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森林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是植物检疫决策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保护生态安全、减少经济损失、促进贸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开展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历史,对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概念,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主要包括的内容、研究途径、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介绍了国际及国内目前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方面的基础研究及其主要的进展.强调了在我国进行森林植物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重要性,并着重分析了我国森林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森林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PRA)是植物检疫决策工作的重要环节 ,对保护生态安全、减少经济损失、促进贸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开展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历史 ,对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概念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主要包括的内容、研究途径、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介绍了国际及国内目前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方面的基础研究及其主要的进展 .强调了在我国进行森林植物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重要性 ,并着重分析了我国森林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指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植物检疫决策的科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是检疫决策的科学基础,是SPS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植物检疫中占据重要地位。鉴于PRA在植物检疫工作中的重要性,我们应当加强PRA工作,提高检疫决策水平,发挥植物检疫作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促进国际贸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参照国际植物检疫措施实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程序,利用相关风险分析模型,对马铃薯甲虫在陕西的风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分析,其风险值为2.28,属高风险有害生物.并提出相关风险性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 ,PRA)准则,对进境百慕大草(Cynodon dactylon )进行了PRA分析.风险评估结果共筛选出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2种,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8种,总体风险为中至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运用国际植物检疫措施实施标准(ISPM)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程序,建立椰子织蛾传入风险分析评估模型,采用定性分析和多指标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分布情况,风险值为3;潜在的经济危害性,风险值为2.0;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风险值为3;传播扩散的可能性,风险值为1.78;风险管理难度,风险值为2。椰子织蛾的综合风险性值为2.3,符合高度危险的外来有害生物条件,已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区定殖,对福建省的棕榈科植物威胁很大,建议将叶子织蛾列入福建省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中,加强检疫管理、监测和控制工作,严防其传播和扩散危害。  相似文献   

7.
大量资料查询结果显示,有482种有害生物在兰科花卉上危害,根据这些有害生物在中国的分布、输华兰科花卉携带的可能性和有害生物潜在的经济影响等,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Analysis,PRA)准则,对进境兰科花卉进行了PRA分析.风险评估结果共筛选出潜在的检...  相似文献   

8.
曹金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578-8580
椰子织蛾是一种近期入侵我国的危险性有害生物。运用国际植物检疫措施实施标准(ISPM)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程序,建立椰子织蛾传入风险分析评估模型,采用定性分析和多指标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分布情况,风险值为3;潜在的经济危害性,风险值为2.0;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风险值为3;传播扩散的可能性,风险值为1.78;风险管理难度,风险值为2。椰子织蛾的综合风险性值为2.3,符合高度危险的外来有害生物条件,已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区定殖,对福建省的棕榈科植物威胁很大,建议将其列入福建省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加强检疫管理、监测和控制工作,严防其传播和扩散危害。  相似文献   

9.
绿色植保技术在天坛公园的发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育俭  单磊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115-118
回顾建国以来天坛公园植保工作的发展,结合近年来有害生物管理的实践,提出园林植保有害生物治理,从理念、策略到实施技术、害生物的调控要采用绿色植保技术,即有害生物的生态管理(EPM),重视对生态系统中环境、植物、有害生物、有益生物的协调作用,提高植物自身免疫力和抵御不利环境因子的能力,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水平,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植物检疫是指人们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技术,应用科学的方法对调运的植物和植物产品疫病、虫害、杂草等有害生物进行检疫检验和监督处理,并依靠国家制定的植物检疫法规保障实施。近年来,随着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许多重大植物疫情传入蔓延并造成严重危害,增强疫情防控能力,抵御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入侵,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必然选择。1农业植物检疫工作的必要性植物检疫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一项重要措施,其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1.
动植物检疫是农业多边贸易谈判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论述了动植物检疫既具有公共产品的共性,又具有技术壁垒的特殊性;动植物检疫在保卫安全和促进农产品贸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入世后我国动植物检疫面临的挑战和如何抓住机遇和完善中国动植物检疫体系。  相似文献   

12.
加入WTO与中国农业政策调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先揭示了中国现行农业政策的主要特征,然后以WTO《农业协议》为参照,指出中国农业政策在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及卫生检疫措施等方面的相悖之处,最后就新时期中国农业政策调理 提出如下主要建议:1.农业政策的首要目标应从保证供应转向提高农民收入;2.农业政策的主要手段应从边境措施转向国内支持;3.国内支持应从价格支持力向收入支持;4.政策应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3.
甘薯长喙壳——危害多种作物并广泛分布的病原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薯长喙壳(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 and Halsted) 是一个分布广泛,危害多种作物的病原体。2001年在云南省蒙自县相继发生石榴(Punica granatum Linn.)枯萎病,经作者分离鉴定以及致病性测定证明病害就是由该菌引起的,为国内首次报道。对国内外甘薯长喙壳引起病害的寄主范围和地理分布、症状、检测方法、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经济影响、检疫与控制等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评估外来入侵花生黑腐病菌(Cylindrocladium parasiticum)在中国的风险性。【方法】根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PRA)程序,从潜在危害性(P1)、移植与建立种群的可能性(P2)、寄主的经济重要性(P3)、国内现有分布的广泛性(P4)和检疫管理的难易性(P5)共5个一级指标及其14个二级指标对花生黑腐病菌在中国的风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估,计算综合风险值(R)。【结果】花生黑腐病菌在中国的综合风险值R为0.8740,属于高度风险性有害生物。【结论】外来入侵花生黑腐病菌是高度危险的检疫性植物病原菌,对中国的花生和大豆等作物的生产以及生物安全等都将构成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15.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oryzophilusKuschel)是一种国际性的植物检疫害虫.此虫危害严重,传播途径复杂,寄主范围广,生态适应性强.稻水象甲在北美洲、南美洲、亚洲均有分布.目前,已蔓延到朝鲜慈江道的满浦市.该发生区与吉林省接壤,地理纬度及温度等条件与我省接近.本文从此虫的分布与危害,吉林省所处的地理位置,寄主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环境条件等方面,探讨了稻水象甲传入我省的危险性以及传入后生存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加强进口植物检疫,在边境地区定期开展疫性调查等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6.
对马尾口岸2008~2012年进境空集装箱疫情截获进行统计分析,指出了进境空集装箱植物检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检疫监管对策。结果表明,2008~2012年间马尾口岸在进境集装箱空箱中共截获各类有害生物涵盖60科114种,主要来自台湾和香港,并呈季节性变化。进境集装箱空箱携带有害生物疫情复杂,应对进境空箱加强卫生和植物检疫监管,以防止疫情和有毒、有害物质随集装箱携带入境。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甲虫Leptiuotarsadecemlineata(Say)是一种国际性的植物检疫害虫。此虫危害严重,传播途径复杂,寄主范围广,生态适应性强。马铃薯甲虫在美洲、欧洲、非洲和亚洲均有分布。目前,已蔓延到前苏联的滨海边区西南部,该发生区与吉林省接壤,地理纬度及温度等条件与我省接近。本文以此虫的分布与危害,吉林省所处的地理位置,寄主植物种类及其分布和环境条件等方面,探讨了马铃薯甲虫传入我省的危险性以及传入后生存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加强进口植物检疫,在边境地区定期开展疫情调查等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8.
As the world's leader inavocado production, Mexico produces anestimated 900,000 tons/year, of which the stateof Michoacán produces 83% of nationalproduction and 40% of world avocado productionwithin five regional districts. In 1914 theUnited States imposed a phytosanitary banagainst Mexican avocado exports to the USmarket, a non-tariff barrier that stood despiteNAFTA. This paper examines increasedstandardization of product quality in avocadoas a political process in Michoacán duringthe 1980s and 1990s, during which differentregional groups and firms struggled to imposetheir standards and defend their economicinterests in the market. In the 1990s, alliedwith the Mexican government, elite avocadogrowers mounted a phytosanitary campaign thatconvinced the USDA and US government to liftthe ban and allow Mexican avocado imports intothe US market in 1997. Since 1997 the Mexicangovernment has expanded Michoacán'sphytosanitary campaign, imposing internationalstandards on all avocado growers, even thoseproducing for the national market. By expandingthe campaign and institutionalizing newstandards of quality, industry experts nowconsciously link phytosanitary quality tocommercial quality. They propose atransformation of previously acceptedproduction and post-harvest practices.Theoretically, increased standards of quality,accompanied by systematic methods of evaluationand verification, should benefit all producers.However those growers producing for thenational market adhere to new rules designed toimprove product quality yet receive noimmediate, tangible economic benefits. Thiscase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institutionalization of product standards iscarried out within an existing politicalsystem. Understanding whose standards countrequires careful analysis of how powerfulactors in specific agricultural industriesreshape and define standards of quality interms that benefit themselves.  相似文献   

19.
朱晶  张瑞  张瑞华  谢超平  杨静 《世界农业》2021,(5):4-15,126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给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带来强烈冲击。然而部分国家借疫情之名,实施保护主义,阻碍了全球农产品的正常流通。本文通过全面梳理和分析疫情期间全球农产品进口限制措施,发现一些国家为应对疫情冲击和保护本国农业生产所采取的部分进口限制措施,并不符合《非关税措施的国际分类》《关税贸易总协定》(GATT)和《实施动植物卫生和检疫措施协定》(《SPS协定》)中相关条例,具有较强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其合理性有待进一步商榷。根据以往经验,贸易保护主义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此次由于疫情引起的全球危机,反而会加剧全球农业经济和贸易的萎缩。受进口限制措施的影响,中国农产品贸易也呈现出大幅下滑态势。鉴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态化发展,加之逆全球化声浪的不断提高,各国应加强合作,在满足合理诉求的情况下,对农产品贸易采取限制程度最低的措施,保障全球农产品贸易畅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