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狐尾藻对养殖废水的减控去污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狐尾藻对不同浓度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为推广新型水生植物品种在处理养殖废弃物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狐尾藻投放于分别经过养殖场1、2、3、4和5级处理的废水中培养,在试验期间测量各级废水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固体悬浮物(SS)及化学需氧量(COD)的浓度,绘制其变化曲线,计算污染物的去除率.[结果]经1~5级处理后的养殖废水中NH4+-N、TN、TP、SS及COD浓度均呈试验前期快速下降、后期缓慢降低的变化趋势.至试验结束时,各级废水中NH4+-N的总平均去除率最高,达94.5%;TP的平均去除率相对较低,为74.6%;TN、SS和COD的总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5%、81.3%和79.1%.[结论]狐尾藻能有效去除养殖废水中NH4+-N、TN、TP、SS及COD等污染物,改善水质环境,在治理和修复污染水体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拟研究稻草-狐尾藻治理养殖废水的效应,为探讨狐尾藻在处理养殖废水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覆盖稻草和无稻草覆盖2组模拟试验,每组将狐尾藻放置于5级废水中培养,以自来水作为对照,每间隔一段时间测量各级废水化学需氧量(COD)与固体悬浮物(SS)、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的浓度,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除稻草覆盖组中COD和SS浓度2项指标呈现升高趋势外,其余指标均呈现前期快速降低、后期缓慢降低的趋势。处理75 d后,各级废水中的各指标浓度均较原水明显下降,无稻草覆盖组狐尾藻净化养殖废水效果较好,效率较高。狐尾藻能有效降低养殖废水中的各种污染物浓度,改善水质,在治理和净化养殖废水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水生植物-滤食性动物用于水产养殖废水净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水生植物、滤食性动物单独或联合作用对水产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选取水生植物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和滤食性动物螺蛳(Bellamya aeruginosa),通过金鱼藻、狐尾藻、螺蛳、金鱼藻+狐尾藻、金鱼藻+螺蛳、狐尾藻+螺蛳、金鱼藻+狐尾藻+螺蛳7种不同的组合方式,研究在静水条件下不同处理对水产养殖废水氮磷的净化,尤其是对养殖具有毒害效应的氨氮、亚硝态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30d后各处理都能使氨氮及亚硝态氮下降到0.5和0.1mg/L以下,去除率达到90%以上,其中金鱼藻处理比其余各处理能更快地减少水体中氨氮及亚硝态氮含量,且能使氨氮及亚硝态氮去除率在18d内达到96.37%和97.85%;各处理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去除水体中的总氮(total nitrogen,TN)和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去除率在30d后分别达到14.93%~20.92%和11.95%~17.92%,其中以狐尾藻及狐尾藻+螺蛳处理对TN的去除效果最好,狐尾藻处理对TN的最大去除率在第18天达到26.62%,且狐尾藻能更迅速地去除水体中的TN,仅12d就能达到24.20%的去除率,狐尾藻+螺蛳处理在第24天达到24.65%;随着时间的延长,组合处理比单一处理更具有优势,金鱼藻+螺蛳处理对TP的去除效果最好,第6天就能去除TP的31.54%,且金鱼藻+螺蛳处理对降低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的效果最好。综上,对于氨氮、亚硝态氮及TP含量高的养殖废水,金鱼藻比狐尾藻和螺蛳的适应性更强。  相似文献   

4.
采用人工湿地处理养殖废水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和资源化利用优势,但畜禽养殖废水浓度较高,直接排入人工湿地易导致湿地植物死亡,采取措施适度降低废水污染物浓度是生态治理的重要前提。因此,本研究选取稻草和芦苇两种秸秆材料,设置稻草、芦苇和对照三个处理,利用三级生物基质消纳系统,开展为期6个月的野外控制试验,对比分析稻草和芦苇对养殖废水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其自身的降解特征,探讨生物基质系统对养殖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稻草和芦苇对主要污染物指标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4~+-N)、总氮(TN)和总磷(TP)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其中稻草对NH_4~+-N、TN和TP的去除率相对较高,分别为44.9%、39.2%和39.6%,去除负荷分别为17.38、19.84和3.02 g/(m~3·d);芦苇对COD的去除率相对较高,为50.6%,去除负荷为87.28 g/(m~3·d)。NH_4~+-N和TN的去除效果与Eh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TP的去除则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稻草的降解速率显著快于芦苇,半年内的月平均降解率分别为8.0%和3.6%。稻草总体去除效果好于芦苇的原因可能与其主要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速率相对较快有关,但是芦苇作用的持续时间则相对较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蚯蚓添加量、布料强度和布料方式等工艺参数对蚯蚓生物滤池净化养殖污水的影响特征,确定滤池规模化处理畜禽养殖污水的最佳条件,为养殖污水处理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蚯蚓生态滤池技术净化养殖污水,测定水样中的总氮(TN)、氨氮(NH4+-N)、硝氮(NO3--N)、总磷(TP)、磷酸盐(PO43-)、化学需氧量(COD)、pH和电导率(EC)等指标.[结果]在相同蚯蚓添加量和滤料总量下,单层生态滤池去除养殖污水中TN、NH4+-N、NO3--N和COD的效果优于双层,但去除PO43-的效果劣于双层;布料强度为2.25~4.50 m3/m2·d时,最有利于养殖污水中NH4+-N、TN、TP和COD的去除,但对NO3--N含量、pH和EC变化无明显影响;蚯蚓添加量为0.5 kg/箱的处理对进水TN、NO3--N、NH4+-N、TP、PO43-和COD的平均去除率明显小于投入量1.0~2.0 kg/箱的处理,但蚯蚓添加量过大会导致出水EC增加.[结论]蚯蚓生态滤池能够持续高效并相对稳定地去除养殖污水中氮、磷和碳等污染物质.综合成本和效率因素,蚯蚓生态滤池净化养殖污水工艺建议采用单层布料,布料强度4.50 m3/m2·d,蚯蚓添加量1.0 kg/箱.  相似文献   

6.
刘勇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6):916-920
【目的】明确不同生态浮床改善亚热带地区景观水质的效果,为我国南方地区应用生态浮床技术修复生态水环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比分析不同生态浮床对景观水体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总氮(TN)、氨氮(NH4+-N)去除能力及浮床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美人蕉、鸢尾、花叶芦竹均能适应较高有机物及氮、磷浓度的水体,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对水体COD、TP、TN及NH4+-N也表现出良好的去除能力,但以美人蕉的净化效果最佳。美人蕉+组合填料生态浮床、美人蕉生态浮床、组合填料浮床对水体COD、TP、TN及NH4+-N的去除能力分别为33.75~48.98、0.23~0.93、3.71~10.26和4.12~8.44 mg/m2,3种不同生态浮床对水体COD、TP、TN和NH4+-N的去除能力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去除能力排序为美人蕉+组合填料生态浮床>美人蕉生态浮床>组合填料浮床。【结论】美人蕉+组合填料生态浮床对水体COD、TP、TN及NH4+-N的去除效果最佳,较单一使用美人蕉生态浮床和组合填料浮床的净化效果更具优势,可作为我国南方地区修复生态水环境的首选生态浮床。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传统生物修复技术的不足,进一步开发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基于生物操纵理论和水生植物修复理论,结合目标水体现状,以大型溞(Daphnia magna)作为滤食性动物代表,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作为沉水植物代表,考察单一生物及2种生物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大型溞对水体总氮(TN)、总磷(TP)和硝氮(NO3--N)的消减作用均不显著,氨氮(NH4+-N)浓度随大型溞添加密度的增加而上升;狐尾藻和金鱼藻对TN、TP、NO3--N、NH4+-N的消减作用显著,其中狐尾藻消减作用更强;草-溞联合处理比单一溞处理对水体中营养盐的抑制效果更优,其中以低密度大型溞(25 ind/L)+狐尾藻的消减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冬季生态沟渠磷去除效率低的问题,设置低、中、高水位下3条绿狐尾藻生态沟渠,研究不同水位下绿狐尾藻生态沟渠在低温条件下的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去除表现。结果表明:绿狐尾藻生态沟渠在整个冬季均有较高的除磷效果,平均TP去除率为61.9%~73.7%,且在高水位条件下,相对较高的水温和水下空间利于绿狐尾藻的生长,从而促进了TP的去除;而低水位下较高的溶氧(Dissolved oxygen,DO)浓度和根土界面利于基质对TP的吸附。根据磷质量平衡,植物吸收和沉积物吸附分别占进水TP负荷的30.27%~48.75%和18.38%~24.95%。研究表明,绿狐尾藻是一种适合种植于生态沟渠,用于磷去除的耐寒水生植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浮床栽培虎杖对吉富罗非鱼养殖池塘的水质、底质的净化作用。[方法]2016年5—10月测定了水体TOC、COD、Chl、TN、NH_4~+-N、NO_2~--N、NO_3~--N、TP、PO_4~(3-)-P和底泥TOC、TN、TP,研究种植虎杖对吉富罗非鱼养殖水质和底质的影响。[结果]2016年5月,虎杖塘浮床区和敞水区TOC、COD、Chl、TP显著下降;6月浮床区和敞水区TOC、COD、Chl、TP显著下降,浮床区NH_4~+-N、PO_4~(3-)-P显著下降;7月,浮床区和敞水区COD显著下降,且浮床区TOC、Chl显著下降;8月,浮床区和敞水区COD、TN显著下降,浮床区TOC和敞水区NH+4-N显著下降;9月,浮床区和敞水区TOC、COD、Chl、TN显著下降;10月,浮床区和敞水区COD、Chl、TN显著下降,浮床区TOC和敞水区NH_4~+-N显著下降。6—8月虎杖种植塘底泥TOC显著增加,6月底泥TN显著增加,7—10月底泥TN显著降低,6、8—10月底泥TP显著降低。[结论]虎杖种植能降低水体中TOC、COD和Chl,降低底泥TP和TN,种植前、后期能分别降低水体中TP和TN,且能显著提高其总产量和成活率,降低其饵料系数和相应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太湖流域农村污水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常熟市辛庄镇5个典型村庄的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废水为期1年的采样监测,分析了pH、NO3--N、NH4+-N、TN、PO43--P、TP、COD等污染指标,明确了农村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废水的污染特征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生活污水的SS、氮、磷和COD含量很高,超过了国标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的限值,总体上旱季各指标浓度高于雨季;养殖废水的SS、NH+-N、TP和COD含量超过了国家的日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浅析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经济学、法学等方面阐述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着重分析了经济学领域的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和劳动价值论,法学领域的私有财产权理论、环境权与生存发展权的冲突与平衡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等其他方面的理论。这些理论都对在我国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提供了强大支持,因此我们应尽快建立该制度并完善之。西北林学院学报23卷第4期王曼浅析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生态农场是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于现有会计核算体系不能核算生态农场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导致其价值还没得到完全体现。参考相关学科成果,整理生态农场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具体核算公式;具体设计两套外部效益核算体系,分别将生态农场外部效益作为特殊的农副产品或者作为公共产品进行分类核算。建议从统一核算方法和核算科目、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创新服务方式、强化政府监管力度、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方面完善生态农场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13.
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立是保证我国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措施。在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理论依据和政策、法律依据。结合我国目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思路。第2期曹小玉等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探讨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森林生态效益的内涵、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理论依据出发,分析了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实施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论延吉市生态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延吉市生态建设的概况及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16.
增殖放流是重要的海洋渔业资源恢复措施,目前该项技术在世界各国大量开展。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是 放流工作体系的核心环节之一,根据评估结果,可以不断改进放流技术,使放流效果不断改善。从增殖效果、生态效 果、社会效果3 个方面对国内外海洋渔业生物放流效果评估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成果进行论述,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 究趋势进行展望,可以为放流效果评估工作的高效开展、放流技术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论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补偿是付费制度的一种实现形式,是解决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具体途径。由于森林生态效益具有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属性,决定了价值实现方式的多样化与复杂化。建立以公共财政补偿为主,社会、市场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吸引全社会共同参与森林的培育和保护,是目前对我国森林生态效益提供者进行价值补偿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研究进展,其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涵义、理论依据、补偿范围、标准、补偿方式、资金来源等.分析了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前景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业生产是一个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生态经济系统。保持生态平衡、经济平衡,不论在宏观上或微观上所提供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必然就越大。生态效益反映的是长远的整体利益,经济效益必须以生态效益为前提,而生态效益最终还是通过经济效益来体现,二者是矛盾的统一。只有在以最小的劳动耗费,既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同时又取得最佳生态效益的效益的交叉点上,才恰到好处。而这个必然是具有最优化的生态经济效益。合理地准确地衡量农业生态经济效益的指标,必须明确其客观依据。按照不同标准,区別为若干不同的系列、子系列;一般首应分为综合性的和专项性的作为基本指标,以直接反映评价对象的构成、功能、水平、速度以及各种一定的专项特征。农业生态经济指标的具体应用,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多视角、多层次地掌握一定原则,统一考虑,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准确地反映衡量农业生态经济效益,使农业建立在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基于海东地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4 a来的现状,说明生态补偿实施取得的效 益, 不仅为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提供资金来源,更重要的是提升人们对森林生态价值的认可 性,更 好地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指出了海东地区森林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提出 建立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