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管伟 《中国农垦》2023,(6):48-50
<正>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就必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坚持耕地保护基本国策;另一方面,可通过以新增耕地为主要目标的土地整治,来解决城市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带来的影响。近年来,江苏农垦开展了一系列补充耕地土地整治项目,总结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小康建成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这一年,农业农村工作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支持撂荒地发展粮食生产,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构建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的长效机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克服疫情、洪涝灾害的影响,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为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仓禀实、天下安”,确保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号工程。开展耕地“两非”(即“非粮化”、“非农化”)整治,既是耕地保护的迫切现实要求,也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全局性、战略性举措。本文结合桐庐县耕地“两非”整治取得的成效以及整治地块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浅析当前治理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各地开展“两非”整治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兴旺 《云南农业》2023,(11):12-15
<正>截至2023年,云南省在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取得一些成效,但要持续助农增收、将云南省建成特色型农业强省,需将目光放长远,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延长重点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做优做强特色产业。一是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  相似文献   

5.
<正>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础的要素之一,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并不具有耕地优势。“人多、地少、水缺”是我国基本国情。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耕地保护政策,制止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2021年对天祝县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面积、类型、分布和影响进行了调查,总结了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苏北地区以平原为主,耕地资源丰富,是江苏省粮食主要生产区,因此维护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本文以苏北典型城市徐州为例,采用2000-2012年耕地非农化面积统计数据,求出耕地非农化率,并运用Eviews软件对耕地非农化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城市化水平对耕地非农化的影响高于GDP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维护苏北地区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数量减少,耕地非农化面积增加、耕地质量下降。最后,对苏北地区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耕地保护事关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绝不能有闪失.中央明确要求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坚持标准化、精细化原则制定耕地保护清单,是加强耕地保护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部分地区开始出现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倾向,影响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本文从加强耕地种植用途管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系统阐述了当前我国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工作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分析了我国耕地保护与用途管控的主要措施,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耕地种植用途管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十几亿人口要吃饭,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粮食安全纳入国家安全能力统筹考量,对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藏粮于地”战略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3657亿斤,实现了“十八连丰”,并且连续七年保持1.3万亿斤以上;2022年夏粮生产实现了“十九连丰”的佳绩。“藏粮于地”成为端牢中国“饭碗”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