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砂磨管道是油气田开发中的常见问题,持续不断的碰撞导致材料产生凹坑或者划痕,进而造成管道磨损减薄甚至泄漏等严重问题。管道内部流场多变、砂粒分布不均,导致砂粒冲蚀机理复杂。利用大型液固两相流冲蚀实验环道研究了双金属复合管内衬层316L不锈钢的冲蚀性能,并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复合管弯管部位的冲蚀机理,结果表明:(1)砂粒对弯管的冲蚀磨损主要包括微切削摩擦、犁割以及冲击变形3种形式;(2)弯管处二次流对于砂粒运动影响显著,二次流使得弯头处砂粒由外拱向内拱运动,造成内拱部分区域的冲蚀;(3)受重力及流场影响,冲蚀最严重部位出现在弯头出口处的底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对城镇高压燃气管段进行定量风险评价的重要性,分析认为城镇燃气管道失效的主要原因为第三方破坏。为计算城市高压燃气管道的第三方破坏失效概率,提出了基于修正因子的失效概率计算法和通用失效概率主观修正法两种失效概率计算模型,并针对实际城市高压燃气管道,分别计算得出两个失效概率值,最终取较大值作为定量风险评价的失效概率值。采用两种模型计算管道第三方破坏失效概率能够起到相互比较、相互验证的作用,使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可靠。该方法可为我国城镇燃气管道定量风险评价研究提供参考。(图1,表4,参15)  相似文献   

3.
针对综合管廊燃气管道分支口处弯管和三通较多的特点,以上海北岛西路综合管廊工程为例,采用有限元和数值理论方法,对多因素影响下的燃气管道应力和变形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燃气管道支架间距增大,其最大应力会减小;燃气管道焊缝缺陷长度增大,其最大应力会增大;燃气管道弯管角度增加,其最大应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管道变形量随支架间距减小而增大,且增大速度较快;管道焊接缺陷长度增大,管道变形量会增大,但增大幅度较小;同时,管道的走向变化对燃气管道的最大应力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管廊燃气管道分支口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热流固耦合控制方程,借助Fluent和Ansys软件对多相介质流经管道弯头进行了流场和应力、应变分析,探讨了不同入口速度、管径、弯径比、流体温度对弯头冲蚀失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弯管内壁面剪切应力的大小和分布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最大壁面切向应力分布在弯头两颊或下游外拱壁面处,且受流体温度的影响;热应变最大位置出现在弯头两颊和内拱壁面。弯管两颊和下游外拱壁面冲蚀破坏最为严重,为失效高发区。适当降低流速、增大管径和弯径比、升高流体温度均可以有效缓解管道的冲蚀破坏。研究结论可为进一步研究多相混输管道冲刷腐蚀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管径增大对天然气管道安全可靠性的影响,分析管径1 422 mm、X80管道方案的可行性,基于管道风险评估理论,从止裂韧性、潜在危害影响范围、临界缺陷尺寸、刺穿抗力、失效概率、个体风险及运行风险等方面,对比分析了0.72设计系数下管径1 422 mm、X80管道与0.72和0.8设计系数下的1 219 mm、X80管道的风险水平。结果表明:在同等运行条件下,与设计系数为0.8和0.72、管径1 219 mm、X80管道相比,设计系数为0.72、管径1 422 mm、X80管道临界缺陷尺寸和刺穿抗力有所提高,外腐蚀和设备撞击引起的管道失效概率有所下降,潜在危害影响区域半径增大,对应的失效后果可能增加,总体风险水平相应提高,但相差不大。研究结果可为大输量管道方案优选提供决策依据,为管径1 422 mm、X80管道工程设计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天然气管道与原油管道并行敷设的安全间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砚新  马学海  庞宝华  高磊  廖璇 《油气储运》2011,30(11):816-818,4
随着我国长输油气管道建设里程的不断增长,管道并行敷设的情况日渐增多,合理确定管道的并行敷设间距,不仅可以节约土地资源,而且可以确保管道的运行安全。以中贵天然气管道和兰成原油管道为例,分析了并行敷设管道安全间距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热油输送管道与常温输气管道间的热传导效应、带压封堵的操作空间、输气管道破裂失效、管道施工与维护等。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结合中贵管道和兰成管道并行敷设段沿线地形特点,确定了3种情况下两条管道并行敷设的间距要求。针对因输气管道失效造成邻近敷设的输油管道的失效概率进行分析,论证了天然气管道与原油管道近距离并行敷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管径增大对天然气管道安全可靠性的影响,分析管径1 422 mm、X80管道方案的可行性,基于管道风险评估理论,从止裂韧性、潜在危害影响范围、临界缺陷尺寸、刺穿抗力、失效概率、个体风险及运行风险等方面,对比分析了0.72设计系数下管径1 422 mm、X80管道与0.72和0.8设计系数下的1 219 mm、X80管道的风险水平。结果表明:在同等运行条件下,与设计系数为0.8和0.72、管径1 219 mm、X80管道相比,设计系数为0.72、管径1 422 mm、X80管道临界缺陷尺寸和刺穿抗力有所提高,外腐蚀和设备撞击引起的管道失效概率有所下降,潜在危害影响区域半径增大,对应的失效后果可能增加,总体风险水平相应提高,但相差不大。研究结果可为大输量管道方案优选提供决策依据,为管径1 422 mm、X80管道工程设计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在天然气管道投产过程中,为了使管道达到运行压力,需对其进行分阶段充压,并保证在每个阶段充压结束后有时间稳压和检漏,有必要对管道每个阶段的充压时间进行预测。基于BWRS方程编制了天然气管道投产时充压时间预测软件,可用于不同管径、目标压力和气质组分的天然气管道充压时间预测。将其应用于中缅输气管道(瑞丽-玉溪段)由1 MPa充压至3 MPa的充压时间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充压时间基本吻合,预测充压时间的最大偏差小于4 h。通过软件对影响充压时间的温度、壁厚、高程等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预测时间的影响较大,选择日平均温度预测充压时间更接近实测值。  相似文献   

9.
对内腐蚀缺陷管道建立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预测其失效压力,并分析管道壁厚、内压、缺陷尺寸对最小剩余壁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均匀腐蚀速率下,管道壁厚、内压、缺陷深度和长度是影响最小剩余壁厚的主要因素,缺陷宽度影响较小,可以忽略缺陷宽度方向尺寸的变化;有限元计算的最小剩余壁厚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小剩余壁厚与管道壁厚、内压近似呈线性关系,与缺陷长深比近似呈负指数关系。基于有限元计算结果,拟合得到最小剩余壁厚公式,其计算值与爆破试验结果接近,可以为管道剩余寿命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油气储运过程中,介质所携带的大量固体颗粒极易导致降压、堵塞、腐蚀、磨蚀等现象发生,尤其是管道建设期残余的焊渣以及管输运行期间携带的砂粒,会对管壁及易损件造成冲蚀磨损损伤,引起设备及管件失效,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安全环保问题。深入了解冲蚀磨损现象、掌握冲蚀磨损规律,有利于改善或缓解油气生产储运过程中的磨损问题,进一步推动企业实现经济安全高效运营的目标。在此全面总结了现阶段固体颗粒对材料冲蚀磨损行为的研究现状,提炼了影响冲蚀磨损的主要特征,梳理了适用于不同工况的冲蚀磨损量计算理论模型,总结了探究冲蚀磨损规律的实验方法。同时,提出了当前冲蚀磨损研究的局限性及其存在的短板,简要阐明了适用于油气管道行业冲蚀磨损问题研究的下一步建议。(图3,表2,参60)  相似文献   

11.
以石家庄市为例,以文献频度统计法筛选保留经济发展、人口及素质水平、环境生态承载力和环境生态保护措施四个方面的20项指标,以此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并以灰色关联分析法为基础计算石家庄城市生态化关联系数及协调度。结果表明:2008~2017年石家庄城市生态化协调度呈宽口U字型规律发展,且在2013年达最低值(0.41),而后呈触底后缓慢上升趋势,2017年已上升至0.65,并结合石家庄市地理条件、产业结构、城市建设和环保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后续研究做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信息扩散理论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可行性,通过广东大宝山地区24个土壤样品重金属数据,采用信息扩散理论结合地累积指数,评价了该地区土壤Pb、Zn、Cu和Cd的污染现状及发生概率。结果表明:大宝山地区土壤受Cd污染最为严重,其次为Cu污染,Pb和Zn污染较轻。通过信息扩散理论计算的地累积指数发生概率表明:大宝山地区土壤受Cd污染发生轻度-中等污染以上的概率为71.65%,中等污染以上的概率为56.76%,中等-强污染以上的概率为39.76%,强污染以上的概率为25.38%,强-极严重污染以上的概率为15.05%,极严重污染以上的概率为0.02%;Cu污染发生轻度-中等污染以上的概率为55.61%,中等污染以上的概率为38.65%,中等-强污染以上的概率为25.09%,强污染以上的概率为15.88%,强-极严重污染以上的概率为9.27%。综上,信息扩散理论可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评价结果可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管理和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的新增本科专业,在专业建设方面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结合学院自身特点和发展方向,本着“实基础、宽知识、强能力、具创新、高素质”的原则,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验室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努力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和学科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食品安全领域高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4.
李金锴  陈珏颖  冯祎宇  刘合光 《世界农业》2019,(10):13-17,39,130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建设中国特色农业智库迫在眉睫.中国农业智库曾为中国"三农"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在新时代,面对新的挑战,中国的农业发展对中国特色农业智库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认为中国农业智库具有政治性、系统性、实践性、独特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并分析了目前中国农业智库存在高度依附于政府、市场机制不完善、社会影响力较小等问题,从人才培养、合作交流和战略把控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校"双一流"建设以追求"一流"为最终目标,突出了学科建设的战略意义。以优势特色学科如何评价为切入点,对比分析高校类型、学科属性、被调查者群体的不同,对比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评价认知上的共性与差异,进而明确高校"双一流"差异化发展思路。在推进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其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要重视优势特色学科分类评价与内涵发展,关注国家和社会需求,完善学科绩效评价机制,用世界一流水平检验学科发展状况,坚持走开放融合的国际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农业院校人才的培养要求辅导员和职业导师共同完成学生工作任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学生思想道德及日常管理,职业导师的工作是指导学生专业发展及就业。以此为依据,对选聘合适人才建设农业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队伍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为高等农业教育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海洋渔业生产大国,但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众多问题。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在当前水产品极大丰富的形势下,海洋渔业资源的作用和功能也在发生变化,生态、娱乐、精神享受等服务性作用和功能正在加强。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战略和行业重大需求呼唤新农科的出现,为此,原有的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随时代进步、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调整。文章从新农科视角下提出新时代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与优化的基本思路、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与能力,以及拟设置的8个专业方向,为培养新时代我国海洋渔业复合型专业人才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世界各国教育督导实践的演变史来看,英美两国的教育督导评价制度在经历过频繁改革发展后相继走向了专业化道路,成为各国争相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对比各国的教育督导评价制度,尽管彼此在督导内容和方式以及侧重点上存在较大差异,但仍表现出了许多共性,包括教育督导制度的起源以及督导的多样性、权威化和专业性等方面。未来,我国应在明确教育督导评价制度现状和性质的基础上,建立起专业化的教育督导队伍,形成具有我国教育特色的督导评价制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一流涉农大学的发展逻辑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选取世界一流涉农大学、一流农科大学、国内一流农科大学三类样本,简要分析国内农科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存在的差距,并借此探索世界一流大学所具有的共性特点,即科学合理的学科结构体系、广为涵盖的科学研究领域、纵深推进的政产学研合作等。世界一流涉农大学的成长与发展的逻辑机理为我国农科大学走向国内一流乃至世界一流带来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即强化基础学科实力为重点构建学科体系,稳打稳扎推进办学多科性发展,高度重视政产学研协同共进,以加速农科大学高水平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新阶段,构建农业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是关键切入点。目前,我国农业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工作已进入常态化,但总体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已有不少问题开始显露,诸如组织机构不健全、高校参与度不高、遗产地领头人——"新乡贤"缺位、教育传承主体的结构性缺失等。基于当前现状与问题,以农业文化遗产强国日韩的先进经验为借鉴,从更新观念、完善组织、确保核心、重点培育、校地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农业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