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副猪嗜血杆菌病,也叫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格拉泽氏病或革拉泽氏病(Glasser's Disease)。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引起的猪的疾病,表现为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脑膜炎等。  相似文献   

2.
副猪嗜血杆菌是革拉泽氏病的病原菌,表现为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脑膜炎等。目前,副猪嗜血杆菌病已经在全球范围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对副猪嗜血杆菌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现主要从病原的生物学特征、历史、病原学、流行病学及检测的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3.
猪副嗜血杆菌,属于巴斯德科嗜血杆菌属,是猪的一种新的病原菌,是常规饲养猪群呼吸道的一种常见菌,但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侵入机体并且引起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以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该病又称为革拉泽氏病。主要危害2周龄至4月龄的青年猪,感染猪群主要在断奶前后,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  相似文献   

4.
猪副嗜血杆菌病也叫猪多浆膜炎综合症,或称猪纤维蛋白性浆膜炎和关节炎、革拉泽氏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1流行特点本病已成为全世界影响养猪的典型的细菌性疾病。哺乳仔猪多发。当仔猪断奶或离窝运输时最易发生,因此,又称为运输病。本菌只感染猪,可从健康猪鼻分泌物、患肺炎猪的肺脏分离出此菌,但正常猪肺分离不出来。在猪体内该菌为次要病原,只有与其  相似文献   

5.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多种血清型的副猪嗜血杆菌(HPS)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也称革拉泽氏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有蓝耳病、圆环病毒感染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威胁的地区,更容易发生。以体温升高、关节肿大、呼吸困难、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高死亡率为主要临床特征,主要危害仔猪和青年猪。1流行特点1.1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众多各血清型菌株致病力有较大差异,交叉免疫力交叉。因此,疫苗预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国流行的副猪嗜血  相似文献   

6.
正集约化饲养,猪群密度大、环境相对较差,加上消毒不严格,环境中的病原,都是猪感染副嗜血杆菌、链球菌的原因。副嗜血杆菌和链球菌的血清型较多,疫苗免疫往往很难对上型号,所以效果会比较差,另外抗生素保健也因为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以及剂量和疗程不足,效果不是太好,有时发病猪即使使用药敏试验药物治疗无效,因此副猪嗜血杆菌和链球菌控制关键在管理保健,特别是仔猪的管理保健。1简介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氏病,近年来严重危害养猪业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是猪上呼吸道中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胞外菌,能在应激条件下引起猪格拉瑟氏病,本试验旨在探索副猪嗜血杆菌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用标准血清型5型副猪嗜血杆菌(Hps5)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系(3D4/21),通过RNA-Seq检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mRNA的表达。[结果]共鉴定出2 654个lncRNA,其中包含2 439个基因间lncRNA(lincRNA)和159个反义lncRNA(anti-sense lncRNA)。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细胞中有110个lncRNA上调,216个lncRNA下调。RT-qPCR结果证明RNA-Seq鉴定的10个上调的lncRNA在Hps5感染的3D4/21细胞中稳定上调。在12、24和36 h时,有4个lncRNA持续上调。特别是lncRNA 165和3304的上调与细胞对活细菌的吞噬作用有关,但未发现lncRNA 165、3304的表达与细菌毒力之间的关系。RNA干扰和过表达试验表明,lncRNA 165能够通过调节TGF-β1的表达来影响副猪嗜血杆菌的吞噬作用。[结论]lncRNA 165在3D4/21细胞中通过TGF-β通路调控对副猪嗜血杆菌的吞噬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猪革拉泽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猪的一种以关节炎、纤维蛋白性浆膜炎和脑膜炎为特征性病变的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主要危害2~8周龄的保育仔猪、哺乳仔猪和生长猪,是影响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大疫病之一。一、流行病学副猪嗜血杆菌病四季均可发生,但以10月到次年3月发病较多,可感染不同阶段的猪群,一般在断乳前后和保育阶段的仔猪比较容易发病,成年猪感染后一般无症状。多继发于病毒性疾病或混合感染,一般散发也可呈地方流行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与原代培养的猪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应用气管支气管结扎灌注酶冷消化法分离气管黏膜上皮细胞,于胶原覆盖的盖玻片上培养,使上皮细胞分化成假复层黏膜纤毛上皮细胞,然后以对数生长期不同Hps含量的菌液感染上皮细胞和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分别作用1、2、34、h后,通过革兰氏染色法观察Hps对细胞的黏附情况。结果表明,Hps可黏附在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表面;Hps对气管上皮细胞有毒性作用,致细胞变性坏死和凋亡;Hps对细胞的黏附力与其在菌液中含量和作用时间有关,以菌落形成单位计,当含量为1.0×108mL-1且感染4 h后,黏附效果最好。高倍显微镜下可见大量Hps黏附于猪气管上皮细胞,只有个别Hps黏附于猪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说明Hps对猪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远强于猪血管内皮细胞,可以利用猪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建立副猪嗜血杆菌的黏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0.
应用血清抗体间接ELISA方法对福建省8个地市的23个猪场采集的378份血清进行Hps抗体检测;采集疑似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病例的病料,用脱纤马血TSA平板对Hps进行分离与鉴定;用琼扩试验对分离株进行血清型鉴定;根据GenBank登录的HS0165株的ompP5基因序列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提取分离菌株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回收目的片断并进行克隆、测序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23个猪场的Hps场阳性率为100%,猪群阳性率为36.78%;从疑似感染Hps的猪只中共分离到52株Hps,分别为血清2型、4型、5型、13型和未定型,其中血清13型Hps分离最多;3株Hps分离株的外膜蛋白P5基因(ompP5)序列与GenBank中提交序列的同源性达到了93%以上。  相似文献   

11.
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猪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革拉瑟氏病,全世界均有发生,必须认真做好防治工作。 一、病原 病原为副嗜血杆菌。属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形态多变,有15个以上血清型。 二、临床表现 1.仅感染猪,2周到4月龄的猪都可能发生感染,但以5—8周龄的断奶猪最  相似文献   

12.
(Haemophilusparasuis,Hps)副猪嗜血杆菌是猪Glasser病的病原菌,属于巴斯德菌科嗜血杆菌属,是猪的一种新的病原菌。Hps是一种多形态、非溶血性、不运动、NAD依赖型、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无芽孢,兼性厌氧。Hps对营养要求严格,生长时需要血液中存在生长因子,人工培养时必须供给含有V因子(NAD或NADP)的新鲜血液才能生长。该菌影响从2周龄到4月龄的青年猪,  相似文献   

13.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一种疱疹病毒引起的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性疾病,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毒在鸡体组织内和细胞结合,病鸡皮肤的羽翼上皮内病毒含量最多。不同毒株毒力差别很大,毒力强的毒株引起急性型马立克病的比较多,毒力弱的毒株一般引起神经系统病变。近年来,由于超强毒株的出现,鸡群免疫状态不良和免疫操作不当等因素,该病免疫失败情况较多。由于该病破坏法氏囊、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发病鸡群容易感染新城疫、禽流感、鸡白痢、球虫病、大肠杆菌病等,  相似文献   

14.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氏病,发病特点表现为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疾病主要发生于保育猪阶段,严重病例在产房也有较高的发病和死亡率,种猪和育肥猪的病例则极为少见。该病目前给我国猪群带来很大威胁,随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副猪嗜血杆菌病给猪群造成的损失比以往更为严重,而爆发性的副猪嗜血杆菌病也比以往更为普遍,可引起极高的死亡率。由于药物滥用导致副猪嗜血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如何有效  相似文献   

15.
猪圆环病毒(PCV)病是一种免疫抑制病,一旦感染本病,会使猪对其它疫苗的免疫应答性能降低,自身免疫功能亦逐渐降低,易继发多种病毒、细菌混合感染,如: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给广大养殖场户造成了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6.
郭宇  赵宝凯 《新农业》2011,(6):37-37
一、预防猪高热病的误区 1.仅依靠疫苗预防高热病为混合感染,单针对蓝耳病不能解决问题。现有疫苗预防流行毒株的效果不理想,且灭活疫苗可引发较严重的后果,活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产生晚、水平低。不能仅免疫蓝耳病疫苗,还应扎实做好猪瘟和猪伪狂犬病的免疫工作,通常上述两种猪病是造成高热病病猪死亡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7.
猪瘟又称烂肠病,是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件、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由H群强毒株引起的猪瘟,被感染猪呈急性经过,由B群弱毒株引起的猪瘟,被感染猪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2005年3月7日,沧州市某猪场的猪陆续发病,经诊断确诊为温和性猪瘟,现将此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猪多发性浆膜炎与关节炎,或叫革拉瑟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肺的浆膜和心包膜以及腹腔浆膜和四肢关节浆膜为主的纤维素性炎症为特征。该病可发生于2~4周龄的猪,但最常发于5~8周龄的仔猪。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消化道及污染的器械也是传播媒介。近几年来,本病的发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2012年12月,辽宁省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山西某规模化猪场5月龄猪群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的敏感药物情况,采集病死猪胸腔积液5份,通过细菌染色、形态观察、PCR检测,从胸腔积液样品中检测出5株Hps,根据其药物敏感特性推测其为同一菌株,将其命名为Hps-SX19。此次试验获得的Hps菌株为超级耐药株,该菌对β-内酰胺类、截短侧耳素类、林可胺类药物敏感,对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类、喹诺酮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给生产上敏感药物的选择带来了巨大的困扰,降低了猪群的整体健康情况,为非洲猪瘟进场提供了便利,可能会带来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20.
本品为广谱抗菌、强力消炎、抗原虫、穿透力强的药物,对治疗弓形体虫病、附红体病、链球菌病、无名高热炎症、病菌感染及混合感染病症有特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