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新“四化”概念和“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其中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同步发展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同步发展还存在着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城镇经济发展脱节、农民生活方式转变与城镇化进程脱节、农民身份转变与城镇市民脱节等制约因素。要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同步发展需着重培育现代化新农民、持续扶持现代化新农业、着力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科技引领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农业推广是运用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形式,采用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引导和帮助农民自愿作出科学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立足新发展阶段,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特征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其内在机理,分析实现路径,为新发展阶段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改善农村社会治理、提升农民获得感的研究提供了发力点。最后,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应加强农业资源要素的外部输入、内部整合和双向交换,不断改造生产经营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盘点农业2017     
《新农业》2017,(24)
<正>2017年,全国农业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农业农村经济2017年终盘点】农业农村发展增添新动能2017以来,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把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新主体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增绿的重要途径,强化政策创设,农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普期刊一般面向农业领域的科研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浓村技术员、农民等群体。农业科普期刊的定位是服务农业、浓村和农民,长期“务农”的思想使农业科普期刊习惯了“按部就班”的定性模式。虽然提出了“开门办刊”,还不足以吸纳农村日新月异的新变化,新现象,很难满足农民发家致富的新需求,新愿望。使得国内的农业科普期刊一直没有摆脱媒体中的弱势地位,期刊发行量和经营创收一直徘徊不前。当我们向农民灌输科普意识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思自身办刊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农村对科技、市场和信息的渴望和需求。  相似文献   

6.
一、充分认识培养新农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农民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体.农民间题始终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正面临着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等项艰巨任务。农民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对结构调接的态度和积极性,对市场信息的选择和运用水平,对科技的吸纳能力.以及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增收等同题,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农民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抓好培养新农民工作,提高农民运用现代科技知识脱贫致窬的能力。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错要。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宗旨研讨农业发展战略解读农村改革模式探索农民幸福途径推进全面小康建设本刊系全国统一刊号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大型综合学刊。创刊近三十年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针,研讨农业、农村、农民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农业决策、农村管理、农民领导的规律和方法,为推动农业发展、农村改革和农民幸福思与虑,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鼓与  相似文献   

8.
<正>农民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营活动的主体。农民问题处理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关系到全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奔小康目标的实现。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着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实现由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进而向现代农业跨越的战略任务。在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面前,要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的农民问题。一、要充分认识解决新时期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问题的新变化、新情况  相似文献   

9.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是崇信县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农村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解决当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我国目前工作的重点,推动农业优先合理化发展,经过推行促进农业可持续化发展的政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党对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实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可以有力地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保障了农民的基本利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农民的创新能力,抓住时机,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振兴乡村,建设美丽、富裕、强大的农业,振兴农村,推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新时代条件下农村事业的宏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历史交汇点、农业农村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之际,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民群众精神面貌,全面推进文化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使乡村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进一步提高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相似文献   

12.
农技推广是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理,采取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形式,采用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种专门化活动。农业科技入户是联结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与科技示范户和农户之间的桥梁、纽带、平台。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是当前农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的实际需要,是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高效农业生产的现实需要,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创新技术推广的迫切需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汪峰  方留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5):902-903
现阶段农民增收已成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笔者从安徽的实际情况出发 ,深入分析了农民增收滞缓的原因 ,并从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农民发展等方面 ,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更多的人关注农业、农村、农民,投身“三农”,加强农业科普教育是重要途径之一。农业科普教育是科普教育的一个分支,但其概念容易与农民教育、农村教育、农业教育等概念混淆。本文主要阐述了农业科普教育的概念、内涵、功能外延等,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说明了乡村振兴背景下规范和开展农业科普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普洱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改革创新驱动整合资源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1.1改革创新驱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十一五"以来,普洱市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农业农村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矛盾、新问题与新困难,农业现代化需要解决的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几大问题并未根本解决。同时,农业农村发展又面临许多新机遇、新潜力与新途径,从农产品供求、农业投入补贴,到农业人口转移等各方面都承载着新变化与新希望。普洱市由农业大市  相似文献   

16.
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确保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目标要求,今年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的考虑是,要紧紧围绕结构调整这条主线,突出抓好农民增收这个目标,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把农村小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福建省农村改革整体进入了以市场为取向的新时期,农业经济运行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情况、新形势,引导和帮助农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已成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关心的大事。实践表明,培育与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  相似文献   

18.
共赴疫情     
《新农业》2020,(4)
正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万众抗疫。《新农业》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窗口,按照省农业农村厅的统一部署,全力以赴参与到农村疫情防控的宣传工作当中。通过打造面向全省农民及一线农业工作者的疫情防控信息窗口,及时了解农村基层防控新冠肺炎的第一手信息,让更多农民朋友了解到了省委、省政府、省农业农村厅坚决打赢防控新冠肺炎的决心和举措。  相似文献   

19.
正2017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建设田园综合体,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互促共进,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探索农业农村发展新模式,实现"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培育高素质农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没有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来发挥引领、支撑、服务作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各项工作难以在农村真正落实落地。当前,在培育高素质农民过程中还存在从业高素质农民基数不足、培育体系能力不强、高素质农民制度还不够完善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本文客观界定了高素质农民和评价其发挥的作用,调查分析了江苏省部分地区培育高素质农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育高素质农民的新路径、规范管理高素质农民的措施,并对高素质农民在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成效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