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杆菌介导葡萄糖氧化酶基因转化油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蓝型油菜带柄子叶为转化受体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基因的转化,经卡那霉素抗性筛选获得大量的不定芽.PCR检测结果显示其中22株呈阳性.淀粉-KI染色结果表明在转基因植株中检测到H2O2.在转基因植株×非转基因植株(F1代)中,卡那霉素抗性筛选显示86%的株系呈现典型的孟德尔单基因显性遗传.F1代盛花期茎秆菌核病活体接种结果证实,转基因植株后代菌核病抗性明显提高.证实GO基因已转入油菜植株中并得到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2.
将拟南芥早花基因FPFI(flowering promoting factor 1)插入双元高效表达栽体pBI 121中,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IUbi-FPFI.以"双低"甘蓝型晚熟油菜品种2000F4102,2000F4153的下胚轴为转化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获得抗卡那霉素的再生转基因植株,并探讨了影响油菜再生频率以及遗传转化效率的几个因素.对部分经卡那霉素筛选得到的再生植株进行了PCR检测,其中70%以上的卡那霉素抗性植株表现阳性,初步证明FPFI基因已整合到油菜细胞核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3.
雄性不育基因barnase对西瓜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带有雄性不育基因、除草剂基因及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质粒pBI-TBSbar通过冻融法导入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中,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西瓜品种(京欣一号,亲本自交系C-1),获得具有卡那霉素抗性植株8株,PCR,Southern blot检测表明,外源片段已经整合到西瓜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4.
 利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Ri质粒介导的二元载体法,将pBTC-8质粒上的TMV-cp和CMV-cp基因导入烟草中。采用烟草叶片与农杆菌菌液共培养的方法,诱导出毛状根,经卡那霉素抗性筛选,进一步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分化再生出完整植株,转化根和植株表现卡那霉素抗性并检测到冠瘿碱的存在。PCR扩增和DNA斑点杂交的结果证明了TMV和CMV外壳蛋白基因已导入到烟草中,同时利用斑点免疫结合法的血清学实验,检测到转化株中有TMV-cp和CMV-cp基因的产物,从而进一步证明了TMV-cp和CMV-cp基因在转化的烟草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5.
MdSPDS1基因导入毛白杨的遗传转化体系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建立农杆菌介导的高效毛白杨遗传转化体系,并大量获得转MdSPDS1基因的转基因毛白杨,对MdSPDS1基因导入毛白杨的遗传转化体系中关键转化因子进行了优化。获得的优化转化体系如下:叶片预培养3d后,用OD600为0.4的菌液侵染7min,再共培养3d。卡那霉素抗性芽的二次筛选中,卡那霉素的选择压分别为20和50mg/L。实验获得毛白杨卡那霉素抗性植株共43株,经PCR检测,其中9株呈阳性,占抗性植株总数的20.9%,优化转化系统的阳性植株转化率达到9.38%。本研究为下一步鉴定基因功能和转基因植株耐盐性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84K杨树耐盐基因转化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在已建立了84K杨叶片外植体再生系统的基础上,利用叶盘法首次开展了84K杨双价耐盐基因mtlD/gutD的转化研究,经诱导不定芽及诱导生根阶段卡那霉素(选择性抗生素)连续筛选,获得了16株卡那霉素抗性转化植株.抗性植株经PCR检测,有4株呈阳性.耐盐实验表明,3株阳性植株抗NaCl能力比对照有不同程度提高.PCR及耐盐实验初步证明双价耐盐基因转化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农杆菌介导法将FPFJ基因导入油菜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将拟南芥早花基因FPF1(flowering promoting factor 1)插入双元高效表达载体pBI 121中,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IUbi-FPF1。以“双低”甘蓝型晚熟油菜品种2000 F4102,2000 F4153的下胚轴为转化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获得抗卡那霉素的再生转基因植株,并探讨了影响油菜再生频率以及遗传转化效率的几个因素。对部分经卡那霉素筛选得到的再生植株进行了PCR检测,其中70%以上的卡那霉素抗性植株表现阳性,初步证明FPF1基因已整合到油菜细胞核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8.
以山新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 × P.bollena Lauche)为受体材料,在筛选遗传转化条件的基础上,利用农杆菌介导叶盘转化法进行了Bt+蜘蛛杀虫肽基因转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叶片转化时,卡那霉素的临界质量浓度为10 mg/L;生根筛选培养时卡那霉素的临界质量浓度为15 mg/L;利用质量浓度为600 mg/L的头孢噻肟钠脱菌,对叶片生长和不定芽形成影响不大.山新杨遗传转化的工程菌菌液浓度以0.1~0.2(OD600)为最佳,其叶片分化率为73%~77%、抗性芽率为20%~23%;浸染时间以2~5 min为宜,其叶片分化率和抗性芽率最高.在共培养基中加入200 μmol/L的乙酰丁香酮,其叶片分化率和抗性芽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43倍和2.61倍.对转化植株的PCR检测结果呈阳性,初步证明外源基因Bt+蜘蛛杀虫肽导入并整合进了山新杨基因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根癌农杆菌介导AtNHX1基本对甘蓝型油菜的转化。[方法]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应用cre/lox植物表达载体,研究Na+/H+逆向转运蛋白AtNHX1基因对甘蓝型油菜的转化。[结果]甘蓝型油菜带柄子叶的再生频率远大于下胚轴的再生频率,因此选择带柄子叶作为转化受体。带柄子叶经浓度OD600为0.4的菌液中侵染8~10min,卡那霉素抗性绿苗率达3.75%。[结论]对抗性植株的PCR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为提高甘蓝型油菜耐盐能力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mtlD/gutD双价耐盐基因转化秦美猕猴桃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已建立的秦美猕猴桃叶片最佳再生系统的基础上 ,利用叶盘法和基因枪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秦美猕猴桃双价耐盐基因 m tl D/gut D的转化研究 ,经诱导不定芽及诱导生根阶段卡那霉素 (选择性抗生素 )连续筛选 ,获得了 2 0株卡那霉素抗性转化植株。抗性植株经 PCR检测 ,有 6株呈阳性。耐盐试验表明 4株阳性植株抗 Na-Cl能力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PCR及耐盐试验初步证明耐盐基因转化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水稻反义蜡质基因导入寒地 4 个水稻品种(系)成熟胚的愈伤组织。这些愈伤组织经连续2 次 25~50 mg/L潮霉素抗性筛选,获得抗性愈伤组织的转化频率为12.15%~25.95%,经分化培养,不同品种的绿苗转化频率分别为 2.49%~4.43%。分化成苗的植株经GUS检测,80%以上的植株叶片呈阳性反应,显示兰色。经 PCR检测,也能扩增出外源基因相应的DNA片断,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植株中。  相似文献   

12.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杂交F2代抗病性及分子标记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宁夏小麦抗病育种提供优异资源,以宁春4号、河东乌麦及其杂交F2代331个单株为材料,进行了群体抗病性与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宁春4号中感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河东乌麦中抗至高抗白粉病、中抗条锈病和叶锈病。在F2代分别鉴定出68、54、52个单株抗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比例依次为20.54%、16.32%、15.71%,其中,50个单株同时抗白粉病和条锈病,44个抗白粉病和叶锈病,32个抗条锈病和叶锈病,29个抗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在F2代群体中检测到239个单株携带Pm16基因,22.59%携带该基因的单株表现田间抗白粉病;202个携带Yr2基因,16.83%携带该基因的单株抗条锈病;246个携带Lr24,17.07%携带该基因的单株抗条锈病;148个单株同时携带基因Pm16和Yr2,185个单株同时携带基因Pm16和Lr24,155个单株同时携带基因Yr2和Lr24,119个单株同时携带基因Pm16、Yr2和Lr24。新开发的6个SSR标记共检测到10个抗病性数量性状基因座(QTL),涉及2A、5A、3B、5D等4条染色体,加性效应为-0.15~0.08,对表型贡献率为2%~4%,连锁系数(LOD值)最大为10.40,其中,5A、3B和5D染色体存在抗病的QTL富集区。  相似文献   

13.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和葡萄糖醛酸糖苷酶(Gus)基因是广泛应用的2个报告基因,在定性和定量研究基因表达和启动子功能等方面各有优劣。为联合使用这2个报告基因,根据报告基因序列设计2对带有特异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引物,PCR法分别扩增增强型Gfp(eGfp)和Gus基因,连接到植物表达载体pFGC5941中,构建含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eGfp/Gus基因融合表达载体,命名为pFGC-DR。注射农杆菌法转化烟草叶片,以及花器官农杆菌浸泡法转化拟南芥,发现融合基因成功地在烟草叶片中瞬时表达和在拟南芥中稳定表达,表明融合报告基因在烟草和拟南芥中都能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4.
将抗虫PI基因构建到pIG121Hm质粒的T-DNA上,利用农杆菌LBA4404介导转化烟草,获再生植株.经GUS检测和Dotblot分析,证实外源基因已插入植物细胞基因组中,再生植株的转化率为64.3%.  相似文献   

15.
The expression of β-D-glueuronidase (Gus) gene under the control of soybean heat shock protein(HSP) promoter Gmhsp17. 5-C was investigated in transgenic Nicotiana plumbaginifolia plants after heatshock treatment. Results of histochemical stain assay showed that the Gus activity increased markedly duringthe recovery phase (21℃) after heat shock treatment at 42℃ for 2 h. Results of quantitative fluorometric as-says indicated that maximal Gus activity after heat shock treatment could reach 5 - 6 time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heat shock treatment in transgenic lines HG6 and HG9. Based on several advantages of the heat shock pro-moter such as easy to induce, sensitivity to heat shock and high inductive activity, it can be potentially used tocontrol expression of gene of interest in transgenic plants.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3株野生型白桦为母本、3株35S∷BpAP1转基因白桦及1株野生型白桦为父本进行杂交,调查杂种子代的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特性,分析外源AP1基因在T1代白桦中的遗传稳定性及分离规律。结果表明:BpAP1基因的插入对转基因植株的花粉活力略有影响,BpAP1基因可遗传给T1代的部分个体,遗传比例在36%~58%之间,经χ2检验,BpAP1基因的分离比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遗传了BpAP1基因的白桦子代与父本一样仍然呈现出提前开花结实、明显矮化的特点,其1年生和2年生的高生长仅为野生型白桦杂种子代的44.19%和18.92%;T1代白桦存在2种完全不同的表型,据此能够简便快捷地判断出杂种子代是否携带有BpAP1基因。该研究证明了外源AP1基因可以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稳定地遗传给子代,获得的转基因白桦杂种子代能够提早开花结实,因此35S∷BpAP1转基因白桦可作为研究白桦性状遗传规律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7.
与苜蓿褐斑病(CLS)抗性基因连锁的SRAP标记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寻找与苜蓿抗褐斑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方法】以褐斑病中等抗性亲本杂交组合(YL0602M×SH0602M)的F1分离群体为研究材料,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结合BSA法筛选与抗褐斑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结果】SRAP引物对Me3/Em3在抗、感病DNA池以及建池20单株中产生特异片段。测序结果显示,目标片段大小为169 bp,将该标记命名为M3E3-R169。【结论】标记M3E3-R169在20个建池抗、感单株中出现的符合率为80%,初步确定其与苜蓿抗褐斑病基因连锁。  相似文献   

18.
利用农杆菌混合液介导的共转化法,研究不同浓度的农杆菌混合液浸染5种水稻品种的愈伤组织,进而获得共转化再生植株。对转基因植株进行叶片潮霉素抗性检测和螟虫田间抗性鉴定的结果表明,农杆菌混合液浓度OD600为0.6左右时,其浸染能力较强;5个品种中以浙粳27的再生效率最高。转基因植株叶片经潮霉素抗性检测,潮霉素阳性率为78.13%,经PCR检测转基因植株Cry1A(b)基因阳性率为15.11%。自然抗性鉴定结果表明:Cry1A(b)基因阳性的转基因植株对稻纵卷叶螟具有很好的抗性。基因分离的鉴定结果表明:HPT基因与Cry1A(b)基因在共转化转基因植株的后代中发生了分离。  相似文献   

19.
用基因枪法将Bt杀虫基因导入水稻愈伤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水稻成熟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经继代培养后可以产生大量的胚性愈伤组织。本研究采用基因枪法转化上述胚性愈伤组织 ,在附加羧苄青霉素 (5 0 0 μg· m L-1)和卡那霉素 (5 0 μg·m L-1)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抗性愈伤组织的筛选 ,在附加羧苄青霉素 (5 0 0 μg· m L-1)和卡那霉素 (2 5 μg· m L-1)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抗性芽。GUS酶活性检测和对基因组 DNA作 PCR检测结果均为阳性 ,证明外源目的基因 (Bt)已在寒地水稻抗性愈伤组织中整合并表达。抗性再生植株的 GUS酶活性及 PCR检测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20.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兔毛角蛋白基因导入到SGK321双价抗虫棉中进行纤维品质的改良,对转化后代进行GUS基因及PCR检测,并经过3a的南繁北育,确定有3个阳性株系的棉纤维品质得到改良,长度当年较对照增加3.3mm,虽然年度间有一定的波动性,但后代继续保持长纤维特性,比强度当年增高的最多达6.0cN/tex,在后代的选择中,增高幅度在下降,到第三年的6世代,只比对照SGK321高2.1cN/te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