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4 毫秒
1.
正一、种子的标准及品种选择1.玉米。夏播玉米选用中、早熟品种,春播选用中、晚熟品种,选择大穗、出籽率高,抗性优良、商品性好的品种。2.大豆。夏播大豆选用中等粒型,中、早熟品种,春播选用中、晚熟品种,选择产量高、抗性良好、品质优良的品种。3.用种标准。选择国家一级标准的玉米、大豆种子,发芽率高、芽势相当,以确保苗全、苗齐,植株大小相同。二、种植模式1.3行玉米间作3行大豆。玉米行  相似文献   

2.
浅谈辽宁省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玉米在栽培过程中,玉米品种的选择对玉米的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如果不注意,选择的玉米品种较差,那么即使花费再多的人力和物力去栽培,也无法提高玉米的产量。玉米的品种有很多。它们对土壤的适应性不一样,有的品种适合贫瘠的土壤,有的品种却适合肥沃的土壤,有的品种喜欢涝的,有的喜欢旱的;还有,玉米对气候的所需条件也不一样,有些品种比较适耐旱,有的品种茎秆坚硬还能够抗风、抗倒伏等等。所以说不同的品种都有其自身优势,因此,选择优质的玉米品种因地制宜,这  相似文献   

3.
根据热量资源条件选种.当地的热量资源与玉米品种的生长期有关.生长期长的玉米品种丰产性能好、增产潜力较高,当地的热量和生长期要符合品种完全成熟的需要.热量充足,就尽量选择生长期较长的玉米品种.使优良品种的生产潜力得到有效发挥.但是,过于追求高产而采用生长期过长的玉米品种,则会导致玉米不能充分成熟,籽粒不够饱满,影响玉米的营养和品质.所以,选择玉米品种,既要保证玉米正常成熟,又不能影响下茬作物适时播种.地势高低与地温有关,岗地温度高,宜选择生育期长的晚熟品种或者中晚熟品种;平地生育期适宜选择中晚熟品种;洼地宜选择中早熟品种.根据当地生产管理条件选种.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21,(15)
正研究发现,优质玉米种子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提高其产量,分别从玉米自身入手以及从玉米的栽培环境入手。两个方面同时满足,才能够更好地提高玉米产量,二者缺一不可。1遗传学方向提高玉米种子产量的措施1.1因地制宜选择玉米种植品种我国很多地区气候环境相差较大。可根据我国的不同气候环境,将玉米品种划分为四大类型,分别为,早熟玉米品种、早中熟玉米品种、中晚熟玉米品种、晚熟玉米品种。不同地区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十分常见的农作物,在玉米生产过程中,品种的选择至关重要,选择良种可以提高玉米品质和产量。该文对沁源县玉米品种管理的现状进行了介绍,提出了选育新品种与加强品种推广的管理对策,旨在提高本地玉米品种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省各地种子市场玉米品种很多,仅柳河县2007年市场经销的玉米品种就多达80余个,为农民购买种子提供了广阔的品种选择余地。但同时也为农民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造成了很大困难。尤其是有一些经销商夸大产量、虚假宣传及通过让利、送货、抽奖、供饭等方法诱惑,每年都有许多农民因品种选择不当而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以下就如何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7.
<正>1.品种选择棉花品种应选择生长期短、矮化、密植的抗虫品种,如中棉所50。玉米品种应选择棒大、叶片上簇紧凑的高产品种,如鲁单981,该品种为中早熟玉米新品种,具有优良稳定的丰产性和良好的综合抗性,适宜黄淮海夏平原玉米区及丘陵玉米区等地种植,尤其适合黄淮海地区套种和夏直播。  相似文献   

8.
为选择适合广安市广安区本地气候条件和地力条件的玉米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进行了玉米品种展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49个展示玉米品种中,产量高、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有先玉1688、北玉1521、隆平509、丰单80,建议在广安区玉米生产大规模种植中,选择上述品种作为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技术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同时还对我国食品安全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对玉米栽培技术的要点进行分析,有效防治各种病虫害,提高玉米的产量,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一、选择优质品种在实际栽培之前,必须对玉米品种进行选择。只有选择优质的品种,才能保证玉米的产量。首先,要因地制宜选择品种,必须在充分考虑种植地区的生长特点、气候、水源以及土质等情况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其次,要  相似文献   

10.
1.选择适宜玉米品种根据玉米生长感光性、感温性、基本生长特性,选择丰产性、抗性、早发性较好,熟期适宜,品质优良稳产玉米良种。注意不同品种搭配。使该品种在最佳生态区内充分发挥各品种增产潜力,达到优质早熟目的。2.提高玉米早发性,促早增产提质玉米早发性分九级,早出苗等于延长玉米生育期,促早增产提质。  相似文献   

11.
玉米品种一直是很多种植户关注的问题,如何选择好的玉米品种,对农民的经济效益意义重大。玉米品种繁多,不同的玉米品种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不一样,因此,挑选玉米品种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清楚当地的种植环境的特点,根据当地情况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做到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2.
正1地块选择最好选择土质肥沃疏松、排水透气良好、有灌溉条件的腐殖土、黑沙壤土或黄壤土的耕地、坡耕地,低洼积水地块不宜种植。2品种选择玉米品种可选择常用品种,最好选择株型紧凑的杂交玉米,既能保证玉米当年产量,又便于柴胡苗期适量透光。柴胡品种最好选择当地(承德、张家口、内蒙古一带的)北方黑柴胡品种,这种柴胡属于本地野生道地药材品种,适应性好,产  相似文献   

13.
<正>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很多农民的经济来源,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力推广玉米种植技术,增加玉米产量,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1玉米种植技术1.1选择优良的玉米品种。选择优良的玉米品种是玉米种植的基础,对于增加玉米产量有着重要影响。优良的玉米品种,颗粒比较饱满,抗病力强,耐旱,这样的玉米品种增产潜力大。优良的玉米品种成活率高、玉米质量好,产量有保证,即使遭受极端恶劣天气,优良的玉米品种要比普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加快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推动鲜食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和品种结构调整,了解不同鲜食玉米品种在陕西关中地区的适应情况,为加快本地区鲜食玉米新品种的选择、推广和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服务农业生产,特开展了陕西关中地区春播鲜食玉米品种试验示范,综合考察鲜食玉米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蒸煮品质等性状,筛选出优质鲜食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是重要的农作物,由于农民对玉米品种选择及种子质量鉴别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导致选择的玉米品种不符合当地种植条件,种子质量不佳,严重影响农民创收。这就要求必须要对玉米品种选择以及种子质量鉴别进行研究,并向农民进行科学指导与积极干预。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鉴别种子质量可以使农民选择品质较高,适合本地种植的玉米种子,从而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就必须要正视以往玉米品种选择及种子质量鉴别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玉米  相似文献   

16.
玉米须最佳采收时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玉米(Zea mays L.)须最佳采收时期,针对3个不同品种研究了玉米须采收时期对玉米产量、出子率、玉米须多糖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须采收时期对Y1品种的玉米产量有显著影响,授粉期产量高于灌浆期和成熟期,对Y2和Y3品种没有显著影响;对3个品种玉米的出子率均没有显著影响;Y1和Y3品种多糖含量呈下降趋势,而Y2品种灌浆期含量最高;Y1品种总黄酮含量不断降低,成熟期比授粉期降低了93%,Y2品种成熟期比前两个时期降低了75%左右,而Y3品种后两个时期比授粉期含量提高1倍。针对Y1品种,应选择授粉期采收玉米须;针对Y2品种,应选择灌浆期采收玉米须;针对Y3品种,选择灌浆期采收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7.
正一、选种目前在栽培水平较低的地区仍有一定栽植面积。因此大面积种植主要是以杂交品种为主。杂交品种具有增产潜力大,推广杂交玉米是提高玉米单产的重要途径。但是,选用杂交种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当地的气候和生产条件的优良玉米品种。在保证玉米正常成熟情况下,应当选择生育期稍长的玉米品种;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区,应种植喜肥抗病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在丘陵、山区或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应选择耐旱、耐涝、耐寒、耐瘠及抗逆性强的优良玉米品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优良品种当前鲜食玉米主要有甜玉米、糯玉米以及甜糯兼用型玉米。在选择品种时,首先要考虑当地生态条件,选择适宜当地栽培的株型紧凑、优质、高产、抗病虫的鲜食玉米品种,要使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陆续上市。二、控制隔离区为了确保鲜食玉米的优良种性,在栽培上要  相似文献   

19.
正甜脆玉米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且用途广泛,备受消费者欢迎。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需推广甜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就甜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展开探讨,以期为甜脆玉米种植人员提供参考。1选择优良品种要想实现甜脆玉米高产,需根据种植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确保选择的玉米品种与当地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完全相符。除此之外,应尽量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适用性强、经济效益高的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20.
二季玉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选择对路品种 二季玉米种植在春玉米的行间,与春玉米的共生期较长,因此在品种选择上要注重品性,应选择叶片直立,株型紧凑,耐旱力强,生育期较短(全生育期80~90天)的中、早熟品种,如掖单51、掖单13、川单11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