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生态农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形式,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昆明后迅速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生态农业旅游以农业为基础,是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它以保持生态农业环境为原则,以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昆明生态农业旅游也在云南省旅游发展的大环境下迅速发展,针对目前昆明生态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作者在简要分析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特点、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2.
生态农业的发展有效地保护了乡村的自然资源,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乡村旅游的发展为生态农业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但近几年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旅游资源无序开发、环境污染等现象日益凸显,对生态农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针对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完善二者协同发展机制、多方面融合实现资源共享、突出特色、注重品牌建设打造知名品牌等多方面探析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延安市宝塔区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郑秀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72-173,176
生态农业旅游是近年来新兴的旅游产品 ,它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生态农业旅游概念的界定 ,阐述了延安市宝塔区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并提出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阐述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旅游的意义,立足于菏泽生态农业旅游现状,查找菏泽城郊生态农业旅游存在的不足,提出菏泽生态农业旅游景区发展空间及方向。  相似文献   

5.
刘伟 《中国农业信息》2013,(15):259-260
阐述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旅游的意义,立足于菏泽生态农业旅游现状,查找菏泽城郊生态农业旅游存在的不足,提出菏泽生态农业旅游景区发展空间及方向。  相似文献   

6.
生态农业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物质基础,不同的生态农业景观类型,决定了不同的旅游开发模式。根据咸宁市农业景观的空间差异,将咸宁市划分为6个农业景观生态区,并针对性地构建了多样化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根据生态农业模式的差异进一步探讨了各具特色的乡村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并设计了几种新型旅游产品,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孝感市生态农业旅游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阐述生态农业旅游的产生、发展及其重大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孝感市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孝感市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魏莉  汤颖松 《农业考古》2007,(6):173-175
生态农业旅游园是循环经济在区域层面上的实践模式。本文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分析了生态农业旅游园发展的必要性,提出了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的四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希望之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莹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447-3449
介绍了生态农业旅游提出的背景、含义及作用,及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的形式,分析了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吴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38-15540,15543
解析了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以及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意义,并运用SWOT分析法对镇江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优势在于自然条件优越且物种丰富,生态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劣势在于发展水平低且产品同质化严重,农民技术水平低、经营和技术人才缺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机遇在于政策扶持,宁镇扬旅游区域的共同发展;威胁在于观念落后,经营秩序缺乏规范性。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镇江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对策,强调其应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环境;科学规划及分区,加强政府管理;整合山水组合优势,促进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生态农业资源,创新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1.
沈阳市苏家屯区生态农业旅游优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婷婷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276-5277
通过对沈阳市苏家屯区生态农业旅游现状的说明,分析了该区开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区域优势,并给出苏家屯区未来发展的规划与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12.
兰州地区森林公园质量综合定量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收集的兰州地区7个森林公园的资料和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森林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对兰州地区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质量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选取的20个评价指标中,山体(0.188 3)和森林植被(0.183 6)对森林旅游资源的贡献最大,贡献最小的是电讯(0.002 1)。兴隆山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质量综合评价得分最高(7.198),其它依次为吐鲁沟森林公园(6.585)、石佛沟森林公园(6.314)、兰山森林公园(6.297)、徐家山森林公园(4.857)和关山森林公园(4.641),质量最差的是石头坪森林公园(4.338)。  相似文献   

13.
国外生态村建设经验对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建筑规划、文化体育与社区文化的构建、与旅游的关系以及生态农业等方面阐述了国外生态村建设的经验,结合海南省在文明生态村建设中的实践,提出了一些思路,以期为海南省文明生态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黄河风情线景观旅游功能空间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旅游功能优化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探讨了风情线景观旅游开发具备的区域优势条件,并以主要景观类型为例,深入剖析其游憩功能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风情线旅游功能空间优化的基本思路,试图为兰州城市滨水区景观建设和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梅  文静华  文传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767-4768,4778
以乌江流域典型的农业大县贵州省沿河县为例,在论述生态农业构建模式和沿河县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沿河县生态农业体系,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推进沿河县生态农业的产业布局和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6.
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优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刘力阳  苏维词  丁坚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388-2389,2391
通过论述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生态环境的特征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符合喀斯特山区农村实际情况的循环经济模式、生态农业模式和聚落景观旅游农业模式,并比较了3种模式所产生的不同效益因子.结果表明,在3种模式中循环经济模式能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兼顾社会、环境、经济3方面的效益,并且其是可将三者结合最紧密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以武汉草湖湿地公园开发为例,提出了长江中下游湖泊湿地的"两型"开发模式,即以湿地公园为平台,整合生态农业、科普观光、环保排污等主题,在维护湿地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实现湿地效应的最大化,以此协调长江中下游湖泊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8.
联系茂名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归纳列举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生态农业模式,并总结了当地生态农业发展的特点,立足于已取得的成果和成功经验,进一步提出了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宜春市红壤丘陵区生态农业建设的现状和制约因素的研究,提出宜春市生态农业建设模式。通过发展特色立体农业体系,突显微生物农业,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农业生态系统良性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