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植物的无融合生殖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细胞胚胎学、遗传学、无融合生殖材料发掘方法和育种应用等方面对植物的无融合生殖方式进行了综述。利用无融合生殖进行植物育种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种内要同时存在有性生殖材料和花粉正常的无融合生殖材料;2、无融合生殖为专性或接近专性;3、其遗传行为简单,显性遗传;4、对环境反应稳定;5、胚和胚乳发育正常。文中还讨论了育种中运用无融合生殖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水稻双胚苗(Rice Twins)遗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双胚苗为隐性性状受一对主效基因控制,并存在若干修饰基因,使双胚苗率表现数量遗传特征;不同双胚苗品系遗传基础不同;水稻双胚苗同水稻的无融合生殖育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韭菜无融合生殖的遗传特性及其与多胚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韭菜无融合生殖的遗传特性,及其与一籽多胚性状的关系.以9个韭菜品系为试材,鉴定各品系的多胚苗和无融合生殖发生频率;蕾期去雄后用0.6%DMSO和失活花粉进行处理,诱导获得兼性无融合生殖材料.结果表明:通过对多胚苗和无融合生殖材料的继代选择,提高了多胚苗发生频率和无融合生殖的诱导率;2次继代选择后使多胚苗发生率和无融合生殖诱导率稳定在一定水平;与原品系相比,无融合生殖后代的多胚苗发生率有明显提高.可见,多胚苗及无融合生殖的可诱导性是可以遗传的,多胚苗特性与无融合生殖有关.  相似文献   

4.
论杂交水稻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狠抓三系杂交稻的开发运用,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加强两系杂交稻研究,争取科研的大突破;积极探索无融合生殖,为科技攻关奠基础等三个方面,就杂交水稻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猪肺脏中鹦鹉热衣原体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猪肺脏中分离出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经SPF鸡胚卵黄囊培养分离,并经属特异性抗原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技术鉴定,从54例猪肺脏中分离出5株鹦鹉衣原体。其中40例病变肺中分离出3株,14例无明显病变肺中分离出2株。5株衣原体均从小猪肺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6.
用常规石腊切片技术对核桃无融合生殖的胚胎发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核桃为单子房直生胚珠。成熟胚囊属典型的蓼型胚囊。供试的3个核桃品种(系)无融合生殖胚由卵细胞发育而来,属孤雌生殖类型。卵细胞自发分裂形成2细胞原胚、4细胞原胚到多细胞球型原胚,进一步发育为无融合生殖胚。两极核融合并分裂形成胚乳细胞。助细胞和反足细胞在这一过程中退化。  相似文献   

7.
无融合生殖水稻HDAR002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无融合生殖水稻材料HDAR002六个株系的胚胎学研究结果表明,6个株系无融合生殖胚的发生具有多源性,未受精胚的发生具有多源性,未受精胚囊内胚的发生有两种方式:即卵细胞的孤雌生殖和助细胞的无配子生殖;此外珠心细胞可直接分裂形成不定胚。无融合生殖胚的启动分裂时期为开花前2-3d,其胚胎发育过程基本同正常水稻,部分材料的胚在形态上与正常水稻有差异。同时还观察到HDAR002胚胎发育中的多极核现象与无胚  相似文献   

8.
用常规石腊切片技术对核桃无融合生殖的胚胎发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核桃为单子房地生胚珠。成熟胚囊尾典型的萝胚囊,供试的3个核桃品种(系)无融合生殖胚由卵细胞发育而来,属孤雌生殖类型。卵细胞自发分裂形成2细胞原胚,4细胞原胚到多细胞球型原胚,进一步发育为无融合生殖胚。两极核晤并分裂形成胚乳细胞。助细胞和反足细胞在这一过程中退化。  相似文献   

9.
核桃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核桃无融合生殖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得出:核桃很多品种具有无融合生殖能力,无融合生殖率不同年份之间变幅很大,不同品种之间、雄先型与雌先型无融合之间生殖率的高低有无差别还难定论,使用激素和失活花粉蒙导有利于核桃无融合生殖率的提高。核桃无融合生殖胚由卵细胞发育而来,属于孤雌生殖,核桃无融合生殖后代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和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矿质营养水平与自然授粉实生后代相比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水稻无融合生殖种质筛选的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无融合生殖方式固定水稻的杂种优势的是一项具有极大诱惑力但难度颇大的探索性研究,目前还未筛选到具有实用价值的水稻无融合生殖种质,禾木科植物中已经鉴定出166个具有无融合生殖特必的物种,包括二倍体孢子生殖和无孢子生殖,尚未发现不定胚生殖现象。  相似文献   

11.
人工创造植物无融合生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人工创造植物无融合生殖的各种途径进行了总结 ,对创造植物无融合生殖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认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法是目前最好的选择。提出了两种用生物工程技术创造植物无融合生殖方法的设想 ,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变叶海棠多样性的区系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在苹果属植物中,变叶海棠(Malus toringoides(Redh.)Hughes)不同形态类型间,其耐盐、耐旱、耐热、耐涝,抗腐烂病和根腐病等都呈明显的多样性差异。在其主要分布区内,有陇东海棠和花中南海经棠(或其中之一)零星分布。它们在四川西部和甘肃东南部汇集,表现为地理亲缘,其分布区的分异,表现为地理替代(含垂直替代)。变叶海棠以兼性无融合生殖方式与陇东海棠和花叶海棠产生渗入杂交变异,又以无融合生殖方式保持新产生变异的遗传,经数千万年的世代繁衍,不断增加种群的多样性,促进物种的分化与进化。  相似文献   

13.
SAR-1花粉高度不育而能自行结实的无融合生殖特性能够世代相传.其花粉不育性受1-2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它与其它品种杂交,在形成真杂种的同时,也能无融合生殖(形成假杂种),具有兼性无融合生殖的性质.与标记亲本杂交,后代出现超常规分离现象.SAR-1的无融合生殖基因能够通过来主转移到其它材料上,可作为遗传工具运用.  相似文献   

14.
无融合生殖——无性种子的形成过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无融合生殖是一种通过种子进行无性繁殖的过程。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无融合生殖概念是指二倍体无融合生殖,即发生在被子植物胚珠中的不经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而产生种子的生殖方式。尽管目前已在被子植物52个科的400多种植物中发现了无融合生殖植物,但作物中普遍缺乏无融合生殖特性。本文介绍了无融合生殖的发生类型,对无融合植物的分布情况以及近年来国内外新发现的无融合生殖种进行了归纳和整理,总结了无融合生殖的遗传学控制和分子机理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对无融合生殖在农业中的应用和生态学意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对3x变叶海棠(M.toringoides(Rehd.)H.)无融合生殖作了胚胎学观察。其无融合生殖方式是体细胞无孢子生殖,胚胎发育具胚囊的复合性、起源空间多位性、发生时间的持续性与滞后性。花粉败育、无融合生殖的结果大多种子败育或早期退化。  相似文献   

16.
苹果属植物种内和种间无融合生殖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去雄套袋的座果率,用方差分析法研究了苹果属7个无融合生殖种类的种内和种间差异。结果表明,种间只有小金海棠与湖北海棠、三叶海棠和丽江山定子的差异极显著。在湖北海棠的4个类型中,南坪湖北海棠、盐源湖北海棠和平邑甜茶与丽江山定子差异显著,其余种间差异均不显著。湖北海棠不同倍性和来源的4个类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异源三倍体甜菜(VVC)无融合生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栽培甜菜与白花甜菜杂交,获得了真实杂种VC88-1(VVCC,2n=36)。用栽培甜菜对其回交,合成了异源三倍体甜菜(VVC,2n=27),它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异源三倍体甜菜具有两个物种的形态特征,表现为中间型,更偏向野生种。植株繁茂,叶片平展深绿色,根形不整有岔根,木质化较强。细胞学检查有丝分裂中期可清晰判定两个物种的染色体,构成独特的9长18短核型。经过几年观察选育已经选育出传递率在80%以上的无融合生殖系9个,并判定为兼性无融合生殖。利用石蜡切片研究了无融合生殖的发生过程,观察到卵细胞等8核胚囊及胚胎发育全过程,认定异源三倍体甜菜胚囊发育为蝶须型,是属于有丝分裂型的二倍体孢子生殖的无融合生殖类型。讨论了异源三倍体甜菜进一步利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苹果属植物的无融合生殖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20个苹果属植物种类花粉生活力测定、去雄不授粉套袋,不去雄不授粉套袋及人工杂交表明,在多倍体种类中,除海棠花外,均无花粉,属兼性无融合生殖。四倍体种类的无融合生殖能力不低于三倍体种类。在二倍体种类中,除马尔康海棠外,均有花粉和较高生活力,无融合生殖能力,仅珠眉海棠和花叶海棠有较低的座果率和结种率。  相似文献   

19.
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