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1 毫秒
1.
[目的]明确古蔺野生大茶树资源的叶表型多样性。[方法]对古蔺县139份野生大茶树资源(7个天然居群)叶片18个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野生大茶树资源叶片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在4.42%~24.28%,其中各性状在各居群间的变异系数最大值均超过10.00%,多样性指数在0.826 1~5.194 7(其中,Simpson指数在0.826 1~1.000 0,Shannon-Weaver指数在2.413 1~5.194 7);对18个叶片表型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前6个主成分叶面积、叶缘、叶片宽度、叶面、叶色、叶身累计贡献率达74.65%;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7个居群亲缘关系较近,在遗传距离2.290 0处,7个居群可分为4大类,其中居群2与居群7的遗传距离最大,为3.966 2,居群4与居群5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为1.932 9。[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茶树优异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良种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任佳悦  谢云  徐同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721-19723
[目的]研究浙江红山茶叶(Camellia chekiangoleosa Hu.)器官表型性状的变异规律,为培育茶花(C.japonica)和油茶(C.oleifera A-bel.)优良品种奠定基础。[方法]对安徽岳西、浙江缙云、浙江景宁、浙江开化、浙江天台、浙江庆元、福建霞浦、福建建宁、江西南丰和江西永新10个居群的浙江红山茶叶器官的6个表型性状进行了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在10个居群内部,叶片的不同表型性状间的变异系数差别较大,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0.039 0~0.158 0。居群间的变异系数差别也很大,各个居群平均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0.114 1~0.272 7。同一性状在不同居群间的变异系数大小也不等,各表型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分化,平均分化系数为43.55%。[结论]浙江红山茶叶器官表型性状的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  相似文献   

3.
野生红三叶种群表型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来自湖北地区25个野生红三叶居群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表型性状在野生红三叶居群内具有较大程度的变异,其中单株分枝数(33.33%)和单株花序数量(32.25%)变异系数较大;各性状在居群间也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主成分分析说明:株高、叶片大小、种子千粒重、总叶柄长度及单个花序小花数是引起红三叶表型性状变异的主要因子;聚类分析表明:25个居群分为3类,第一类包括1个居群,其特点是植株低,单株花序数和单个花序小花数较其他两个类群多,理论种子产量高;第二类包括6个居群,其特点是植株低矮,分枝少;第三类包括18个居群,其特点是植株高大、叶片大,理论牧草产量高。  相似文献   

4.
对红河橙野生居群进行调查,研究红河橙栽培和野生居群叶表型多样性,采用方差分析等方法对红河橙13个叶表型性状在群体内和群体间的变异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栽培居群有8个叶表型平均值大于野生居群居群,而野生居群有5个叶表型平均值稍大于栽培居群;居群内各个叶表型的变异程度不同,同一表型在不同居群间的变异程度也不同;翼叶长/叶总长在2个居群中的变异均最小;除翼叶宽度这个表型外,其余12个表型的变异系数均是栽培居群大于野生居群;大部分叶表型在居群间的差异极显著或显著,仅翼叶长/翼叶宽、本叶长/本叶宽、本叶宽/翼叶宽3个性状在居群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重庆武陵山区10个野生芒居群的17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对17个表型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多样性指数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结果]10个居群的遗传变异主要体现在居群内,居群内多样性指数为1.88。聚类分析将10个居群分为3组;主成分分析表明17个植物学形态特征可归为7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81.15%,最大程度上反映了所有材料的表型特征。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7个形态指标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通过对表型性状与地理信息中海拔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分蘖数、节数、叶片长、旗叶长、旗叶宽、花序长、第二外颖长、第二内颖长、花序干重、单茎干重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野生芒自身所具有的遗传物质差异和地理微环境差异导致了野生芒居群内植株在形态特征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从而保持了居群内的高度多样性。海拔对芒植株的生物产量和生殖器官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6.
在对新疆4个天山樱桃野生居群16个表型性状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性状变异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其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结果表明:表型变异系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eaver指数均为裕民县野生居群最大,分别为21.15%、0.98和3.97,喀拉峻野生居群最小,分别为16.18%、0.82和2.31。16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8.67%~48.78%,其中单果质量、果实纵径和种核质量的变异系数较高,花瓣宽、雄蕊数目和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的变异系数较低;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25.77%,表明居群内变异大于居群间变异。在阈值为5.27时,4个天山樱桃野生居群被分为3大类,特克斯与喀拉峻野生居群欧式距离最小(3.75),大西沟与裕民县野生居群欧式距离最大(7.16);16个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中,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76.02%。裕民县野生居群的表型多样性最丰富,特克斯与喀拉峻野生居群遗传关系最近,果实纵径、果实横径、雌蕊长、1a生枝长度和花冠直径是天山樱桃进行表型观测时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对采集自我国12个不同分布区的105个野生披碱草属(Elymus)牧草居群的14项穗部形态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披碱草属牧草种质资源穗部遗传多样性丰富,居群内多样性指数(H′)在0.784~1.652,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396;居群总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936,居群间表型分化系数为27.89%。14项穗部形态性状在居群内多样性、居群总多样性以及变异系数变化不完全一致,居群内H′最高的为旗叶与穗基部长度(1.648),居群总H′最高的为小穗长(2.054),变异系数最大的为第一颖芒长(58.932%),平均变异系数为31.22%,表明穗部形态性状均存在较大的变异,F检验差异极显著。引起居群形态差异的性状与种子产量密切相关,主要包括穗长、穗宽、第一颖芒长、第一外稃长、第一内稃长、第一外稃芒长、每穗轴小花数、第一颖长和第一颖宽。我国野生披碱草属牧草的多样性和分布格局是相关的,我国西北部是野生披碱草属牧草分布中心,也是披碱草属牧草的多样性中心。此外,提出了我国披碱草属牧草保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扎龙湿地羊草不同居群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扎龙湿地羊草表型变异规律,为扎龙自然保护区羊草居群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和UPGMA聚类分析对扎龙湿地5个羊草(Leymuschinensis)居群的4个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5个居群4个性状差异显著,变异系数节数〉株高〉叶宽〉叶长;居群间的变异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克钦湖、满代、局址、赵凯、唐土岗。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这4个性状都是造成羊草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聚类分析将5个居群的羊草分为3类,其中满代、局址、唐土岗聚为一类,克钦湖和赵凯居群各单独聚为一类。[结论]羊草的表型变异较大,对不同生境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这对开展良种选育、种质资源保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晓杰  佟守正  李学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930-17932
[目的]揭示扎龙湿地羊草(Leymus chinensis)表型变异规律,为扎龙自然保护区羊草居群保护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和UPGMA聚类分析对扎龙湿地5个羊草居群的4个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5个居群4个性状差异显著,变异系数节数〉株高〉叶宽〉叶长;居群间的变异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克钦湖(KQH)、满代(MD)、局址(JZ)、赵凯(ZK)、唐土岗(TTG)。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这4个性状都是造成羊草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聚类分析将5个居群的羊草分为3类,其中满代、局址、唐土岗聚为一类,克钦湖和赵凯居群各单独聚为一类。[结论]羊草的表型变异较大,对不同生境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这对开展良种选育、种质资源保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婷  刘玉珊  尚迪  许震寰  刘静  卓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282-11283
[目的]研究岷江百合、卷丹百合和淡黄花百合3种野生百合实生后代的植物学性状。[方法]通过对3种野生百合的实生种子进行播种,全生育期调查实生后代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基干高度、鳞茎质量等植物学性状。[结果]不同品种间和同品种间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均以种间表现为差异极显著,而个体间差异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野生百合今后的遗传育种、产业化快繁等方面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益智挥发油的气相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益智挥发油的气相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来自10个不同产地益智挥发油,并用SPSS软件对气相指纹图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研究10种不同产地益智挥发油气相指纹图谱的相似性。[结果]10个产地制备的益智精油得率在0.21%~0.96%,以广东阳江产益智产油率最高。各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02%~1.00%,相对峰面积的为0.6%~2.5%,符合指纹图谱的要求。不同产地的益智挥发油的成分含量相似但个别存在差异。质量不尽相同,海南产益智较好,为地道药材,广东次之,广西较差。[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测定益智药材挥发油的气相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药材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红锥天然群体和栽培群体的遗传分化状况。[方法]以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的5个红锥天然群体和广西的3个种源的红锥栽培群体为供试材料,用筛选出的9对ISSR引物,对8个群体共计151个个体进行ISSR分析。[结果]每对ISSR引物扩增出7~20条条带,共得到122条多态带。红锥天然群体在种群水平的多态带百分率P为59.84%,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pop为0.1827,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2856,高于红锥栽培群体(P=54.87%,HPOP=0.1366,I=0.2198)。群体特异带及群体间共有带的差异与分布揭示了群体间的遗传差异及相似性,红锥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群体内,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99。在红锥的3个栽培群体中发现了类似的群体遗传结构(GST=0.1275)。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红锥天然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有随地理距离跨度增加而递增的趋势。[结论]红锥遗传多样性偏低可能与人为干预和环境破坏导致的种群缩小及生境片段化等因素有关;红锥种群遗传结构的形成则与其自身繁育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揭示贵州境内不同变型金樱子10个居群间的遗传变异情况。[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从ISSR随机引物中,筛选有效引物,进行扩增,用NTSYSpc,ver.2.02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10个居群不同变型金樱子的相似性系数在0.09~0.35,聚成A、B2大类。[结论]同一变型的金樱子样品并不严格为一类,不同变型金樱子样品之间的遗传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14.
刘红  周婧然  毕和平  韩长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623-15623,15626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益智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检测,检测条件为:分析柱为岛津VP-ODS(150L×4.6mm),流动相为水-乙腈(v∶v=7∶30),进样量为20μl,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海南的益智指纹谱图相似度较大,与广西和广东的益智样品有一定的差异;广东生长的益智和大部分地区的益智有着很大的相似性;而广西的益智在总体上也和各地区的益智相似。[结论]该试验建立了10种不同产地益智的液相指纹图谱,该方法方便、快捷、准确、可靠,可以直接指导实际生产,会成为益智药材快速鉴别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常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海南吊罗山和霸王岭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荔枝等住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13个酶系统、18个酶位点的检测结果表明,两个自然保护区野生荔枝具有较低的居群间遗传变异水平和较高的居群内遗传变异.吊罗山保护区野生荔枝的遗传多样性参数为:P=61.1%,A=2.05,He=0.27.霸王岭居群野生荔枝的遗传多样性参数为:P=61.1%,A=2.05,He=0.28.两个群体的遗传分化极小,GST=0.040.居群间遗传一致度较高,I=0.977.共检测到8个稀有等位基因.两个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荔枝均有各自特有的稀有等位基因,都应采取措施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华绒螯蟹经过多年的人工养殖、跨流域引种和增殖放流等活动可能会对其遗传特性造成的影响。[方法]基于下一代GBS测序技术,利用SNP标记对辽河家系、辽河野生、长江群体、海南群体、黄河群体进行遗传特征分析。[结果]经过条件为测序深度4×、Miss0.5、次要等位基因频率(MAF)0.05的过滤后,共获得652 746个高质量的SNP位点用于群体的遗传分析,各群体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084 4~0.124 9,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097 4~0.200 3,群体平均π值(Pi)为0.158 3~0.254 4,群体Fi的平均测量值(Fis)为0.054 2~0.238 43。两两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值结合系统发生树,可以看出,长江群体与海南群体的遗传距离较近,分化较小,表示海南的中华绒螯蟹苗种可能来自长江流域。[结论]该研究揭示了不同水系中华绒螯蟹的遗传差异,探讨了其遗传多样性水平,为中华绒鳌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鸟巢蕨(Asplenium nidus)自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促进野生鸟巢蕨资源有效保护和利用,本研究以海南岛保护区自然分布的鸟巢蕨为对象,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采用UPGMA 方法对海南岛6个种群96份鸟巢蕨样本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鸟巢蕨10对引物共扩增出184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74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4.57%,各种群间的多态位点百分比(PPB)存在较大差异,SRAP检测到的种群平均多态位点百分比为85.15%。鸟巢蕨种群间遗传变异程度范围较大,各种群均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水平。(2)种群内部遗传分化发生比例为86.94%,而种群间遗传分化发生比例为13.06%,证明种群间存在一定水平遗传分化。(3)鸟巢蕨6个种群平均遗传相似度为0.922 4,平均遗传距离为0.080 9。其中,BW和EXL遗传距离最近,LMS2和LMS3遗传距离最远,分别为0.050 8和0.116 6。鸟巢蕨野外种群遗传距离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地理位置较近的BW和EXL聚类在一起,说明两者间基因流动通畅;同一地区LMS1和LMS3聚类在一起;而黎母山地区LMS2与其余种群遗传距离最大,遗传分化最显著,说明SRAP标记在鸟巢蕨种群间具有丰富多态性,该结果对揭示鸟巢蕨亲缘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保护工作提供了指导。由于鸟巢蕨野外生境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建议就地保护为主,在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区域——黎母山区域建立级别更高的自然保护区,即尽快建成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这有利于鸟巢蕨自然生境和种群恢复与扩大,促进热带雨林保育和物种多样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广西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遗传多样性中心,构建普通野生稻核心种质资源,为广西普通野生稻资源保护利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利用24对微卫星标记分析来自郁江流域、红水河流域、南流江流域和桂北山区的普通野生稻623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采用逐步聚类法构建10%和5%的广西普通野生稻核心种质。【结果】24个SSR位点总共检测到114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7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000 1,Shannon信息指数为1.180 1,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38 8。9个居群遗传多样性指数为:邕宁居群临桂居群扶绥居群容县居群贵港居群平南居群古棚居群五里塘居群博白居群。4个区域的多样性指数为:郁江流域桂北山区南流江流域红水河流域。广西普通野生稻资源5%的核心样本共31份,其中邕宁居群有14份,扶绥居群有12份;邕宁居群和扶绥居群分别占本居群分析样本的5.76%和18.75%,是核心样本的主要来源。【结论】郁江流域是广西普通野生稻多样性中心;邕宁居群的普通野生稻地理分布广、种类丰富,而扶绥居群遗传多样性异常丰富,它们是核心样本的主要来源,也是值得特别关注和重点保护的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19.
琼海与三亚两地普通野生稻的SSR标记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37个SSR标记分析了新发现的琼海普通野生稻与三亚普通野生稻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 SSR位点在三亚普通野生稻居群中的变异较其在琼海普通野生稻居群中的变异高。对琼海普通野生稻与三亚普通 野生稻的聚类分析发现,两者在0.638 5处各聚为1类,由此可知,琼海普通野生稻和三亚普通野生稻之间具有较 大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20.
油棕新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摘要)(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DNA分子水平上对油棕新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旨在为这些新选育油棕种质的开发利用提供分子水平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油棕叶片总DNA。从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所设计的60个引物在部分模板中进行筛选,筛选出能扩增出多态性的引物23个用于样品的进一步分析。通过一定的摸索实验,最终确定用于油棕的各个组分的ISSR最佳反应体系。优化反应体系总体积为15.00μl,各个组分的具体用量为:MgCl2(25mmol/L)+10×Buffer2.25μl、dNTP(10mmol/L)0.30μl、Taq酶(5U/μl)0.15μl、引物(0.4μmol/μl)1.00μl、模板DNA(50ng/μl)1.00μl、ddH2O(超纯水)10.30μl。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4min,然后94℃变性1min,52℃退火1min,72℃延伸1min,35个循环,72℃保温10min,4℃保温。采用2%琼脂糖凝胶电泳,EB染色检测扩增产物。ISSR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每个样品的扩增产物电泳分离谱带在某一位点上按有或无记录,存在时赋值为"1",无带的记为"0"。将每个引物对所有样品的读带记录结果形成"0-1"矩阵。用NTSYS-pcversion2.1计算Jaccard’s相似系数,在此基础上用非加权类平均聚类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绘制亲缘关系树状图。[结果]用23个引物共扩增得到201条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占41.8%。根据ISSR遗传相似系数按UPGMA法聚类,以所有材料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838为阈值,可将其明显的划分为2大类:采自海南的R1~R12新种质材料与采自云南的V20新种质材料合为一类;采自云南其余的新种质材料为一类。用NTSYS-pc软件所得出的主成分分析图也能够明显的将海南和云南引进的新油棕种质材料区分开来,海南的R1~R12油棕与云南的V20油棕基本上归为一类;与聚类图不同的是,云南的新油棕种质V15、V16、V17、V19、V21、V22基本上归为一类,而品种V13、V14与V18则较远一些。[结论]海南与云南新选育的油棕种质材料可能来源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