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辛健康  孙天仙  包汉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803-18804,18806
[目的]为解决环境中Al^3+污染问题提供依据。[方法]将来自不同地区的土壤分别在高氏培养基、PDA培养基上分离、纯化出放线菌、酵母菌,继而对比研究放线菌与酵母菌菌株在不同Al^3+浓度影响下的生长繁殖情况。[结果]Al^3+浓度为0、1.0、1.5、2.0和2.5mmol/L时,放线菌F1菌株的增长率分别为320.00%、282.00%、148.90%、115.00%和86.80%,其余菌株与之类似。Al^3+浓度为3mmol/L时,放线菌基本不能生长。Al^3+浓度为0、5.0、10.0、15.0和20.0 mmol/L时,酵母菌B1菌株的平均直径分别为5.86、4.62、4.88、4.12和3.26μm,B4菌株与之类似。Al^3+浓度为5.0 mmol/L时,B2和B3菌株的平均直径略有升高,而Al3+浓度为15.0 mmol/L时菌体直径有所减小。Al^3+浓度为0、5.0、10.0、15.0和20.0 mmol/L时,液体培养基中B1酵母菌菌体个数分别为33.88×10^7、20×10^7、8.8×10^7、5.2×10^7和3.2×10^7个/m l,其余菌株与之类似。[结论]Al^3+对酵母菌、放线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出耐铝性较强的荞麦资源。[方法]用水培法对25份荞麦资源的耐铝性进行研究。以发芽的荞麦种子在3d内的根伸长量衡量耐铝性程度。[结果]低浓度(500μmol/L以下)的AlCl3处理对荞麦根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高浓度(1000μmol/L)的AlCl3处理则会抑制荞麦根系的生长。荞麦基因型间的耐铝性具有明显差异。[结论]在所选取的25份荞麦材料中,L2081和T442的耐铝胁迫能力最强,值得在荞麦耐铝性育种和耐铝机制的研究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荞麦基因型间的耐铝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耐铝性较强的荞麦资源。[方法]用水培法对25份荞麦资源的耐铝性进行研究。以发芽的荞麦种子在3 d内的根伸长量衡量耐铝性程度。[结果]低浓度(500μmol/L以下)的AlCl3处理对荞麦根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高浓度(1 000μmol/L)的AlCl3处理则会抑制荞麦根系的生长。荞麦基因型间的耐铝性具有明显差异。[结论]在所选取的25份荞麦材料中,L2081和T442的耐铝胁迫能力最强,值得在荞麦耐铝性育种和耐铝机制的研究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从海南五指山茶园土壤中分离得到2株高效耐铝细菌,命名为A3、 A4。根据表型、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将其分别鉴定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 sp.)。A3可耐受12 mmol/L Al~(3+),菌株A4最高可耐受20 mmol/L Al~(3+)。选取耐铝效果较好的菌株A4,进一步研究其在不同浓度Al~(3+)(0、 10、 20 mmol/L)下的生长规律。发现菌株A4在Al~(3+)存在条件下, pH为4.5~5.0时,对培养基起始pH的变化并不敏感;菌株A4的耐铝能力并不受Al~(3+)诱导而变化,是其本身的固有特性。试验结果可为耐铝细菌改良酸性土壤提供良好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5.
茶树是典型的喜铝耐铝植物,其根系微生物在铝元素的吸收转化中起重要作用.从茶树根系分离鉴定出一株耐铝的内生真菌,进行了显微镜形态鉴定及18S rDNA序列分析,分析了该菌株对不同重金属的耐受程度,研究铝对该菌生长的影响,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对该菌株耐受A13+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 发现,显微镜形态观察及18S rDNA序列表明该菌为粘红酵母属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命名为A3.粘红酵母A3对不同重金属的耐受性为:Al3+> Mn2+> Cu2+,其中铝浓度可达250 mmol·L-1.当培养基中添加了150 mmol·L-1的Ap+,菌液pH值为2.0~-3.0,粘红酵母A3生长良好.ICP-AES结果显示该菌株铝离子含量与培养基中Al3+浓度呈正相关,说明该菌株在一定范围内对Al3+具有吸附作用;同时测定该菌株的含水量随培养基中铝含量增加而增大,揭示该菌株对铝毒害的规避与其通过含水量的增加平衡细胞液有关系.分离的耐铝真菌为茶树的耐铝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并为其定殖到其他作物规避铝胁迫提供微生物资源,以提高植物的抗性,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茶树根际细菌的耐铝和有益生物学特性,从铁观音茶树根际土壤中筛选出3株耐铝细菌T3、T6、TJ3,通过检测菌株分泌植物促生物质的能力、平皿促生试验以及Al(Ⅲ)吸附试验,研究了菌株的植物促生特性和对铝离子的吸附效应。结果表明,本研究从铁观音茶树根际土壤中分离出3株耐铝细菌T3、T6、TJ3,3株茶树根际耐铝细菌显示出较好的植物促生性能,ACC脱氨酶活性在0.090~0.196μM/(mg·min),IAA分泌量最高达14.93 mg/L,3株菌均显示出固氮能力,菌株T3、T6具有较高的产铁载体能力和溶磷能力。菌株T6、TJ3对小麦种子胚根、胚轴的伸长具有明显的提高作用,菌株T6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亦显示出促进作用。Al(Ⅲ)吸附试验表明,菌株T6、TJ3比菌株T3具有更强的Al(Ⅲ)吸附能力,在p H 5.0,温度30℃时,吸附平衡时间约为60 min。16S r DNA分子鉴定显示菌株T3、T6、TJ3分别与Burkholderia anthina、Burkholderia cepacia、Pseudomonas fluorescens具有最大序列相似性。可见,筛选出的3株茶树根际细菌具有明显的植物促生作用和耐铝、吸铝效应,具有较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7.
转柠檬酸合成酶基因苜蓿耐铝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对渝苜1号转柠檬酸合成酶(CS)基因和对照株的根尖进行耐铝性试验,旨在找到转基因苜蓿耐铝性的适宜条件,明确转基因株较对照株表现出来的耐铝效果。【方法】以对照株和转CS基因4号苜蓿为材料,设计0、5、15、30和50μmol·L-15个氯化铝浓度梯度,每个处理3个重复,测量前3d根尖的伸长情况。【结果】在5个氯化铝浓度下,对照株和转基因株在第1天的根尖伸长都显著的高于第2天和第3天;转基因株第2天在15、30和50μmol·L-13个氯化铝浓度下的根尖伸长显著高于第3天,而对照株的根尖在第2天和第3天基本停止伸长。随着铝浓度升高,根尖伸长受阻越严重。对照株在15μmol·L-1铝处理的第1天根尖还能基本正常伸长,但在第2天即使5μmol·L-1铝处理,根尖伸长已严重受阻,这说明对照株耐铝浓度低于15μmol·L-1。而转基因株当氯化铝浓度达到30μmol·L-1时,根尖伸长才开始明显受阻(P0.05)。【结论】渝苜1号CS转基因苜蓿的耐铝条件为氯化铝浓度15-30μmol·L-1,处理2d;转基因苜蓿相对于对照株表现出明显的耐铝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铝毒对大豆根系生长的影响,并探讨铝毒的缓解作用。[方法]以10d苗龄的大豆幼苗为材料,采用H0adand营养液培养试验,研究不同的pH值与不同的Al^3+浓度对大豆根系生长的影响及Ca^2+、Mg^2+对Al^3+的拮抗作用。[结果]当pH值为3.5时,Al^3+毒害作用最明显。pH值对离子吸收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根表面,特别是细胞壁的电荷变化及其与Ca^2+、Mg^2+阳离子的竞争作用表现出来的。在pH值为3.5条件下,Al^3+浓度越高,毒害作用越大,当Al^3+浓度为0.5mmol/L时,Al^3+对大豆根系的毒害作用最严重。经方差分析,Ca^2+和Mg^2+可以缓解Al^3+对植物根系的毒害作用。[结论]可根据土壤性质,调理生理状态,科学施用各种肥料,便能减少铝对大豆根系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栽培稻品种耐铝性及高州普通野生稻耐铝性的特点,明确供试品种中的耐铝品种和铝敏感品种,以及野生稻中的耐铝材料,为定位来自高州普通野生稻的耐铝基因奠定材料基础。【方法】以Al3+浓度为25、50和100μmol·L-1的简单钙溶液处理1d后的苗期种子根或野生稻离蘖茎新生根相对根伸长量(relative root elongation,RRE)的大小评价材料的绝对耐铝性,以各材料的RRE与耐铝性对照品种日本晴的RRE之比作为相对根伸长比衡量材料的相对耐铝性。【结果】供试品种间、不同Al3+浓度、不同处理时间对水稻种子根相对根伸长量RRE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01);综合来看,日本晴、L202、辽粳944和88B等为耐铝品种;以Al3+浓度为50μmol·L-1的简单钙溶液处理1d后的RRE为指标衡量不同基因型材料的耐铝性是可靠的。广东高州普通野生稻种子根在Al3+浓度为50μmol·L-1简单钙溶液处理1d后RRE值表明,材料之间的耐铝性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01)。有55个编号材料的RRE≥0.50,为耐铝性材料。与栽培稻耐铝对照品种日本晴相比较,以50μmol·L-1Al3+浓度的简单钙溶液处理1d后RRE值大于日本晴(RRE=0.6198)的供试野生稻有37个编号(GZW020的RRE最大,为1.8730)。对高州普通野生稻离蘖茎新生根以Al3+浓度为50μmol·L-1溶液处理1d后RRE的比较,发现RRE≥0.50的耐铝性材料有13个。相关性分析表明,相同编号的野生稻其种子根RRE和离蘖茎新生根的RRE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R=0.76012,P=0.0041)。认为高州普通野生稻材料蕴藏有耐铝的基因,随后在以栽培稻铝敏感品种华粳籼74为受体、耐铝野生稻GZW087为供体的BC3F2世代19个株系的耐铝性检测中发现2个株系具有耐铝性,表明来自野生稻亲本的耐铝性传递到了回交后代。【结论】水稻品种间耐铝性存在显著差异,广东高州普通野生稻有丰富的耐铝特性,这为定位其耐铝基因及创新水稻耐铝资源奠定了重要的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0.
酸性土壤铝毒是限制作物生产的主要因子之一,通过育种选育耐酸、耐铝的甜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是解决酸性土壤铝毒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而确定耐酸铝的鉴定标准并筛选出耐性材料对耐铝毒育种有重要意义。试验采用营养液培养法,选取5个田间长势存在差异的甜玉米自交系对铝耐性进行鉴定,设0、0.1、0.2、0.3、0.4 mmol/L共5个Al3+浓度处理,分别于处理7、10、14 d后考察茎叶及根的鲜重和干重。结果表明,随处理浓度升高,甜玉米茎叶和根的生长均减慢,处理7和10 d的铝耐性鉴定结果相对一致,G107和G139表现为铝耐性最强,G118和G151对铝的耐性处于中间水平,G79对铝的耐受性最差。处理14 d后考察不同处理Al3+浓度下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发现,3种酶的活性在较低浓度下都有上升,之后随胁迫浓度的增大,3种酶的活性又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1.
Al^3+对蚯蚓和家兔乙酰胆碱酯酶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轶辉  王波  崔小伟  毕亚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180-14182
[目的]探讨Al3+对蚯蚓和家兔乙酰胆碱酯酶的毒性。[方法]通过体外试验,分别研究了Al3+对蚯蚓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家兔脑部AChE的毒力(IC50)和双分子速率Ki的影响。[结果]Al3+对蚯蚓AChE和家兔脑部AChE的IC50分别为5.4和4.2 mmol/L;4.2mmol/LAl3+对家兔大脑AChE的双分子速率Ki值为5.4mmol/LAl3+对蚯蚓AChE双分子速率Ki值的1.02倍,表明家兔脑部AChE对A l3+的敏感性较蚯蚓AChE对Al3+的敏感性强。[结论]为从整个动物界层面阐明铝对AChE的毒性性质以及利用AChE快速检测铝的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明确铝(Al)、铅(Pb)及其交互作用对大麦幼苗生长及抗氧化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胁迫处理10 d后不同浓度Al、Pb单独及复合胁迫对大麦幼苗株高、根长等生长指标和功能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单一Al、Pb胁迫处理均在0.05水平显著抑制大麦幼苗生长,表现为根长、株高等生长指标均在0.0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胁迫处理导致大麦叶片中SOD、POD活性及MDA、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且Al处理下随着胁迫浓度增加的幅度加大。Al、Pb复合处理时,大麦幼苗生长受抑制程度及SOD、POD活性和MDA、游离脯氨酸含量高于相应单一Al处理值。植株生长、SOD、POD活性及MDA含量以200μmol/L Al+150μmol/L Pb处理下变幅最大,但游离脯氨酸含量在50μmol/LAl+150μmol/L Pb复合处理时最高。[结论]Al、Pb复合处理引发更严重的生长抑制和氧化胁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明确低磷、铝毒单独及复合胁迫下,不同水稻品种生理响应的差异。[方法]采用营养液培养试验,以秀水132(耐铝型)和甬优8号(铝敏感型)为材料,研究了各胁迫下幼苗干物质积累、光合能力和根系有机酸分泌量。[结果]低磷、铝毒胁迫下根系和地上部干重、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下降。低磷铝毒复合胁迫下幼苗干重及光合参数值均显著低于单一胁迫处理;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和乙酸是根系各处理下分泌的主要有机酸。低磷、铝毒胁迫下根系乙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分泌量增加,复合胁迫时根系3种有机酸的分泌量高于单一胁迫处理。低磷、铝毒胁迫下水稻幼苗干重、光合能力及根系有机酸分泌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各胁迫下甬优8号植株干重和光合参数的下降幅度高于秀水132,而秀水132根系有机酸分泌量的增幅大于甬优8号。[结论]低磷铝毒复合胁迫引发水稻幼苗更严重的生理代谢抑制,以甬优8号表现更明显;复合胁迫下根系有机酸分泌量高于单一胁迫,以秀水132增幅更大。  相似文献   

14.
张志杰  赖发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910-9912
[目的]研究阳离子絮凝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HCA)对景观水处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浊度、UV254、Zeta电位、叶绿素和残余铝作指标,研究HCA的助凝作用,并比较HCA助凝后形成的絮体强度与聚合氯化铝(PAC)、Al2(SO4)3处理后形成的絮体。[结果]PAC+HCA将景观水浊度降低至1.53 NTU,对UV254去除率为36%,出水叶绿素含量为9.85μg/L,溶解性残余铝为0.12 mg/L。HCA助凝效果明显,出水优于硫酸铝和PAC处理后的出水。二次搅拌表明,PAC+HCA处理后的絮体强度和再凝结能力明显强于PAC、Al2(SO4)3。[结论]PAC+HCA复合使用对景观水处理效果优于分别使用PAC和Al2(SO4)3。  相似文献   

15.
杨列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481-8482,8485
[目的]为了解辣椒的耐铝机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钙处理对同一浓度铝胁迫下辣椒植株生理特性的差异,解析在几种不等钙浓度状态下辣椒植株生理生化特性和形态的改变.[结果]在200 μmol/L铝胁迫下,辣椒植株生长明显受到影响;加入不同浓度的钙,可有效地减轻铝对辣椒幼苗的胁迫,随钙溶液处理浓度的增加,辣椒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变化幅度较小;净光合速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表现出递增式下降;辣椒植株的根长随钙浓度增加而增长.[结论]1 mmo/L钙离子对辣椒植株的铝胁迫缓解达到最佳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16.
郭金耀  杨晓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241-15242
[目的]增强大豆幼苗的耐盐性。[方法]用0.1 mol/L氯化钙溶液浸泡大豆种子4 h后,将其浸入5 mg/L盐藻DNA水溶液中,蒸馏水浸泡作为对照组。选取长势一致的大豆幼苗,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幼苗的根部,栽于含3 g/L氯化钠的MS培养液中,处理与对照各60株。检测大豆幼苗耐盐适应性的变化。[结果]处理组的植株鲜重和株高分别较对照高出33.6和22.1个百分点,存活率高出46.7个百分点,根数减少了26.2个百分点,根长缩短了17.6个百分点。[结论]盐藻DNA提高了大豆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