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11月26日傍晚到28日凌晨,沈阳全地区出现了大雾天气。本文运用MICAPS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等资料对此次大雾过程进行了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大雾过程属于平流雾,是在稳定的大尺度天气背景下形成的;2.此次大雾具有雾区范围大、强度强、持续时间长的特点;3.高空槽前暖湿气流平流到冷的地面上时,辐射冷却作用在近地层造成了一个薄的饱和逆温层,形成了大雾天气;4.雾的形成过程要求水汽达到饱和状态产生凝结,达到饱和状态有两种基本过程,一种是增湿,一种是冷却;5.在高空槽携带的冷空气到达时,地面高压带来的下沉冷空气破坏了近地面的逆温层,大雾逐渐消散。  相似文献   

2.
路爽  孙凤华  孟鹏  李大为  侯亚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39-12341
分析了2009年11月30日~12月2日沈阳地区持续性大雾天气的发生机理,揭示出沈阳地区平流雾的典型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大雾天气发生于冬季高空槽前的暖湿气流中,雾区范围广、强度强、持续时间长,大雾随着高空槽所携带的冷空气过境逐渐消散;逆温层的高度变化可以作为大雾发生、发展、消散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3.
侯铖 《北京农业》2013,(12):148-149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等对2011年11月28日上午盐城市机场出现的大雾天气进行天气学分析,得出:在稳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此次大雾出现范围广、影响强度大,具有平流雾特征,源源不断的暖湿气流输送使机场低层全部为湿层,为盐城市机场出现大雾天气提供了丰沛的水汽条件,高空槽前暖湿气流平流至机场低层冷地面并经辐射冷却达到饱和,形成一个薄的平流逆温层,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机场近地面层上空,阻碍了空气对流,有利于大气颗粒物和水汽不断集聚,形成大雾天气并得以持续。  相似文献   

4.
李永智 《北京农业》2013,(12):154-155
利用地面观测和探空资料分析了2011年11月27日河南省三门峡大雾天气,结果表明:高空槽前暖湿气流平流至冷地面,受辐射冷却作用,近地面层形成水汽饱和逆温层而形成了大雾天气。大雾天气影响道路交通的通行能力,也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应高度重视大雾天气的防范应对,切实加强大雾监测、预报预警,科学合理实施交通管制,增强社会公众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预防、避险和互救能力。  相似文献   

5.
解震华 《北京农业》2013,(21):166-16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从地面气象要素特征、地面辐射冷却、垂直运动特征及稳定度等方面分析2012年11月18日南昌昌北机场大雾的发生发展。结果表明:机场及其附近雾区的地面净辐射为负值,使得其主要作用表现为辐射冷却,这有利于近地面气温下降,从而有利于大雾的生成;低层相对湿度大,湿度露点差小与中层相对较干的配置构成此次雾发生的水汽条件;低层辐散、下沉运动使得低层暧湿空气在近地面层积聚冷却形成雾滴;低层逆温的存在和大气层结稳定构成了稳定条件,而逆温层破坏是大雾消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陈锋立  王春明  任思衡  陈光泽  邓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081-9085,9153
利用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模式WRFV3.2、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2年12月12~13日西安地区一次持续大雾天气进行阶段性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利用WRFV3.2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大雾的范围、强度和生消过程,但模拟白天雾的强度较弱。这次大雾是平流辐射雾过程,在夜间的辐射降温和弱冷空气的入侵共同作用下,西安地区形成冷气垫,造成逆温产生,逆温的存在为大雾的产生和维持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层结条件;地面湿度大,逆温层结稳定又有效地抑制了水汽向高空传输和能量交换,为大雾产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在大雾产生和维持期间,微风有利于近地面的湍流交换,使辐射冷却作用扩散到适当高度,也可使水汽垂直输送到一定高度,有利于雾的产生和发展。而白天太阳短波辐射造成的逆温层抬升是引起大雾减弱和日变化明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空气中水汽层结变化、大雾天气发生发展的环境场条件及BJ-RUC模式在大雾期间的预报性能,对北京2012年3月16~l7日大雾天气个例中能见度变化和地基微波辐射计液态水含量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雾生消前后液态水含量的廓线变化明显,因此通过不同时刻液态水含量的廓线对比分析,对大雾天气的预报还是具有指示意义的;地面高压底部偏东风为大雾维持提供良好的水汽,大雾期间风力的加大有利于水汽的输送,而持续的偏东风则有利于水汽的维持;辐射降温触发了华北雾区的形成;逆温层的存在是此次大雾发生的条件之一;近地面层系统性的偏东风、相对湿度和温度均在BJ-RUC模式中有很好的反映,模式探空的预报随着起报时间的临近,越接近实况,特别是逆温层和近地面偏东风的预报与实况基本一致,由此导出产品的能见度预报也能给预报员很好的指示参考性.  相似文献   

8.
2015 年11 月11 日,满洲里出现大雾天气,雾最强时段能见度只有100 米,且持续较长时 间,本文对此次大雾出现的高低空环流形势,地面气象要素特征,空气湿度,大气层结等方面进 行分析,表明大气的层结稳定,低层逆温层的出现及近地面较强的湿度是造成此次大雾天气的 主要原因,之前本地草原计划烧除也为此次大雾天气提供充分的凝结核,也是造成此次大雾天 气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刘德安  王凤娇  刘慧  徐玲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4):1117-1120,1131
利用多种常规观测资料对滨州市2011年12月3-7日和2012年3月16-17日2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探讨了大雾天气产生的环流形势及其形成的大气层结特征、垂直运动特征、温湿条件等。结果表明,稳定的环流形势及地面较弱的气压场是大雾形成的有利天气形势;风力小,空气湿度大,有利于雾的形成;低层西南气流是大雾形成并维持的主要水汽来源;近地层形成逆温层,使大气层结处于稳定状态,是大雾形成和维持的重要条件;低层垂直运动较弱,对水汽的扩散不利,有利于雾的维持。  相似文献   

10.
陈晓红  严小静  周扬帆  黄勇  娄姗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170-18174,18191
利用2010年9月才建成的安徽省高速公路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网资料,以及NOAA16极轨气象卫星和其他常规资料,对2010年11月16~17日安徽省高速公路一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探讨此次大雾形成的成因。结果表明,此次大雾过程是在有利的大尺度背景下发生的,大雾发生前降水有利近地面湿度增加,降水后高压控制有利夜里地面辐射降温;在湿度条件较好情况下,低层浅薄逆温就能形成雾;逆温明显时,即使湿度条件不是很好,也能形成雾。通过逐时对比检验发现,高速公路观测站网资料可信度较高,对预报大雾有参考价值;气象站上没有出现大雾时,气象站所在县市内的高速沿线上时有大雾发生,高速上观测信息大大弥补了气象站观测的时空密度不足;高速上大雾生成时间较气象站观测到的平均偏早3 h左右,可提高市、县级台站大雾预报预警时效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11年12月3~7日山东中西部一次持续性大雾过程。[方法]利用常规气象资料,从大尺度天气背景、地面要素场、T-lnp图、水汽及物理量场方面对2011年12月3~7日山东中西部持续性大雾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此次大范围持续性大雾过程的形成和持续原因。[结果]此次大雾过程发生在500 hPa中纬度较平直的偏西气流、中低层高压脊以及地面高压底部弱气压场控制的大气环流形势下。前期的强降雪过程为大雾的形成提供了水汽条件,中低空的暖湿气流和近地面的偏东气流有利于大雾的维持和发展。大雾期间,风速一直1~3 m/s;过程前期温度露点差和能见度有明显的日变化,而中后期变化不大;在近地面有较明显的逆温层存在,同时在大雾强盛期间在700~800 hPa有明显的低空逆温层存在,这些均有利于大雾的形成和发展。大雾期间,大气层结稳定,低层存在弱的辐合上升运动,中高层存在弱的辐散下沉运动,这些也有利于大雾的维持和发展。[结论]该研究为大雾天气的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使用常规观测资料对2019年12月8—10日山东发生的一场持续3 d的辐射雾进行诊断分析。使用天气学、大气动力学方法对环流形势、物理量分布及地面温度湿度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大雾产生时段高空槽前势力稳定增强,西南气流向山东地区输送暖湿空气,地面气压较弱,风速较小,不利于水汽扩散,雾区内由于辐射冷却形成稳定层和逆温结构。大雾持续时段,地面弱的辐合场和较高的温湿度条件是本次大雾天气持续时间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银川一次连续大雾天气的观测与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银川站2006年1月22-28日观测到的1次连续大雾天气过程,从地面观测资料特征、探空观测资料特征、天气形势特征及大雾的成因入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大雾天气过程产生在高空平直气流中的小波动影响,主要是由冷平流和辐射冷却使水汽在近地面层和低层聚集,近地面晴朗微风是大雾形成并维持的重要条件;各层地温高低排列的变化,对大雾过程的结束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Micaps常规资料、探空资料和EC模式物理量场资料,对2023年2月9-10日发生在石嘴山市的大雾天气做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大雾过程是在较为稳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产生的,中低层暖温度脊控制,地面均压场维持,大气层结稳定,有利于低层逆温层的生成;探空资料显示,大雾发生过程中,低层出现多层逆温且较为深厚,对大雾的形成和维持起了重要作用;热力结构表明,温度日较差大表示地面辐射冷却为水汽的凝结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辐射雾的特征;温度平流表明,在大雾发展和维持阶段,低层有暖平流输入,具有平流雾的特征;水汽条件表明,前期的降雪天气、地面积雪融化以及沙湖地区靠近水域,都为本次次大雾天气提供了较为充沛的水汽;动力条件表明,在大雾发展维持期间高层存在稳定的下沉运动,在中低层,大雾发生前期存在弱的辐合上升运动,大雾消散期间存在下沉运动。  相似文献   

15.
何冬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857-14858,14952
采用天气学与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并运用个例分析法,分析了四川盆地大雾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形成大雾的有利天气条件为近地层层结稳定、近地层风力弱、有逆温层存在、近地面空气温度有所降低和准饱和状态。  相似文献   

16.
黄滢  江源源  郭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343-15345
统计分析1963 ~ 2009年广西省沿海气象台站雾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从气候特征、天气形势和气象条件3个方面分析广西沿海雾的气候特征和形成条件.结果表明,广西沿海雾出现最频繁时间段为08:00 ~09:00;主要发生在冬春季,其中以3月为最多,夏秋季很少;雾日数年际变化幅度大.广西沿海出现雾过程的天气形势主要有地面高压后部和弱冷空气影响2种.统计广西沿海雾和各气象要素的关系发现,广西处于水汽通量的大值区,水汽十分充沛;广西沿海雾形成要有适当的风速、风向;出现雾时地面气温在11 ~25℃;逆温层是出现大雾的有利条件,但并不是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共同影响,2017年2月20日夜到2月21日白天吕梁市出现了暴雪天气.该文通过对此次降雪天气高空、地面形势和物理量特征等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槽、低空切变、低空急流、地面冷锋是降雪天气主要影响系统,低空急流不断向降雪区输送大量水汽,配合地面冷锋形成辐合上升运动,成为降雪天气触发机制.  相似文献   

18.
林中庆 《现代农业科技》2013,(10):241-242,249
针对2010年2月26日出现在广州市南沙区的一次大雾天气进行了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雾天气属于平流雾的类型,低层偏南暖湿气流的移入是造成大雾天气的主要原因。在预报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湿度和风的条件,也要考虑前期地面至500 hPa相关的物理量场如逆温层等的变化对大雾天气的指示意义;另外,前期湿度的积累也为大雾的生成和发展提供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针对2010年2月26日出现在广州市南沙区的一次大雾天气进行了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雾天气属于平流雾的类型,低层偏南暖湿气流的移入是造成大雾天气的主要原因。在预报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湿度和风的条件,也要考虑前期地面至500 hPa相关的物理量场如逆温层等的变化对大雾天气的指示意义;另外,前期湿度的积累也为大雾的生成和发展提供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4年3月26-27日1 d 4个时次的NCEP/NCAR及ECMWF再分析资料对发生在辽宁地区的一次区域性大雾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此次大雾期间辽宁省各市的首要污染物为PM2.5,空气质量较差,为大雾期间水汽的凝结提供了有力条件。此次大雾过程期间,高空脊前配合地面弱高压的控制有效抑制对流的发展,为雾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环流形势。大雾形成、发展期间,水汽向辽宁地区的输送及辽宁地区低空水汽的辐合有利于雾的形成、发展及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