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鲫鱼为实验对象,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LAS和Cd2+进行暴露实验,研究亚急性条件下,LAS、Cd2+及其复合污染对鲫鱼鳃、肝脏SOD、Na+-K+-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一LAS、Cd2+处理条件下,随LAS、Cd2+质量浓度增加,鲫鱼鳃、肝脏的SOD、Na+-K+-ATPase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呈浓度-效应关系;复合处理下,污染物质量浓度的不同组合对鲫鱼鳃、肝脏的SOD、Na+-K+-ATPase活性影响不同,其中当Cd2+质量浓度为0.4mg.L-1时,肝脏的SOD、Na+-K+-ATPase活性均随LAS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各复合组的SOD、Na+-K+-ATPase活性均显著低于相应质量浓度的单一Cd2+处理组(P<0.05);2.0 mg.L-1Cd2+与5.0 mg.L-1LAS复合组鲫鱼鳃SOD、Na+-K+-ATPase活性、肝脏SOD活性显著低于相应质量浓度的单一Cd2+、LAS处理组(P<0.05).在一定质量浓度的组合下,LAS与Cd2+复合污染在SOD、Na+-K+-ATPase水平上表现为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急性低盐胁迫,并检测低盐对缢蛏存活率、Na~+/K~+-ATPase活性及其血淋巴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大小规格的缢蛏,在盐度从8降低到2时,存活率接近100%,Na~+/K~+-ATPase活性保持稳定,吞噬能力小范围下降;但是当盐度从2降低到0时,其存活率随着盐度的下降而降低,且成体的存活率始终比亚成体和稚贝的存活率要高,同时调节Na~+/K~+-ATPase活力相应升高来维持体内外渗透压的调节;盐度急性下降,缢蛏的生理功能受影响,吞噬能力也随之降低。稚贝、亚成体和成体缢蛏的LC_(50)低盐度分别为1.45、1.25和0.75。缢蛏对急性低盐度有很强的耐受能力,可能是一种极具内陆移殖潜力的海水贝类。  相似文献   

3.
采取L16(215)正交设计试验,开展5周凡纳滨对虾养殖试验,分析养殖水体中K+及K+、盐度、Ca2+、Mg2+四因子间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生长及体内ATP酶的影响。结果表明:K+对凡纳滨对虾成活率、体长和体重增加及体内ATP酶活性均具有显著影响,K+浓度为150 mg/L时成活率最高,而K+浓度为50 mg/L时生长速度最快,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酶活也最高;K+、盐度、Ca2+、Mg2+四因子间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生长及体内ATP酶也具有显著影响。本试验因素水平组合中凡纳滨对虾成活率的最佳组合为盐度15、K+150 mg/L、Ca2+100 mg/L、Mg2+300 mg/L,生长速度的最佳组合为盐度15、K+50 mg/L、Ca2+100 mg/L、Mg2+100 mg/L,凡纳滨对虾体内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酶活的最佳组合为盐度5、K+50 mg/L、Ca2+100 mg/L、Mg2+100 mg/L。  相似文献   

4.
以8个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下种子萌发期发芽表现及其幼苗期生理特征。结果表明:萌发期超级五角耐盐性最强,Y116耐盐性中等,扬大K5、南平黄秋葵、台湾五福、黄羊角、Y112、红五角耐盐性较差。幼苗期随盐胁迫的加重,丙二醛(MDA)含量、N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步增加,K+含量逐渐减少,K+/Na+比值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不同材料变化幅度不同。MDA、K+含量、K+/Na+比值等指标较好地反映了材料间的耐盐性,可以作为黄秋葵幼苗期耐盐评价的鉴定指标,SOD和POD酶活性的变化可以作为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采用人工饲养实验方法,将黄鳝暴露于亚致死浓度的Cu2+污染环境(0.7—4.5mg·L-1)120h后,每隔24h对黄鳝肝脏、性腺组织及其线粒体中(Na++K+)-ATPase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黄鳝(Na++K+)-ATPase活性随着Cu2+污染浓度升高而降低。0.7mg·L-1的Cu2+污染对黄鳝(Na++K+)-ATPase活性影响小;Cu2+浓度大于3.0mg·L-1时,黄鳝(Na++K+)-ATPase活性受到较强的抑制。受Cu2+的污染,黄鳝(Na++K+)-ATPase活性随处理时间的变化在不同的组织表现出相类似的规律,即抑制-恢复-抑制过程。  相似文献   

6.
以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为研究对象,设置养殖周期为60 d的对照组(20)和高盐组(30)比较实验,分别在0、10、30和60 d进行取样,检测高盐对缢蛏生长存活、鳃组织Na+/K+-ATPase(NKA)活性及肝胰腺和血清能量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盐组缢蛏在30~60 d的养殖时间段内存活率为45.1%±2.9%,壳长、壳宽、壳高和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15%/d、0.17%/d、0.13%/d和0.61%/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时间点高盐组NKA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0和60 d时对照组缢蛏肝胰腺己糖激酶(HK)活性显著高于高盐组,血清中葡萄糖(GLU)含量、乳酸(LA)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也显著高于高盐组,高盐组缢蛏无氧代谢水平低于对照组。30 d时高盐组血清中GLU含量、LA含量和LDH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高盐组缢蛏无氧代谢水平高于对照组。0、10和30 d时高盐组肝胰腺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高盐胁迫下缢蛏需氧代谢水平上升。研究表明:长期高盐养殖下,缢蛏仍能保持一定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高盐影响了缢蛏的渗透调节和能量代谢,渗透调节增加了其能量消耗。本研究为进一步培育缢蛏耐高盐新品系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牛叠肚对碱性盐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以牛叠肚幼苗为盆栽试材,研究了低浓度(30mmol/L)和高浓度(240mmol/L)NaHCO3胁迫处理下,牛叠肚幼苗各器官Na+、K+、Ca2+的积累、运输和分配特性。结果表明:经NaHCO3胁迫处理后,牛叠肚幼苗根、茎、叶中N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各器官Na+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茎根叶;除30mmol/L处理根中K+含量略高于对照外,各器官中K+和Ca2+含量均随胁迫浓度的升高呈不同幅度的下降;各器官中K+/Na+和Ca2+/Na+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但叶片中K+/Na+和Ca2+/Na+比值显著高于根、茎中相应比值;茎向叶选择性运输的SK,Na值和SCa,Na值均显著高于相同浓度处理下的根向茎选择性运输SK,Na值和SCa,Na值。牛叠肚幼苗主要通过茎部截留大量Na+以及保持叶部相对较高的K+/Na+和Ca2+/Na+比值来适应碱性盐胁迫。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菠菜幼苗的作用机制,以菠菜幼苗为材料,采用菠菜幼苗盆栽试验,用G1(NPK)、G2(NPK+M1)、G3(NPK+M2)、G4(NPK+M3)分别对菠菜幼苗进行喷施叶面肥,蒸馏水为对照(CK),研究菠菜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对菠菜幼苗叶片的POD、CAT、SOD活性均显著高于CK(P< {0.05 }),而MDA含量均显著低于CK(P<0.05);随着菌肥中有效微生物浓度的增加,NPK与菌肥配施对菠菜幼苗叶片的POD、CAT、SOD活性也增加,直到菌肥中有效微生物浓度增加到1×10 +7个·g-1时,再增加菌肥中有效微生物浓度,菠菜幼苗叶片的POD、CAT、SOD活性均逐渐下降;而菠菜幼苗的MDA含量反之。经相关性分析,不同施肥对菠菜幼苗叶片的POD、CAT、SOD活性分别与MDA含量呈现出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而菠菜幼苗叶片的POD、CAT、SOD活性两两呈现出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  相似文献   

9.
马云慧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26(1):143-146,159
通过女贞子提取物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不同组织Na+,K+-ATPase活性的影响,探讨女贞子提取物对大鼠运动能力的作用机制。以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和运动+女贞子组,每组8只。运动对照组进行6周大强度跑台训练,运动+女贞子组除大强度跑台训练外,每天灌服2 mL浓度为400 mg.kg-1女贞子提取物。安静对照组和运动对照组灌胃同体积0.5%Tween-80溶液。6周后安静对照组在安静时、运动对照组和运动+女贞子组进行一次力竭性运动后取材,测定不同组织Na+,K+-ATPase活性。结果:运动对照组和运动+女贞子组大鼠各组织Na+,K+-ATPase活性均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运动+女贞子组大鼠不同组织Na+,K+-ATPase活性显著高于运动对照组;运动+女贞子组大鼠力竭运动时间比运动对照组延长23.09%。结论:补充女贞子提取物可以调节大鼠不同组织Na+,K+-ATPase活性,增加Na+,K+-ATPase活性,延长运动至疲劳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以浸浴法对草鱼鱼种进行毒性试验,比较在0.045,0.091,0.181 mg/L 3个不同Hg2+质量浓度下,草鱼的肾脏和鳃组织中Na+/K+-ATPase活性变化规律及其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鳃而言,Hg2+对草鱼肾的Na+/K+-ATPase活性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加强.在组织结构上,草鱼肾小管出现萎缩的现象,肾小球未见明显症状;鳃小片出现弯曲、融合、脱落和顶端呈肿大等现象,肾、鳃的组织结构特征均具有时间及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急性盐度胁迫对狭盐性贝类紫石房蛤(Saxidomus purpurata)组织形态结构及生理生化的影响,研究了急性高盐(盐度35)和低盐(盐度15)胁迫下紫石房蛤鳃组织显微结构、Na+/K+-ATP酶和体腔液、鳃组织中SOD、CAT和POD 3种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变化。鳃组织结构变化结果显示,与自然海水对照组相比,急性盐度胁迫实验组紫石房蛤鳃丝间距均呈现显著差异。盐度胁迫3 h起,低盐胁迫组紫石房蛤鳃丝皱缩程度和鳃间距与自然海水组相比总体呈现随胁迫时间增加而增大的趋势;高盐胁迫组鳃丝则表现为先皱缩后饱满,鳃间距呈逐渐缩小后逐步增大的趋势;低盐胁迫各时间点,鳃丝形态结构变化较相对应的高盐胁迫组明显。紫石房蛤鳃组织Na+/K+-ATP酶在急性低盐胁迫下活力升高,急性高盐胁迫下活力降低。24 h低盐和高盐度急性胁迫对紫石房蛤SOD、CAT和POD酶活力的影响呈现组织特异性。体腔液中以SOD率先对盐度胁迫产生应答,鳃组织中则以POD的响应最为快速。急性高盐胁迫下紫石房蛤体腔液中SOD和CAT活力在胁迫1 h、3 h后无明显变化,胁迫5 h后显著上升;胁迫7 h后显著下降;胁迫24 h后又显著上升,变化趋于一致(P0.05)。急性低盐胁迫下紫石房蛤体腔液中CAT和POD酶活力分别在7 h和3 h显著下降至最低点,之后逐步趋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果提示,急性盐度胁迫下紫石房蛤体腔液和鳃组织中SOD、CAT和POD 3种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及鳃组织中Na+/K+-ATP酶的响应方式不同,紫石房蛤可能通过改变鳃组织形态结构从而适应外界盐度的骤然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投喂蚕豆对罗非鱼肝脏抗氧化性能及细胞膜功能的影响,以浸泡蚕豆(试验组)、配合饲料(对照组)连续饲喂罗非鱼60 d,采样检测罗非鱼肝脏中的抗氧化指标和细胞膜功能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细胞膜功能指标方面,试验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微量ATP酶(Na+K+-ATPase)活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因此,以蚕豆饲养罗非鱼,作为脆化罗非鱼肉质的一种传统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鱼体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和肝细胞的膜功能。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有约6.9亿亩的低洼盐碱水域,在盐碱水域开展渔业生产潜力巨大。为了探究低盐水域缢蛏(Sinonovacula contricta)养殖发展的可行性,本实验对影响缢蛏淡化效果的不同驯化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设置3种不同低盐驯化方式的驯化组(A组:盐度每48 h下降3的等速驯化组;B组:盐度每24 h下降1.5的等速驯化组;C组:盐度在10之前每48 h下降3,盐度在10之后每24 h下降1的分段驯化组)和未驯化组(盐度5),水体盐度从20淡化至5,驯化周期为10 d。实验期间测量各实验组缢蛏的存活率、耗氧率、氨氮排泄率、摄食率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显示:各驯化组缢蛏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未驯化组(43%)(P <0.05)且C组成活率(86%)最高;C组耗氧率、氨氮排泄率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 <0.05);摄食实验表明,良好的驯化措施有助于改善缢蛏在低盐水体中摄食能力,其中C组摄食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 <0.05);且C组缢蛏超氧化为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波动最小。研究表明:采用较低淡化速率且随盐度下降再逐步降低淡化速率的分段式淡化模式优势显著,该结果为低盐水域开展缢蛏淡化养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石榴耐盐性研究与指标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3个石榴Punica granatum品种的扦插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150,300,450 mmol·L-1)氯化钠胁迫对各品种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筛选适合评价石榴耐盐性的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红珍珠’ ‘Hongzhenzhu’的生物量随氯化钠浓度升高而降低,而低盐胁迫(150 mmol·L-1)下,‘泰山红’ ‘Taishanhong’和‘超大籽’ ‘Chaodazi’的生物量增加。随着盐浓度增大,各石榴品种盐害加重;单位质量新鲜叶片中叶绿素质量分数降低;脯氨酸质量分数、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钠离子质量分数升高;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先降低后升高;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和钾离子质量分数先升高后降低,300 mmol·L-1处达到最大值;氯化钠浓度不超过300 mmol·L-1时,钾钠离子比均大于1。研究说明:石榴能够抵抗中度盐胁迫(≤ 300 mmol·L-1),主要通过增加脯氨酸、钾离子等渗调物质质量分数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缓解盐害。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出单株生物量、SOD酶活性、盐害指数、钾钠离子比值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作为评价石榴耐盐性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采用酶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盐度(分别为5、15、25、35)胁迫下锯缘青蟹鳃、肌肉和肝胰腺中腺苷三磷酸酶和磷酸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盐度降低,青蟹鳃中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均升高,随着胁迫时间延长,Na^+,K^+-ATPase活性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且趋于平缓。青蟹肌肉中ACP活性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呈小幅度下降,而肝胰腺中ACP活性则呈小幅度升高,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胁迫时间同一盐度组青蟹肌肉中的ACP活性有升有降。青蟹肌肉、肝胰腺中AKP活性随着盐度升高而升高;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同一盐度组青蟹肌肉中AKP活性均呈升高趋势,肝胰腺中AKP活性有升有降。由此可见,盐度对青蟹生理生化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6.
过表达胡杨PeRIN4基因拟南芥提高质膜H+-ATPase活性和耐盐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克隆了RIN4(RPM1-interacting protein 4)在胡杨中的同源基因PeRIN4,并在拟南芥中进行过表达,通过研究转基因株系的耐盐表型、质膜H+-ATPsae活性及H+ 、Na+、K+等的动态离子流,揭示了PeRIN4基因在植物响应和适应盐胁迫环境中的作用。利用定位载体pGreen0029-PeRIN4-GFP瞬时转化拟南芥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的方法,对胡杨PeRIN4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发现该蛋白定位在细胞的胞质中。耐盐表型实验结果显示,在100 mmol/L NaCl处理下,拟南芥PeRIN4过表达株系(OE1和OE8)的生存率和根长均明显高于野生型(WT)和转空载体拟南芥(VC),说明PeRIN4基因能够提高拟南芥的耐盐性。与WT和VC相比,拟南芥PeRIN4过表达株系质膜H+-ATPsae的活性较高。动态离子流数据显示,在盐胁迫下,PeRIN4过表达株系外排H+和Na+ 离子的能力强于野生型和转空载体拟南芥,然而K+的外流却弱于WT和VC。因此,PeRIN4蛋白具有调节质膜H+-ATPsae活性的功能。拟南芥质膜H+-ATPsae活性的提高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增强H+泵的质子动力势,驱动Na+/H+逆向转运蛋白,提高Na+外排的能力;二是抑制质膜的去极化,减少K+离子通过去极化激活的外向型K+通道(DA-KORCs)和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DA-NSCCs)外流,维持了K+/Na+平衡,从而提高PeRIN4转基因拟南芥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空运过程中影响克氏原螯虾存活率的关键环境因子,为有针对性地进行空运前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模拟克氏原螯虾空运条件,将克氏原螯虾放入泡沫箱中,加入冰瓶后进行完全密封(密封组)或打孔通气(打孔组)。模拟空运过程实时监测泡沫箱内的含氧量、温度和相对湿度;模拟空运18 h后采集克氏原螯虾的血清、肝胰腺、鳃丝及中肠等组织样品,分别测定血清溶菌酶(LZM)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肝胰腺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MDA含量及蛋白质羰基含量,以及鳃丝Na+K+-ATP活性;并制作克氏原螯虾肝胰腺、鳃丝及中肠组织石蜡切片,统计模拟空运结束后克氏原螯虾的存活率。【结果】在模拟空运过程中,相对湿度变化不明显,温度和含氧量的变化引起克氏原螯虾应激反应,是影响空运的主要环境因子。经模拟空运后,密封组克氏原螯虾血清LZM活性、PPO活性及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下同),SOD活性显著降低;肝胰腺蛋白质羰基含量、MDA含量和T-AOC水平均显著高于打孔组及模拟空运前,而SOD活性变化不显著;密封组和打孔组克氏原螯虾经模拟空运18 h后,其鳃丝Na+K+-ATP活性均显著高于模拟空运前。克氏原螯虾经模拟空运18 h后其存活率较高,但模拟空运后暂养1周发现密封组和打孔组的克氏原螯虾存活率均从第4 d开始显著下降,至暂养第7 d密封组克氏原螯虾的存活率仅为59.33%;且其鳃丝有大量附着物,微血管腔结构已完全消失,大部分呼吸上皮细胞脱落、坏死,鳃膜结构遭到破坏。【结论】温度和含氧量是影响克氏原螯虾空运存活率的主要环境因子。模拟空运对克氏原螯虾造成严重损伤且不可逆,在模拟空运结束后克氏原螯虾因自身缺乏修复能力而大量死亡。因此,实际生产中可通过在运输前投喂免疫增强剂,或在运输后优化其暂养环境等方式以提高克氏原螯虾空运存活率,进而确得其引种成功。  相似文献   

18.
以海南本地高种与文椰2号矮种2个有代表性的椰子品种幼苗为试材,在温室大棚条件下,采用盆栽土培法,研究不同浓度海水对2种椰子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可溶性糖、脯氨酸、K+、Na+含量及K+/Na+值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海水灌溉(30%),2种椰子幼苗长势良好,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脯氨酸、K+、Na+含量及K+/Na+值等生理特性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随着海水浓度的升高,2种椰子幼苗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的差异逐渐明显。高浓度海水灌溉(90%)时,海南本地高种与文椰2号叶片相对含水量及K+/Na+值均显著降低,脯氨酸、可溶性糖、Na+含量显著升高;海南本地高种较文椰2号Na+含量变化幅度大,K+/Na+值下降更剧烈,而文椰2号矮种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幅度更大,脯氨酸变化趋势相近。2种椰子幼苗中丙二醛含量变化均较为复杂,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