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蒙古黄芪种子繁育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黄芪种子繁育技术规程,其中包含大田种子繁育的环境条件、繁育技术、种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种及种子贮藏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在靖远县永新乡永新村开展了黄芪不同密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靖远县黄芪黑膜穴播育苗播种密度150 g/50 m~2相比其他密度药苗生物积累量高,移栽用苗完全达到标准,相对其他密度育苗药苗长势较强,易越冬。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消毒方式和不同基础培养基对黄芪种子试管内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种子最佳的消毒方式是75%酒精30s+0.1%HgCl25min;黄芪种子萌发的最佳基础培养基是1/4MS。  相似文献   

4.
黄芪种子的种皮透水性差,表现出硬实现象,在正常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播种用种量大,且播种后出苗不整齐,为提高发芽率,黄芪种子需进行播前处理。为了让农民掌握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本试验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黄芪种子,结果表明:细沙摩擦种子+温水浸种和木砂纸打磨+温水浸种均可显著提高黄芪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并且方法简单,取材比较容易,农民易于掌握,因此可在黄芪生产中大范围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蒙古黄芪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电导法在种子发芽活力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14份的蒙古黄芪种子表观形态学特征、吸水率、硬实率、生活力和电导率和发芽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种子的表观形态学特征与种子的发芽率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性。种子吸水率和发芽率呈负相关(r=-0.878 9);种子硬实率和发芽率呈正相关(r=0.723 7);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呈正相关性(r=0.939 6);种子电导率与发芽率之间呈负相关(r=-0.959 4)。种子活力和电导率都与种子发芽率呈较高相关性,但是电导率测定方便快捷,可作为大批蒙古黄芪种子活力水平快速探测的一种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蒙古黄芪种子质量检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不同产地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开展了蒙古黄芪种子质量检验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蒙古黄芪种子净度分析送检样本最少200 g,试验样本最少20 g;真实性检验采用种子外观形态比较;质量测定采用百粒法;含水量测定采用高温烘干4 h;发芽前进行机械磨损,25℃浸种8 h,以滤纸为发芽床,25℃恒温条件下萌发,发芽首末计数时间为1~4 d;生活力测定采用TTC染色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黄芪种子发芽条件进行优选评价,确定黄芪种子发芽最佳条件。方法:通过对黄芪种子常规发芽、砂撞处理、硫酸处理并进行发芽实验对两种来源的蒙古黄芪种子评价。结果:砂撞和硫酸处理均显著提高了黄芪种子发芽率,98%的浓硫酸处理30 min的效果最佳。结论:黄芪种植发芽率比较低,硬实种子是发芽率低的主要原因,硫酸处理能显著提高发芽率,但操作危险,砂撞安全但发芽率低,亟待寻找新的促进黄芪种子发芽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8.
9.
外源一氧化氮供体对黄芪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不同浓度(0、0.05、0.10、0.20、0.40、0.60 mmol.L-1)的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黄芪种子,以探索黄芪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0.05~0.40 mmol.L-1SNP能够降低黄芪幼苗的丙二醛含量,提高α-淀粉酶活性和光合色素含量,加速子叶中营养物质的输出,提高发芽率,有利于幼苗的形态建成。以0.40 mmol.L-1效果明显,过高浓度促进效果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消毒方式和培养基对白术和黄芪种子试管内萌发进行探究.实验结果表明:白术种子最佳消毒方式为75%酒精消毒30 s再用0.1%HgCl2消毒5 min;白术种子试管内萌发的适宜堵养基为1/2 MS.黄芪种子最佳消毒方式为75%酒精消毒20 s再用0.1%HgCl2消毒10~15 min;黄芪种子试管内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半固体培养基.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目的在于分析种子引发处理后黄芪发芽特性及幼苗抗旱性,探索提高黄芪种子萌发率的方法,为人工栽培黄芪提供技术支撑。采用20% PEG-6000、0.25% KNO3、100 mg·L-1 GA3、12.5 mg·L-16-BA及H2O(对照)5种化学物质引发处理黄芪种子,进行萌发试验及干旱胁迫,测定种子萌发特性及有关抗旱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发芽势、发芽率的一致顺序为12.5 mg·L-16-BA >100 mg·L-1 GA3>0.25% KNO3>20% PEG-6000>H2O。幼苗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过氧化物酶活性(POD)和过氧化氢酶活性(CAT)与CK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比较各处理黄芪幼苗的隶属函数平均值可看出,不同引发处理黄芪种子,幼苗的抗旱性顺序为H2O>20% PEG-6000>0.25% KNO3≈12.5 mg·L-1 6-BA>CK>100 mg·L-1 GA3。结论:采用20% PEG-6000或0.25% KNO3作为引发剂处理黄芪种子,可有效促进黄芪种子萌发和提高幼苗抗旱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离体平皿法,对黄芪种子进行了表面与内部的带菌检测;通过平皿培养法,分析了不同药剂对黄芪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观察了药剂浸种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黄芪种子携带的主要真菌类群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p.)、曲霉属(Aspergillus spp.)和青霉属(Penicilliun spp.)。世高、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浸种处理对黄芪种子的发芽率无影响,而高浓度三唑酮浸种处理会显著降低黄芪种子的发芽率(P0.05)。100μg/mL的世高和500μg/mL的多菌灵浸种处理对黄芪种子有较好消毒效果,达到85.0%以上,建议选择作为黄芪播种前种子处理的药剂。  相似文献   

13.
不同预处理及光照条件对黄芪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芪种子硬实及内源抑制物质的存在,导致黄芪发芽率低,严重制约了黄芪人工栽培的规模化生产。为探明不同预处理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对黄芪种子萌发的影响,设置7个黄芪种子预处理,分别在光环境和暗环境下培养,观察黄芪种子萌发情况。结果表明,机械破种及浸种均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指标,其中,双因素组合浸种法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为最高;全光照和全黑暗条件对黄芪种子萌发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氮钾耦合对黄芪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以蒙古黄芪为材料,研究了氮钾耦合对黄芪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提高黄芪种子产量,提高蛋白质含量;施钾可提高种子淀粉含量。在黄芪现蕾期和盛花期追施尿素120 kg/hm2和喷施3 g/kg磷酸二氢钾溶液2次(间隔7 d),种子产量最高,为136.65 kg/hm2,较不追肥处理增产15.40%;结实率为54.20%,较不追肥处理提高7.6百分点;种子千粒重达到8.04 g,较不追肥处理增加0.32 g。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黄芪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本文对三年生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unge.var.mongholicus(bge.)Hsiao)的9个农艺性状和单株种子产量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9个性状与单株种子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大小依次为:单株果荚数(Py7=0.805)>每果荚种子数(Py8=0.556)>株高(Py1=0.146)>千粒重(Py9=0.059)>果层高(Py3=0.014)>每丛单株数(Py4=-0.090)>每株分枝数(Py5=-0.091)>每株果荚枝数(Py6=-0.110)>冠幅(Py2=-0.134)。因此,要提高黄芪种子产量,应通过加强田间管理措施,以增加单株果荚数、每果荚种子数和株高等。  相似文献   

16.
牛宪立  吴群  姬可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62-13163
[目的]通过对黄芪种子进行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碱基序列的测定,建立其分子水平的鉴定标记。[方法]以改良CTAB法提取黄芪种子DNA,利用合成的通用引物对其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进行nPCR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碱基序列测定。[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证实黄芪种子中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PCR扩增产物存在,经测序后得到了黄芪种子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的碱基序列。[结论]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碱基测序技术可作为分子水平鉴定植物性中药材的又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黄芪的人工栽培,采用0.05、0.10、0.50和1.00 mmol·L-1水杨酸溶液和0.01%、0.05%、0.10%、0.50%的油菜素内酯溶液处理黄芪种子,研究不同浓度水杨酸和油菜素内酯对黄芪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0.50mmol·L-1水杨酸和0.05%油菜素内酯浸种能最大程度提高黄芪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能够促进黄芪种子萌发和出苗整齐。  相似文献   

18.
不同定植密度对黄芪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试验不同栽植密度对黄芪种子产量及质量的影响,提出在陇西县自然生态条件下留种黄芪最佳栽植密度,为科学指导大田栽培和提高药农的收入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9.
赤霉素浸种与沸水烫种对黄芪种子发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和沸水不同时间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沸水烫种1min或用4%赤霉素200mg/kg浸种24h,分别比对照提高种子发芽势21.3个百分点和20.7个百分点,提高发芽率15.34个百分点和13.0个百分点,见发芽时间、发芽高峰期提前。  相似文献   

20.
蒙古黄芪2种表型种子的酯酶同工酶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蒙古黄芪2种表型种子在遗传上的分化情况,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蒙古黄芪有纹和无纹2种表型种子共90粒个体的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泳共产生的27条酯酶同工酶谱带中,分别有11.11%、29.63%和70.37%的谱带在种子个体、母株个体及种子表型水平上是恒定的,与其相应的其余谱带分别在上述3个水平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聚类分析将90粒供试种子划分为2个酶谱表征群和6个亚表征群,其中B表征群均由有纹种子组成,A表征群则由有纹和无纹2种表型种子组成;除c亚表征群由2种表型种子组成外,其余5个亚表征群均由同一表型的种子组成.蒙古黄芪2种表型种子在遗传上未明显分化,表型和遗传上并不完全一致,需进一步加强人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