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雹灾和涝渍灾害是威胁棉花生长较严重的自然灾害,可直接导致棉花产量下降。根据生产实践提出了雹、涝灾后棉田管理的8个环节,以期为受雹、涝灾害的棉田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应用区域灾害系统和灾害链的理论,通过对2007年福建省极端天气灾害进行综合实例分析,发现福建省的主要自然灾害是以台风的发生为源头,并以灾害链形式形成一系列的次生灾害。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自然灾害的成灾机制,并提出了综合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农作物病虫害是这些自然灾害主要灾害之一,它具有种类多,影响广,虫害多时发生灾害,因此开展、重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江淮丘陵易旱地区棉花抗旱节水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江淮丘陵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旱灾 ,因此抗旱节水是该区棉花生产的关键。实践证明 ,采用棉田地膜覆盖、农作物秸秆覆盖栽培技术是抗旱节水 ,获取棉花高产高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分析了湖南棉花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劳动力成本上升,植棉效益持续下降;棉田基础设施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杂交棉制种成本和种子价格高;品种多乱杂,棉种管理难度大;栽培技术不配套,棉花品质一致性差;不注重地力培肥,棉田生产力下降;棉花种植规模小,社会化服务水平低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棉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实现棉花生产"四良"配套;延长棉花产业链,扶持棉农合作组织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垦区主要农业自然风险包括洪涝、干旱灾害、风雹、病虫和霜冻灾害等多种类型,并且呈现出类型多、频率高、季节性、周期性和突发性等特点,已经对垦区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农民消费水平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根据黑龙江垦区1995~2015年粮食产量和自然灾害数据,分析垦区近20年以来主要农业自然灾害和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并分析了自然灾害对垦区粮食产量的影响,提出防灾减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自然灾害的种类很多,灾害发生后对农作物的产量、品质等都有较大影响,灾害种类主要有干旱、大风、涝害、冰雹、高温等。我县玉米多为夏玉米,其生育期一般在6月份到9月底,这段时间属于一年中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时期。玉米生产者要加强田间管理,增强应对自然灾害的技能,减少灾害给玉米生长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玉米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面临着一种以上气象灾害的威胁。目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普遍是以单一灾种对承灾体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无法反映真实气象条件下农业生产面临的综合风险;作物在不同发育时期或发育阶段遭受气象灾害对最终产量的影响有所不同。本文以东北地区玉米为例,研究基于作物不同发育阶段多种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技术体系。【方法】将东北玉米生育期划分为播种-七叶、七叶-抽雄、抽雄-乳熟、乳熟-成熟4个发育阶段,把冷害、干旱、涝害作为3种主要气象灾害,利用玉米发育期、气象、土壤、作物面积和产量等多元资料,根据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形成机制,以一定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由自然灾害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和脆弱性及人类防灾减灾能力4个因素综合作用的“自然灾害风险四要素说”为理论依据,在全面分析东北玉米发育阶段冷害、干旱、涝害的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和脆弱性、人类防灾减灾能力四要素的基础上,从风险四要素的内涵出发选取风险评价指标。采用孕灾环境多指标法,从气象、作物、自然地理等方面选取指标全面反映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的危险性;从承灾体暴露性、脆弱性的内涵出发选取评估指标;鉴于防灾减灾能力比较滞后的研究现状,选用产量变异系数综合反映防灾减灾能力,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农业气象灾害成因的多要素性、复杂性,影响要素之间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四要素及危险性指标的权重。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法构建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利用加权综合评分法构建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发育阶段3种主要气象灾害频率之比作为权重系数反映不同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的相对严重程度。【结果】在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利用加权综合评分法构建作物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根据作物减产率与4个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指数的相关性调试确定各发育阶段风险指数的权重系数,建立比较完备的基于发育阶段的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及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进而初步建立了东北玉米基于发育阶段的多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技术体系。【结论】对东北典型全域灾害年份及代表站点主要气象灾害典型年份关键发育阶段主要危险性指标与减产率的分析表明,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指标的选取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自然灾害对贵州省粮食波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自然灾害对贵州粮食波动的影响规律,稳定贵州粮食产量,保障区域性粮食安全,选取贵州省1990-2013年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和1978-2013年自然灾害情况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灾害与产量之间关系的特点。并从最常见的四大主要自然灾害入手,结合粮食产量波动基本特征,从时间和空间视角解析了灾害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978-2013年贵州粮食产量波动频率较高、幅度较大,平均周期约为4 a;自然灾害是影响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且呈负相关性;主要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影响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旱灾、水灾、霜冻灾、风雹灾。针对贵州省自然灾害影响粮食波动的特点,提出了要完善自然灾害防控体系,提高自然灾害预警能力;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注重合理空间布局;重视抗旱农作物的研究与推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林敏  林建 《现代农业》2010,(11):88-89
气象灾害是全球各类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本文分析了乌兰察布市主要气象灾害的种类及发生特点,举例说明了灾害给我市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并指出人们应掌握当地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及时进行预测、防御,尽量减轻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以常规棉国欣棉3号和杂交棉国欣棉8号为材料,于2010-2011年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棉花专用控失性缓释肥对叶片衰老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与等养分普通施肥(磷肥一次性基施、氮肥和钾肥除基施外于盛花期追施一次)相比,控失性缓释肥(控失剂与化肥分子相互作用,可网捕化肥分子,减小其流动性)一次性基施显著增加了国欣棉8号中后期的主茎叶钾含量(增幅16.7%~37.7%),提高了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了抗氧化酶SOD和CAT活性,减少了活性氧和MDA含量,降低了棉株吐絮后期的黄叶率(337%),提高了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控失性缓释肥不影响棉花籽棉总产量,对国欣棉3号的叶片衰老无明显影响,可作为黄淮海棉区简化施肥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2001年北疆棉区低温冷害的发生特点及几点建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001年7月28日至8月1日,在北疆棉区棉田发生了严重的低温冷害,减产达50%左右。对这场冷害的症状和发生特点及时进行了调查,就冷害发生程度与栽培措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冷害发生后的救急措施及应用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我国棉种从加工到市场流通中质量追溯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棉种加工工艺,从RFID电子射频识别技术入手,考虑各个环节棉种质量安全信息的内容,通过分析读写设备硬件结构和部分软件程序进一步说明如何实现棉种RFDI标签的数据传输,设计了基于RFID的棉种质量安全溯源系统构架,同时分析了基于RFID的棉种质量安全溯源系统框架的可行性、可靠性和效益性。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实时查阅,监督棉种加工的生产信息及销售信息,掌握棉种的质量安全等级,从而提高在各个流通环节上棉种质量安全信息,有效杜绝伪劣棉种流入市场,最终实现棉种质量安全溯源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以不同温度下培育的不同抗冷级别的棉花幼苗为材料,将其幼苗经不同低温处理数天后,测定其形态指标和冷害症状,并与未经低温处理的相应测定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育苗温度对棉花幼苗的抗冷性有明显影响,适当降低育苗温度,冷害症状减轻,幼苗承受低温锻炼的能力与锻炼前的抗冷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盆栽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芦管育苗移栽棉的果枝、现蕾和铃数增长在早期显著低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中后期则增长较快,逐渐赶上和接近对照;蕾、铃脱落则明显少于对照;单铃重及籽棉产量均无明显差异;芦管育苗移栽棉伏桃和早秋桃的铃壳重较低,棉铃经济系数较高,利于棉花经济高效形成.对芦管育苗移栽棉优质高产栽培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燕  赖军臣  傅玮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177-12179,12183
2013年北疆垦区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出现下滑,明显不如2012年.通过对宜棉区、次宜棉区棉花各生育阶段的气象条件分析及气候指标判断得出,宜棉区是低温阴雨寡照造成棉花一般延迟性冷害;次宜棉区是各生育阶段热量条件持续不足和夏季严重冷害造成棉花严重的延迟性冷害,加之两地区初霜冻均明显偏早,造成了棉花气候减产.建议今后应根据不同年份的气候波动调整品种结构和品种布局,确保棉花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新疆棉花障碍型冷害精细化风险,为新疆棉花种植业规避冷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951~2015年新疆66个农业气象站点逐日数据为基础,利用并分析MODLT1M中国1KM地表温度月合成产品2000~2016年每年9月LTN AVG数据资料,以日平均气温连续3 d≤20oC为棉花障碍型冷害判定指标。根据已有的冷害风险评估指标概念模型,计算冷害强度与频率分指标。通过将次冷害强度和次冷害频率升尺度为年冷害强度和冷害年频率构建综合冷害风险指标,将原本松散的冷害频率和强度关系突显出来,依据二者之间的稳定函数关系,确定冷害年频率等级来对应冷害年强度等级,划分冷害风险指标各临界阈值。以地理因子归一化加合趋势面+温度趋势面校正的方法,准确推算新疆棉花冷害风险指标。紧密结合风险等级划分与风险指标推算结果,评估新疆棉花冷害风险。【结果】新疆棉花障碍型冷害发生风险北疆高于南疆和东疆,北疆西部沿天山一带棉花种植区冷害风险自西向东逐渐增加。模型模拟冷害风险指标值与站点实测计算值之间无明显差异,两者散点图线性拟合R2为0.97,结果准确。【结论】研究构建的评估方法能够实现对新疆棉花障碍型冷害风险的客观评价,所构建的方法论不仅适用于棉花,还可适用于其他作物冷害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8.
1983-1986年在河北省邯郸地区,从不同世代、不同虫量及不同类型棉田,采用自然感虫和人工控制虫量的开放式方法研究了棉铃虫对棉花的为害损失。结果得知每头二代幼虫为害蕾铃约13个、顶尖约0.5;每头三代幼虫约为害蕾铃14个。群体为害量与虫量的关系呈对数曲线变化。为害对产量的影响、主要决定于成铃数的多少,而对品质的影响则决定于造成霜前花的比例大小。由于棉花的补偿能力,低虫量为害对产量反有所增加;不同世代、不同类型田棉花的补偿能力不同,为制定经济阈值提供依据。通过对虫量与产值损失率的关系分析,建立了产值损失模型.  相似文献   

19.
新疆棉花延迟型冷害的热量指数评估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了客观定量评估新疆棉花延迟型冷害,【方法】本文设计了评估棉花生长热量满足程度的热量指数计算方法。应用棉花各生育阶段的旬平均气温计算了新疆喀什、阿克苏和北疆等3大棉区9个代表站播种~出苗、出苗~现蕾、现蕾~开花、开花~裂铃、裂铃~停止生长以及棉花生长前期、中期、后期和全生育期的热量指数。【结果】分析表明,热量指数既能满足棉花生长全生育期热量条件评估的要求,也可以满足棉花生长每旬、某一个或几个生育时段热量条件评估的要求,对棉花生产和品种布局具有较好的参考作用,与新疆3个棉区气候减产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尤其能很好反映棉花延迟型冷害年的发生情况和程度。【结论】热量指数是定量评估新疆棉花延迟型冷害的一种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20.
在室内离体条件下,对不同日龄的棉铃用孢子液浸铃法接种铃疫病菌、黑果病菌和炭疽病菌。结果表明,不同日龄的棉铃抗病性表现了较大差异,其病铃率和病情指数以开花后 10 d 左右的棉铃最低,其次是 15 d 的棉铃,25 d 的棉铃表现也较低,而蕾、幼龄(5 d 左右)和高龄(35 d 以上)的棉铃接种后,病铃率和病情指数均较高。此外,铃疫病菌采用菌丝块贴铃法,黑果病菌和炭疽病菌采用孢子液浸铃法,在室内离体条件下对中棉 10、中棉 12、岱 15、盐棉 48、苏棉 1 号、泗棉 2 号、苏农 8201 等 7 个棉花品种(系)进行了抗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无免疫或高抗品种,但不同品种对这三种铃病的抗病性存在着较大差异。对铃疫病抗性较好的为泗棉 2 号,其次为盐棉 48、中棉 12。对黑果病抗性较好的有岱字棉 15、泗棉 2 号和中棉 12。对炭疽病、无伤接种时表现较好的为岱字棉 15,其次为中棉 12 和泗棉 2 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