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9 毫秒
1.
一种运用温度控制实现小麦杂交繁殖的新技术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成功,目前进入品种选育阶段。这项新技术成功解决了杂交小麦育种产量低和制种纯度难以保证两大难题,是世界杂交小麦育种技术上的新突破,已获国家发明专利。该技术可以概括为3个特点:杂交种优势比较强,种子生产技术简单易行,种子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杂交小麦研究进展,进一步为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与杂交小麦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总结杂交小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进展。【结果】通过对杂交小麦多年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同时利用形成的三系法、化杀法、两系法和核不育法杂交小麦生产体系,选育和审定了一系列的杂交小麦品种,特别是两系法杂交小麦,得到了推广应用。【结论】虽然杂交小麦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基因发掘和机制解析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在生产应用上,也与水稻和玉米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加强杂交小麦研究对基础和应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杂交水稻成功经验对杂交小麦育种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回顾了我国三系杂交水稻的育种历程 ,重温了其育种经验 ,分析了杂交小麦研究落后于杂交水稻的原因。作者指出 ,对于T型、AL型和Q型杂交小麦 ,应首先解决不育系种子严重皱缩和发芽率低的缺陷 ,其次应降低恢复系的株高 ;对于K型杂交小麦 ,应着重解决易恢性差的缺点。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复合型种衣剂包衣处理对杂交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杂交小麦复合型种衣剂能提高杂交小麦的实验室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增强种子的α-淀粉酶活性,增加幼苗的干物质重量,提高叶绿素α、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提高幼苗的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苗足苗壮,分蘖数增加,对杂交小麦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广西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裟种子和杂交玉米种子是目前广西生产量和销售量最大的农作物种子。本文分析了广,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现状,存在问题及对当前广西种子产业的影响,提出广西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传来喜讯,由北京市农科院选育的京麦6号、7号杂交小麦种子日前在巴基斯坦试种成功,令当地小麦增产近50%。双方现已签订了政府间协议,京产杂交小麦有望于4月走出国门,在巴基斯坦开展大面积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7.
质量决定效率,种子的质量是决定种子企业生存的关键=在农作物杂交种子的生产过程中,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质量。如何提高农作物杂交种子的生产效率是每个种子企业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杂交水稻种子为例,结合作者多年生产杂交水稻种子的经验,阐述提高水稻杂交种子生产效率的主要技术措施,并期望这种思考能给其他各种农作物杂交种子的生产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复合型种衣剂包衣处理对杂交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杂交小麦复合型种衣剂能提高杂交小麦的实验室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增强种子的α-淀粉酶活性,增加幼苗的干物质重量,提高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提高幼苗的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苗足苗壮,分蘖数增加,对杂交小麦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记者近日从农业部获悉,农业部在对2006年全国“两杂”种子生产情况和2007年“两杂”种子需求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后认为,2007年,我国“两杂”种子市场供求形势将是:杂交玉米种子供大于求,杂交水稻种子平衡有余;“两杂”种子质量水平总体良好,价格运行将保持平稳。  相似文献   

10.
杂交小麦     
美国于80年代最先实现了杂交小麦种子的商品化 ,而法国是从1994年开始的 ,在这些年里 ,关于杂交小麦的研究 ,各国都比较重视 ,并取得了很大进展。英国小麦总播种面积200万hm2,1998年杂交小麦播种面积1000万hm2。目前杂交种子的选育 :HybriTech和Hybrinova ,商品化杂交小麦品种1个。法国小麦总播种面积480万hm2,杂交小麦现已实现商品化。1998年杂交小麦播种面积8万hm2,目前杂交种子的选育 :HybriTech和Hybrinova,商品化杂交小麦品种有12个。比利时小麦总播种面…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日前在京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投资设立中种杂交小麦种业(北京)有限公司,致力于加快杂交小麦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此举标志着我国杂交小麦育种技术将进人大规模产业化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种子工程实施以来,我省种子产业获得了前所末有的发展。其中:以玉米杂交制种为代表的制种业发展较快,我省已连续多年成为全国玉米杂交种子第一调出大省,成为名副其实的种子生产大省,仅2003年全省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就达到108万亩,生产种子4.2亿kg,占全国年玉米种子需种量的50%以上,为全国的玉米生产做出了贡献。如何进一步提高玉米杂交种的质量.生产精品种子是做大做强甘肃种业的当务之急。本文就如何提高王米杂交仲子制件质量主要措施谈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1992年中国在国际上率先报道育成小麦温光敏两用核不育系,这是近40年来世界杂交小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在过去10年中,中国温光敏两系法杂交小麦在不育系、强优势组合、制种等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在长江上游麦区正逐步走向大面积生产,该技术体系已成为目前进展最快、最有发展前景的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途径之一。本文总结了温光敏两系法杂交小麦关键技术研究的主要进展,同时对该技术体系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国内外杂交种子生产现状,综述了杂交种子生产在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黄瓜杂交种子生产的适宜密度为5500株/667m2,授粉的适宜温度为25℃左右,每667m2施钾肥40kg增产效果较好,并指出了中国黄瓜杂交种子生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 2002年全国杂交玉米、杂交水稻(以下简称"两杂")种子生产情况,做好 2003年"两杂"种子供应和指导工作,最近,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各省种子管理部门,根据 2002年全国"两杂"种子的生产和库存情况,分析了 2003年"两杂"种子的供需形势.分析表明, 2003年杂交玉米种子将供过于求,杂交水稻种子供需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16.
人工老化对杂交小麦种子生理特性和种子活力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BNS型杂交小麦和2个常规小麦品种的种子为材料,人工加速老化种子,研究不同小麦品种老化过程中生理特性和种子活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POD活性均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杂交小麦的抗老化能力明显高于常规小麦品种,在相同处理时间下杂交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显著高于常规小麦种子.老化过程中,常规小麦种子活力并不是以等速率递减,在老化初期(0~4 d)内下降较慢,4d后开始快速下降;杂交种在老化末期(8 d),活力才开始下降,并且下降幅度不大.5个材料中BNS/YN0901组合杂交小麦种子活力最强.老化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则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呈微升趋势.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常规小麦与杂交小麦品种种子可溶性糖含量呈递减趋势,可溶性蛋白变化趋于复杂,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正>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历经20余年,在国内外率先创制了冬性二系杂交小麦新品种京麦6号和京麦7号,构建了二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体系,在北京、天津、河北、新疆、安徽等地共示范杂交小麦近2.6万公顷,平均增产15.7%。该技术体系被庄巧生、程顺和、刘旭等院士鉴定认为是我国小麦育种领域中的一项重大成果,使我国杂交小麦研究达到世界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玉米优势主产区,也是我国的杂交玉米种子主要生产区之一,具备了玉米生产和杂交玉米制种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地理优势。近几年来,七台河市的玉米制种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生产的杂交玉米种子虽然不可以满足市内生产用种,但也有了较快的发展,针对种子生产是企业组织实施,农民一家一户进行生产的特殊性,如何控制好杂交玉米种子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种子质量,促进玉米制种业的良性发展,为"三农"服务,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杂交小麦产业化处于初级阶段,种子生产配套体系目前还不健全,部分制种工作采取与散户合作的形式开展。在实际生产中遇到地块分散、管理滞后、生产设备设施差等诸多问题,对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因素。以实际生产情况为基础,分析面对的问题,提出通过基地保障、产业培植和示范带动等方式提升制种生产水平、促进体系建设,以期为杂交小麦产业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0.
自2001年我省贯彻执行《种子法》以来,对规范种子市场行为、丰富种子市场、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改善种子公司经营管理等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非法生产、经营杂交水稻种子的现象重新抬头,每年都有不法商贩制售假劣种子坑农、害农。为此,本文就如何识别杂交水稻种子及其优劣浅谈一些方法与经验,以期对农民今后购买杂交水稻种子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