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基于对河南1 994份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信任格局和服务外包对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作用及其传递机制。结果表明:1)农户信任由特殊信任和普遍信任构成,其中加强农户与村集体、乡县级政府间的信任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特殊信任水平,且表现出特殊信任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正向促进特征,而农户普遍信任则没被验证有效;2)农户服务外包对其绿色生产技术采纳产生了直接的正向效应,且在服务外包的作用机制下,特殊信任对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正向影响得到强化,而在农户普遍信任中未显示出服务外包的中介效应;3)对不同类型农户的多群组分析还显示,农户特殊信任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因其是否兼业而产生差异,但一旦选择了服务外包,不论农户是否兼业,也不论其信任关系和水平如何,“迂回”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作用效果显著提升。因此,为促进农户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纳,应加快构建高度信任的社区环境,提高农户社会信任水平,培育农业生产性服务市场,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厘清生态认知、市场规制对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作用机理,运用两部模型,基于湖北省水稻主产区1 005份农户调研数据,分析了生态认知、市场规制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多数农户在绿色生产技术上虽然具有采纳行为,但其采纳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2)生态认知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激励型市场规制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约束型市场规制的影响不够明显。4)激励型市场规制对农户生态认知-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而约束型市场规制则对农户生态认知-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因此,在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过程中,既要提高农户生态认知水平,也要注重市场规制的建立与完善,构建有利于农业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3.
农户是粮食生产主体,保护和调动其种粮积极性对稳定国家粮食生产和保障社会经济健康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黑龙江、河南、山东和山西4省917份种粮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资源禀赋、主体认知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实证检验政府抓粮行为对二者影响农户种粮积极性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调研地区大部分农户种粮积极性高,占比达到了82.88%。(2)资源禀赋对农户种粮积极性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劳动力禀赋正向影响农户种粮积极性,技术禀赋负向影响农户种粮积极性,土地禀赋和资本禀赋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不显著。(3)主体认知中,农户从事粮食生产态度的认知对农户种粮积极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4)政府抓粮行为在资源禀赋、主体认知影响农户种粮积极性中存在一定的调节效应,具体表现为政府抓粮行为在粮食生产年收入影响农户种粮积极性中起正向调节效应,在受教育程度、耕地面积和农户从事粮食生产态度的认知影响农户种粮积极性中起负向调节效应。这意味着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要重点关注农户的资源禀赋和主体认知,并重视政府的抓粮行为,提高政府抓粮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代际效应与邻里效应对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的社会关系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基于湖北省1 116份农户调研数据,利用Logit回归模型与系数集束化方法探讨了代际效应和邻里效应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1)代际效应与邻里效应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邻里效应表现为正向影响,而代际效应则表现为负向影响;2)相较于代际效应,邻里效应对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影响更大。因此,通过有针对性的宣传培训、建立科技示范户等手段,积极改变父辈传统农业生产习惯和思维,充分发挥种粮"能手"的科技示范作用,对于提高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业区域软环境作为外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技术意愿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长江中游3个省份的984个样本农户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法和有序Probit模型,以社会信任为调节变量探究农业区域软环境对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技术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农业区域软环境中,社会环境、政府行为、市场环境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技术意愿。(2)社会信任在社会环境、政府行为、市场环境对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技术意愿的影响中,起着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此,本文从农业区域软环境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提高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技术意愿。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农业绿色生产意愿,引导农户从事农业绿色生产,结合对外部性理论、农户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分析,基于对黑龙江省13市47村698个种植户的调查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农户认知对农业绿色生产意愿的影响机制,并将环境规制作为调节变量,探究环境规制对农户认知—农业绿色生产意愿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意愿仅为59%,还有很大提升空间;2)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农业面源污染危害认知和农业绿色发展前景认知均对提高农业绿色生产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另外农户受教育程度、风险偏好、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培训对农业绿色生产意愿有正向影响,年龄、非农收入占比对农业绿色生产意愿有负向影响;3)激励性环境规制对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农业面源污染危害认知—农业绿色生产意愿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约束性环境规制对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农业绿色发展前景认知—农业绿色生产意愿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因此,提出加强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培训、加大绿色生产财政补贴力度、制定并实施合理的惩罚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明晰市场驱动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影响对提高黑土地保护技术应用效率、实现黑土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三江平原典型县市农户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s-ISM模型探讨市场驱动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影响及其层次结构。结果表明:有84.47%的农户采用了黑土地保护技术,技术采纳程度均值为2.663;预期当年农产品价格、黑土地保护技术服务市场供给程度、农地流转市场化程度及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程度对农户采用黑土地保护技术及其采纳程度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农资信息获取便利程度仅对农户采用黑土地保护技术具有正向显著影响,上年农产品价格及农户对黑土地保护技术服务主体的信任程度仅对农户黑土地保护技术采纳程度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市场驱动因素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发生机制表现为两条路径及三个直接驱动,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受市场供求因素影响,主要通过市场价格及风险因素的间接影响,又受市场竞争及风险因素的直接影响;市场驱动对经营规模较大及经营旱田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影响更为显著。因此,为促进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政府需大力培育黑土地保护社会化服务组织,显化黑土地农产品价值,提高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及针对不同类型农户实施差异化市场驱动策略。  相似文献   

8.
基于湖北、湖南和安徽省共980份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和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从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两个方面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农户采纳稻虾共养技术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社会参与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社会网络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的影响效果不显著;2)社会信任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即信任周围邻居传播的技术信息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而信任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传播的技术信息仅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技术采纳行为;3)从不同经营规模探究发现,对于规模户而言,参与技术推广活动、信任农技推广单位传播的技术信息对其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小农户而言,参与村集体选举活动、信任周围邻居和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传播的技术信息对其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在未来技术推广过程中应更加重视社会资本对农户技术采纳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原因,缓解当前农业环境污染现状,基于甘肃省730户有施用有机肥意愿的农户的调研数据,利用二元Log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从社会资本视角实证探究社会资本及各维度对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并验证了信息可得性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社会资本对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农户社会资本越丰富,其有机肥施用意愿向行为转化的可能性越强。2)社会资本各维度均显著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现象,且影响方向为负,影响效应从大到小依次是社会规范(13.1%)、社会网络(4.7%)、社会信任(4.1%)。3)信息可得性在社会资本及各维度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中均具有中介效应,社会资本及各维度对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既可产生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信息可得性产生间接影响。社会资本和信息可得性是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促进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向行为转化的过程中,应重视农户社会资本的积累,加大对其社会资本的培育力度;同时政府等相关部门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拓宽农户信息获取渠道的来源,加大信息获取渠道的数量,增加农户的信息可得性,为农户提供有关绿色生产的相关知识,让绿色生产深入农户心中。  相似文献   

10.
基于陕西省猕猴桃主产区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构建反事实框架,考察农业科技服务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及激励措施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农业科技服务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具有显著而稳健的促进作用,且参与户的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比未参与户高12.39%;基于供给主体差异视角,不同农业科技服务供给主体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政府部门、农业企业、涉农高校;农业科技服务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存在绿色生产技术异质性与群组异质性;激励措施正向调节农业科技服务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调节效应依次为社会激励、市场激励、政府激励。  相似文献   

11.
秸秆还田是当前促进秸秆规模化集中利用的有效手段和现实选择,而农户还田意愿与行为的悖离是还田技术推广的严重阻碍。农户作为经济人,是否还田是权衡家庭禀赋后的理性选择,而生态认知也会在家庭禀赋基础上对农户还田“意愿-行为”转化过程进行调节,从而抑制或诱发悖离现象。本文基于2017—2018年在湖北省、安徽省、河北省农户调查数据,立足家庭禀赋视角,分析了农户还田意愿与行为相悖的原因,检验了生态认知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农户秸秆还田意愿与行为之间存在悖离,85.5%的农户具有还田意愿,而实际还田的农户仅占58.2%;2)农户家庭禀赋水平提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还田意愿与行为的悖离;3)生态认知在农户还田意愿向行为转化中发挥调节效应,高生态认知农户比低生态认知农户更有意识和能力促成还田意愿付诸实践;4)不同类型农户的还田悖离特征存在差异,高受助农户和大规模户不易产生还田悖离。  相似文献   

12.
为明晰江苏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分布格局并进行利用潜力评估,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助力农业全面绿色转型,本研究借助GIS构建数据批处理模型,测算各区县水稻、小麦、玉米和油菜4种作物的秸秆和猪、牛、羊、家禽4种畜禽的粪便产生量,及其在肥料化、能源化方面的利用潜力理论值,并结合热点分析结果为江苏省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提供政策建议。结果表明:2020年江苏省4种主要作物秸秆可收集总量高达3 972.00万t,以水稻和小麦秸秆为主,集中分布在江苏北部和中部。分析其肥料化利用潜力,理论上相当于1 511.89万t有机碳、12.04万t N、1.59万t P、24.49万t K,能源化理论上相当于1 617.52万t标准煤或6.5×109m3沼气;江苏省4种主要畜禽粪便产生总量为4 560.77万t,家禽粪便与猪粪最多,主要分布在东部边界和西北部地区。分析其肥料化利用潜力,理论计算相当于737.00万t有机碳、31.15万t N、29.86万t P和26.89万t K,能源化利用可折算成1 036.95万t标准煤或4.9×109m  相似文献   

13.
黄淮平原秸秆资源及利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踏查、重点人物访谈等方式调查了黄淮平原各地秸秆资源现状、分布、各种利用方式的利用率、物质转化率和经济贡献率。结果表明,黄淮地区小麦和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率分别为51.56%和56.91%。在秸秆的各种利用方式中,生产食用菌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大,生物学转化率较高,生产食用菌是提高生物学转化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缓解当前农业环境污染现状的解决之道,利用甘肃省644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资源禀赋、社会规范对农户绿肥种植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并基于资源禀赋异质性视角探讨社会规范在影响农户绿肥种植意愿向行为转化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农户资源禀赋水平的提升可以有效抑制悖离现象。2)社会规范中,价值引导、互动内化和制度规范均负向作用于农户绿肥种植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可有效促进农户绿肥种植意愿向实际行为转化与落实。3)资源禀赋异质性下,社会规范仍对农户绿肥种植意愿与行为悖离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其中价值引导在高禀赋家庭中发挥的作用大于低禀赋家庭;互动内化中亲戚邻居采取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对低禀赋家庭影响较大,朋友是否采取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对高禀赋家庭行为有重要影响;制度规范中政府农业面源污染行为的处罚措施对低禀赋家庭的约束作用更强,政府专业化生产补贴对高禀赋家庭的激励作用更大。建议要重视因禀赋差异引起的农户不同生产行为,对低禀赋群体应采取对应机制。同时要加强社会规范的引导作用,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到绿肥种植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5.
基于湖北省4市(州)11县(市、区)的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讨劳动力资源、农业技术服务对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劳动力不足会限制农户对秸秆还田技术的采用,而农业技术服务显著促进农户的秸秆还田行为。2)农业技术服务可以缓解劳动力不足对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的限制作用。3)作为农业技术服务的2个不同服务方式,现阶段下,农机服务直接正向影响农户的秸秆还田行为,而技术培训通过缓解劳动力不足对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的限制作用间接影响农户的秸秆还田行为。对此,应加大农户秸秆还田技术培训力度,提高秸秆还田的质量与效率,加强土地流转并完善秸秆监管体系等,以促进农户的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  相似文献   

16.
了解广东地区草菇种质资源分布、利用特点和产业发展现状,为高效、科学可持续开发利用广东地区草菇种质资源,实现本地草菇栽培产业菌种质量提升提供参考。采用文献查阅、野外采集与种植场或市场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并分析广东地区小包脚菇属(Volvariella Speg.)资源的组成和分布特点,草菇栽培种质资源的生产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产业发展趋势。广东极其适合小包脚菇类群的发生,已报道的小包脚菇类群多达 20 余种,占全国已报道小包脚菇种类的 70% 以上,目前利用的主要有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银丝草菇(V. bombycina)等,其余野生资源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本地区也是国内最主要的草菇栽培和消费区域,栽培历史悠久,然而栽培菌种资源混乱、菌种生产标准缺乏、没有专业的菌种生产企业等,珠三角及周边区域的草菇生产企业、种植户分散,缺少规模化的草菇生产导致该地区草菇产业竞争力难以提升。加快本地区野生小包脚菇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草菇优良菌种的菌株提纯复壮、良种选育和高效培育技术研究,形成地区特色种质资源库,制定草菇优质菌种生产标准、培育专业的草菇菌种生产企业是当前广东地区草菇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秸秆还田下的主要产地环境问题及其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秸秆还田作为当前最主要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可有效实现土壤增碳培肥,但同样存在一系列产地环境问题。基于近年相关研究,总结了秸秆还田对土壤病虫草害发生和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归纳了当前应用较广泛的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并对未来可进一步研究与应用的秸秆集中沟埋还田技术和以“虫害理化诱控-病虫生物防治-杂草生态防控”为核心的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等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推进高效秸秆还田条件下的可持续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列出农作物秸秆资源评价指标,同时利用SPSS对农户问卷调查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高邮市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高邮秸秆资源的主要利用形式是直接还田,其他形式的秸秆利用所占比例相对较小,秸秆利用模式有待优化。正在逐步地推广秸秆能源化、秸秆基料化、秸秆养畜等多种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