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了探究长岛(C)、大连(D)、威海(W)、胶南(J)4个中国不同地理种群刺参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采用完全双列杂交建立16个杂交和自交群体组,测定不同日龄(30日龄,60日龄,80日龄,105日龄)的杂交及自交后代生长情况,分析后代生长杂种优势和各组合配合力。结果发现,不同组幼参的生长速度不同,30至80日龄杂交组与自交组差异不显著,105日龄时杂交组D(♀)×J(♂)(DJ)组、WD组、JD组、JC组显著高于自交组(CC组、WW组、JJ组);不同杂交组的杂交优势率在同一生长阶段各不相同,而同一组在不同生长阶段也存在差别,CD组、JC组和JD组始终为正值,CW组始终为负值,随着各组刺参的生长杂种优势率为正值的组增多,其中105日龄JC组最高,为9.69%;D(♀)、J(♀)和D(♂)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高;30至60日龄JD组特殊配合力较高,80至105日龄WD、JC、CW和DJ组特殊配合力较高。综合分析认为C(♀)×D(♂)、D(♀)×J(♂)、J(♀)×C(♂)和J(♀)×D(♂)杂交组合具有良好的生长和较高特殊配合力。  相似文献   

2.
野猪家猪杂交组合与家猪组合的繁殖性能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鄂西黑猪(♀)×野猪(♂)、长白(♀)×长白(♂)、大约克(♀)×大约克(♂)、长白(♀)×大约克(♂)4种不同组合的31头母猪同一胎次的繁殖性能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产仔数上,野黑杂交组合分别比长长、大大、长大组合高(P<0.01);在泌乳力、弱仔率上,野黑组合分别比其他组合低(P<0.05);在育成率上,野黑杂交组合与其他组合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野黑杂交组合在仔猪的初生重、初生窝重、断奶个体重、断奶窝重方面均低于其他组合,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以广西原种种群中红壳色文蛤(G、g)、江苏原种种群红壳色文蛤(S、s)为材料,进行不同地理种群双列杂交试验,建立杂交组合G(♀)×s(♂)和S(♀)×g(♂),自交组合S(♀)×s(♂)和G(♀)×g(♂)。对各组合受精卵直径、孵化率以及早期生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广西种群红壳色文蛤为母本的组合G×s、G×g在受精卵直径与以江苏种群为母本的组合S×g、S×s存在差异(P0.05),孵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浮游期以及附着期的壳生长均表现为母本效应,组合G×s、G×g生长较组合S×s、S×g更具生长优势。杂交组合均比自交组合生长快,表现出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4.
为选育出适合北方海域环境、具有优良经济性状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良种,以菲律宾蛤仔(以下简称蛤仔)中国莱州群体(C)与朝鲜新义州(K)群体为亲本,采用双列杂交方法建立2个自繁群体CC(C♀×C♂)和KK(K♀×K♂)、1个正交群体CK(C♀×K♂)和1个反交群体KC(K♀×C♂)。结果表明:CC组受精率最高,为(96.23±1.67)%,CK组受精率最低,为(88.80±1.84)%;CC组孵化率最高,为(86.80±0.78)%,KC组孵化率最低,为(72.05±0.82)%;在幼虫期,生长和存活总体表现为杂种劣势,壳长和壳高在15日龄时由大至小依次为CCCKKKKC,15日龄时CK组存活率为(33.00±3.51)%,KC组存活率为(13.40±4.45)%;在稚贝期,生长和存活表现出杂种优势,壳长90日龄和壳高120日龄生长的杂交优势分别达到最大,分别为16.91%和12.53%,120日龄时KC组存活率最高,为(79.82±1.02)%,KK组存活率最低,为(65.51±1.58)%;在45、90和120日龄,C群体父母本的壳长、壳高都具有正向的一般配合力(GCA),说明中国莱州群体可作为优良亲本与其他群体组配;KC组的特殊配合力(SCA)在90和120日龄后逐渐大于CK组。研究表明,以中国莱州群体为父本与朝鲜新义州群体为母本杂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盐度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大黄鱼(♂)自交F1和大黄鱼(♀)×(鋔)鱼Miichthys miiuy(♂)杂交F1初孵仔鱼存活的影响.将大黄鱼和杂交F1初孵仔鱼从盐度27的海水中分别转移至盐度12、17、22、27、32、37和42的海水中.结果表明,大黄鱼和杂交F1初孵仔鱼的存活率、平均存活时间(MST)、不投饵存活系数(SAI)随着盐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在盐度12 ~ 32范围内,杂交F1初孵仔鱼的SAI值高达62.42 ~86.56,明显比大黄鱼初孵仔鱼高(46.18~53.89).在盐度12条件下,大黄鱼和杂交F1初孵仔鱼的MST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69±0.16)d和(13.47±0.35)d;盐度42时,MST降至最低(4.91±0.27)d和(6.30±0.27)d.相同盐度下,对大黄鱼和杂交F1初孵仔鱼的存活率下降趋势、半数死亡时间(DT50)、平均存活时间(MST)和不投饵存活系数(SAI)的分析显示,杂交F1初孵仔鱼具有更好的存活能力,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研究亮点:众学者关于鱼类杂交的研究多着眼于杂交子代在生长性能、抗逆性、抗病力和肉质等方面的杂种优势,然而关于杂交子代在耐盐性方面的杂种优势研究尚少.本研究对大黄鱼(♀)×(鋔)鱼(♂)杂交和大黄鱼自交初孵仔鱼的耐盐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为鱼类杂交子代在耐盐性方面的杂种优势研究提供了材料,并为大黄鱼(♀)×(鋔)鱼(♂)杂交初孵仔鱼培育的盐度条件的选择奠定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通过杂交育种解决南日鲍种质退化问题以促进鲍养殖效益,分别选取2012年10月份开展的南日鲍(♀)与皱纹盘鲍大连群体(♂)、盘鲍日本群体(♂)杂交所得的苗种以及南日鲍自交所得的3种苗种,于2013年3月份在海区水质情况良好的同一渔排吊笼养殖进行对比试验,试验分为3组,每组2 500个鲍苗,试验390d左右,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测定鲍的体长、体重,分别统计每组鲍的数量。结果表明:分苗前,杂交鲍苗的生长速度、度夏养殖成活率均显著高于自交所得鲍苗(P0.05);而南日鲍(♀)×盘鲍(♂)杂交所得鲍苗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成活率略高于南日鲍(♀)×皱纹盘鲍(♂),但差异不显著(P0.05);当年秋季分苗后,养殖鲍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成活率依次为:南日鲍(♀)×盘鲍(♂)南日鲍(♀)×皱纹盘鲍(♂)南日鲍(♀)×南日鲍(♂),且3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在鲍养殖生产中,采用杂交育种改良和优化鲍种质是切实可行的,可显著提高鲍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巢湖(C)、滆湖(G)、洪泽湖(H)、石臼湖(S)和太湖(T)等5个湖泊群体的黄颡鱼种质进行生长性能评估并选择快长繁育组合,2012年利用来自5个湖泊的黄颡鱼亲本建立49个全同胞家系(包括17个群体间繁育组合和5个群体内繁育组合),各家系经仔稚鱼、幼鱼中间培育后植入电子标记混养,测定了120、460日龄鱼体质量性状及家系存活率。用混合线性模型估计不同群体和家系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计算不同繁育组合优势率。结果表明,黄颡鱼各群体体质量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 25~0. 66; G、T、S作为亲本时,子代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较高,分别比群体均值高2. 98%、2. 99%、0. 98%,是体质量性状育种的优良亲本群体。各群体间繁育组合体质量均值(105. 48 g)比群体内繁育组合均值(101. 83 g)高3. 58%。各组合以G(♂)×S(♀)、G(♂)×C(♀)、S(♂)×T(♀)组合收获的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为高,分别为125. 55、121. 76、120. 08 g。G(♂)×S(♀)、G(♂)×C(♀)、S(♂)×T(♀)繁育组合体质量存在较明显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中亲优势率分别为29. 89%、22. 36%、20. 99%,超亲优势率分别为15. 77%、11. 50%、4. 62%。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黄颡鱼生长性能遗传选择的准确性,并为实现良种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贵州高寒山区放牧型羔羊的优化杂交组合,探索本地黑山羊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选取日龄相近的F1南江黄羊(♂)×(♀)本地黑山羊、F1努比亚山羊(♂)×(♀)本地黑山羊及贵州本地黑山羊羔羊各30只,按品种分成3组,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观测其90 d后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屠宰性能。研究结果表明:F1努比亚山羊(♂)×(♀)本地黑山羊组的日增重、体高、胸围、屠宰率、净肉率等指标均优于F1南江黄羊(♂)×(♀)本地黑山羊组和本地黑山羊组。说明F1努比亚山羊(♂)×(♀)本地黑山的生产性能比较优良,适合在贵州高寒山区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9.
按照Griffing Ⅳ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利用11个相关农艺性状优良亲本筛选出55个杂交组合。所有F1代杂交组合及其亲本采用随机区组重复3次的方法,对番茄品质性状进行杂种优势研究与配合力分析,筛选出强优势与高配合力组合。结果表明,果形指数主要由加性效应组成,果肉厚度主要由显性效应组成,每个亲本不同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均存在区别;硬度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大组合为18P24×18696(70.23),果形指数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高组合为18920×18P24(0.88),果肉厚度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大杂交组合为18954×18943(1.05);综合3种品质性状最优越组合有:18920×18P24、18P24×18696、18954×18943;番茄各性状遗传力依次为果肉厚>硬度>果形指数。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优质黑猪生产杂交方式,以淮猪及苏钟猪为亲本,开展淮猪(♂)×苏钟猪(♀)、苏钟猪(♂)×淮猪(♀)正反、反正杂交试验,在相同营养水平及饲养管理条件下统计杂种猪繁殖、生长、肥育性能,比较2种杂交方式生产杂种猪的性能。结果表明:淮苏杂种猪头胎产仔数[(11.86±2.21)头]高于苏淮杂种猪[(10.89±2.20)头],但产活仔数略低于苏淮杂种猪;初生个体质量[(1.41±0.22)kg]极显著小于苏淮杂种猪[(1.52±0.35)kg](P0.01),但28日龄断奶个体质量、120日龄平均个体质量均高于苏淮杂种猪,180日龄平均个体质量、40~60 kg阶段平均日增质量略低于苏淮杂种猪,提示淮苏杂种猪虽早期增质量快,但育肥期效果不如苏淮杂种猪;且淮苏杂种猪表现为高、短、壮体型,而苏淮猪相对细长。因而,生产75%优质黑猪应以后期育肥效果好的苏淮杂交组合为优势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利用棉花杂种优势,促进三系杂交棉的选育,以哈克尼西棉、三裂棉(D8)和海岛棉(05 53A)3种不同来源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新疆早熟陆地棉新陆早33号、新陆早36号、系9为回交亲本,连续回交4代,获得9个新不育系(A1~A9);用3个恢复系(R1~R3)与之进行杂交,获得27个杂交组合,并对8个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系衣分、籽棉产量、纤维长、整齐度、马克隆值、伸长率和比强GCA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恢复系纤维长、伸长率、比强和籽棉产量GCA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杂交组合铃质量、衣分、马克隆值、伸长率、比强和籽棉产量SCA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纤维长和整齐度主要受加性效应的影响,铃质量主要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马克隆值、伸长率、比强和籽棉产量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的影响。从GCA来看,产量性状中铃质量和籽棉产量的GCA效应值是正值的比例较高(均为58.33%); 3个恢复系中,R3的7个性状的GCA效应值均为正值;9个不育系中,A1、A4的GCA效应值综合较高,A6籽棉产量的GCA效应值最高,A9纤维长的GCA效应值最高。从SCA来看,产量性状中铃质量和衣分的SCA效应值是正值的比例较高(均为55.56%);杂交组合A2×R1、A6×R2、A5×R3、A7×R3、A8×R3产量性状的SCA效应值综合较高;A5×R1、A3×R2品质性状的SCA效应值综合较高;A9×R1、A7×R2、A4×R3产量和品质性状的SCA效应值综合较高。  相似文献   

12.
白桦5×5完全双列杂交种苗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白桦杂交子代种苗性状的分析,估算白桦亲本的遗传参数,为白桦第二代强化种子园的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2003年在白桦强化种子园中以小北湖(BH)3个优树、帽儿山(M)2个优树作为杂交亲本,按5×5完全双列交配设计进行控制杂交,测定白桦25个杂交组合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及其苗高、地径等.结果表明,25个杂交组合的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及其苗高、地径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千粒重、发芽率和发芽势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反交效应差异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苗高的一般配合力差异显著,而地径的一般配合力差异不显著,苗高和地径的特殊配合力及反交效应差异极显著;根据杂交子代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从25个杂交组合中初选M4×M1、BH3×BH2、M4×BH3、BH2×BH1、BH2×M1组合为优良组合,M4和BH3为优良亲本.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抗虫杂交棉高产、优质、抗虫同步改良方法。[方法]利用10个优异纤维品质陆地棉品种和6个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配组的10×6 NCII交配设计,对其产量、品质及抗虫性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Bt基因能在F1得到显性遗传,遗棉2号具有最好的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AcalaSJ-3具有最好的纤维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苏联8908×32B、Acala(1)×中棉所30等组合的各性状特殊配合力较好,亲本的一般配合力与组合间特殊配合力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效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试验采用两套亲本自交系P_1和P_2(P_1为4个自交系。做母本;P_2为7个自交系,做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成28个正交组合,估算其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总配合力(TCA)及其三者之间的相关。结果表明:P_1和P_2亲本组中某性状GCA的大小对F_1该性状SCA的优劣起着决定作用;利用自交系的GCA效应进行性状互补是有效的;SCA在直接构成产量“三要素”(穗、粒、重)中任何一项的正效应对育种效果意义重大。然而,TCA则是产量育种不可忽视的参数。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对杉木速生性进行配合力“逆向选择”的遗传增益, 分为3 种不同的选择方式: 一般配合力的优良家系选择; 特殊配合力的优良家系选择; 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交互轮回选择. 结果表明, 在一般配合力选择的基础上, 进行特殊配合力选择, 可以取得明显效果, 其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 ΔGH= 9.65% , ΔGD1.3= 8.95% 和ΔGV= 27.46% . 还探讨了各阶段遗传增益计算的方法, 以及应用推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杂交水稻亲本光合作用以及产量相关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力,为杂交水稻高光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3个恢复系和5个不育系为亲本,采用3×5NCII遗传设计,对光合作用相关的6个指标和5个产量性状进行配合力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组合间除胞间CO_2浓度差异达显著以外,其余指标和性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除有效穗和穗长等性状受组合特殊配合力影响外,其余性状主要受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制约;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一般配合力与狭义遗传力差异不大,加性效应遗传较大,遗传稳定。恢复系RM222、R8319和GR8206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较高,通过杂种优势的分析,GR8206的杂种优势较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胡麻两系杂交亲本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胡麻两系杂种优势的亲本配合力遗传基础,为胡麻两系杂交种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7份温敏型雄性不育系和11份国内外主栽油用及纤用亚麻优良品种为亲本材料,按照遗传交配设计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置77(7×11)份杂交组合,利用DPS软件分析两系胡麻杂交亲本14个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亲本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及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胡麻两系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其主要表现为加性基因效应遗传的性状有:株高、工艺长度、分茎数、分枝数、每果粒数、千粒重和含油率、油酸、亚油酸、硬脂酸、棕榈酸;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共同影响的性状有:单株果数、单株产量和亚麻酸组分。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大小顺序分别为:工艺长度>千粒重>株高>每果粒数>分枝数>单株产量>分茎数>单株果数;含油率>亚麻酸>硬脂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亲本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在同一亲本(组合)的不同性状间和同一性状的不同亲本(组合)间存在较大差异,且亲本的GCA效应与SCA效应没有直接的关系。在供试的18份亲本材料中,不育系113S、16-1-1-2、24-1-1-1、T-11和1S,恢复系陇亚10号、天亚9号、轮选3号、Macbeth和AC Watson在某些农艺和品质性状上具有较突出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是较优的亲本材料。所组配的77份杂交组合14个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存在广泛的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优势大小因性状而异,其竞争优势与亲本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与亲本GCA的相关性多高于SCA,与恢复系的GCA相关性多高于不育系,强优势组合的特点是双亲或亲本之一具有较高的GCA效应,或具有较高的SCA效应。此外,亲本GCA效应,特别是恢复系的GCA效应对杂种优势的贡献要明显高于不育系。【结论】胡麻两系杂种优势表现与亲本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紧密相关,其亲本一般配合力(GCA),特别是亲本一般配合力(GCA)高的恢复系的选配,是组配强优势胡麻两系杂交育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两系杂交粳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以4个粳型光敏核不育系和8个恢复系为亲本,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对8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测定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所测性状主要受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制约,每穗实粒数和单株粒重受组合特殊配合力的影响相对较大;父本一般配合力的作用明显大于母本一般配合力的作用,不育系“S23”和恢复系“选二”、“C418”等亲本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方差较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最小二乘法对玉米不完全双列杂交产量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对产量性状的表达均起作用 ,但以一般配合力效应为主。在与对照优势的相关性分析中 ,双亲一般配合力效应之和与其相关达极显著水平 (r =0 92 98 ) ,而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与其相关为 (r =0 36 81)。本试验一般配合力效应为正向的自交系分别为A3180 (2 2 4 90 9)、DB42 4(12 9 34 1)、48- 2 (5 5 0 2 4) ;前 4名强优势组合分别为DB42 4×A3180 (4 1 16 % )、DB40 6×A3180 (38 98% )、DB42 8×A3180 (34 11% )、DB42 4× 48- 2 (2 8 6 2 % )。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采用当前推广的恢复系明恢63、CDR22、6326,及本所育成的新恢复系552、679、562、682,共计7个恢复系与D汕A、D90A、G46A等5个不育系组成7×5的不完全双列杂交进行产量配合力测定.结果是:①不育系亲本中以D90A的一般配合力最好,其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为4.33;②恢复系亲本中以552最好,其次明恢63其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分别为7.78、6.46;③D90A×6326,Ⅱ-32A×6326的特殊配合力最好,其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分别是5.88、4.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