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耕地作为可变性最强的土地类型之一,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耕地已经并正在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及时开展耕地利用转型的空间形态特征研究,对耕地资源优化配置及耕地利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为研究区,利用1990—2020年的4期土地利用数据,合成3个时间阶段的耕地利用转型过程及转型轨迹,研究巴州耕地利用转型空间形态特征,得出了如下结论:一是1990—2020年耕地与草地之间的转型最显著,其中1990—2000年、2000—2010年及2010—2020年耕地的转入面积分别640 km2、741 km2和2 070 km2,耕地转出面积分别为387 km2、1 km2和468 km2,未利用地转耕地的面积仅次于草地,分别为109 km2、169 km2和1 012 km2;耕地转出林地和建设用地的的面积仅次于草地,1990—2000年和20...  相似文献   

2.
耕地利用因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即耕地利用转型。从要素投入的视角来研究耕地利用转型,从投入要素的组成结构考察投入对耕地利用转型的影响,揭示安徽省耕地利用转型的时序演变特征,理清耕地利用中要素投入的影响因素,提出加强对耕地利用显性形态转型与隐性形态转型的研究,完善耕地利用转型研究的要素测度指标体系,改变耕地利用方式、强化开发、利用和保护相结合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垦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与调控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客观评价耕地利用功能,分析其演化特征及权衡协同关系,既是耕地利用转型理论研究的有益探索,又可以为自然资源资产评估和耕地利用调控提供依据。本文通过构建耕地利用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和土地系统功能权衡度模型(LFTD),研究分析1995—2018年黑龙江省垦区耕地利用国民经济贡献、粮食安全保障、社会就业保障和生态安全维护4个功能的时空转型特征和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1)耕地利用总功能呈下降—上升—平稳趋势,耕地利用子功能主要经历了由国民经济贡献功能和社会就业保障功能为主向以生态安全维护功能和粮食安全保障功能为主的转型过程,转型过程可分为总功能衰退、总功能提升和主体功能凸显三个阶段;2)耕地利用功能转型三阶段,三江平原垦区和松嫩平原垦区的耕地利用功能转型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3)耕地利用功能转型三阶段,功能间权衡协同关系分别为权衡—协同—持平,转型过程趋于相互促进。此外,针对耕地利用功能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从完善社会保障、农业产业体系、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及加强垦区耕地生态建设方面提出相应的调控建议。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转型包含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的变化,而土地利用强度是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重要指征,既可以反映出人类对土地的干预程度,又可以呈现出特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状态。本文以土地利用强度的定量测度为抓手,基于分县统计数据及遥感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计算了区域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变化,探讨了区域土地利用转型与粮食产量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1)1990-2010年,黄淮海地区耕地利用强度不断增加,而村庄建设用地利用强度快速减少,且区域时空格局差异明显;(2)耕地利用强度-村庄建设用地利用强度-粮食产量耦合类型时空演化特征明显,“低-低-低”类型主要分布在环渤海湾地区,而“高-高-高”类型主要集聚于冀鲁豫交界地区;(3)土地利用转型推动粮食生产格局不断演化,二者耦合关系模式将呈现出由“拮抗”到“协调”的转化过程。综上所述,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科学优化土地利用转型与粮食生产的耦合关系,对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系统考察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有助于从国家全局层面把握耕地与粮食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本文基于2011—2020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双固定模型等估计方法,明晰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特征及其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11—2020年,我国粮食安全水平呈上升态势,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有效赋能全国粮食安全。在地区异质性研究中,辽宁省、黑龙江省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粮食安全保障效应更加明显,吉林省作用渠道有待畅通。在维度异质性研究中,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主要通过促进粮食数量安全和粮食经济安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粮食生态质量保障效应不明显。据此,为了使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更好地促进国家粮食安全,从提供东北地区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经济补贴、因地制宜制定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策略、打造以生态质量为导向的“优质粮食工程”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安徽农业科学》2020,(3):69-72
从土地利用隐性转型视角,定义一个土地利用隐性形态指数,并构建土地利用隐性形态指标体系,选取皖江城市带作为研究区域,分析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隐性转型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通过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定量测算生态系统响应规律。该研究丰富了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内容,可为土地利用隐性转型指标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鄱阳湖地区耕地利用转型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鄱阳湖区域耕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及利用提供参考,以鄱阳湖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县域为例,依据江西省各市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从耕地利用的2种形态(耕地利用空间形态转型、耕地功能形态转型),借助空间自相关分析区域内耕地利用转型的空间分异特征,并用GWR模型分析耕地利用转型空间分异影响因素的效用,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鄱阳湖地区耕地利用转型整体呈一定的空间集聚性,耕地功能转型呈较明显的逐渐增强空间正相关效应。从局部看,县域空间转型的异质性较为明显,但各县域耕地功能转型的局部空间自相关性不高,空间分异规律不明显。每个影响因子对耕地利用转型的影响程度不一,影响耕地利用空间转型的主导因素是地均GDP,且随着地均GDP的增大空间转型明显加快;影响耕地功能形态转型的主导因素是人均固定资产投资。  相似文献   

8.
采用基于属性差别的土地利用转型来分析"农谷"背景下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土地变化特征。基于2期10年土地利用变化遥感数据,按显、隐属性分类,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模型、构建测度模型等方法,定量研究显性属性和隐性属性下太谷区土地利用转型的特征。显性属性表明,数量和空间结构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有不同的影响,其中数量中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多,为107.93 hm~2,未利用地减少幅度最大,为80.02 hm~2;空间结构中耕地中转为建设用地的面积最多,为83.79 hm~2。隐性属性揭示,太谷区西部土地开发强度和人均GDP远高于东部;土地利用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变化表现为生产功能逐步下降,生活功能持续增强,生态功能基本保持平稳。基于双属性视角的研究结果表明,太谷区土地利用转型明显,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不断驱动各地区耕地利用转型升级,耕地利用转型的碳排放效应对发展绿色农业至关重要。利用熵值法模型和中国30个省(西藏和港澳台除外)2008—2016年面板数据测度各省耕地利用转型情况,并实证分析耕地利用转型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9年来中国耕地利用转型发展呈逐年增加趋势且地区差异明显。耕地利用转型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具有显著地区差异。从全国来看,耕地利用转型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碳排放且效果显著。从地区来看,中、西部地区耕地利用转型对农业碳排放的负向作用显著,而东部地区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面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耕地保护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耕地质量、生态的测度等受多种限制性因素影响,致使当前“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格局在实施过程中仍以数量管控为主,这与新时期粮食安全和低碳社会存在脱节,亟需建设面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耕地保护转型体系。本文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和文献观点,结合农业高质量发展对耕地保护的新要求,梳理农业高质量发展格局下耕地保护现状和现实困境,探索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耕地保护转型路径。研究表明,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耕地保护需要兼顾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实现粮食安全与碳减排双重目标。然而,现阶段耕地依然存在保护耕地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耕地碳排放持续增加、保护耕地与保护生态难协调等问题阻碍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可从“本体角度、拓扑关系、科技助保”三个方面探索耕地保护转型路径,即转变耕地本体内涵,从现状耕地向可耕地内涵转变;从严格保护耕地向严格管控建设用地的数量、强度和生态转变;将科技创新应用于耕地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耕地生产绿色高效。因此,建议依据可耕地宜耕性高低合理布局农作物及作物结构,利用土地整治提升耕地生态以降低碳排放;根据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严格管控建设用地总量,确保优质耕地不减少,进一步提升农业高精尖技术实现耕地绿色增产;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引导科研工作者和农户自下而上自愿进行耕地保护。  相似文献   

11.
以“三生”功能为视角,定量分析山西省晋中市土地利用转型特征及其驱动因素,探究市域土地利用转型规律。运用地学信息图谱、多指标综合指数法探究晋中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转型图谱特征和隐性形态时空格局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转型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0—2020年晋中市处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转型状态。2000—2010年图谱单元变化最为明显的是农业生产用地向绿地生态用地和农村生活用地的转换,2010—2020年图谱单元类型以农业生产用地与绿地生态用地之间的相互转换为主。晋中市各区县转型指数呈持续上升趋势,2020年在晋中市东北部形成“Z”字形空间集聚特征。榆次区、平遥县与其周边的寿阳县、太谷区、祁县和榆社县共同形成“T”字形高速发展区。土地利用转型是自然环境、交通区位、社会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和交通区位对土地利用显性转型的驱动力较大,交通区位和社会经济因子对隐性转型的驱动力较大。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转型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有其共性规律和区域差异。本文基于1991—2018年世界主要国家的农村经济转型数据,从农业转型和农村劳动力转型两个维度剖析不同国家的农村经济转型阶段特征,并以农村减贫为例考察其转型效果,在此基础上开展农村经济转型的类型学研究,揭示农村经济转型的一般规律。研究发现,近三十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经济转型速度普遍高于发达国家,制度革新、市场改革、技术应用、土地规模化和城市化等因素是推动农村经济转型的主要驱动力,且农村经济转型速度越快,减贫效果越明显。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加快农业转型速度,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型速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构建与农村经济转型阶段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当前各级政府正积极探索宅基地制度改革,希以此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在分析中国农村宅基地制度变革历史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对近年来宅基地制度改革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从宅基地制度改革对乡村人口发展、乡村土地利用以及乡村产业发展3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要注重农民的实际利益诉求的实现,地方政府要建立落实农户利益保护机制,要谨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和乡村转型的步伐,宅基地制度改革要和乡村转型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采煤塌陷区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以山东省微山县地面塌陷较严重的11个乡镇作为研究区,基于遥感影像解译结果,分析研究区2000-2016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选取自然、社会经济等多个驱动因子,运用CLUE-S模型及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进行研究区各土地利用类型与驱动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及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耕地在整个研究期呈减少、增加、减少的趋势,城乡建设用地、塌陷积水区2000-2005年面积增幅最大;距居民点的距离是影响耕地、城乡建设用地及水域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因子,距工矿的距离是影响塌陷积水区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保护等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借助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通过2010―2021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主题为"土地整治"的1 461篇来源于中文核心期刊、CSSCI和CSCD研究文献,绘制关键词共现、研究热点演进时区和主要突变词的知识图谱,开展土地整治的热点研究以及从土地整治到全域整治的阶段分析,探讨两者的理论脉络、重点领域和前沿动态等问题。研究结果显示:2010-2021年,国内土地整治的热点研究始终围绕耕地保护目标,主要集中在土地整治、土地利用和土地综合整治等三个方面;以耕地保护为轴线,2010年以来土地整治的演变过程划分为传统整治、生态转型和全域整治3个阶段。在继续坚持耕地保护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下,本研究提出了调整整治理念、提高整治效率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乡村振兴和耕地利用转型的相互关系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变异系数法和障碍度模型分析了广西14个地级市2009~2018年的耕地利用转型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广西耕地利用综合转型区域差异先扩大后缩小,存在一定的空间不均衡性;空间转型提升幅度不明显,高值区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的变化趋势;功能转型总体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变化特征.(2)数量变化、结构转换、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障碍度呈下降趋势,生产功能障碍度呈上升趋势.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土地复垦率、地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人均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成为主要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17.
基于乡村振兴和耕地利用转型的相互关系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变异系数法和障碍度模型分析了广西14个地级市2009~2018年的耕地利用转型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广西耕地利用综合转型区域差异先扩大后缩小,存在一定的空间不均衡性;空间转型提升幅度不明显,高值区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的变化趋势;功能转型总体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变化特征。(2)数量变化、结构转换、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障碍度呈下降趋势,生产功能障碍度呈上升趋势。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土地复垦率、地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人均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成为主要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18.
未利用地转型多维驱动测度及其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库尔勒市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土地自身的资源条件、发展优势、发展潜力、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对未利用地转型驱动作用进行了分析,为未利用地最优转型途径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未利用地转型的驱动因素可归纳为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利用强度、产业结构、气候资源、人口压力5个方面,库尔勒市未利用地转型的关键因子为气候条件,其次为产业结构和粮食作物生产情况,且库尔勒市未利用地转型驱动因子的作用有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以库尔勒市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土地自身的资源条件、发展优势、发展潜力、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对未利用地转型驱动作用进行了分析,为未利用地最优转型途径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未利用地转型的驱动因素可归纳为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利用强度、产业结构、气候资源、人口压力5个方面,库尔勒市未利用地转型的关键因子为气候条件,其次为产业结构和粮食作物生产情况,且库尔勒市未利用地转型驱动因子的作用有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文献数据统计的中国耕地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耕地变化”为主题词,筛选出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子数据库中884篇相关文献,采用定性与定量、分类与统计的研究方法,将这些文献按时间发展、区域分布、研究内容以及研究尺度进行探讨与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后,中国耕地变化研究发展与国家耕地保护政策体系的构建密切相关,具体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以2006年“耕地红线”的提出为拐点。研究区域上,除新疆外,耕地变化的研究多集中在中国中部地区以及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研究绿洲地区耕地变化的典型区域;研究领域上,中国耕地变化的研究以“影响因素以及驱动机制”为主,其次为“粮食产量与粮食安全”“数据处理与变化分析”;研究空间尺度上,以省、市级空间范围内耕地变化研究最多,其次为区、县一级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