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 偏凸山羊 草硬 粒小麦双 二倍体后 代中选择 低染色体 数单株,然 后用系谱 法继续选择 ,获得了一个遗传上较稳定的 2n= 46 的抗病株系⒚回交分析和核型分析都证明,该株系的遗传组成 中保留了完整的硬粒小麦的 A 和 B 染色体组,而偏凸山羊草的 D 和 M 组染色体仅得到部分保留⒚  相似文献   

2.
节-硬-偏八倍体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核型研究,分析了节-硬-偏八倍体的遗传组成。结果表明,节-硬-偏八倍体中有A、B、D、M^v4个染色体组,说明节-硬-偏八倍体为节节麦、硬粒小麦与偏凸山羊草所合成的八倍体新物种。节-硬-偏八倍体的育成为创造新种质丰富小麦的遗传背景提供了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从偏凸山羊草与硬粒小麦的杂种F3和F4中选育出形态类似普通小麦的单株,回交分析和核型分析,证实其中有的单株完全具有普遍小麦的遗传组成,有的则是普通小麦的单体代换系。由此通过属间染色体组重组产生了一个新的普通小麦类型。  相似文献   

4.
关于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起源,过去通常归结于通过远缘杂交和多倍体的进化。但这种进化模式无法解释每个种内存在的遗传多样性。  进入八十年代后,Grant(1 981 )提出了重组型物种形成的理论框架,为小麦的起源研究指出了一个重要的方向。研究表明,在小麦进化过程中,不仅通过染色体组内的转化和染色体组间的互换,而且由于遗传渐渗和杂化基因(节段)染色体组的形成,促使多倍体小麦种的染色体发生了改变。但到目前为止还缺少有关新染色体组形成的报道。  过去我们已经报道了偏凸山羊草与硬粒小麦双二倍体杂交的遗传不稳定性,指…  相似文献   

5.
关于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起源,过去通常归结于通过远缘杂交和多倍体的进化。但这种进化模式无法解释每个种内存在的遗传多样性。   进入八十年代后,Grant(1981)提出了重组型物种形成的理论框架,为小麦的起源研究指出了一个重要的方向。研究表明,在小麦进化过程中,不仅通过染色体组内的转化和染色体组间的互换,而且由于遗传渐渗和杂化基因(节段)染色体组的形成,促使多倍体小麦种的染色体发生了改变。但到目前为止还缺少有关新染色体组形成的报道。   过去我们已经报道了偏凸山羊草与硬粒小麦双二倍体杂交的遗传不稳定性,指出了少数后代单株中染色体数有逐渐下降的趋势。本文将系统报导该杂种连续六个自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变异情况,并对后代群体平均染色体数呈下降趋势作一些细胞学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本试验所用的双二倍体材料来自作者以往的研究(见有关文献)。前三个世代采用混合法种植,后三个世代采用系谱法种植。每个世代的单株选择都以单株株形和减数分裂观察结果为依据,重点选择分蘖较少、性状特异、染色体数较少的杂种单株,也兼顾选择其它所有类型的单株,以保持后代杂种群体的完整性。减数分裂制片和观察按常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6.
节-硬-偏杂种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利用杂种后代,通过硬粒小麦(AABB,2n=28)与偏凸山羊草(DDM^VM^V,2n=28)再与节节麦(DD,2n=14)杂交,获得八倍体小麦,经过连续自交选育,其后代疯狂分离,表现为以下类型:普通型、硬粒型、偏凸型、中间型,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8 ̄56,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2n=21Ⅱ的细胞占31.25% ̄35.78%,染色体构型分别为:普通型1.57Ⅰ+20.12Ⅱ+0.06Ⅱ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硬粒小麦的品质现状,发掘小麦的有益基因,对106份硬粒小麦的7个品质性状进行了变异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品质变异系数大小顺序:弱化度>沉降值>湿面筋>硬度>蛋白质>淀粉>容重;6个品质性状(蛋白质、湿面筋、容重、弱化度、沉降值和淀粉)基本服从正态分布,硬度性状倾向于服从负偏态分布。硬粒小麦品系遗传多样性丰富,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硬度含量达到强筋水平占比分别为29%、21%、71%和77%,容重全部达到强筋小麦要求,湿面筋、蛋白质、硬度、沉降值同时达到强筋小麦要求的硬粒小麦占19%。综合来看,硬粒小麦品质改良应以提高材料的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为主要目标。在聚类分析中,当遗传距离为50.11时,可将106份材料分为5大类。不同类中的优良株系YL131、YL133、YL163号作可作为骨干亲本用于小麦品质改良。  相似文献   

8.
用已育成的显著性雄性不育六倍体小黑麦为母本分别与硬粒小麦、二粒小麦及黑麦杂交,并每代选不育株用原父本回交。结果表明,来源于太谷核不育小麦4D染色体上的Ms2基因已易位到A或B染色体组的某一条染色体上。从而育成了显性核不育硬粒小麦和二粒小麦。  相似文献   

9.
用已育成的显性雄性不育六倍体小黑麦为母本分别与硬粒小麦、二粒小麦及黑麦杂交,并每代选不育株用原父本回交。结果表明,来源于太谷核不育小麦4D染色体上的Ms2(Tal)基因已易位到A或B染色体组的某一条染色体上。从而育成了显性核不育硬粒小麦和二粒小麦。  相似文献   

10.
利用栽培小麦“川育12”和“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小麦”Syn780杂交得到的F8代重组自交系,对103个SSR分子标记的偏分离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2.3%的位点出现偏分离,发生偏分离的标记主要集中分布在A染色体组。为进一步利用该重组自交系标记双亲重要性状提供了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1.
从偏凸山羊草与硬粒小麦杂种双单倍体F1(ABDMV)的自交和自由授粉后代中,获得了一株由未减数配子融合而产生的双二倍体.其自交一代在形态和细胞学上都表现分离,单株间体细胞染色体数变动在49~55条之间,减数分裂时有较多的单价体和多价体存在;自交二代的植株形态和分离情况基本与自交一代相同,但群体中分离出了少量染色体数较少的植株,其形态明显不同于其它杂种单株而与普通小麦非常相近,减数分裂也接近正常,表明其后代中,能以较低频率分离出遗传上较为稳定的近似于六倍体普通小麦的类型.由此讨论了这种双二倍体的不稳定性在小麦育种理论研究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栽培小麦“川育12”和“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小麦”Syn780杂交得到的F8代重组自交系,对103个SSR分子标记的偏分离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2.3%的位点出现偏分离,发生偏分离的标记主要集中分布在A染色体组。为进一步利用该重组自交系标记双亲重要性状提供了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3.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簇毛麦、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及簇毛麦(?)通小麦的二体代换系V”_5苗期叶片的酯酶同工酶酶谱,结果发现,簇毛麦的特征带E_3-V_3、E_3-V_4,E_4-V_1在硬粒小麦的遗传背景中得到表达,E_3-V_3,E_3-V_4是受V_5染色体控制。  相似文献   

14.
<正> 硬粒小麦(T.durum Desf)是小麦属中除普通小麦(T.aestivum L.)外的另一个具有广泛生产意义的种,,它约占全世界小麦播种面积的10%,总产量约占7-8%;在我国,硬粒小麦的生产和科研几乎是空白。由于硬粒小麦(2n=28)与普通小麦(2n=42)的遗传基础不同,从而决定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和农艺性状的差异。为了选育适合我国种植的硬粒小麦品种,开展硬粒小麦性状遗传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选用1986年试验的7个硬粒小麦品种,对其8个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初步估算,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育种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偏凸山羊草与硬粒小麦杂种双单倍体F1(ABDM^V)的自交和自由授粉后代中,获得了一株由未减烽配子融合而产生的双二倍体,其自交一代在形态和细胞学上都表现分离,单析间体细胞染色体数变动在49~55条之间,减数分裂时有较多的单价体和多价体存在,自交二代的植株形态和分离情况基本与自交一代相同,但群体中有分离出少量染色体数较少的植株,其形态明显不同于其它杂种单株而普通小麦非常相近,减数分裂也接近正常,表  相似文献   

16.
为了丰富小麦遗传多样性,解决目前人工合成小麦中成胚成苗率低、遗传信息有限,以及不适合冬麦区种植等问题,以越冬性较好的硬粒小麦(AABB)为母本、粗山羊草(DD)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单倍体幼胚,经幼胚拯救、春化、染色体加倍,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AABBDD).杂交时采用分批播种,授粉后剪穗实验室培养,并根据合成胚的状态随时调整培养基.结果表明,染色体加倍时采用分阶段半根加倍法更容易获得健壮苗,杂交胚的平均成胚率为69.07%,平均成苗率为55.08%,合成小麦的染色体加倍率为85.40%.利用硬粒小麦与粗山羊草人工合成六倍体冬小麦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合成麦的成胚成苗率,并保证了遗传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小麦属G组染色体编码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多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SDS-PAGE和PCR扩增方法对提莫菲维小麦和阿拉拉特小麦G组染色体编码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无论从蛋白质水平还是从DNA水平来看,G组染色体编码的HMW-GS都存在遗传多样性,15个供试材料表现出8种表型,并与普通小麦和硬粒小麦的HMW-GS不同,为了研究G组染色体编码的HMW-GS与小麦品质的关系;利用普通小麦的Glu-1Y位点中部重复结构区的保守序列设计的2个特异性引物对G组染色体进行PCR扩增可以鉴别Glu-1G位点的等位基因变异,且与SDS-PAGE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观察了硬粒小麦×普通小麦的受精和杂种发育情况,并与已报道的同一杂交组合而以普通小麦为母本时的观察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在正交或反交情况下,均具有良好的可交配性,多数情况下双受精过程是正常的。杂种胚的发育进程在正交或反交时基本上也是一致的,即一般在人工授粉后24小时,可发育成为具有2个细胞的原胚。此后,原胚的发育和胚分化进程较亲本自交时胚的发育进程有所延缓。另外发现,当硬粒小麦×普通小麦时,在人工授粉后第3天,杂种胚乳核的行为表现较为异常。因此,在远缘杂交中对杂种胚乳核的活动和发育情况进行分析时,应将母本中央细胞极核所具有的特定染色体组和染色体数目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9.
以偏凸山羊草和硬粒小麦(Sauwne20)远缘杂交F6代的30个株系为试材,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鉴定分析了杂交后代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结果表明:F6株系Glu-1位点变异较大,出现了17种亚基类型.在杂交后代中出现了1、2*、13+16、5+10等优质亚基,其中1亚基频率高达77.4%;5+10亚基频率高达74.2%;同时还出现了7、6+8、7+8+21、13+16+21等稀有亚基.64.8%株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品质评分高达10分.  相似文献   

20.
八倍体小滨麦(OctoploidTritileymus)与硬粒小麦(Triticumdurum)的杂交研究结果表明以八倍体小滨麦作母本,硬粒小麦作父本时,杂交结实率较高,平均为28.47%,而其反交结实率较低,平均仅为5.84%。杂种F1自交结实率极低,平均为1.11%;F1形态兼具硬粒小麦、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和滨麦(L.mollis)特性;杂种F1PMCMI染色体构型主要是14 14 ,平均为13.51 13.82 0.14 0.10 0.02 ,普通小麦D染色体组与滨麦J、N染色体组配对频率分别为3.02%和3.57%,说明D组与J、N组间基本无同源关系。同时杂种F1PMC后期有落后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末期和末期出现大量二分孢子、四分孢子带微核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