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发酵床生猪养殖中菌种与垫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竹  周忠凯  顾洪如  杨杰  宦海琳  张霞  周晓云  余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771-14774,14822
发酵床菌种与垫料的选择与配伍是发酵床生猪养殖技术的首要研究问题。总结了适于发酵床体制作的菌种和垫料类别、不同菌种的发酵特性、垫料的参数要求以及发酵床功能菌群在床体垫料中的发酵过程,以期为发酵床养殖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周斌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3):480-482
发酵床养殖是根据微生态理论和生物发酵理论,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兴养殖模式,具有占地少、处理彻底、运行成本低的优点,值得在畜禽养殖业广泛推广应用,但受制于垫料、菌种、机械工艺及腐熟垫料的安全性等问题,发酵床养殖技术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房振伟 《油气储运》2011,(18):16-18
"自然养殖法"是将微生物菌种、锯末、稻壳等按一定比例掺拌发酵,形成发酵床,作为畜禽养殖舍的垫料,可应用于肉鸭、肉鸡、生猪等。发酵床中  相似文献   

4.
猪发酵床垫料中氮、磷、重金属元素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基于控制畜禽粪便排放与污染的一种新的养殖模式,主要是将锯末、稻壳等材料接种生物菌种堆积发酵后用做垫料,在厚的垫料上养猪,使粪便被垫料吸附并被其中的微生物降解,达到降低养殖舍内有害气体浓度和减少养殖污染排放的目的[1-4].发酵床养猪主要降低了粪便对水源环境的污染.但是,有人认为发酵床养猪法无法降解的有机物及无机物(如磷元素)会沉积在粪床垫料中,排放的内容物会被高浓度浓缩;同时认为饲料中添加的铜、锌等元素在粪床里超浓缩富集后,一次性地排放到某一特定环境中,会造成很大的危害[5-6].  相似文献   

5.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新型环保养殖技术,制作发酵床选择菌种非常重要,菌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酵床的发酵效果和使用年限。好的菌种具有性能稳定,操作技术简单,发酵效果良好,使用年限长等优点。本试验的目的就是选择本地容易得的玉米秸秆、玉米芯、作为发酵床垫料,加入自主培养出的野生土著菌种和购买的菌种进行对比试验,根据不同菌种发酵床核心层20cm处温度测定及发酵床下沉距离数据对比,综合评定出自主培育出的野生土著菌种具有更优良的发酵性能。  相似文献   

6.
发酵床养殖技术的核心在于发酵垫料的配比和管理。 为筛选获得生物发酵床最优垫料,替代传统原料 稻壳和锯末,进行了以土著微生物为菌种,稻壳、锯末、玉米秸秆、玉米芯不同添加比例为垫料的发酵床模拟试验。 按 照总重量相同原则,试验设 8个处理。 试验期 60 d,每 5 d对垫料发酵过程中温度、全氮、有机质进行测定并分析。 结 果表明院所有处理发酵最高温度均超过 35益,全氮、有机质含量均为降低趋势。 其中添加 30% 玉米秸秆+30% 玉米芯+ 40% 对照的 AB 处理发酵效果较好, 高温期和降温期的温度值均超过其他处理, 其全氮、 有机质含量分别下降了 44. 27% 尧19. 87% 遥 结合成本投入综合计算筛选出最优垫料为 AB 处理袁建议在西北地区发酵床养殖中推广利用遥  相似文献   

7.
以菌糠为生物发酵床垫料在牛场进行养殖,通过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与传统养殖技术的对比分析,得到了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对养殖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试验表明,菌糠垫料对牛粪尿的吸附转化率超过200%,养牛小区加垫料后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氨氮削减47%~68%,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削减20%~38%,说明添加生物发酵床垫料对养殖场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经过生物发酵床发酵后的垫料生产的有机肥达到有机肥料(NY 525—2012)各项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8.
发酵床养殖技术目前在鸡、鸭、猪等禽畜养殖中得到一定推广应用并且取得显著的成果良好效果,。但是在广西南宁地区肉牛养殖中,仍存在着成本高、养殖饲养环境恶劣差、环境污染重等问题。因此,本文从发酵床养牛技术的优势入手,探索分析总结适合南宁地区发酵床肉牛养殖的菌种、垫料配比,实现降低养殖成本、改善环境污染饲养环境、开展地区实现生态循环经济养殖等目标。,同时对南宁地区使用发酵床肉牛养殖的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同时提出养殖及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养猪技术中的发酵床,实则是为培育的猪在发酵床垫料上面成长,粪便能被垫料中的微生物给分解,免费清理粪便的一项重要养猪技术。从2007年开始日本以及韩国的这类发酵养猪技术就渗进了我国的山东省。因为山东省的气候、自然条件以及养猪的规格等都与日本、韩国有很多的不同,所以按照日本和韩国的养猪技术进行养猪的话很可能容易造成"水土不服"之类的问题。因此,之后我国根据山东省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在养殖的有些环节中,比如菌种分离、垫料的选择、发酵床的制作方法、垫料资源再生等方面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养猪法是根据微生态理论和生物发酵理论,在猪舍内建立并全面铺设一定厚度的谷壳、锯木和发酵菌种等混合有机物垫料,猪饲养在上面,其所排出的粪尿在猪舍内经微生物发酵迅速降解、消化,从源头实现环保、无公害养殖目的。采用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优点:1.彻底解决养猪对环境的污染采用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养猪技术后,由于有机垫料里含有相当活性的特殊有益微生物,能够迅速有效地降解、消化  相似文献   

11.
发酵床垫料特性与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酵床垫料的特性研究及其资源化利用是当前发酵床养殖技术体系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分析了垫料的构成特性,养殖过程中垫料养分含量的变化,同时对发酵床垫料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发酵床垫料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生态发酵床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牛粪垫床发酵腐熟再利用,解决养牛环境污染和产业发展矛盾。在湖北省黄冈市300头规模奶牛场、荆门市1 200头规模肉牛场部分栋舍进行发酵试验,考察垫床发酵的模式和发酵效果。结果表明,奶牛养殖垫床发酵宜采用异位发酵,肉牛养殖垫床发酵宜采取原位发酵与异位发酵相结合模式,或者采用异位发酵模式;菌种以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乳酸菌、嗜热侧孢霉按一定比例组合为佳;垫料经发酵肥效升高,大部分重金属得到一定降解,细菌总数有所上升,但大肠杆菌大幅下降。规模养牛垫床发酵腐熟可再次利用。  相似文献   

13.
对地下式、保育仔猪、地上式发酵床等3种发酵床类型,表面、中层、底部等不同深度垫料的发酵温度和环境温度、基本理化指标和养殖生猪情况进行12个月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发酵床类型差异对垫料各指标影响不明显,不同发酵床类型表层垫料发酵温度受环境影响明显,而40~60 cm底层垫料作为主要发酵层,其垫料温度主要与养殖生猪的数量及其发育状态紧密相关。3种类型发酵床的表、中、底层垫料有机质含量和EC值总体表现为表层中层底层的变化规律;而粗灰分、pH值则呈现底层中层表层的变化趋势;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在3种类型发酵床表层、中层和底层垫料间总体表现为表层高于中层,中层高于底层的规律,三者间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随着发酵床养殖技术的推广示范,目前在全国各地已经广泛推广应用。2019年,泾源县在辖区内部分肉牛养殖场(户)示范推广有机物料腐熟剂(发酵菌种)混合锯末制作牛床垫料,可以充分利用我县春秋潮湿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点,进一步推进当地发酵床养殖技术的全面落实,为肉牛的无污染、零排放、少疾病、肉质鲜的绿色环保养殖模式奠定基础,同时还可以降低饲养成本的投入,增加养殖收益,改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5.
发酵床养猪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发酵床养猪的关键技术,包括猪舍建筑、菌种选择、发酵垫料制作、发酵床的维护和管理等内容,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发酵床养猪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重金属已成为影响土壤健康的限制因素,通过对发酵床垫料、垫料下土壤、发酵床外土壤和传统猪场的土壤样品进行连续定点测定,评价发酵床养殖方式对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月的发酵床养殖,Cu、Zn、Cr、Pb在垫料层0~40 cm累积明显,分别增加了41.23、51.73、13.52 mg·kg-1和5.23 mg·kg-1,垫料下方土壤Cr增加14.30 mg·kg-1,累积量较Cu、Zn、Pb显著升高;传统猪场土壤中的Cu、Zn、Cr较发酵床养殖方式累积更明显,主要集中在20 cm以下的土壤中,分别达22.77、41.83、5.50 mg·kg-1;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发酵床养殖对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较小。  相似文献   

17.
发酵床养猪是对环境友好的新型养猪技术,其中发酵床垫料表层温度的控制是猪养殖过程中一个关键因素。为了探讨夏季高温期间微生物发酵床表层温度的状态,本研究对微生物发酵床猪舍内部各个区域及其外部环境的表层温度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猪舍内发酵床垫料区域(30.13±0.86)℃和非垫料区域如采食槽(30.58±1.09)℃、饮水槽(30.93±0.86)℃和猪舍走道(29.90±0.69)℃的表层温度不存在显著差异、而猪舍内部表层温度与外部温度[阴影区(35.25±2.70)℃、非阴影区(41.44±2.12)℃]则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猪养殖密度的发酵床垫料表层温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一定养殖密度范围内,猪舍排泄区和非排泄区的垫料表层温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不同养猪模式对土壤As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不同深度层次的发酵床垫料、垫料下土壤、发酵床外土壤和传统猪场外的土壤样品进行连续分析测定,比较了不同养殖模式下As的累积状况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发酵床垫料使用近1年后,As在0~20、20~40 cm垫料层中存在明显的累积,累积量分别达7.5、6.7 mg·kg-1,存在向垫料下层土壤迁移的风险,且As在垫料下土壤中浓度的增加量高于发酵床外同深度的土壤(P0.05);废弃垫料中As的浓度在11.5~12.0 mg·kg-1之间,符合我国有机肥料农业行业标准,可以适当处理后进行农用;发酵床养殖模式对周边土壤中As累积的影响低于传统养猪模式。  相似文献   

19.
发酵床养殖对仔猪胃肠道大肠杆菌和乳酸菌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阐明发酵床养殖对断奶仔猪消化道菌群的影响,对发酵床和水泥地养殖仔猪消化道大肠杆菌和乳酸菌的动态变化进行比较分析。试验期为42d。15头30日龄断奶仔猪分别在试验开始第1天(断奶当天)、第21天和第42天进行扑杀,每次每组扑杀3头,取胃、回肠、盲肠、结肠粘膜层及各段内容物进行2类细菌的分离计数,同时检测相同时间点发酵床表层与深层垫料中的细菌数量。结果发现: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1~42d),消化道大肠杆菌呈下降趋势,如发酵床仔猪结肠段大肠杆菌由开始的6.4×107降低到2.2×105,而乳酸菌先下降后上升,如发酵床仔猪回肠段内容物乳酸菌数量由4.6×109降到2.6×108后再增加到1.4×1010。发酵床养殖未改变仔猪胃肠道细菌变化规律,同时发酵床垫料中的乳酸菌数量不影响断奶仔猪消化道内的乳酸菌数量;此外,随着发酵床使用时间延长,发酵床垫料中致病菌的数量和种类增加,发酵床垫料底层大肠杆菌在试验开始未检测到,在试验42d时增加到6.1×107。  相似文献   

20.
发酵床养猪是利用发酵床专用菌种,按一定比例混合锯末、稻壳、秸秆、树叶等农林生产下脚料,进行微生物发酵繁殖,形成一个微生态发酵床工厂,并以此作为猪舍的垫料;再利用生猪的拱翻习性(也可用垫料翻拌机),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发酵床的分解发酵,使猪粪、尿中的有机物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微生物以尚未消化的猪粪为食饵,繁殖滋生;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