kg/hm2(D4)4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小麦群体变化、植株形态、干物质累积分配、产量构成及茎秆机械强度、抗倒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小麦株高、重心高、穗下节间长大体上呈上升趋势,成穗率、SPAD值呈下降趋势,叶面积指数(LAI)先升高后降低,种植密度为300 kg/hm2时达到最大;籽粒产量、穗粒数、千粒质量、容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有效穗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粒容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安麦1241在种植密度300 kg/hm2时达到最大,安麦1350在种植密度为225 kg/hm2时达到最大;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小麦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干物质累积量、花前...  相似文献   

19.
泗稻16号是以苏秀867为母本,以泗稻09-5966为父本进行配组,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粳稻新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优良、抗性良好等特点,2016~2017年连续2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区区域试验,2年试验平均产量9720 kg/hm2,较对照徐稻3号增产5.37%。2017年参加同步生产试验,泗稻16号的产量达到了9861 kg/hm2,较对照徐稻3号增产5.37%。2017年参加同步生产试验,泗稻16号的产量达到了9861 kg/hm2,较对照徐稻3号增产7.06%。2018年5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南沿黄、山东南部、安徽北部及江苏灌溉总渠以北的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不同供氮水平对晋荞麦3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得到在晋北地区甜荞种植的最适施氮量。设置了7个供氮水平:0 kg/hm2(N0)、对照45 kg/hm2(N 45)、90 kg/hm2(N 90)、135 kg/hm2(N 135)、180 kg/hm2(N 180)、225 kg/hm2(N 225)和270 kg/hm2(N 270),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下晋荞麦3号的物候期、生长指标、产量及产量性状以及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增施氮肥会延长晋荞麦3号的生育期;随着供氮量的增加,株高、茎粗、一级分支数、主茎节数和叶面积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千粒重3个产量性状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也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晋荞麦3号的产量在供氮量为180 kg/hm2时最高达到1 672.5 kg/hm2,比供氮量为45 kg/hm2的对照增产35.6%;随供氮量的增加,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