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乡约文化作为传统乡村的一种社会自治文化,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功能。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法制的不断健全完善,乡约文化在乡村社会治理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在当前开拓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有必要对乡约文化的内涵和思想起源以及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定位进行研究,探讨其推陈出新的路径,以促进乡约文化在当代乡村社会治理中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安徽农业科学》2019,(17):268-270
发挥乡村好家风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引领作用,既是推动乡村传统家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新时代好家风在乡村落地生根的需要,也是引领新乡村文化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通过探索对乡村社会优秀传统家风的创优性继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传统家风新的时代内涵,培育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建设诚信重礼、孝善并举、邻里守望、留住乡愁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发展短板与补齐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中,农村文化发展存在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不充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人才资源不足、乡村传统文化影响式微、不良社会风气消极影响等短板现状;导致这些短板问题的原因有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深层次根源,也有农村文化建设投入短缺、农民文化主体作用未合理释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张力、传统文化现代契合不足等因素;因此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健全农村文化发展多元投入机制,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进一步提升乡风文明高度,推动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文化振兴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提供了 动力。乡村文化重构要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态文化、环境文化几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在乡 村现代农业重构、增强村民文化自觉意识、先进文化引领、城乡融合发展、凸显乡村特色具体路 径上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乡约根本上是与国家法律机制相对应的一种社会约制机制,只是与国家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同而已。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选择的适合乡村社会的一种规范和具体形式。在当今社会,它一方面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承接了传统乡约中的内容,而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村落需要,它又必须添加新的元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它将以其特定的形式承载新的内容,最终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蔡煜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5):185-187+260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自十九大以来,乡村文化振兴的历史道路不断发展,乡村文化振兴在民族复兴和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乡村文化振兴是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发展上的创新实践,内在地包含了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和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是置于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和现实境遇之上自洽的实践逻辑,表征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新时代的意蕴下的全新发展。乡村文化振兴为“新阶段乡村文化建设向何处去”提供了新答案、为国家安全构建了新向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做了新阐释、为中华民族复兴迈出了新步伐、为人的全面发展赋予了新动能。理解乡村文化振兴的创新意蕴有助于正确处理好文化与发展,实现全面现代化,为民族复兴灌注生命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指向于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统一、现代性与乡土性的融合、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以文化人与以人兴文相统一。全面把握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意义,探究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和乡村文化振兴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本文分析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得出在构建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时需要从发展乡村经济、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途径入手,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乡村文化作为“看不见的手”,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与动力支撑,也是推动湖北省“三乡工程”政策有效落实的重要动力。当下文化振兴面临着文化振兴理念薄弱、文化创新发展内生动力不足、都市文化对乡村文化冲击等问题,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推动“三乡工程”持续发力的滞碍。要充分发挥乡村文化稳固推进“三乡工程”、促进乡村多种功能再开发的重要作用,进一步重视文化振兴理念的宣传引导,坚持在传承中实现文化的创新发展,以文化推动产业发展,充分激活乡村文化主体内生动力,有力推动城乡要素良性互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促进乡村振兴法治建设的总依据,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探索中的新经验、新理论、新方法,引领着乡村振兴法治建设的发展方向。在目标上,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乡村振兴法治建设价值目标的耦合,是引领和促进乡村振兴法治建设的基本前提。在实践中,国家制定法与乡村习惯法之间的博弈、治理主体法治思维欠缺以及法治人才缺乏的困局构设,为乡村振兴未来的法治建设提供了方向。在策略上,完善乡村治理的法治体系、培育乡村法治文化和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法治建设提供了路径选择,丰富了法治促进乡村振兴的理论思考,使法治有效回应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0.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思想灵魂。推进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既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撑作用。优秀传统家训文化融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推动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继承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创新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传播方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发挥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示范作用等途径,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助推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城乡发展不平衡尤为严重.为了解决这一不平衡,党中央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切实发挥农村金融的引领作用.广袤农村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主战场,服务乡村振兴成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把握住乡村振兴的历史契机,坚守市场定位、加强同业合作、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加强风险防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谭安  陈舒琪 《安徽农业科学》2022,(2):273-274+277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是打通乡村文化振兴的"最后一公里",更是基层宣传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可或缺的平台。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与乡村文化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如何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以期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乡生态文明与乡村人居环境逐步提升,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在营造与活化研究中成为了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人点。通过聚焦宁波区域四个典型传统村落地域结构、乡土文化、空间绿化、生态旅游、村校合作,探索公共空间营造在乡村可持续发展中的内在联系,提出保存乡土风貌、传承传统因素、打造特色景观、拓展空间旅游等发展思路,为助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巩固和完善脱贫攻坚成果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新时 代国家和社会发展新格局的内在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 家对乡村建设理论的阐述、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对乡村建设的探索、乡村建设理论蕴含于中国传统农本思想文化之 中。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依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农业产业体制不健全,乡村经济发展落后、乡村基层治理能 力有待提高、乡村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因此,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就要采取完善基层党组织体制、发展乡 村特色农业、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战略决策。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兼具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阶段性与连续性 的统一、区域性与全球性的统一。江苏徐州乡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在产业经济、人才配备、乡村文化、绿色发展等方 面形成了特色发展模式。但仍存在党组织建设不足、科技型人才短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境综合治理能力不强、乡 村风气正气不足、农民文化生活匮乏等问题。因此,在新时代徐州乡村振兴发展中,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人 才队伍等五个方面针对性提出了困扰徐州乡村发展的对策,努力为“强富美高”新徐州谱写新篇章。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文化为魂,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以毕节市为例,通过对其多个乡镇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发现,乡村文化振兴存在基础设施利用率不高、不良乡村社会风气蔓延、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不够、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通过对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从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提升农民科学文化水平、深入挖掘和保护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几个方面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以期找到毕节市乡村文化振兴持久向前推进的路径,对其他地区乡村文化振兴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秦富 《乡村科技》2020,(2):19-20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以雷锋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体现。在新时代,雷锋精神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彩,以雷锋精神引领乡风文明是乡村建设的关键一环。因此,将新时代雷锋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挖掘新时代雷锋精神对乡村建设的引领作用和价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新时代党员的重要使命。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既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根本需求,又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要发挥党建关键作用,引领乡村发展;要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整合人才资源;要促进乡村文化发展,强化精神引领;要强化组织阵地建设,夯实党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乡村振兴的蓝图已经绘就,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就是要回答,怎样去建设乡村?怎样去振兴乡村?对此,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给我们指明了七条路径: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质量兴农之路、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走乡村善治之路、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这"七条道路",不仅引领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也为乡村振兴赋予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深厚内涵。  相似文献   

20.
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作为乡村振兴持续发展的动力和重要保障,其建设水平与乡村振兴的发展进程和最终效果直接相关。文章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人才结构不均衡、人才评价激励不到位、团队建设成效发挥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以党的创新理论为依据,以体制机制构建为抓手,以打造新时代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为目标,在人才引育、机制创新、考核评价、精神引领等方面建言献策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以期为农业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