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辉 《农业与技术》2023,(16):112-116
为了筛选出高效降解毒死蜱的菌株,从喷洒过毒死蜱农药的农田中采集土壤样品,采用稀释梯度法分离纯化降解毒死蜱的菌株,共分离筛选出3株能够降解毒死蜱的细菌,其中菌株x1对毒死蜱的降解率达到77%以上,经16S rDNA测序结果比对发现,该菌株与KF719303.1 Paenibacillus sp.WP18菌株序列相似度达到99.9%,初步鉴定该菌为类芽孢杆菌属。为了提高降解率,由单因素试验可知,该菌最适的培养温度是30℃,培养液初始pH是7.0,最适培养转速是180r·min-1;为获得最优的降解条件,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法分析,确定毒死蜱初始浓度为24mg·L-1时,3个因素对菌株x1降解毒死蜱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培养液的初始pH值>培养温度>培养转速;其最优降解条件为培养温度30℃、初始培养液pH值7.0、培养转速178r·min-1。毒死蜱理论降解率可达79.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离筛选苄嘧磺隆的高效降解菌株,为磺酰脲类除草剂土壤残留危害的综合治理提供候选生物制剂。【方法】采用查氏培养基,从采自全国5省市的23份土壤样品中筛选降解菌,以苄嘧磺隆为唯一碳源进行摇瓶培养复筛,以相对降解率为评价标准,确定高效降解菌株,根据形态初步鉴定其种属,研究其降解特性。【结果】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能耐受500mg/L苄嘧磺隆的真菌与细菌菌株共计78株,其中共培养2d后,菌株BP-H-01对25~500mg/L苄嘧磺隆的相对降解率达80%以上,根据形态学特征初步确定该菌株为曲霉属(Aspergillus sp.)真菌。菌株BP-H-01降解苄嘧磺隆的最适pH为7.5,最适温度为28℃,初始接菌量2g/L,在此条件下相对降解率可达84.5%。【结论】菌株BP-H-01对苄嘧磺隆具有显著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萍  王东阳  许云 《广西农业科学》2014,45(9):1589-1593
[目的]筛选出具有甲醛降解能力的微生物,为甲醛降解菌的产业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PDA固体培养基分离甲醛耐受菌,在PDA培养基上培养观察耐受菌的形态特征,显微观察其孢子结构;采用rDNA-ITS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对目标菌株进行分子鉴定;通过测菌丝湿重来绘制其生长曲线,采用蛋白显色法测定甲醛浓度的变化.[结果]分离纯化出1株甲醛耐受真菌J-5,其培养特征、显微特征与曲霉属(Aspergillus)相似;18S rDNA核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菌株J-5与曲霉属的6个株系为同一类群,所处类群中18S rDNA基因序列两两之间的相似值均在76%以上.J-5菌株最大可耐受甲醛浓度为2000 mg/L,可在192 h内将浓度为1560 mg/L的甲醛降解到100 mg/L以下.J-5菌株在培养0~96h内生长缓慢,但甲醛浓度下降迅速,当甲醛浓度下降到400 mg/L后,菌株生长迅速,甲醛浓度下降缓慢.[结论]分离筛选出1株甲醛降解菌J-5,经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曲霉属真菌,其在生长调整期对甲醛的降解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4.
李清平  马丽莉  唐洁  黄灏  姚开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360-13362
[目的]筛选一株赤霉酸(GA3)降解菌并探讨其适宜的降解条件。[方法]利用仅含赤霉酸为唯一碳源的基础盐培养基,对前期驯化得到的对GA3具有较强耐受性的微生物进行筛选,获得了具有较强降解GA3能力的菌株G-6;采用单因素试验系统考察了不同因素对菌株G-6降解GA3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其适宜的降解条件。[结果]在培养时间为120 h、培养温度为30℃、初始pH为7.0、接种量(菌悬液OD600=1.000)为5.0%(V/V)、培养基中赤霉酸浓度为200 mg/L、摇床转速为140 r/min、250 ml锥形瓶培养基装量为40 ml的条件下,GA3降解率达到60.62%。[结论]为深入探讨GA3的生物降解途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抗生素对雌二醇降解菌JX-2降解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解抗生素对雌二醇(E2)降解菌JX-2降解性能的影响,通过药敏试验研究了12种常用抗生素对菌株JX-2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雌二醇-抗生素联合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抗生素作用下菌株生物量及降解性能,探讨了混合抗生素分别对纯培养条件下和污水中菌株JX-2降解E2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JX-2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很低,对氯霉素、土霉素和磺胺嘧啶的耐药性相对较高,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性介于两者之间。低浓度抗生素(MIC)对菌株的生长和降解性能影响不大,而高浓度抗生素(MIC)则会明显抑制菌株生长并降低其降解性能。随着时间延长,低浓度抗生素对JX-2降解E2的抑制作用减弱,而高浓度抗生素的抑制作用减弱不明显。当各抗生素浓度为10.0、100.0μg·L~(-1)和1.0 mg·L~(-1)时,混合抗生素对纯培养条件下菌株JX-2降解E2并无影响,而当各抗生素浓度增大到10.0 mg·L~(-1)时,混合抗生素显著抑制了菌株对E2的降解,7 d时E2降解率为48.2%。当各抗生素浓度为10.0、100.0μg·L~(-1)和1.0 mg·L~(-1)时,菌株JX-2对污水中E2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E2降解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可降解二甲四氯除草剂的内生真菌,研究内生真菌对二甲四氯的降解特性和途径,为除草剂污染的微生物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从被二甲四氯严重污染的飞机草中筛选可降解二甲四氯除草剂的内生真菌;采用形态学方法观察内生真菌在培养基上的形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内生真菌的ITS、TUB和LUS序列进行克隆和测序,对内生真菌进行鉴定;通过单因素法优化内生真菌在无机盐培养基中对二甲四氯的降解条件(温度、pH和营养源);并采用液相色谱标准品比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鉴定内生真菌在无机盐培养基中降解二甲四氯的产物。在30℃恒温培养箱中,分别添加内生真菌到不灭菌土壤和灭菌土壤中,同时设不添加内生真菌的土壤为对照组,测定二甲四氯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结果】从飞机草中初筛发现1株内生真菌可很好地降解二甲四氯,编号为E68,结合形态学和基因序列分析可将E68鉴定为树状炭角菌(Xylaria arbuscula)。在二甲四氯初始浓度为50.0 mg/L条件下,E68降解二甲四氯的最优条件是pH 5.0、温度28℃和添加0.5%的葡萄糖,7 d后其降解率为97.03%。E68在无机盐培养基中降解二甲四氯的主要产物为4-氯-2-甲基苯。在含有2.5 mg/kg二甲四氯的土壤中添加E68,可明显提高二甲四氯在土壤中的降解率;与不添加E68的土壤相比,在不灭菌和灭菌土壤中分别接入E68后,二甲四氯的降解半衰期分别提高2.8和2.5倍。【结论】从飞机草中分离出的内生真菌E68在无机盐培养基和土壤中可有效降解二甲四氯,具有修复环境中二甲四氯污染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三种农用抗生素降解真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能降解土霉素、诺氟沙星、磺胺二甲嘧啶的真菌菌株,利用抗生素作为唯一碳源进行抗生素降解真菌富集驯化培养,分离纯化耐受真菌,将纯化后的菌株回接到以抗生素作为唯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各菌株抗生素降解能力进行检测,并通过菌落形态学特征、ITS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对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筛选到4株抗生素降解真菌KS248、KS256、KS257、KS272,分别鉴定为轮状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聚多曲霉(Aspergillus sydowii)、微紫青霉(Penicillium janthinellum)。其中,菌株KS248、KS256、KS257具有土霉素、诺氟沙星、磺胺二甲嘧啶降解能力;菌株KS272具有土霉素、诺氟沙星降解能力。在抗生素初始浓度1500 μg·L-1、30℃、150 r·min-1条件下避光培养7 d后,菌株KS272降解土霉素、诺氟沙星能力最强,降解率分别达到40.29%、10.59%,菌株KS256降解磺胺二甲嘧啶能力最强,降解率达到18.53%。筛选出的菌株均具有2种及以上抗生素降解能力,对抗生素的降解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土霉素、诺氟沙星、磺胺二甲嘧啶,且随着抗生素浓度增加,菌株对各抗生素降解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削弱。  相似文献   

8.
真菌漆酶活性与石油降解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真菌漆酶活性与原油降解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株石油降解真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漆酶活性、菌丝干重、原油降解率及石油组分进行了测定,分析了漆酶在原油降解过程中的作用,探讨真菌漆酶活性与原油降解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基础液体培养基中,不同菌株的菌丝干重和漆酶活性差异较大,培养7 d后菌株DQ7(Aspergillus sp.)的菌丝干重最大,培养15 d后菌株D2(Actinomucor sp.)的漆酶活性最高;相关分析表明菌株的菌丝干重与漆酶活性相关不显著。在原油液体培养基中,培养30 d后菌株D2对原油的降解率和漆酶活性最大,分别为42.41%和48.26 IU/ml;菌株DQ5(Fusarium sp.)和DQ7对原油的降解率及漆酶活性最低;不同菌株对石油组分降解情况不同;仅菌株D2的漆酶活性与原油的降解速率相关性较大(r=0.869),但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结论]漆酶是影响真菌降解原油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够提高真菌对原油的降解速率和降解率,但真菌对原油的降解率还与菌株的种类及其生长特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采用富集培养方法从氯嘧磺隆生产单位排污口处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能降解氯嘧磺隆细菌,命名为D310-5。通过对该菌株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将菌株D310-5鉴定为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探究底物浓度、温度、p H和培养时间对菌株D310-5降解氯嘧磺隆影响,优化菌株D310-5对氯嘧磺隆降解条件。结果表明,菌株D310-5最佳降解条件为底物浓度101.57 mg·L-1,温度30.25℃,p H 6.63,培养时间5 d。在最佳条件下,菌株D310-5对氯嘧磺隆降解率为87.57%。  相似文献   

10.
李修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4,(10):2998-3002
[目的]研究蒽降解菌株的生长条件和降解特性。[方法]从长期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以蒽为唯一碳源的菌株A1,经16S rDNA分子鉴定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菌株的培养条件和蒽降解条件进行研究。[结果]A1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0%,pH 6.0,温度35℃,蒽初始浓度40 mg/L。菌株在pH 7~10,最适降解温度30℃,接种量5%时,生长率及降解率均达到最大。盐浓度为1.2%,蒽浓度为100 mg/L时,菌株降解率达到最大。[结论]该研究可为有机物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旨在从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生长环境中分离可降解其主要毒性成分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的微生物。通过富集驯化培养,以SW为唯一碳源,从埋置小花棘豆的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SW降解菌。形态学观察表明该降解菌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无荚膜,无鞭毛;生理生化检测发现该降解菌氧化酶阳性,不产吲哚,不水解淀粉;16SrDNA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该降解菌属于假单胞菌科假单胞菌属微生物,序列比对发现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同源性最高。在SW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4h,菌株对100mg/L SW的降解率为30.12%,延长培养时间不能提高其降解SW的能力,但可在高质量浓度SW(1 000mg/L)的处理下生长;该降解菌在无SW刺激的条件下转接50代,对100mg/L SW的降解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甲基叔丁基醚(MTBE)污染场地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高效降解菌株A-3,经形态及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该菌株鉴定为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sp.)。对该菌株降解MTBE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100mg·L。酵母膏及0.05~0.1mg·L^-1。Co^2+对细菌的生长及MTBE的降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该菌的降解动力学进行了分析,MTBE的降解符合抑制动力学Haldane模型,最大降解速率Vmax=0.11d^-1,半饱和常数ks=161.7mg·L^-1抑制常数k1=68.2mg·L^-1。该菌株对于烃类等物质具有广泛的利用能力.其在环境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某焦化厂污水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喹啉高效降解菌WUST-qu,对其形态、分类地位、降解特征和生长动力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有芽孢,长为1.15μm±0.08μm(n=20),宽为0.26μm±0.01μm (n=20);16S 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产碱杆菌属微生物(Alcaligenes sp)。菌株WUST-qu能在初始pH为5.0~9.0内有效降解喹啉,最适初始pH为中性到略偏碱性(7.0~8.0)。在该条件下,菌株能在接种后的48 h内将最高初始质量浓度为700 mg·L~(-1)的喹啉完全降解。进一步研究表明,菌株WUST-qu不仅能够有效降解喹啉,还能有效降解苯酚,在MSM初始pH为8.0的条件下,菌株WUST-qu能在32 h内将初始质量浓度为700 mg·L~(-1)的苯酚完全降解。其以喹啉为唯一碳源生长时的动力学参数为μ_(max)=1.657 6 h~(-1),K_s=36.42 mg·L~(-1),K_i=81.418 mg·L~(-1)。  相似文献   

14.
纤维素降解菌系的筛选及降解稻草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已分离的11株纤维素降解菌为材料,采用滤纸崩解法和透明圈法,初步筛选出4株纤维素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将这4株单菌进行两两组合.研究混合菌系在9d内的CMC酶活和FPA酶活与单菌发酵之间的异同.结果表明,混合菌发酵CMC酶活和FPA酶活均优于单一菌株;同时筛选出一组具有高降解能力的混合菌体系;并对该混合菌系降解稻草的最...  相似文献   

15.
硝基苯好氧降解细菌的筛选和降解活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长期受硝基苯污染的土壤和某化工厂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活性污泥、排污口底泥为混合菌源,采用硝基苯浓度梯度增加的好氧振荡瓶法进行降解菌的驯化与富集培养,分离和纯化出1株能以硝基苯为惟一碳源、氮源和能源的细菌,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该菌株降解的最适温度为30~35℃,pH值7.5~8.0,摇床速度为150 r/min。硝基苯在营养盐液体培养基中的最高降解允许浓度为1 000 mg/L。菌株在硝基苯初始浓度为100 mg/L的营养盐液体培养基中培养6 d后,硝基苯被完全降解。降解过程中无苯胺的积累。降解动力学分析表明,在硝基苯浓度低于1 000 mg/L条件下降解过程为零级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一株氨氮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上海崇明警备区富民养猪场污水处理池的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去除氨氮效果较好的菌株(代号CM3),对其氨氮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初步研究表明,CM3菌株降解氨氮的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30℃和8.0,在氨氮初始浓度为300mg/L时,4d内其氨氮降解率可达40%以上,并可利用多种含碳化合物作为碳源生长。因此,CM3菌株具有一定的降解氨氮能力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毒死蜱降解菌,了解其特性。[方法]从常年施用毒死蜱农药的水稻田土壤中筛选出1株能以毒死蜱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降解菌。[结果]降解菌DC1对浓度100 mg/L毒死蜱15 d的降解率可达到83.3%。通过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将该毒死蜱降解菌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系统发育表明,该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分支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降解菌DC1来源于土壤,适应性强,对解决土壤中毒死蜱残留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甲胺磷降解细菌的筛选与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甲胺磷作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的培养方法,从长期受有机磷农药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降解菌MAP-3,初步确定MAP-3为假单孢菌属菌(Pseudomonas)。研究了该菌株降解甲胺磷的降解特性,该菌降解甲胺磷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7.0,降解率达89%。MAP-3除了能降解甲胺磷外,还能降解敌敌畏、氧化乐果等有机磷农药。  相似文献   

19.
从长期受有机磷农药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同时高效降解敌敌畏、敌百虫的菌株DDB-1,经过一系列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biumsp.)。降解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DB-1能以敌敌畏和敌百虫为惟一碳源生长,初步推断菌株对敌百虫的降解有一条异于敌敌畏的降解途径;在25~42℃,pH6.5~8.5时降解性能良好,pH的变化对敌百虫降解效果的影响要小于敌敌畏,对敌敌畏、敌百虫的降解有着较广的pH范围和温度范围,在较高浓度的污染环境下同样能进行降解;在pH7、37℃时,100mg·L^-1敌敌畏和敌百虫分别经过15和30h降解至检测不出,降解率达100%。在灭菌土壤的农药降解试验中,100mg·L^-1敌敌畏和敌百虫分别经过5和7d降解至检测不出,降解速率远远超过不接菌土壤的敌敌畏、敌百虫降解速率,降解率达100%。该菌株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宇  闫春秀  王萌  楚小强  邓晓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53-7055,7059
针对海南地区长残效除草剂残留对后茬产生药害问题,以高效盖草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长期施用长残效除草剂的土壤中分离到3株细菌,经过对这3株降解菌的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特征的测定试验,经传统鉴定方法对3种菌种进行鉴定,结果显示,HM1和HM2同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HM3为甲基球菌属(Methyloeoccus sp.)。并分别研究了培养含糖量、温度、pH和高效盖草能初始浓度对分离出的3株降解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HM1和HM3的最适含糖量是0,HM2的最适含糖量为0.5%;HM1和HM3的最适温度范围相同,为20~37℃,HM2的最适温度为25~41℃;HM1、HM2和HM3的最适生长温度分别是35、30和30℃;HM3的生长对酸碱度要求不严格,最适生长pH范围为6.0~9.0,HM1适宜在中性偏酸的条件下生长,而HM2则适宜在中性偏碱的条件下生长,其最适生长pH均为6.0~8.0;HM1和HM2生长的最适高效盖草能浓度是100 mg/L,HM3生长的最适高效盖草能浓度为200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