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3种不同品种甘肃啤酒大麦叶片的生长过程的连续观测和系统分析,采用Richards方程描述了不同叶位叶片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的动态生长过程,构建了大麦叶片生长特征的模拟模型,并用不同品种的大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不同品种大麦叶片叶长的RMSE值在0.76~2.74cm之间,叶宽的RMSE值在0.013~0.35cm之间,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和预测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棉花主茎叶龄动态变化可以大致推算出棉花的生育进程、叶面积指数、植被指数等,为便于进行棉花精准管理,模拟棉花主茎叶龄动态极为重要。设置29个新疆主栽品种,通过调查棉花主茎叶龄发育动态,结合新疆地区当年气象数据,观察主茎叶龄发育与有效积温的关系。通过引入叶片生理发育因子、利用归一化处理及聚类分析法初步探明棉花品种间相对有效积温与主茎叶龄的关系,以8叶龄为界,对叶龄发育进程进行分段、分类模拟,分别建立基于有理函数的棉花1~8叶龄动态模型和基于二次多项式、有理函数的三大类棉花8~13叶龄模拟模型,决定系数分别为0.971 9、0.996 4、0.974 3、0.973 3。模型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品种叶龄模拟值与观测值均方根误差=0.350 5,R2为0.997 7,模拟值与观测值误差小,有理函数和二次多项式可以有效地预测棉花1~8叶龄及8~13叶龄的动态变化,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可通过观测棉花叶龄生长状况为棉花精准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温室番茄发育模拟模型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的发育生理生态过程为基础,以作物生理发育时间为尺度,利用不同地点、播期、品种试验,建立了温室番茄发育模拟模型,并用南京和上海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各个发育阶段(发芽、苗期、开花、结果和采收)的出现时间和持续日数。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0、1、1.87、2.69、3 d,明显高于以有效积温为尺度的模拟模型预测精度(RMSE分别为0、7.91、8.86、13.58、12.59 d)。  相似文献   

4.
为了给科学指导生产提供叶龄指标[1]依据,试验比较了北京地区目前主推的第八代小麦品种轮选987和上一代主栽品种京9428的叶片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在5个不同播期条件下,轮选987出苗时间均较京9428晚1天,冬前叶龄相近,但京9428叶片生长偏大;1~5叶展开时间轮选987较京9428晚1~2天,轮选987第五叶面积最大,京9428第四叶面积最大。春季两个品种均为春四叶最长,面积最大,但相同叶位,京9428叶子长、面积大,形态学上表现为叶子披散、旺长。从积温来看,轮选987播种至出苗平均需要温度118.1℃·d,冬前每长一片叶需积温90.8℃·d,春季每长一片叶需要积温110.4℃·d;京9428分别需要积温104.9℃·d、86.4℃·d、107.3℃·d。  相似文献   

5.
播期对夏谷幼穗分化及叶龄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夏谷品种幼穗分化进程及各分化阶段与叶龄指数之间的关联,为谷子生产调控和生长模拟提供依据。【方法】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试验基地,以抗拿捕净除草剂夏谷品种济谷16和糯性新品种济谷18为材料,于2015年4月29日至7月8日设置8个播期处理,处理间隔为10 d。60万株/hm2大田生产条件下按播期顺序种植试验小区。在5叶期,每个小区内标记生长均匀一致的谷子植株120株,之后到抽穗每隔1—2 d选取有代表性的植株3—5株,在OLYMPUS SZX16数显体视显微镜下剥去样品苞叶至露出完整幼穗,进行系统观察与拍照,并详细记载不同播期条件下2个品种在各幼穗分化阶段的叶龄以及成熟期植株的总叶片数。【结果】播期和品种对夏谷幼穗分化的方式及形态特征没有影响,依据营养生长期、生长锥伸长期、枝梗分化期、小穗刚毛分化期和雌雄蕊分化期等5个幼穗分化阶段的特点,以济谷16的系列穗发育图片为例,清晰完整的描述了夏谷幼穗发育过程。播期对谷子生育期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幼穗分化时期的起始时间和持续天数的变化引起。随着播期的推迟,幼穗分化时期的起始时间提前,由出苗后32 d变为22 d左右;幼穗分化过程的持续时间缩短,由28 d变为19 d左右;谷子生育期缩短,由109 d变为83 d左右。在不同的幼穗分化时期,叶龄和叶龄指数随播期的推迟变化趋势不同,而叶龄指数与幼穗分化时期在不同播期间保持着更为稳定的对应关系。2个品种在不同播期条件下,幼穗分化阶段与叶龄指数均符合直线回归关系,R2值在0.977—0.997,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幼穗分化期Y依叶龄指数X的直线回归方程通式为:Y=b X+a,且不同品种在不同播期条件下对应的直线回归方程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济谷16、济谷18在不同播期条件下幼穗分化时期与叶龄指数的直线回归关系不可以用共用的直线回归方程来表示。【结论】2个夏谷品种幼穗分化发育形态基本一致,但播期对2品种幼穗分化的影响有所不同。播期造成的幼穗分化时间的差异是影响谷子生育期的主要原因。根据植株外部叶龄状态判断谷子幼穗分化时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日光温室气温预报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建立日光温室中短期气温预报模型,以2个冬季生产季的日光温室实时气温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BP神经网络建模和曲线拟合的方法,对日光温室1~7d气温预报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以室外气温为输入要素的温室气温预报模型,最高气温预报值与观测值的符合度指数(D)为0.68~0.93,均方根误差(RMSE)为3.1~6.3℃;2)最低气温预报值与观测值的符合度指数(D)为0.81~0.95,均方根误差(RMSE)1.5~2.2℃;3)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预报绝对误差小于2℃的预报准确率Rate(≤2℃)为78%~95%;4)逐时气温预报模型预报值与实测值的符合度指数(D)为0.95~0.99,均方根误差(RMSE)为1.0~2.8℃,逐时气温预报模型预测准确率较高。结合目前气象台站"周预报"结果,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报温室内1~7d最低气温,并模拟日光温室内气温的逐时变化,可为冬季日光温室低温灾害预警及室内气温调控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日光温室西瓜生育期模拟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日光温室西瓜对温光条件的生理反应为基础,针对淮安地区日光温室西瓜栽培的实际生产条件,采用生理发育时间(Physiological Development Time,PDT)作为西瓜定量发育进程的尺度,构建了日光温室西瓜生育期的模拟模型,并利用不同播期和不同试验地点的西瓜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西瓜从播种到达发芽期、幼苗期、伸蔓期、开花坐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所需生理发育时间的模拟值与实际观测值间的模拟误差均小于3 d,各生育阶段模拟值与观测值的根均方差RMSE分别为1.00、1.58、1.00、1.58、2.24、1.58 d。  相似文献   

8.
以日光温室西瓜对温光条件的生理反应为基础,针对淮安地区日光温室西瓜栽培的实际生产条件,采用生理发育时间(Physiological Development Time,PDT)作为西瓜定量发育进程的尺度,构建了日光温室西瓜生育期的模拟模型,并利用不同播期和不同试验地点的西瓜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西瓜从播种到达发芽期、幼苗期、伸蔓期、开花坐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所需生理发育时间的模拟值与实际观测值间的模拟误差均小于3 d,各生育阶段模拟值与观测值的根均方差RMSE分别为1.00、1.58、1.00、1.58、2.24、1.58 d。  相似文献   

9.
温室网纹甜瓜叶面积与光合生产模拟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依据温室温光条件与甜瓜单株叶面积的关系,建立了甜瓜叶面积指数(LAI)模型,结合已有的光合作用驱动的作物生长模型,建立了适合我国种植技术的甜瓜光合作用与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利用不同基质、品种和播期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本模型较用比叶面积和叶干重的SLA法及用积温与叶面积的函数的GDD法更能准确地模拟温室甜瓜的LAI和植株总干重。LAI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和回归估计标准误(RMSE)分别为0.867和0.404,植株总干重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R2和RMSE分别为0.887和645 kg.hm-2。用本模型模拟LAI的精度分别比SLA法和GDD法提高78%和40%;模拟植株总干重的精度分别比SLA法和GDD法提高57%和36%。本模型不仅改善了甜瓜叶面积和干物质生产的模拟精度,而且提高了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16个玉米新品种叶龄指数与穗分化关系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6个玉米新品种为材料,连续2a进行春夏播玉米的叶龄指数与穗分化回归关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的叶龄指数与雄穗分化期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均达极显著水准。依据叶龄指数的观测值来预测雄穗分化期,可为玉米指标化高产栽培管理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根据。  相似文献   

11.
大豆不同叶形叶面积校正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叶面积扫描法、复印称重法和Photoshop图像处理法等3种方法,分别对大豆圆形、卵圆、披针等3种叶形的三出复叶进行叶面积校正系数研究。结果表明,3种测定方法,叶面积校正系数依卵圆形、披针形、圆形叶形依次升高;三出复叶中左小叶和右小叶的叶面积校正系数相近,均高于中小叶;叶面积扫描法和图像处理法数据吻合程度较高,复印称重法数据误差较大。卵圆形、披针形、圆形叶形的叶面积校正系数分别为0.67、0.68和0.70。建议今后测量中,以中间小叶为准,数据采用叶面积仪测定的数据。  相似文献   

12.
甜瓜叶片生长动态与叶面积变化观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甜瓜幼苗期叶片生长,叶面积增加和整枝后叶面积的变化进行观察比较表明,幼苗期叶片生长、叶数增加及叶面积的增长非常缓慢,5~6片真叶后生长加快,不同整枝方式对植株叶片的增加,花期时间和叶面积的大小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水稻叶片反射率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99年实测的水稻叶片生物化学组份,通过PROSPECT 模型,建立水稻叶片反射率模拟模型,对不同生育期的水稻叶片光谱进行模拟,其反射率的实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关系数大于99.5%,均方根误差RMSE值小于0.0212.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四交群体的玉米叶夹角和叶向值QTL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育耐密紧凑株型是增加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叶夹角和叶向值是衡量株型的重要参数。本研究选用叶夹角和叶向值存在差异的玉米自交系郑58、PH6WC、87-1和自330构建1个四交(郑58/豫87-1//PH6WC/自330)组合,以228个四交F1单株为作图群体,构建了1张含225个SSR位点,全长1 387.2cM的玉米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标记间平均间距为6.19cM。基于四交群体应用区间作图法检测4个环境下的QTL,共检测到13个叶夹角相关QTL,分别位于第1、2、3、4、5、7和10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5.1%~20.0%的表型变异;检测到15个叶向值相关QTL,分别位于第1、2、4、5、7、8和9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5.4%~20.1%的表型变异。其中qLA-E2-2和qLA-E4-2落在同一标记区间umc1692-umc2297(bin 5.03),分别解释16.6%和13.2%的表型变异;qLO-E1-1、qLO-E3-2和qLA-E4-1落在同一标记区间umc1568-bnlg1953(bin1.02),分别解释10.1%、19.9%和12.3%的表型变异;qLO-E2-1和qLO-E3-1落在同一标记区间phi056-phi427913(bin 1.01),分别解释13.8%和10.0%的表型变异。这些多个环境共同检测到的QTL将为玉米耐密理想株型育种中叶夹角叶向值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有益信息,加速耐密株型玉米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5.
The yield potential of japonica/indica hybrids (JIH) has been achieved over 13.5 t ha−1 in large-scale rice fields, and some physiological traits for yield advantage of JIH over japonica inbred rice (JI) and indica hybrid rice (IH) were also identified. To date,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morphological traits for yield advantage of JIH over JI and IH. For this reason, three JIH, three JI, and three IH were field-grown at East China (Ningbo, Zhejiang Province) in 2015 and 2016. Compared with JI and IH, JIH had 14.3 and 20.8% higher grain yield, respectively, attributed to its more spikelets per panicle and relatively high percentage of filled grains. The advantage in spikelets per panicle of JIH over JI and IH was shown in number of grains on the upper, middle, and lower branches. Compared with JI and IH, JIH had higher leaf area through leaf width and lower leaf angle of upper three leaves, higher leaf area index and leaf area per tiller at heading and maturity stages, higher stem weight per tiller and K and Si concentrations of stem at maturity, higher dry matter weight in leaf, stem, and panicle at heading and maturity stages, and higher biomass accumulation after heading and lower biomass translocation from stem during ripening. Leaf width of upper three leaves were correlated positively, while leaf angle of upper three leaves were correlated negatively with biomass accumulation after heading, stem weight per tiller, and per unit length.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grain yield advantage of JIH was ascribed mainly to the more spikelets per panicle and relatively high percentage of filled grains. Higher leaf area through leaf width and more erect leaves were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biomass accumulation and stem weighing during ripening, and were the primary morphological traits underlying higher grain yield of JIH.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 3个美国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和 2个国产非抗虫棉品种 (G hirsutumL )的叶片生长特性 ,结果表明 :主茎叶数随生育进程缓慢增加 ,至打顶 (8月 1日 )后迅速下降 ;果枝叶数随生育进程迅速增加 ,至最大值 (9月 1日 )后又迅速下降 ;果枝叶数是主茎叶数的 3~ 4倍。主茎叶平均单叶面积是果枝叶的 2~ 3倍 ,单株总果枝叶面积是总主茎叶面积的 2倍左右。叶片厚度随生育进程持续增加 ;果枝叶比主茎叶厚。叶面积指数最大值出现在盛铃期 (8月 1日 )。品种间主茎叶数、面积、厚度均有差异 ,而果枝叶除数量有差异外 ,面积和厚度相差无几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方法和叶面积仪法测定作物叶面积、叶长、叶宽等参数费时费力,成本高等问题,提出苹果叶面积、叶长、叶宽和周长的图像测定法。首先采用颜色空间转换法转换RGB(红、绿、蓝)图为HIS(色调、亮度、饱和度)图,并以大津法(Otsu)阈值色调(H)获取二值图像;再根据二值图中苹果叶边缘像素坐标分布特征,计算叶长、叶宽和叶周长,根据苹果叶片像素数计算叶面积;最后对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的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进行均方根误差(RMSE)和决定系数(R~2)计算,并以测定硬币周长的方式验证周长算法。结果表明:苹果叶面积、叶长、叶宽的RMSE值分别为0.58cm~2、0.46和0.10cm,R~2值分别为0.99、0.93、0.97,测定的1元、5角、1角硬币的周长分别为7.68、6.42和6.10cm。RMSE取值较小和R~2取值较高表明叶面积、叶长和叶宽算法结果可靠,周长算法验证结果表明周长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8.
以有效积温为自变量,以叶片面积、叶片日龄和叶片数量为依变量建立苹果叶片生长模型。该模型包含有效积温子模型、单叶面积子模型、单枝叶面积子模型、单枝叶片日龄子模型、单枝叶片数量子模型和单树叶片生长子模型。通过D e lph i程序将各子模型联接,逐日计算单树叶片总面积、单树叶片日龄和单树叶片总数量。对田间实测数据与模型模拟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检验模型的准确度。结果表明,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0.972和0.974,说明该模型结构合理并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B样条曲线的水稻叶片几何参数测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B样条曲线的水稻叶片几何参数测量系统能无损、精确获取水稻叶片几何参数,可为农学研究提供精准数据。该研究分析了B样条曲线拟合基本原理,采用1次B样条曲线获取水稻最大叶宽,基于3次B样条曲线交互绘制手势轨迹曲线逼近叶脉获取水稻叶长,控制点数量和位置可人工干预,实现轨迹曲线实时调整。运用变异系数和均方根误差评价测量结果,结果显示,叶长变异系数为2.4%,叶宽变异系数为5.4%,均小于15%,测量结果精度较高;建立系统预测值和实测值线性回归拟合模型,水稻叶长均方根误差为1.534 0 cm,叶宽均方根误差为0.101 9 cm,系统预测能力较好。利用B样条曲线测量叶片几何参数,前期图像获取简便,能够真正实现便捷、无损、准确获取水稻叶长、叶宽,为水稻叶片几何参数的测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可满足农业科学研究基本需要。  相似文献   

20.
枇杷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枇杷叶的生长特性和药材特征、有效成份、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主要成分测定方法及其他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