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中国水仙花主要挥发性成分芳樟醇、乙酸苯甲酯及乙酸苯乙酯的含量,并测定了醇酰基转移酶、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伴随着花的发育,芳樟醇含量在花蕾期含量最高,然后逐渐下降;乙酸苯甲酯、乙酸苯乙酯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盛开期含量最高;β-葡萄糖苷酶活性在盛花期最高;醇酰基转移酶活性从花蕾期到盛花期变化不大,盛花期后明显下降。结果表明乙酸苯甲酯、乙酸苯乙酯的含量与β-葡萄糖苷酶、醇酰基转移酶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7个桃品种果实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判定了各品种果实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 表明:从7个桃品种果实中共鉴定出30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包括醛类6种、醇类5种、酯类11种、烃类2种、酮类1种、酸类4种、吡喃1种;7个桃品种果实中共有的挥发性香气成分有己醛、1-己醇、(E)-2-己烯-1-醇、2-乙基-1-已醇;春雪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乙酸己酯、(Z)-乙酸叶醇酯、里那醇、1-已醇;京引黄桃1号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乙酸乙酯、乙酸己酯;金奥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乙酸己酯、(Z)-乙酸叶醇酯、乙酸乙酯、里那醇;沪油018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乙酸己酯、(Z)-乙酸叶醇酯、(E)-2-己烯醛、乙酸异丁酯;秋燕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和(E)-2-己烯醛;瑰宝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Z)-乙酸叶醇酯、乙酸己酯、1-己醇;中油8号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1-已醇、里那醇.  相似文献   

3.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7个桃品种果实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判定了各品种果实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从7个桃品种果实中共鉴定出30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包括醛类6种、醇类5种、酯类11种、烃类2种、酮类1种、酸类4种、吡喃1种;7个桃品种果实中共有的挥发性香气成分有己醛、1-己醇、(E)-2-己烯-1-醇、2-乙基-1-己醇;春雪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乙酸己酯、(Z)-乙酸叶醇酯、里那醇、1-己醇;京引黄桃1号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乙酸乙酯、乙酸己酯;金奥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乙酸己酯、(Z)-乙酸叶醇酯、乙酸乙酯、里那醇;沪油018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乙酸己酯、(Z)-乙酸叶醇酯、(E)-2-己烯醛、乙酸异丁酯;秋燕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和(E)-2-己烯醛;瑰宝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Z)-乙酸叶醇酯、乙酸己酯、1-己醇;中油8号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1-己醇、里那醇。  相似文献   

4.
玫瑰花发育过程中芳香成分及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研究玫瑰花发育过程中芳香成分及其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唐紫’玫瑰花发育过程中芳香成分及其含量的变化。【结果】花蕾期共检出芳香成分53种,萜烯类化合物是主要香气成分,含量较多的芳香成分有γ-依兰油烯、α-雪松烯、α-蒎烯、反式-α-香柠檬烯、顺式-乙酸-3-己烯酯、长叶马鞭草烯酮;初开期共检测出65种芳香成分,醇类、酯类和萜烯类化合物是主要香气成分,含量较多的有β-香茅醇、乙酸香茅酯、苯乙醇、香叶醇、乙酸正己酯、橙花醇、乙酸苯乙酯、顺式-乙酸-3-己烯酯;半开期共检测出芳香成分62种,醇类、酯类和萜烯类化合物是主要香气成分,含量较多的有β-香茅醇、香叶醇、苯乙醇、乙酸香茅酯、橙花醇、乙酸正己酯、乙酸苯乙酯和α-月桂烯;盛开期共检测出芳香成分65种,主要为醇类、酯类和萜烯类化合物,含量较多的有β-香茅醇、乙酸香茅酯、苯乙醇、乙酸香叶酯、香叶醇、乙酸苯乙酯、橙花醇、乙酸正己酯和α-月桂烯;盛开末期共检测出芳香成分58种,主要为醇类、酯类和萜烯类化合物,含量较多的有β-香茅醇、苯乙醇、乙酸苯乙酯、乙酸香茅酯、α-月桂烯、α-蒎烯、柠檬烯和乙酸香叶酯;伴随花的不断发育,醇类化合物含量迅速增加,半开期含量最高;酯类化合物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盛开期含量最高;萜烯类化合物在花蕾期含量最高,初开期迅速下降,至盛开末期又有所上升;醛类化合物的含量呈先迅速升高后迅速降低的趋势,盛开期含量最高。【结论】玫瑰花发育的不同时期,芳香成分及含量差异明显。鲜花的主要香气成分在初开期基本形成,大部分芳香成分在半开期至盛开期含量最高。因此,生产中提取玫瑰精油时,应选择开放程度在半开期至盛开期的鲜花进行采摘。  相似文献   

5.
两个品种苹果果皮和果肉中香气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元帅’和‘长富2号’苹果果皮和果肉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元帅’苹果主要香气成分为2-己烯醛、己醛、乙酸-2-甲基-1-丁酯、乙酸乙酯、乙酸己酯、1-己醇、2-甲基-1-丁醇、(E)-乙酸-2-己烯-1-醇酯、(E,E)-2,4-己二烯醛、乙酸丁酯和1-丁醇;‘长富2号’苹果主要香气成分为乙酸-2-甲基-1-丁酯、2-己烯醛、己醛、乙酸己酯、2-甲基-1-丁醇、(E,E)-2,4-己二烯醛、1-己醇、2-甲基丁酸己酯和5-乙基-2(5H)-呋喃酮;根据香气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可将‘元帅’和‘长富2号’划为‘酯香型’苹果中的‘乙酸酯型’;2个品种苹果果皮中的香气成分种类多于果肉中的香气成分种类.  相似文献   

6.
不同成熟期金太阳杏果实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静态顶空(SHS)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商熟期及完熟期的金太阳杏果实香气组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金太阳杏的香气共47种,主要成分为醇类、醛类、酮类、酯类和酸类,但在果实不同成熟期,香气组成及含量差异很大。金太阳商熟期检测出33种成分,占总峰面积的82.37%,主要香气物质为乙酸己酯、乙酸-4-己烯-1-醇酯、二羟乙酸、6-甲基-5-庚烯基-2-酮、2-己烯-1-醇(E)、1,2-邻苯二甲酸二乙酯、2-(1-甲基乙基)-环己烯、3-己烯-1-醇(Z)、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2,6,6-三甲基-1-环己烯-1-酮。完熟期共检出香气成分18种,占总峰面积的71.84%,主要包括顺-3-己烯-1-醇酯、二羟乙酸、乙酸己酯、10-苯-4,8-(甲基亚氨基亚甲基)萘-9,11-二酮、1,2,4-三甲基苯、萘、2-苯并噻吩。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修剪粗老茶品质,试验利用人工接种优势菌种发酵普洱茶,从香气方面研究白参菌发酵普洱茶工艺的优劣,开发一种具有独特风味和香气的新型菌茶产品。结果表明,接种白参菌发酵后,不利于茶叶香气的成分β-芳樟醇由15.09%急剧下降到1.70%,11种不利于茶叶品质的香气成分含量显著降低或消失;同时,新产生了β-红没药醇、4-己基-2,5-二氧-3-呋喃乙酸、N-乙基琥珀酰亚胺3种关键香气物质,有利于茶叶品质改善。通过人工接种优势菌种发酵,茶叶香气朝着有利的方向转变,茶叶品质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红肉火龙果酒天然酵母发酵期间其糖组分、酒精度、p H、可滴定酸、总酚、抗氧化活性、甜菜苷含量、色泽、甲醇、高级醇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发酵6 d后,可转化糖全部耗尽,酒精度达到10%(V/V)以上,该天然酵母菌株的起酵速度和转化糖利用率明显优于目前常用的商业葡萄酒酵母。发酵期间,火龙果酒中高级醇(异丁醇、3-甲基丁醇、2-甲基丁醇)和甲醇的含量均处于正常果酒含量范围内,并且也没有观察到明显的色泽变化。随着酵母发酵的进行,新鲜火龙果中正己醇(及其衍生物)和正十三烷两种主体风味成分的相对含量逐步下降。同时,生成了很多新的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是醇和酯类,其中乙醇、苯乙醇、乙酸苯乙酯、异戊醇、2-甲基-1-丁醇和异丁醇构成了火龙果酒的主体风味。  相似文献   

9.
以可可鲜豆为原料,选取酿酒曲増香高产型、葡萄酒/果酒专用型、32762、1425、1557、葡萄酒/果酒高活性型、1793共7种酿酒酵母进行发酵,利用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分别对7种可可果酒不同发酵阶段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发酵2周时,酒液中检出的香气成分分别为41、47、37、39、36、50、35种,其中葡萄酒/果酒高活性型酿制的果酒中香气成分种类较多;可可果酒中香气成分以醇类和酯类为主,主要的酯类成分为辛酸乙酯、癸酸乙酯、苯乙酸乙酯、乙酸苯乙酯、9-十六碳烯酸乙酯,醇类中乙醇和苯乙醇存在较多,其中苯乙醇为呈香成分,这些特征香气成分赋予了可可果酒独特的风味。通过仪器测定和嗅闻感官综合判断,葡萄酒/果酒专用型、葡萄酒/果酒高活性型发酵的可可果酒香气和口感较好,适宜大众口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提高‘蛇龙珠’干红葡萄酒的香气物质含量.【方法】以酿酒酵母VR以及VR与非酿酒酵母(MGFSH-5)混合发酵的‘蛇龙珠’干红葡萄酒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其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两种发酵方式发酵酒样中共检测出115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31种、酯类58种、酸类13种、萜烯类13种,其中相同成分有50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发酵方式的酒样中醇、酯、酸、萜烯类化合物可以很好地区分,其中混菌发酵酒样中分为3类,单一菌株发酵方式的酒样中则分为两类;丙酸乙酯、辛酸乙酯、乙酸苯乙酯、2-丁醇、己酸异丁酯、辛酸甲酯、正己醇、乳酸异戊酯、辛酸异戊酯、异戊醇对酒的贡献很大.【结论】酿酒和非酿酒酵母共酵可提高‘蛇龙珠’干红葡萄酒的香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