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大白菜的栽培和消费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过去种植大株品种及以大型白菜球消费为主,发展为大球、苗用大白菜、娃娃菜和小型大白菜多种栽培和消费模式并存,苗用大白菜在南方不断扩大,北方也在悄然升起。苗用大白菜是指用分类上的大白菜进行不结球、大苗态,以功能叶为产品主体作绿叶菜栽培的大白菜,属典型的绿叶菜类。苗用大白菜就是生长25~35天左右的大苗态大白菜,它与我国北方的"油菜"和南方的  相似文献   

2.
<正>白菜原产于我国北方,俗称大白菜。引种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蔬菜,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丰富,素有"菜中之王"的美称,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由芸薹演变而来。以柔嫩的叶球、莲座叶或花茎供食用。栽培面积和消费量在中国居各类蔬菜之首。大白菜耐储存,所以中国的老百姓特别是中国北方老百姓对白菜有特殊的感情。在经济困难的时期,大白菜是他们整个冬季唯一可吃的蔬菜,一户人家往往需  相似文献   

3.
<正>白菜原产于我国北方,俗称大白菜。引种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蔬菜,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丰富,素有"菜中之王"的美称,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由芸薹演变而来。以柔嫩的叶球、莲座叶或花茎供食用。栽培面积和消费量在中国居各类蔬菜之首。大白菜耐储存,所以中国的老百姓特别是中国北方老百姓对白菜有特殊的感情。在经济困难的时期,大白菜是他们整个冬季唯一可吃的蔬菜,一户人家往往需要储存数百斤白菜以应付  相似文献   

4.
宋娜 《河南农业》2020,(1):26-26
大白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大白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叶用蔬菜,原产于我国北方,引种到南方。大白菜适应性广,可四季栽培,但秋冬季栽培最多。大白菜虽然适应性较强,但要获得高产、优质、高效,必须科学栽培。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解决者海地区人均耕地少与蔬菜消费需求大的矛盾,总结了甜玉米—大白菜—粉杆青菜一膜三用免耕多茬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甜玉米、大白菜、粉杆青菜的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1.绿叶菜不宜施硝酸铵。因为小白菜、大白菜、苋菜、芹菜、菠菜等绿叶菜,生长期短,易吸收硝酸态氮肥.会导致蔬菜硝酸盐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7.
白菜原产于我国北方,俗称大白菜.引种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蔬菜,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丰富,素有"菜中之王"的美称,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由芸薹演变而来.以柔嫩的叶球、莲座叶或花茎供食用.栽培面积和消费量在中国居各类蔬菜之首.大白菜耐储存,所以中国的老百姓特别是中国北方老百姓对白菜有特殊的感情.在经济困难的时期,大白菜是他们整个冬季唯一可吃的蔬菜,一户人家往往需要储存数百斤白菜以应付过冬,现在,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为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拓宽种植业渠道,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亩效益,促进农业在复种技术上的新突破,现将北方寒地移栽白菜技术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大白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叶用蔬菜,为我国原产和特产蔬菜。由于我国南北方都有大白菜栽培,特别是北方栽培量很大,是秋季生产、冬季上市最主要的蔬菜种类,更因为其营养丰富,味道清鲜适口,做法多种,有一定的药用功效,又耐贮藏,是人们常年食用的蔬菜,因此素有"菜中之王"的美誉。大白菜鲜嫩、含水量大,生理呼吸作用强,在北方严寒而漫长的冬季贮藏保鲜是个难题。如贮藏不当,菜体极易严重失水干枯,或者脱帮、腐烂,损耗大,风险高。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畜产品综合利用研究所以半地下式水泥菜窖进行了大白菜窖贮保鲜研究,利用土壤保温,结合机械制冷与通风,优化温度、湿度、通风三要素,给大白菜储藏越冬创造了良好条件,取得了良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9.
大白菜原产我国,主要在北方沿海地区,特别是山东、直隶两省。姜原产印度尼西亚,如何传入我国,史无可考,在我国栽培历史已十分悠久,春秋时期儒家经典上就有记载。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大白菜主要在北方种植,而姜则在南方。以后才分别向南北发展,这种趋势最明显的时候,大白菜是在清代,姜则在明清。  相似文献   

10.
介绍北方糯玉米套种大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并从茬口安排、整地、品种选择、营养土配制、播种、苗期管理、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糯玉米与大白菜的栽培技术,以供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活牛南运、异地育肥"是我国肉牛产业的主要生产模式。因为南方产区肉牛相对北方产区肉牛来说养殖分散,且体型小,造成南方肉牛产业一直被忽视,导致近年来南方产区的肉牛存栏量下降。南方地区牛肉产量少与消费需求量大之间的缺口,主要通过从北方和西部采购活牛和牛肉的方式来解决,无形中增加了成本,包括长途运输  相似文献   

12.
大白菜在我国南北方都有栽培,特别在北方各地栽培面积大,贮藏量大,贮藏时间长,是最重要的贮藏蔬菜之一。大白菜的贮藏应注意以下几个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3.
白菜原产于我国北方,俗称大白菜。引种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蔬菜,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丰富,素有“菜中之王”的美称,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由芸薹演变而来。以柔嫩的叶球、莲座叶或花茎供食用。栽培面积和消费量在中国居各类蔬菜之首。大白菜耐储存,所以中国的老百姓特别是中国北方老百姓对白菜有特殊的感情。在经济困难的时期,大白菜是他们整个冬季唯一可吃的蔬菜,一户人家往往需要储存数百斤白菜以应付过冬,现在,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为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拓宽种植业渠道,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亩效益,促进农业在复种技术上的新突破,现将寒地移栽白菜技术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正>1.南方地区果树栽培特点1.1南方果树栽培概述我国地域辽阔,以淮河为界可分为南方、北方两个部分,此两个部分的气候均有很大的差异,即南方相对温暖,北方更加寒冷,因此在南方果树栽培的角度上,因为气候因素其栽培技术与北方存在不同,具有自身的特点。1.2南方果树栽培特点结合前人研究了解到,在南方地区果树栽培具有一下特点。(1)栽培周期较长果树本身就是苗木类植物,此类植物在栽培的初期是不  相似文献   

15.
京研快菜四号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耐抽薹黄绿色苗用白菜一代杂种,2013年年初由阿坝州科研院农科所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引进。通过多轮次的试验,农科所科研人员发现:利用京研快菜四号耐低温与抽薹的特性,将苗用白菜快菜四号作为变种结球白菜栽培后,大幅度提高了结球白菜的产量水平和口感品质,且更符合以家庭为主的一般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市场前景广阔。为探索其在本州生态条件下的最佳变种栽培模式,农科所蔬菜课题组进行了快菜四号变种栽培技术研究,该文对这一研究过程作了详尽报告。  相似文献   

16.
大蒜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糖和多种维生素,味道辛香,是人们喜欢的蔬菜和调味品。尤其是地产蒜更加受肇州本地及周边人们的喜爱。而大白菜是北方春季和冬季主要食用的蔬菜之一,在黑龙江省栽培面积大,产量占秋菜的一半以上,符合北方老百姓的消费习惯,食用口味颇佳,炒食、汤食、做陷,腌制等做法多样。  相似文献   

17.
小拱棚甘蓝套种鲜食玉米复种大白菜栽培技术是把日光温室、开闭式小拱棚等保护地栽培和套种、复种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水、土地等资源,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值。1月份选用耐寒早甘蓝品种在温室育大苗壮苗,早春移到阳畦炼苗,3月份定植在大田的小拱棚内,并套种鲜食玉米,玉米收获后复种大白菜,一年三作。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菜地利用率,增加菜农收入,我们利用简易日光温室夏秋栽培大白菜,冬季栽培茴香苗,早春栽培西葫芦,并分别在桥东区的大梁庄村和南和县的张相村进行了示范推广,平均亩产大白菜3500kg,茴香苗3000kg,西葫芦5000kg,总收入达1万元以上。这种一年三种三收的种植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地及光热资源,建造温室可以就地取材成本低廉,栽培管理简便,经济收入可观,很受广大菜农欢迎,其关键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白菜原产于我国北方,俗称大白菜。引种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白菜含有丰富的粗纤维,能起到润肠、促进排毒的作用,白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多吃白菜,可以起到很好的护肤和养颜效果。大白菜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炭疽病、黑腐病、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等,这些病虫害一直是生产上的主要问题。大白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应以选用抗(耐)病品种为基础,以培育无  相似文献   

20.
1育苗技术 北方春季干旱多风,寒流频繁,气温波动较大,现在我们北方提倡大棚温室育苗,大田小拱棚移栽,通过改变南方传统的栽培措施来提高甘蔗的耐旱、抗寒能力,我们近几年的育苗实践证实:甘蔗10℃以上生根,13℃开始发芽,20℃以上进行分蘖,30~34℃生长最快,45天即可完成育苗.而大棚温室的温度一般都能保持在25~35℃,人工控制的育苗小气候要比南方自然气候优越得多,从根本上避免了北方春季恶劣气候对蔗苗的各种不利影响;即便是碰上"倒春寒”,也能使甘蔗生长期人为的提前和延长,完全达到甘蔗在北方生长所需的有效积温.另外,"蔗丰灵”、"甘蔗增糖增产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植物抗寒剂”和"活力生根素”等系列产品在栽培工艺上的综合运用,也为北方甘蔗高产高糖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