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对云产卷烟品牌导向型烟叶原料基地单元建设进行分析,指出基地单元建设过程中存在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基地单元基础管理不到位、合作社建设不到位、基地单元烟叶不能满足工业需求、工业参与单元建设深度不够、基地单元建设面临拐点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大基地基础设施投入、强化烟叶生产基地管理、促进基地单元验收工作、加强工商研合作、推进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等促进基地单元建设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五峰县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维  罗祖平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1):171-173
山区烟叶种植相对分散,晾晒烟区烟叶生产环节较为复杂,创新烟叶合作社模式,解决"在哪种烟"、"谁来种烟"、"怎么种烟"3个问题,关乎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对五峰县7家烟农合作社进行调研,重点调研湾潭基地单元龙发烟农合作社,提出通过政策引导、烟草补贴的外部推动,实现盈利的内部刺激来推进合作社建设,实践证明:发展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是提高烟草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规模化种植大幅提高专业服务水平、解决小农生产差异性与质量均匀性的有效途径,提升了烟叶生产整体水平,增加了烟农收益,为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阻碍郴州烟叶发展的制约瓶颈,从稳定烟农种烟积极性,培育职业烟农、提高劳动效率,节约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烟叶质量、培育烟叶特色三个方面着眼,提出了加快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的战略思路,指明了未来烟草农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对于提高郴州烟叶生产整体水平,增加和保障烟农收入,减轻烟农劳动强度,加快烟叶产业化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余庆县在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中,以基地单元为单位,引导组建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实现了烟叶生产提质增效、减工降本,有力促进了余庆烟叶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烟叶市场规模持续压缩的前提下,降低烟农的生产成本是保证烟农收入不减的一个途径,而免剪叶烤烟育苗技术可以大大降低烟农的生产成本,实现烟农增收。为了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此项技术,本文介绍了免剪叶育苗技术的优势、育苗和移栽技术规程,以期进一步在烟叶生产中推广,实现烤烟生产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6.
针对邵阳市烟叶生产的现状,在分析当前烟叶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邵阳烟叶生产的对策。邵阳市烟叶生产历史悠久,但目前存在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土壤资源保护不够、烟农素质整体偏低,先进种植技术的推广速度与烤烟发展速度不协调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本烟田土地整理,抓好从烟人员管理和烟农队伍培训,全面推进基地单元标准化生产为主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烟叶产业促农增收途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当前政策性调控种植规模的形势下,促进烟农稳定增收的工作难度加大,为实现"规模减而收入不减",从烟叶生产降本增效、多元化经营促增收、精准扶贫助增收3个方面探析了促农增收的途径,以期为发展烟叶产业促农增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烟农队伍作为烟叶生产的主体,其稳定性影响着烟叶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针对山地烟区烟农流失问题,以湖南中烟·白沙——巫山河梁基地单元为例,通过烟农队伍现状及流失原因分析,提出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背景下烟农队伍的稳定措施.[结果]自然地理条件制约、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与烤烟种植比较效益不明显是导致山地烟区烟农流失的主要原因.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模式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性与覆盖范围,拓展辅助产业提供优质微利的专业化服务,建立有效的烟农培训体系促进传统烟农向现代烟农的转变、实施烟农激励政策提高烟农种烟积极性等措施,能有效提高山地烟区烟农队伍的稳定性.[结论]研究结果对山地烟区烟农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清远(连州)烟区发展基地单元的可行性,对清远(连州)烟区的烟田基础设施、人才队伍建设、自然生态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烟农和政府种烟积极性、工业企业发展态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清远(连州)烟区已具备发展1~2个基地单元的基础条件,烟农积极性稳步提高、政府对烟叶产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清远(连州)烟叶的浓香型特色获得工业企业认可。分析了影响清远(连州)烟区发展的主要原因,其中烟叶种植收购规模不大是目前影响清远(连州)基地单元建设的最主要原因。提出实现清远(连州)烟区大跨步发展、加快基地单元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烟叶生产在我国已成为一个重要产业,是烟草行业的基础,也是广大烟农的主要收入来源。不断地提高烟叶质量和产量,增加烟农的收入,形成优质主料烟叶与优质填充型烟叶协调发展的格局,保持良好的烟叶发展态势,对黑龙江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以及烟区的广大烟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于2005年11月7~28日,对哈尔滨烟区的宾县、肇东、绥化、汤原、富锦以及牡丹江烟区的宁安、海林、勃利、密山、宝清等10个市县20个村100户烟农的烟叶生产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促进烟农增收,是重庆烟叶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也是重庆烟草人持之以恒的奋斗目标。近年来,重庆烟草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土地和用工成本急剧上升、极端气候条件导致灾害频发、市场需求与生产实际有脱节、其他产业对烟叶冲击较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烟农多元化产业增收体系建设。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在坚持以烟为主的前提,拓宽增收渠道、丰富增收内容、推广增收实践、完善增收模式、注重增收评估、服务增收发展,探索研究建立重庆烟农多元化产业增收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为针对性地改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提高烟农的烟叶生产水平,利用对贵州黔西县12个种烟村180户烟农的调研数据,归纳分析了黔西县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烟农对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满意度评价以及需求意愿。结果表明:2005—2012年黔西县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烟农对此的满意程度总体不高,其对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意愿仍然强烈。对此,应重点从机耕道路、灌溉设施以及密集烤房等方面改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3.
烟叶基地单元建设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推进烟叶基地单元建设工作的措施,包括深化工商合作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培育适宜的种植主体、逐步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加强基层建设等内容。通过做好上述工作,最终解决好烟叶质量及效益问题,实现烟叶原料保障上水平。  相似文献   

14.
王树林  向盼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687-9688,9698
[目的]为提高植烟的经济效益,增加烟农收入.[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烤烟M型宽垄双行套种豌豆尖的效益.[结果]烟叶产量平均增加166.3 kg/hm2,鲜豌豆尖产量2 904.0 kg/hm2,烟农增收11 525.82元/hm2.烤后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评吸得分较高,以打掉底脚叶后套种豌豆尖为最佳时间.[结论]烤烟M型宽垄双行套种豌豆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烟农增收和烟区经济社会发展,红塔区烟叶分公司2010年通过推广、完善”黄官模式”,把赵桅、常里、黑村和马桥四个现代烟草农业专业合作社,达到并实现降工增效、稳定发展、质量提升、烟农增收的总体目标要求。本文从生产效益评价体系的研究、不同生产组织形式烟叶种植效益分析和烟叶生产组织形式的优化分析着手对玉溪红塔区烟叶生产组织形式进行了多目标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6.
烟农专业合作社是新型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发展绿色烟叶是我国提高烟叶安全性的重要措施,发展绿色烟叶必须转变传统生产方式.构建烟农专业合作社与绿色烟草互促共进的发展机制,探索烟农专业合作社在绿色烟叶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推动绿色烟叶的发展,促进烟叶标准化生产,打造“生态、特色、安全、优质”烟叶品牌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分析了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对于发展绿色烟叶的优势及面临的困难,提出了烟农专业合作社促进绿色烟叶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襄城县结合本地烟叶生产实际,依托土地流转政策,通过轮作倒茬,落实先进实用技术,积极探索多元经营、综合发展的烟农增收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对襄城县烟农增收模式概况进行了系统阐述,对襄城县促进烟农增收所采取的做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如何做好烟农增收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楚雄烟区的发展现状,指出烟叶标准化生产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关键举措,是提高烟叶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烟草商业企业提质增效、保障烟叶有效供给、保证烟农增收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对楚雄州烟叶标准化生产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研究,并对楚雄烟区烟叶标准化生产今后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烟叶生产事关烟草行业的稳定发展,烟农增收事关烟草行业全局的稳定。为稳定烟农队伍,增强内生动力,南阳市烟草公司综合分析了烟农增收措施和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打造烟农增收、产业增效的局面,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贡献烟草行业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如何提高烟叶分级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烤烟烟叶分级存在系列问题,提出加强对烟农的分级指导、规范收购、提高烟叶站收购人员和入户预检的分级质量等措施,以促进提高烟叶分级质量、增加烟农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