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五常市水稻倒伏的内在因素水稻是五常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五常大米闻名全国,近年来部分农户为了追求水稻高产导致水稻倒伏现象时有发生,人们对水稻抗倒伏高产栽培技术越来越重视,为了有效提高水稻产量,需要积极对水稻抗倒伏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详细分析。水稻品种自身的抗倒伏,其与茎秆韧性,组织机械强度以及各个结节的长度有关,水稻品种自身遗传因素对水稻倒伏起到了决定性影响。不同水稻品种的抗倒伏差异很大,主要在株型,穗茎节,茎秆,根系生长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不同抗倒伏能力水稻品种的相关性状表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抗倒伏能力水稻品种的相关抗倒伏性状表现,为其在育种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用51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在齐穗后21~25 d系统测定与抗倒伏相关的性状,包括茎秆形态特性、茎秆力学特性、茎秆的生理生化指标等等,通过聚类分析把51个品种分为3类,即抗倒型、普通型和倒伏型,进而分析不同抗倒伏能力的水稻品种的性状特点。[结果]不同抗倒伏能力水稻品种的重心高度、秆形指数、折断弯距、倒伏指数以及齐穗21 d时的单茎鲜重、基部10 cm干重、单茎干重等性状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株高的差异未达到极显著水平,增加生物产量提高产量和抗倒伏是可以协调做到的,关键要改善茎秆的物质积累。[结论]该研究可为水稻抗倒伏育种中合理选用亲本材料和改良方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稻抗倒伏能力与茎秆物理性状的关系及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研究了不同肥力条件下的水稻抗倒伏能力与茎秆物理性状的关系及对产量的影响。以成熟期植株倾斜角度代表的抗倒伏能力与茎秆第1伸长节间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基部茎秆粗度、厚度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株高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存在着品种间差异;施氮对水稻群体倒伏具有重要影响。就产量来说,最高产群体一般出现在750kg/hm2的中肥区。研究认为,通过降低第1和第2伸长节间长度,适当加强茎秆基部物理性状的强度、降低穗位、增加穗长和穗颈长度等,可以提高水稻植株的抗倒性,使倒伏与株高和生物产量的矛盾在更高产水平上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4.
水稻抗倒伏能力与茎秆物理性状的关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1,自引:2,他引:89  
研究了不同肥力条件下的水稻抗倒伏能力与茎秆物理性状的关系及对产量的影响。以成熟期植株倾斜角度代表抗倒伏能力,倾斜角度与茎秆第一伸长节间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基部茎秆粗度、厚度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株高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存在着品种间差异;施氮对水稻群体倒伏具有重要影响,最高产群体一般出现在750kg·hm-2的中肥区。研究认为通过减少第一和第二伸长节间长度,适当加强茎秆基部物理性状的强度,降低穗位,增加穗长和穗颈长度等,可以提高水稻植株的抗倒性,使倒伏与株高和生物产量的矛盾在更高产水平上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5.
研究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及其与茎秆形态性状和力学性状的关系,为水稻抗倒伏高产栽培调控提供依据。以3种不同抗倒伏水平的籼型杂交晚稻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氮水平、3种栽插密度,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施氮和栽插密度对水稻茎秆基部节间形态和力学性状的影响及其与倒伏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和栽插密度的增加,茎秆基部第1节间变细长,第2、3节间长度先增加后下降,茎壁变薄,秆型指数降低,从而提高茎秆的倒伏指数和降低抗倒伏能力;在高氮与高密栽培条件下,水稻的群体大,个体生长受抑制,使水稻植株茎秆的倾斜角度加大,倒伏指数加大,从而使水稻更容易倒伏;水稻基部茎秆的倒伏指数与株高、基部各伸长节间的长度呈正相关,与茎粗、茎壁厚、秆型指数呈负相关;增施氮肥与增加栽插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茎长与植株茎秆的弯曲力矩,降低了壁厚、机械强度和折断弯矩(M),从而降低了茎秆的抗倒伏能力,提高了水稻茎秆的倒伏指数(LI)。施纯氮160 kg·hm-2和栽插密度20.0 cm×16.6 cm时,水稻抗倒伏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超级稻连粳7号的抗倒伏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抗倒能力强的超高产品种是水稻高产、优质、安全生产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旨在探讨超级稻连粳7号的抗倒生理特性,为超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抗倒伏超级稻连粳7号为试验材料,不抗倒品种中粳12-9为对照,设置不同氮素水平,以倒伏指数作为衡量植株抗倒伏能力的指标。在齐穗后25 d,研究水稻基部第1节间(I1)、第2节间(I2)、第3节间(I3)、第4节间(I4)抗倒伏能力和主要物理性状的差异,并对倒伏指数、抗折力与茎秆主要物理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超级稻连粳7号倒伏指数低、抗倒伏能力强的主要原因是:(1)I1和I2短,在试验范围内株高增高幅度小;(2)叶鞘干质量大,单位节间干质量大,茎秆的充实度好;(3)基部节间抗折力与茎壁厚、茎秆干质量、叶鞘干质量、单位节间干质量、节间至顶鲜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重心高度、相对重心高度、茎秆粗、节间基部至顶长无显著相关关系。超级稻连粳7号基部节间短,茎秆充实程度好是抗折力大、倒伏指数小、抗倒伏能力强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7.
水稻倒伏是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与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水稻倒伏的因素主要有品种差异、栽培条件及水稻植株高度等,而秆壁厚度和茎粗与抗倒伏性密切相关,茎秆中贮藏物质含量的多少及组成成分决定其抗倒性能,此外,钾、硅等元素与水稻茎秆的抗倒伏性也密切相关.文章在阐述水稻倒伏的遗传学研究的同时提出了在育种上应选择倒伏指数低的品种(系)作为亲本,尤其应采用以亲本倒伏指数低×低的组配育种方式,并指出应从改善水稻栽培条件和加强抗倒伏品种培育等方面来增强水稻的抗倒伏性.  相似文献   

8.
不同水稻品种抗倒伏性状的形态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水稻形态特征与抗倒伏能力的关系,为超高产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不同年代育成的103个水稻品种为材料,以茎秆倒伏指数和田间茎秆强度为抗倒伏性的基本指标.用相关分析方法从形态构成方面研究了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伏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株高、基部茎秆截面积与上1、上5伸长节是影响水稻抗倒伏能力的主要因子;上1、上4、上5节长度占株高比例与茎秆倒伏指数及田间茎秆强度呈极显著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株高相同的条件下,上1伸长节节间长度短且占株高比例小,基部茎秆截面面积大,基部两节间的长度略短但占株高比例偏大,是抗倒伏性较强的水稻品种的形态构成特点.  相似文献   

9.
养分综合管理对寒地水稻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养分综合管理与寒地水稻抗倒伏性能的关系,探明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的机制。【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设置习惯施肥、优化施肥、传统高产施肥、优化高产施肥4个处理,通过养分综合管理形成不同产量群体,测定水稻茎秆物理性状、力学特性和茎秆碳氮比等指标。【结果】习惯施肥产量为8.55t·hm-2,通过优化施肥使水稻产量提高了11.6%,基部一、二节间长度分别降低了13%和6%(P5%),抽穗后30d的碳氮比显著增加,茎粗、茎壁厚度、叶鞘重和茎横截面积显著提高,茎秆抗折力提高,水稻倒伏指数降低了14.18%(P5%);与习惯施肥相比,传统高产施肥产量提高了15.2%,实现了水稻高产目标。通过养分进一步优化,水稻产量又增加了7.4%,基部一、二节间长度分别减少了12%和4%(P5%),抽穗后30d的碳氮比、茎粗、叶鞘重和茎横截面积显著提高,茎秆抗折力有增加趋势,倒伏指数降低了6.19%(P5%)。与优化施肥相比,优化高产施肥处理收获穗数增加了15.1%(P5%),产量增加了10.9%(P5%),倒伏指数两处理差异不显著。【结论】虽然优化施肥和优化高产施肥使水稻重心高度和株高增加,但是由于优化了水稻节间配置,降低了基部节间长度,提高了水稻茎秆碳氮比,增加了水稻茎粗和充实度,在增加水稻产量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水稻的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10.
油菜茎秆特性与抗倒性及产量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倒伏是影响油菜(Brassica napus L.)高产、稳产、优质的限制因素之一.油菜茎秆生长发育状况严重影响其倒伏程度和油菜的最终产量.油菜倒伏程度与茎秆特性密切相关,不同油菜品种因栽培措施的差异引起群体结构差异,影响植株茎秆与生殖器官间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与运转及茎秆结构形态的建成,从而进一步影响茎秆机械强度等抗倒伏关键指标及最终的子粒产量.油菜苗期良好的群体生长状况是植株各器官间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与运转协调及后期子粒产量及较强茎秆抗倒性形成的基础.对油菜群体及个体茎秆发育状况对抗倒性及菜子产量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油菜抗倒伏及高产栽培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氮肥优化管理对稻花香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质水稻品种稻花香2号易倒伏,通过改善栽培措施提高其抗倒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设置习惯施肥、氮肥综合管理和控释掺混肥等处理,研究氮肥管理模式对稻花香2号抗倒伏能力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氮肥综合管理处理增加茎秆含钾量,显著提高水稻茎秆抗折力,水稻田间倒伏较少或未倒伏,而习惯施肥处理倒伏比例为4.5%~8.7%(P0.05);氮肥综合管理和控释掺混肥处理比习惯施肥水稻产量提高7.0%和9.2%(P0.05);施用控释掺混肥处理水稻基部节间长度、基部第二节间充实度和茎秆抗折力等与氮肥综合管理处理无显著差异,但田间倒伏比例显著高于氮肥综合管理和习惯施肥,原因是施用控释肥掺混肥处理在整地时控释肥漂浮导致肥料分布不匀。氮肥综合管理可提高稻花香抗倒伏能力,提高水稻产量及稳产性。  相似文献   

12.
水稻的品质以及水稻的产量受水稻倒伏的影响很大,通过对水稻矮化育种来提高水稻品种的抗倒性,使水稻产量增高,以此增加其经济系数。而如果想让水稻产量继续增加,就必须在其生物产量上下功夫,提高水稻生物产量的关键手段是提高水稻株高,但如此一来就会容易产生倒伏。所以矮化育种抗倒就成了水稻能够再提高产量的一个关键课题。出于对水稻各倒伏因素的处理方法考虑,水稻茎秆的物理性状能对水稻倒伏产生重要作用,在研究过程中,水稻茎秆的机械强度也是水稻抗倒伏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育种选项。根据实际研究,我们测量了基部茎秆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初步建立水稻抗倒伏评价体系,有利于水稻抗倒伏生理机制与评价,对提高水稻抗倒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倒伏是制约水稻(Oryza sativa L.)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发生倒伏后引起水稻产量降低、品质变差。水稻倒伏分为茎倒伏和根倒伏,与其株型、茎秆结构、根系生长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近十多年来,随着水稻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已定位或克隆了多个与水稻倒伏相关的QTLs或基因。对水稻抗倒伏的遗传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利用基因聚合育种技术培育抗倒伏品种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4.
水稻倒伏是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与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水稻倒伏的因素主要有品种差异、栽培条件及水稻植株高度等,而秆壁厚度和茎粗与抗倒伏性密切相关,茎秆中贮藏物质含量的多少及组成成分决定其抗倒性能,此外,钾、硅等元素与水稻茎秆的抗倒伏性也密切相关。文章在阐述水稻倒伏的遗传学研究的同时提出了在育种上应选择倒伏指数低的品种(系)作为亲本,尤其应采用以亲本倒伏指数低×低的组配育种方式,并指出应从改善水稻栽培条件和加强抗倒伏品种培育等方面来增强水稻的抗倒伏性。  相似文献   

15.
玉米品种抗倒能力差异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不同抗倒伏能力玉米品种茎秆及根系的形态、干物质和生理特性的差异,揭示玉米倒伏机制,为玉米抗倒伏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2012年吉林省主导11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倒伏后第2天调查不同玉米品种的田间倒伏特征及倒伏率,各品种取整株玉米,测定株高、穗位高、气生根数量和质量;对茎秆不同节位进行分割,测定各节间长、粗、鲜质量、干质量、节间强度、木质素、纤维素、可溶性糖及微量元素含量;成熟期测定玉米籽粒产量。结果表明:玉米品种‘良玉99’穗位高系数较低,穗位下茎秆平均节间短、节间直径大、单位节间干质量较大,有较强的气生根系统;‘先玉335’和‘郑单958’抗倒伏能力弱于‘良玉99’,但其产量较高,尤其‘郑单958’,倒伏对其产量影响较小。‘良玉99’地上和地下这种双重的优良特性使得其在自然灾害面前表现出超强的抗倒伏能力,但产量仅处于中游水平。结论:在选择玉米抗倒伏品种时,应综合考虑形态和生理指标,合理密植、施肥,以降低倒伏的风险,保证玉米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水稻倒伏测量费时费力且对水稻植株具有破坏性的问题,本研究构建了一款操作简单且无损的力学平台用于水稻倒伏表型分析,可监测水稻在不同生育期的抗倒伏特性。本试验中水稻倒伏监测时间为2019年8月15日—9月21日,包含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期。通过无损力学平台中的力传感器获取水稻倒伏测量过程中的力与位移,从而计算水稻动态抗弯刚度系数(KEI),同时通过力学平台采集RGB图像用于计算水稻植株投影面积和受力中心(CoF)。结果表明:抗倒伏品种(北稻1号、神农9816)与倒伏品种(越光、秋光)的KEI存在差异,反映了水稻生育期内的抗倒伏特性。RGB图像中倒伏品种水稻的受力中心与植株底部的距离大于抗倒伏品种,易失稳。本研究为水稻倒伏监测和精准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倒伏是水稻(Oryza sativa L.)生产上面临的一大难题,随着近年来超级杂交稻的推广,水稻株高已由矮秆、半矮秆向半高秆发展,株高的增加加大了水稻植株倒伏的可能性。水稻倒伏与其茎秆的关系密切,主要与水稻节间性状、节间维管束及茎秆化学成分有关。对水稻茎秆特性与其抗倒伏能力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水稻不同收获期茎秆抗倒伏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不同收获期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着手,探究了不同收获期水稻茎秆倒伏对水稻的影响,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采取对不同收获期内的不同水稻品种抗倒伏效果进行设计性试验,依照研究指标进行了对应试验观察。试验结果显示,倒伏指数以倒4节间最高,以倒1节间最低,即倒4节间抗倒伏能力最差,倒1节间抗倒伏能力最强,然后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其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不同粳稻品种倒伏指数及其相关农艺性状的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17个粳稻品种为对象,研究了水稻倒伏指数与各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粳稻品种(系)间倒伏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F=2.139,P<0.01)。粳稻品种在演进、改良进程中,稻株茎秆抗倒伏能力明显提高,抗倒性与高产性能够在较高水平上保持协调。在与倒伏有关的几个主要农艺性状中,挫折重与倒伏指数相关性最大(r=-0.7883)。单茎干物重与倒伏指数亦呈显著负相关(r=-0.4852),株高则与倒伏指数存在显著正相关(r=0.5535)。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水稻品种(系)抗倒伏能力与茎秆形态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水稻株高、基部节间形态性状等水稻茎秆的物理性状,以阐明决定水稻倒伏的主要因素.以抗倒伏品种南粳44和武运粳7号与不抗倒伏品系宁7412为试验材料,通过氮钾肥配比试验,探明株高、基部节间形态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结果显示:水稻倒伏指数与基部节间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基部节间的粗度、壁厚和截面积呈显著负相关;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存在着品种间差异;增施氮、钾肥对水稻倒伏有显著影响.表明水稻基部节间的长度、粗度、壁厚和截面积对品种抗倒伏能力影响较大,这些性状的优化组合是提高水稻品种抗倒伏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