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粉中所含的脂类是一种表面活性很强的物质,对和面时面团中气泡的透入、面筋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发酵和醒发期间气泡的扩大以及面团在烤培过程中的弹起都有很大的影响,对小麦粉面团面筋网络的持气性和延伸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小麦粉加工时脂类性质的改变可有利于提高烘培食品的烘培品质。  相似文献   

2.
鲜食玉米是指具有特殊风味和品质的幼嫩玉米,也称水果玉米,和普通玉米相比它具有甜、糯、嫩、香等特点。从品质上分有甜玉米、超甜玉米、甜糯玉米等;从籽粒颜色上分有黑色、紫色、黄色、白色等。鲜食玉米在欧美一些国家被称为黄金食品和生命食品,随着市场对鲜食玉米的需求越来越大,其保鲜与加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美国每年的玉米产量在60亿蒲式耳(1524亿公斤)以上,其中约5%用于湿式加工生产淀粉、玉米糖类和玉米油;3.5%用于干式加工生产玉米粉、玉米食品和玉米油;1%用于发酵生产天然酒精和酒精饮料;77%用作饲料;13.5%出口。 玉米加工的两类主要方式:干式加工法制成餐用玉米、粗制玉米、玉米粉和早餐食品等。湿式加工法是加水加工使谷粒中各种成分分离,生产各种形式的淀粉、玉米糖浆、玉米糖、固体玉米糖浆、玉米油,残渣可用作饲料。湿式加工产品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其它工业。在美国,湿式加工是干湿两类加工中较大的工业。  相似文献   

4.
小麦粉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污染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粉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食品和食品原料之一。我国小麦粉中微生物含量较高,一般为103-105cfu/g,不利于其储藏期间的品质保持和加工食品的卫生安全,甚至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围绕我国小麦粉微生物污染现状,以及小麦粉生产过程中易被微生物污染的环节,探讨了小麦粉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的防控技术,为提高我国小麦粉的食用安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玉米不仅是口粮,也是“饲料之王”和工业原料。可加工的工业产品达2000多种。现阶段我国玉米加工转化主要有三条途径:工业加工、饲料加工、过腹转化和食品加工。其中饲料加工(包括直接饲喂)一直占居首位,消费的玉米约占消费总量的70%以上。近两年来玉米饲料消费增长平缓;食品加工的玉米仍属口粮消费,且比重很小;变化最大的就是工业加工,尤其是东北地区的玉米工业加工。  相似文献   

6.
<正>刘景圣,男,1964年10月出生,博士,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现任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带头人,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农产品深加工与质量安全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玉米精深加工与功能性食品研究"省级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现代农业领域)重大专项专家组组长,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玉米深加工技术及副产物利  相似文献   

7.
《山西农业科学》2019,(12):2210-2212
糯小麦创制研究历经遗传理论、分子标记技术的探索和人工重组、分离等阶段。糯小麦为蜡质基因纯合的全支链淀粉小麦,主要储存物质包括支链淀粉(含量≥99%)和小麦面筋蛋白,并富含锌、硒等有益微量元素,是很好的开发新型食品的原料,可加工成优质糯麦仁或制成各类麦片及膨化食品;糯小麦粉可以部分或全部替代糯米粉,研究开发新型食品,丰富面粉品种。  相似文献   

8.
《江苏农业科学》2006,(4):111-111
由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春市农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鲜食玉米产业大会将于2006年8月27日~28日在长春市的吉林省宾馆召开。届时将有全国鲜食玉米(甜玉米、糯玉米、笋玉米、保鲜玉米)的育种单位、生产加工企业、经销商、设备与包装物生产企业、相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校和专业机构参加,预计大会  相似文献   

9.
《广东农业科学》2006,(6):30-30
由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春市农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鲜食玉米产业大会将于2006年8月27~28日在长春市的吉林省宾馆召开。届时将有全国鲜食玉米(甜玉米、糯玉米、笋玉米、保鲜玉米)的育种单位、生产加工企业、经销商、设备与包装物生产企业、相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校和专业机构参加,预计大会规模400人。  相似文献   

10.
生湿面条变色的控制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从小麦粉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商场超市和消费者的角度,对生湿面条的这种变色现象进行探究,发现其原因并建议采取相应的控制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谷朊粉是小麦粉经水洗去淀粉和水可溶性成分后得到的物质,具有良好的吸水性、黏弹性、薄膜成型性、热固性等特性。本文重点综述了谷朊粉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同时对发酵酶解谷朊粉的加工技术以及谷朊粉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对谷朊粉的深度加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甜玉米别名菜玉米、水果玉米,富含蛋白质、糖分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可细分为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加强甜玉米,主要用于鲜食和加工成罐头等产品。甜玉米是禾本科植物、属于温带作物,对温度比较敏感,对水分、阳光等需求较大,口感比普通玉米甘甜,含糖量较高,有高糖和低糖之分,也逐渐成为糖料加工的一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物质需求的逐步提高,甜玉米逐渐成为健康食品的一种走进千家万户。糯玉米是由普通玉米突变后经  相似文献   

13.
小麦品质概念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标准,营养学家从营养品质角度以小麦的蛋白质及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多寡作为主要衡量标准;制粉企业首先要求出粉率高,制成的粉洁白而灰分含量较低,易磨粉而能耗少,以提高经济效益,对专用粉的生产则根据所制粉类又有不同的要求;食品加工界则以能否用适宜的价格获得适用于加工不同食品的小麦粉  相似文献   

14.
<正>甜玉米又称蔬菜玉米、水果玉米、水果型菜玉米,为禾本科玉米属玉米甜质型亚种,籽粒香、甜、脆,色泽鲜亮晶莹,生食、熟食均可,可以加工成各种风味罐头、加工食品和冷冻食品;甜玉米品种多数具有多穗性的特点,第二、第三穗可在吐丝前用作玉米笋供鲜食或加工罐头。一般甜玉米籽粒糖分含量为8%~10%,是普通玉米的2~5倍,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普通玉米,是一种营养特别丰富的果菜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量占农产品总产量比重小于12%,与发达的农业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以玉米为例,美国深加工量占玉米加工总量的20%以上,品种超过2000个,而我国玉米深加工量不足玉米加工总量的9%,品种只有100多个,仅为美国的二十分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农产品半熟食品、全熟食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农产品深加工在我国市场前景极好。农产品加工虽有市场发展前景,但并不等于只要加工就有市场。根据我国目前市场需求情况,农产品加工应在"深"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我省将紧紧抓住政策机遇,围绕市场需求,顺应农民积极性,优化农产品供给体系,全力推进结构调整。一是打造全国玉米核心优势产区。以中部25个县(市、区)为重点建设优质玉米生产核心功能区,对接精深加工和饲料加工需求发展优质专用品种,围绕口粮化、主食化,重点打造鲜食玉米品牌,开发玉米食品粗粮细作产品市场,提高综合效益。要抓好粮豆轮作,在敦化等4个国家试点县实施玉米大豆轮作面积100万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程度是衡量农产品加工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选取河南省14个农产品加工产业为研究对象,计算其2006—2015年的区位熵,并运用区位熵理论对其集聚程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的速冻食品、小麦粉、方便面、味精和肉制品加工产业集聚程度较高,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酒类、乳制品、酱油、饲料和卷烟加工产业具有潜在优势;棉布、糖果、罐头和茶叶加工产业处于劣势。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小麦粉生产设备的整体利用率和小麦粉加工效率,在对某小麦粉企业单条生产线生产过程研究的基础上,收集生产相关数据,结合应用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选用Flexsim仿真软件建立了小麦粉单生产线加工流程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结果发现:在小麦粉加工过程中,小麦清理和研磨设备的利用率较低,设备阻塞率达24.1%和26.9%,是生产过程的瓶颈;经仿真数据分析和多次仿真提出改善方案,对模型进行优化,优化后小麦清理和研磨设备阻塞率下降至13.5%和15.6%;另外,单包小麦粉生产数量由10 645个上升至21 290个,设备的整体利用率得到了明显提高。研究结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此类小麦粉加工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量占农产品总产量比重小于12%,与发达的农业国家相比差距是较大的.以玉米为例,美国深加工量占玉米加工总量的20%以上,品种超过2000个,而我国玉米深加工量不足玉米加工总量的9%,品种只有100多个,仅为美国的1/20.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加快,人们对农产品半熟食品、全熟食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农产品深加工在我国市场前景极为看好. 农产品加工虽有市场发展前景,但并不等于只要加工就有市场.根据我国目前市场需求情况,农产品加工应在"深"字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20.
特用玉米,是指有特殊用途的玉米,包括蔬果玉米和"三高"玉米等.蔬果玉米指供作蔬菜、果品以及加工罐藏食品用的玉米,包括爆裂玉米、糯质玉米、甜质玉米、甜笋玉米等;"三高"玉米指高油玉米、高蛋白玉米、高淀粉玉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