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多年施用莠去津的栽参土壤中分离出6株可降解莠去津的菌株,其中3株放线菌、2株细菌、1株真菌;对其在田间土壤中的定殖情况和降解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经过消毒处理,有利于放线菌在土壤中定殖。高接种量(12S)与低接种量(6S)处理间差异呈极显著性(P〈0.01);同等接种量条件下,混合菌剂处理(6S5F、5M6S)土壤中放线菌数明显高于单株菌(6S)处理。在田间生产条件下,土著微生物代谢莠去津的生物半衰期分别为76d(栽参)和55d(休闲),土壤中莠去津消失95%所需要的时间由404d提前到132d,消失速率提高了3倍。  相似文献   

2.
五氯硝基苯降解菌株的分离筛选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从多年施用五氯硝基苯的栽参地土壤中分离出8株可降解五氯硝基苯的菌株,并对其降解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中细菌B1、B2、真菌R、放线菌S1的降解效果最好,降解率分别为73.6%、81.0%、73.4%、72.0%。将这4株优势菌株制成复合菌剂,对复合菌剂中各组成菌种的生长情况及其对五氯硝基苯代谢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菌剂A、B、C、D、F、G对五氯硝基苯的代谢能力强于单一菌株。  相似文献   

3.
从多年施用阿特拉津的栽参土壤中分离出3株放线菌,对其在可控条件下在土壤中降解阿特拉津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阿特拉津生物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关系c=c0e-k.t,拟合曲线的相关指数为0.81~0.99。在土著微生物的作用下,阿特拉津的降解半衰期为26.6~28.4 d,土壤中接入放线菌后,降解半衰期为2~20 d。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环境因素对土壤中莠去津降解的影响,以华南地区蔬菜田土壤为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莠去津在不同温度、p H值和湿度条件下的降解速率和半衰期。结果表明:温度对莠去津的降解影响最为明显,在(5"0.5)℃、(15"0.5)℃、(25"0.5)℃和(35"0.5)℃时的半衰期分别为187.30,19.97,14.38,8.87 d,说明莠去津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p H对其降解存在一定影响,当p H值为7.0、8.0和6.0时,半衰期分别为10.95,16.82,14.41 d;湿度对莠去津的降解无明显促进作用,30%、60%和90%湿度条件下,其半衰期分别为13.35,13.64,20.44 d。因此,温度是影响莠去津降解的关键因素,推荐蔬菜地夏季施用莠去津可能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复合菌剂对二氯喹啉酸胁迫下土壤中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和脲酶、蔗糖酶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复合菌剂后土壤中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及脲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均高于受害土壤而低于健康土壤,而细菌数量明显高于健康土壤。表明复合菌剂能促进二氯喹啉酸的降解,对受二氯喹啉酸污染的土壤具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6.
除草剂莠去津超量或不正确使用对土壤环境、下茬作物、各种动物等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莠去津的残效期比较长,不易被降解,因此,获得具有高效降解莠去津能力的细菌就显得非常重要。利用细菌培养基筛选技术对莠去津降解菌进行筛选,并研究细菌在培养基及土壤中对莠去津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通过筛选获得2株(N1和N34)对莠去津具有降解作用的细菌,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仪鉴定N1和N34分别为腐叶芽孢杆菌(Bacillus decisifrondis)、弗雷尼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freneyi)。在LB液体培养基中,2株细菌对莠去津都具有降解作用,96 h时绝对降解率分别为62.34%、90.39%;在土壤中N34对莠去津的降解率无论在灭菌土壤还是未灭菌土壤中的绝对降解率都能达到60%以上。菌株N34中莠去津降解酶不是分泌型的,说明其主要是通过菌体生长利用代谢来降解莠去津的。  相似文献   

7.
酵素菌肥对栽参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施用酵素菌肥的栽参土壤人参根际微生物量碳及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酵素菌肥后土壤微生物量碳随时间变化呈双峰态势,在栽参的第30天出现第1个峰值,在第90天出现第2个峰值,并且随着酵素菌肥量的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幅增大。施用酵素菌肥后,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较对照组都有所增加,二者增幅几乎相当,分别为36.4%和36.3%。真菌数量较对照组有所减少,下降幅度为19.2%。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微生物菌剂对重茬参地的影响,本实验通过在重茬参地上施用续力保微生物菌剂和地养力微生物菌液来研究其土壤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剂能够显著促进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增殖,抑制真菌数量的上升,并且能够显著降低参地土壤的EC值,使参地土壤性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从石油污染的盐碱土壤中分离获得2株真菌,并对其生理生化性质进行初步研究.将2株菌扩大培养,制成混合菌剂,通过盆栽试验,以石油烃降解率、脱氢酶活性和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等为指标,研究了不同剂量的混合菌剂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作用.结果表明,添加菌剂各处理的石油烃降解率、脱氢酶活性和微生物多样性明显高于对照;石油烃降解率随菌剂加入剂量的增大而提高,加入8%的菌剂,70d石油烃降解率可达63%,是对照组的1.44 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小区试验,研究沼渣微生物菌剂和龙疆微生物菌剂对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测定菌剂施用后谷子株高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2种菌剂的施用均可提高谷子抽穗期根际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降低真菌的数量,增强谷子抽穗期根际土壤中脲酶、蛋白酶、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促进谷子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株高,提高谷子的穗长、穗粒重和产量。与龙疆菌剂相比,沼渣菌剂对谷子抽穗期根际土壤中细菌和真菌数量,对抽穗期根际土壤中蛋白酶、蔗糖酶、磷酸酶的活性,对谷子的穗长、穗粒重和千粒重的影响均无差异。但当施用量达112.5 kg/hm2时,沼渣菌剂处理的谷子产量显著低于龙疆菌剂处理的谷子产量。可见,在微生物菌剂常规施用范围内,沼渣菌剂可代替龙疆菌剂中的载体用于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沼渣微生物菌剂可显著促进谷子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阿特拉津对土壤微生物类群及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了阿特拉津对土壤中3大类微生物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特拉津对细菌、放线菌的生长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对真菌生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细菌和放线菌是阿特拉津胁迫下的优势菌群.利用密闭法测定阿特拉津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表明,阿特拉津对土壤呼吸有促进作用:质量分数低(0.43、0.87 μg·g-1)的阿特拉津的促进作用持续时间短;质量分数高(1.73、8.7 μg·g-1)的阿特拉津的促进作用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2.
除草剂莠去津对谷子及谷田杂草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为了减轻谷农的劳动强度,促进谷子大面积种植,就春谷田不同时期、不同浓度喷除草剂莠去津对谷苗与谷田杂草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播后出苗前,公顷喷38%莠去津3 000~6 000 ml为最佳适宜喷药时期和用量范围,既不为害谷苗,对杂草又有消灭和抑制生长作用;在4~5叶期,公顷喷1 500~3 000 ml,效果次之;在2~3叶期,谷苗对药剂表现特别敏感,不宜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种除草剂在高粱不同生长时期施用的除草效果及对高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使用农达、38%琇去津、史它隆3种除草剂对泸糯8号和泸州红1号2个高粱品种在移栽前7d、移栽前、移栽成活后和中耕期进行除草处理,观察3种除草剂在不同施用时期的除草效果及对高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除在移栽成活后、中耕期施用农达有强药害外,其余各处理基本无药害,除草效果以农达最好,史它隆仅对宽叶杂草效果较好,38%琇去津药效较慢.相对于清水对照,在移栽前7d施用农达、移栽成活后施用38%琇去津对杂交和常规高粱的产量及其生长性状的增加效应最明显.[结论]为高粱地杂草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于1994—1996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对莠去津、禾耐斯、乙草胺、拉索、巨星和2.4—D丁酯单用及混用于春、夏玉米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春玉米田单用乙草胺200—300ml/亩,或禾耐斯75—100ml/亩,或莠去津200—300ml/亩;夏玉米田单用莠去津150—200ml/亩,或拉索300ml/亩对禾草株防效达90.4%以上,对阔叶草株防效达80.7以上。春玉米田乙草胺100—200ml/亩十巨星1g/亩,或禾耐斯50—75ml十莠去津100—150ml/亩,夏玉米田2.4—D75—100ml分别与莠去津100—150ml/亩、拉索300ml/亩、或禾耐斯60ml/亩混用对禾草防效达95.3%以上,对阔叶草防效达90.2%以上,且扩大杀草谱。2.苗后茎叶处理,春玉米田单用巨星1g/亩、或2.4—D50—75ml/亩对禾草防效差,对阔叶草鲜重防效达85.7%以上,单用莠去津200—250ml/亩对禾草防效达94.2%以上,对阔叶草防效达80.1%以上;夏玉米田单用莠去津150—200ml/亩,杂草防效达79.4—84.8%,莠去津100—200ml+2.4-D50-75?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莠去津对斑马鱼生殖发育的毒性。[方法]从购自市场的斑马鱼中选取健康的雌鱼和雄鱼按1:2~1:3的比例进行交配产卵,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莠去津对斑马受精卵和平游后的幼鱼进行染毒试验,统计其孵化数和畸形数以及幼鱼死亡数。[结果]斑马鱼胚胎和幼鱼时莠去津毒性作用均很敏感,随着莠去津浓度的增加,斑马鱼胚胎孵化率降低,畸形率增加,幼鱼致死率增大。当莠去津高于30mg/L时,斑马鱼胚胎致死率和畸形率增加,当莠去津为50mg/L时胚胎出现全致死效应。斑马幼鱼对莠去津的毒性也很敏感,24h和48h的LC50值分别为36.25和22.89mg/L,在莠去津为50mg/L48h条件下,幼鱼产生全致死效应。[结论]该研究为莠去津的安全使用及淡水鱼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中痕量阿特拉津和西玛津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对水中阿特拉津和西玛津进行同时快速检测,对方法的回收率、精密度及检出限进行研究。[结果]2种化合物在0.02~4.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出限均为0.011μg/L,实际水样在2个加标水平下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9.O%~115.0%。相对标准偏差均不高于12.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合于生活饮用水源中阿特拉津和西玛津的同时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7.
王龙根  成强  陈红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45-17546,17548
采用石油醚提取,以液液分配净化的方法对水样进行前处理,应用带TSD检测器和CP—SIL19弹性石英毛细管的气相色谱仪对水样中阿特拉津和毒死蜱同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回收率分别为:阿特拉津98.7%~100.5%,毒死蜱99.2%~102.4%,方法的变异系数小于4%,方法检出限分别为:阿特拉津0.000.5mg/L,毒死蜱0.0002mg/L。说明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准确度好、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操作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显示:420g/L磺草.莠去津悬浮剂、33.00%硝磺草.莠去津悬浮剂、55.00%硝磺草.莠去津悬浮剂(耕杰)等药剂苗后茎叶喷雾处理防治甜玉米田间1年生杂草,与单剂比较,不但具有更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对作物安全性更高。药后7d防效90.00%以上,持效期30d以上。  相似文献   

19.
蜂胶对非发酵性豆制品防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王倩  魏淑珍  檀建新  张伟  路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594-6595
为了研究蜂胶对非发酵性豆制品防腐的效果,寻找安全有效的保鲜剂。以蜂胶对豆制品中的主要腐败细菌的抑菌作用为基础,探讨蜂胶对3株腐败细菌生长曲线的作用阶段的不同。蜂胶对3株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是0.4‰。蜂胶对菌株df1的抑制主要表现在0~14 h,即延迟期到对数期;蜂胶对df2株菌的抑制表现为延迟期;蜂胶对df3株菌的抑制时间是0~16 h,即从延迟期到对数生长期。蜂胶对腐败细菌的抑制主要体现在延迟期和对数期。0.4‰蜂胶主要抑制细菌从延迟期到对数期的菌体繁殖。该研究为蜂胶作为防腐剂使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敌克松、萘酐对谷子幼苗抗乙阿合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敌克松、萘酐拌种处理谷种后,把乙阿合剂作为土壤处理除草剂研究对谷子的安全性。通过盆栽试验,对谷子苗期的株高、鲜重等形态指标和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SOD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敌克松和萘酐拌种都可以减轻乙阿合剂对谷子的伤害;用占种子质量1%的敌克松处理谷种,用乙阿合剂作为谷田土壤处理除草剂对谷子较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