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作用机理。果树通过应用环割、环扎和环剥技术,能够切断叶片制造出来的碳水化合物通过皮层向根系输送,从而积累在枝芽上,促进新梢老熟,抑制冬梢的萌发,有效地促进花芽分化、成花和坐果。2.适用对象。主要适用于肥水  相似文献   

2.
<正>环剥(又名环状剥皮,在枣树上应用叫开甲、骟树),是指果树在生长期,用刀在枝干上环切两刀,将两刀口之间的树皮剥去,露出木质部,以暂时中断有机物质向下输送,减少供给根系的营养,增加剥口以上部位碳水化合物和内源激素乙烯、脱落酸的积累,从而抑制剥口以上部位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以达到促  相似文献   

3.
以北京地区大棚栽植的台湾青枣"大蜜"为材料,分别对其进行环剥、摘心、断根和施肥处理,研究了不同的栽培措施对台湾青枣生长和坐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剥对提高台湾青枣坐果率作用明显,其中既环剥一次枝又环剥主干的方式效果最好;台湾青枣的根系分布较浅,0~20cm深土层根系分布密集;陆续断根的方式,即第一次只断两面或一面,然后分2~3次每次切断一面的断根方式对于促进坐果的效果较优;增施N、P、K肥可显著提高坐果率,三者配比为N:P:K≈3:1:3时对坐果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主干一次和二次环剥对葡萄树体营养及其分配规律的影响。[方法]以“玫瑰蜜”葡萄为试材,通过对主干进行一次和二次环剥后分析对剥痕上部的叶片、枝条和剥痕下部根系的碳氮营养、矿质营养及其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环剥可显著提高剥痕上部的枝叶可溶性糖和淀粉等非结构碳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和氮素营养含量,使碳氮比显著提高,其中一次环剥后叶的碳氮比峰值为9.04,二次环剥为5.35,而同一时期对照仅为4.89。环剥不仅显著降低了根系可溶性糖和淀粉等非结构碳含量,还显著降低了可溶性蛋白质和氮素营养含量,碳氮比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一次环剥后其碳氮比的最低值仅为1.16,二次环剥为3.06,而同一时期对照为3.15。对碳氮营养的影响,一次环剥显著大于二次环剥。环剥还显著降低了叶片、枝条和根系中的磷、钾、铁、铜的含量。其中二次环剥对枝条、叶片中铁、铜元素的影响较大,且第一次采样的含量差异显著,叶片中的铁含量为75.05μg/g DW,而对照为85.29μg/g DW;枝条中的铁含量为76.45μg/g DW,铜含量为7.82μg/g DW,而对照分别为95.96μg/g DW 和10.74μg/g DW。[结论]该研究为树体营养调节和保障环剥技术在“玫瑰蜜”葡萄生产中安全有效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主干一次和二次环剥对葡萄树体营养及其分配规律的影响。[方法 ]以"玫瑰蜜"葡萄为试材,通过对主干进行一次和二次环剥后分析对剥痕上部的叶片、枝条和剥痕下部根系的碳氮营养、矿质营养及其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环剥可显著提高剥痕上部的枝叶可溶性糖和淀粉等非结构碳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和氮素营养含量,使碳氮比显著提高,其中一次环剥后叶的碳氮比峰值为9.04,二次环剥为5.35,而同一时期对照仅为4.89。环剥不仅显著降低了根系可溶性糖和淀粉等非结构碳含量,还显著降低了可溶性蛋白质和氮素营养含量,碳氮比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一次环剥后其碳氮比的最低值仅为1.16,二次环剥为3.06,而同一时期对照为3.15。对碳氮营养的影响,一次环剥显著大于二次环剥。环剥还显著降低了叶片、枝条和根系中的磷、钾、铁、铜的含量。其中二次环剥对枝条、叶片中铁、铜元素的影响较大,且第一次采样的含量差异显著,叶片中的铁含量为75.05μg/g DW,而对照为85.29μg/g DW;枝条中的铁含量为76.45μg/g DW,铜含量为7.82μg/g DW,而对照分别为95.96μg/g DW和10.74μg/g DW。[结论]该研究为树体营养调节和保障环剥技术在"玫瑰蜜"葡萄生产中安全有效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向东山  翟琨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4015-4015,4017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环剥时期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剥时间越早,对烤烟根系活力影响越大;随着环剥时间向后推移,烟叶收获时间bn向后推移;环剥时间越晚,上部叶面积和质量越大,总产量也越高,但产值以打顶后1周环剥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7.
<正> 环剥能增大桃、樱桃等果实的果个,提高产量,提早成熟7~15天,控制旺长。但是这类果树有流胶问题,处理不好流胶会阻碍剥口的愈合,严重削弱树势,甚至死树,影响生产,因此,对桃、樱桃等核果类果树环剥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环剥对象:处理对象是生长旺盛的植株主枝或枝组,以处理主枝、枝组为主,尽可能不处理主干,同株树应保留部分不环剥的主枝以使部分光合产物下运供根系生长,避免根系长期处于饥饿  相似文献   

8.
荔枝在不同的生长时期,需要人为实施一定的方法来促进其相应的生长。螺旋环剥技术就是在其幼树时期,通过对枝干适当的螺旋环剥,抑制其营养生长,从而促进生殖生长。  相似文献   

9.
7.环剥、环割促花芽环剥与环割是促进当年花芽形成、来年结果的关键措施. 环剥.促进花芽的分化与形成,宜8月上旬与9月上旬各环剥1次为好.此时期的环剥能暂时阻止养分运往根部而集中于花芽.  相似文献   

10.
7.环剥、环割促花芽 环剥与环割是促进当年花芽形成、来年结果的关键措施。 环剥。促进花芽的分化与形成,宜8月上旬与9月上旬各环剥1次为好。此时期的环剥能暂时阻止养分运往根部而集中于花芽。①环剥的位置。中央主干离地面约20厘米处,主枝基部离中央主干约10厘米。②环剥宽度。一般来说,主干为环  相似文献   

11.
环剥和针刺对李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盛花期和花后15d对李子进行主干环剥,可有效地抑制新梢生长,提高坐果率和干物重,促进果实生长,两次环剥处理以盛花期剥效果较好,剥后叶内钙,铁含量降低,锌含量变化不明显。此外,针刺对李子的营养生长也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螺旋环剥对龙眼幼树的促花增产效应与可溶性糖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针对龙眼北缘区幼树易抽晚秋梢和冬梢,影响花芽分化和开花结果,导致幼树投产迟、产量低等问题,采用螺旋环剥,对三个品种龙眼幼树进行试验研究,用环割及对照作比较,探索螺旋环剥的促花增产效应及其与叶片、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对大乌圆龙眼结果幼树主干螺旋环剥,可有效减少地上部可溶性糖向根部转运,增加结果母枝叶片中可溶性糖的积累,从而促进花芽分化,显著提高成花率、坐果率、产量和品质。螺旋环剥、环割对不同品种及不同时段秋梢的促花效应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落花落果是近年来柿树生产上存在的普遍问题,严重时可造成绝收.其防止措施是: 一、花期环剥 在初花期进行,盛花期完成.环剥适用于壮树、壮枝或大型结果枝组.环剥口宽度为0.3~0.5毫米,剥后用塑料布条包扎剥口,以保持剥口湿度,促进愈合.  相似文献   

14.
螺旋环剥是荔枝管理的重大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灵山县种植了大量的荔枝 ,现已进入挂果期。但由于管理不当 ,冬春季气候反常 ,能正常挂果树廖廖无几。如何使荔枝树年年成花挂果而达到丰产 ,灵山县农友专家 ,把螺旋环剥技术应用在荔枝栽培上。螺旋环剥技术1993年冬在灵山县荔枝幼龄树首次应用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历10年的普及推广 ,应用的面积在逐年增大 ,应用对象从幼龄树扩展到成龄大树 ,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事实面前 ,消除了一部分人初期误认螺旋环剥会伤树死树的疑虑。1螺旋环剥的作用和机理1 1具有抑制根系生长的作用对荔枝幼龄树主干或成龄…  相似文献   

15.
将树干或枝用利刃或特制的刀具剥去一定宽度的一周树皮.这种做法叫环状剥皮,简称环剥.在北方果树中,环剥技术应用最早的是枣树,俗称枣树开甲.环剥可促进坐果,有利成花和抑前促后的作用,但环剥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环剥和环割这2种修剪措施对薄壳山核桃新梢生长和叶片碳氮代谢物积累的影响,以5年生薄壳山核桃幼树‘波尼’(‘Pawnee’)为试材,对同一规格长度(40~45 cm)新梢进行环剥处理(环剥1 mm、环剥2 mm和环剥3 mm)和环割处理(环割1圈、环割2圈和环割3圈)。不同宽度环剥和不同圈数环割处理对薄壳山核桃的影响不同。环剥和环割处理能抑制新梢伸长生长,促进粗度生长;环剥3 mm处理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C/N比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但与环剥2 mm无显著性差异;环割3圈处理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C/N最高。综合考虑修剪措施可能对树体的影响,环剥2 mm或环割3圈为生产上新梢的适宜修剪方式。  相似文献   

17.
1.花期环剥 环剥在初花期至盛花期随时可进行,环剥适用于壮树,壮枝或大型结果枝组。环剥口径宽度为0.3~0.5毫米,剥后用塑料布条包扎剥口,以保持剥口湿度,促进愈合。  相似文献   

18.
满红 《农村百事通》2007,(11):34-34
果树环剥能暂时中断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向下运输。从而增加环剥口上部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促进开花结果。环剥后及时进行叶面追肥,既能提高成花率和坐果率,还能提高果品质量,防止树势衰弱。叶面喷肥方法是:环剥后5~7天,全树喷施0.5%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液,10天后再喷一次。喷施时要多喷叶的背面,尽量喷均匀。若是环剥后包扎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汪景彦 《当代农业》2010,(18):29-29
多年来在果树生产中,为了控制旺长.促进成花.采用环剥和喷施多效唑的方法,但副作用大。近几年来,我们在苹果树上应用了PBO,收到较好效果:一是可取代环剥。陕西洛川县果树研究所试验结果.施PBO的苹果树花量比环剥树多22%,  相似文献   

20.
以月季为试材,研究了环剥对月季扦插的影响。结果发现,环剥能显著降低月季扦插时黑腐病的发生率,提高成活率并促进生根,且于花下第4节位进行环剥处理20d后促进生根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