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是强基础、促发展、安天下的战略性产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需求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时期,对粮食等农产品需求持续较快增长,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形势将受人口持续增长、资源约束日益加剧、耕地不断减少等因素制  相似文献   

2.
乡城迁移人口是城镇化的主体,这一人口在从农村到城镇的就业转换中促进了消费需求的提升。乡城迁移人口在城镇就业获取了工资性收入,提高了可支付能力,扩大了消费范围。乡城迁移人口对城镇地区消费需求提升的贡献并不明显,对农村地区消费需求提升显著,乡城迁移人口收入提高是活跃农村消费市场的先决条件。要扩大消费需求应从改善乡城迁移人口的生存条件入手,进一步提高工资水平,解除他们对维权、社保、医疗和子女入学等方面的隐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云南省菜籽油供需情况的分析,表明当前菜籽油自给率仅45%左右,造成菜籽油供给缺口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人口总量增加及城镇化进程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改善、油菜籽总产量少、菜籽油产量有限等。再用Logistic阻滞增长模型预测云南省未来人口变化,进而对云南省未来菜籽油消费需求进行预测。结果显示:云南省未来人口上限为5574万人,到2020年人口数量为4914万人,菜籽油的需求量将达到60万t,未来菜籽油的供给缺口约为自给量的2倍。最后提出保障云南省食用油供给安全的措施建议: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并充分挖掘生产潜能;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倡导理性、健康消费;充分利用省外食用油市场,建立健全食用油储备体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民旅游消费需求升级,旅游产品供给束缚旅游业发展,供给不匹配强烈抑制了居民出游的现实需求。而文化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潜力产业,需首当其冲从文化产品供给端入手调整旅游产品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因此,文章从旅游供给侧改革的角度,分析三江县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并以旅游供给侧思维为促进三江县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农业经济的特点出发,对城镇化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根据1978—2016年的统计数据,运用VAR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动态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化主要通过提升需求结构、改善供给结构和推动农业市场化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对狭义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大于对广义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原因在于种植业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差异相对较小、要素供给结构调整相对较快。推动户籍人口城镇化、加强农用土地监管和进一步推进农业市场化,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城镇化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梁芮 《农村实用技术》2022,(2):13-14,17
城镇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象征.城镇化是一个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的过程,城市用地紧张导致农村集体土地征收需求不断增加,农民正在失去他们安身立命之本.由于顶层设计的缺位致使制度供给不足,失地农民的多元化利益诉求未得到满足,致使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缺失.对此我们应当有序推进城镇化...  相似文献   

7.
选取包括非农业人口比重、二三产业劳动力比重等在内的10个指标,构建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到人口城镇化指数和土地城镇化指数,采用协调模型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计算得到陕西省2000-2014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以及2014年度陕西省各市(区)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看,2000-2014年人口城镇化指数和土地城镇化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土地城镇化指数大于人口城镇化指数,协调发展水平由最初的失调阶段在经历了调和阶段后,增加到协调发展阶段;从空间维度看,陕西省11个市(区)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协调发展阶段差距大、协调发展类型区域分异明显、人口城镇化滞后型明显。  相似文献   

8.
《饲料博览》2004,(10):50-50
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消费需求的增长,将会成为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增长的主体。在今后5-10年内,我国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的消费需求将会继续呈现较快增长的态势。据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研究所姜长云分析,饲料用粮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随着收入和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对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需求将会继续增长。特别是城市消费的示范效应、当前城乡居民人均动物性食品消费量的悬殊差别、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量60%等事实,都决定了农村对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需求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二是我国扩大畜产品的出口仍有较大潜力。当前,从价格上看,我国畜…  相似文献   

9.
<正>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包括农业在内的各行业发展都有深刻影响。同时,农业自身的趋势性变化也是经济发展变化的重要内容。当前,必须准确把握农业发展的趋势性变化,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需求结构发生变化。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消费需求发生变化,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从农业看,需求结构变化可以归纳为两个大的方面:其一,从品种结构看,城乡居民对大米、小  相似文献   

10.
中国粮食供需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中国粮食供需的基本形势和发展态势,得出中国粮食供需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将处于紧平衡的结论。从供给侧看,中国粮食供给总体充足,但在资源环境、要素和成本收益等约束下,增产压力大,需借助储备和进口来调剂需求。从需求侧看,粮食需求存在城乡差异和结构差异,且随着膳食消费结构、人口结构和消费观念等的转变,呈现出优质化、多样化趋势。由此,本文建议着力打破粮食生产面临的各类约束,稳定库存和坚持适度进口,提高绿色优质粮食产品供给,降低全产业链损耗,坚决杜绝餐饮浪费。  相似文献   

11.
<正>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包括农业在内的各行业发展都有深刻影响。同时,农业自身的趋势性变化也是经济发展变化的重要内容。当前,必须准确把握农业发展的趋势性变化,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需求结构发生变化。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消费需求发生变化,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从农业看,需求  相似文献   

12.
正今后5~10年,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人口增长、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将进一步促进粮油食品消费总量增长,消费结构升级,特别是动物性蛋白、植物油等消费增加,我国保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将面临较大的压力。食物消费需求结构变化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江苏粮食消费变化及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粮食安全更在于粮食消费安全。本研究结合江苏2000—2016年粮食生产、消费实际,分析其粮食消费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并通过江苏粮食安全贡献度变化探讨其维护国内粮食供求平衡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6年江苏粮食消费量稳中有升,其年均增长率仅比同期粮食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低0.04%;相对于逐渐下降的口粮消费量,饲料用粮、工业用粮逐步成为江苏粮食消费的新增长点;城镇化发展、工业化建设及"价格倒挂"等使快速增长的粮食消费需求成为了江苏粮食安全保障的威胁;从总量上看,经历先减、后增、再减变化的粮食安全贡献度表明,处于供求紧平衡状态的江苏难以持续性发挥国内粮食安全保障功能;从品种结构上看,江苏玉米供小于需,有助于国内玉米去库存,稻谷、小麦生产虽可辅助保障国内粮食安全,但有高库存隐忧,仍会有结构性供求失衡问题。据此,为粮食供给提供多方向性选择、鼓励农民种粮以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及两种资源等成为江苏应对粮食危机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4.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下降,消费需求与供给矛盾的扩大致使我国从1997年开始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乃至阶段性通货紧缩。抑制通货紧缩应提高居民收入,增加消费供给,发展消费信贷。  相似文献   

15.
在明确粮食安全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世界人口发展态势、人均粮食消费情况相关统计数据,参考了美国、印度等国的实际情况得知,贫困问题的解决、人口迅速增长、膳食结构改变、生物能源开发等引起持续增长的粮食需求,威胁粮食安全,而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下降、耕地增长潜力不足、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减少、耕地退化等耕地供给减少的发展趋势挑战粮食安全.针对粮食供需矛盾的现实,笔者从维护土地生态平衡、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遏制建设用地盲目扩张、控制人口增长以及改变消费方式等方面论述了推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曾靖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9124-9125,9145
从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和膳食结构改变、城镇居民人口数量的增加、生物质能源新兴工业发展等3个方面分析工业化对粮食消费的影响。工业化进程中的经济增长促使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改变居民膳食结构;工业化导致农村城镇化,引起城镇居民人口数量;工业发展引起的生物质能源的粮食需求,这些都大大提高了粮食消费需求,威胁粮食安全。为此,提出了保障工业化进程中粮食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强化观念,充分认识工业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控制人口增长,提高粮食转化率;加强节粮建设,倡导适度消费;多渠道发展非粮生物质能源,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的产业属性和发展要求及其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东阳 《农业展望》2007,3(1):32-36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类比分析,现代农业包括现代种植业、现代林业、现代畜牧业、现代渔业和现代农林牧渔服务业。度量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关键是看一个国家(地区)农业向社会提供物质财富的能力,亦即农业向社会提供农产品实物量和价值量的能力。综合研究农产品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未来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演化路径大致是:农业人口不断地被工业化、城镇化所吸纳,小农经营不断分化为种养大户和兼业农户,专业化高效型、多样化生态型农业逐渐形成,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同步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发展齐头并进,从而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逐步缩小,进入全面小康富裕社会、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六安市城区城市用地供需状况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影响城市用地需求的经济水平、人口规模、资源环境条件3个因素出发,对六安城区2005-2010年的城市用地需求进行预测,分析了城市用地供给状况.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城市用地的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同时建议采取措施,使远景目标对土地的需求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9.
雷春芳  张志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910-911,925
分析了茂名市人口城镇化的历史演进和现状,提出了应当从制定人口城镇化发展战略,强化中小城市中心功能,加快建制镇建设等方面来推动人口城镇化的发展,并逐步形成"中小城市吸收为主,建制镇吸收为辅"的人口城镇化格局.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带来的城乡人口变化对农产品的生产、经营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可供出口农产品的供给和国内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基于1998-2018年江苏省城镇化和农产品进出口的有关数据,就江苏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其农产品进口和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农产品的进口和出口贸易均会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新型城镇化对农产品进口的影响作用大于其对出口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