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家顾问》2006,(7):20-20
全国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的棉花实际播种面积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全国棉花实播面积526.8万公顷(7902万亩),较上年增加20.3万公顷(305万亩),同比增幅为4.02%。黄河流域实播面积同比增幅最大,达6.27%,其中,陕西、山西两省同比增幅分别为12.93%和12%,山东、河北两省同比增幅为9.95%和  相似文献   

2.
翟雪玲 《农业展望》2009,5(4):12-14
2009年一季度中国棉花市场在国家扩大内需综合政策的刺激下有所回暖,籽棉收购价格、棉花销售价格、纱线价格及棉花替代品价格都有所回调。但国际棉价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仍继续下跌,2009年3月国际棉价创出近年新低。中国国内外棉价差不断扩大,国棉竞争力下降。中国纺纱量继续增长,但增幅下降。中国棉花进口大幅萎缩,纺织品服装出口出现“暴跌”。展望后市,受国家收储结束、宏观经济环境仍不乐观、纺织品服装出口形势堪忧等诸因素影响,棉花市场彻底回暖尚存变数。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红壤旱地上以棉花为主体的间作系统的优势机理,采取随机区组大田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棉花单作(CK)、棉花间作花生、棉花间作玉米、棉花间作甘薯、棉花间作大豆,研究了间作对棉花产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种植相比,棉花间作可显著提高棉花皮棉产量,2015~2016年年均增产22.0%~45.4%;棉花间作可增加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固氮菌数量,增幅分别为25.0%~150.0%、57.1%~100.0%、22.2%~44.4%和85.7%~150.0%;还可以显著增加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增幅分别为23.3%~53.3%、5.4%~32.4%和30.0%~90.0%。棉花产量除与土壤细菌数量呈极显著相关外,与土壤中其他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之间均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新疆棉花连作现象普遍,连作障碍严重,通过轮作调节农田生态环境、缓解棉花连作障碍对实现新疆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棉花长期连作30年棉田土壤,设置连作棉花(CK)、轮作苜蓿2年后种植棉花(AC)及轮作小麦2年后种植棉花(WC)3个处理的根箱试验,研究这2种轮作模式对连作棉花地下部根系发育与地上部植株生长及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揭示轮作对连作棉花障碍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轮作小麦、苜蓿处理的棉花根长、根干质量和比表面积增加(增幅为6.90%~43.30%),且WC处理的增幅大于AC处理。根系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地上部植株的生长与叶片光合能力。与对照相比,轮作小麦、苜蓿后棉花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单株质量增加(增幅为4.83%~40.49%),且WC处理的增幅大于AC处理。在新疆长期连作棉田轮作小麦和苜蓿,可发挥轮作增加植物多样性、改良土壤生态环境的效果,促进棉花根系发育,提高棉花叶片光合生产能力和生物量。轮作小麦对棉花生长的促进效果优于轮作苜蓿,可作为当地缓解棉花连作障碍的较佳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5.
控失肥对棉花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失化肥可促进棉花早发,能使棉花稳健生长,显著提高单株有效成桃数和座桃率,生长量保持在一个适宜的水平.氮素农学利用率比习惯施肥高6kg籽棉/kgN.产量比习惯施肥增60.03kg/667m2,增幅为27.5%.增收250.37元/667m2,增幅为35.4%.投产比最高,为1.82.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缩节胺调控的免打顶研究棉花农艺性状、冠层结构、光分布及产量的变化规律,为棉花轻简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选用对缩节胺相对敏感的品种新陆早67号(P1)、Z901(P2)、Z903(P3)和澳棉sic75(P4)为试验材料,采用缩节胺调控的免打顶方式,以人工打顶为对照(新陆早60号,CK),测定棉花农艺性状、冠层结构、透光率、干物质累积与分配及产量等指标。【结果】与人工打顶相比,免打顶棉花株高、果枝数和叶龄均显著增加,其中P2株高、果枝数增幅均最大,分别达到了45.2%和100%;P3叶龄的增幅较大,为39.4%。P1叶面积指数峰值最大,P2在达到峰值后降幅最小,仅19.6%;P1冠层开度谷值最小,P3在达到谷值后增幅最小;P2叶倾角峰值最大,比CK高3.4%,P3叶倾角峰值最小,仅比CK高0.91%。冠层各部位透光率在生育后期均表现为增加的趋势,以P4上部透光率增幅最大,达到了27.1%,P3增幅最小,仅为10.7%,P2中部透光率增幅最大,达到了28.3%、P4增幅最小,仅为14.6%,P3下部增幅透光率增幅最大,达到了23.9%,P4增幅最小,仅4.0%;P3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干物质量比例最大,达到了2.2∶1,P1次之,为2.1∶1,但单株总干物质量累积增加最大,为81.9 g/株。P1和P3籽棉产量与CK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选用对缩节胺敏感的棉花品种新陆早67号和Z903,于出苗、两叶一心、头水前、二水前、7月5日、7月12日前后分别喷施缩节胺(45+30+30+30+120+150)g/hm2,全程调控替代人工打顶,在不显著降低棉花产量的基础上,可降低生产成本46%,增加植棉效益。  相似文献   

7.
新疆是棉花生产大省,但其自身的棉花消费能力很有限,大部分的新疆棉花需销往国内其它棉花需求省区或出口国外。对新疆棉花的消费者市场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家顾问》2005,(5):23-24
从国际市场看,产大干需,价格下跌。2004/05年度全球棉花供应(期初库存加产量)将再创新高,大幅增加到3266万吨。增幅超过10%。全球产量将从2003/04年度的2080万吨增加到2500万吨,增长20%,几乎所有棉花主产国都将实现增产。  相似文献   

9.
《农村科技开发》2005,(5):41-41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市场处近期经过分析后预测,受近两年棉花供给偏紧、价格强劲回升的影响,2004年世界棉花播种面积大幅增加,产量增幅高于市场预期,产量创历史新高。预计世界棉花总产量将达2335万吨,比去年增产281万吨,增长13.7%,世界棉花市场供给相应增长。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长江流域棉区植棉对麦秆还田的响应及其对麦秆中氮素的吸收利用效果,采用田间试验,设置棉花直播冬小麦秸秆不还田(D-S)、棉花直播冬小麦秸秆还田(D+S)、棉花移栽冬小麦秸秆不还田(P-S)和棉花移栽冬小麦秸秆还田(P+S)4个处理。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麦秆还田对直播和移栽棉花的产量、生物量、氮素吸收及秸秆氮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麦秆还田可不同程度地增加直播和移栽棉花的产量、秸秆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直播条件下,麦秆还田后棉花籽棉产量、叶片、茎秆、棉壳和根系生物量的增幅分别为7.8%、3.7%、4.6%、3.4%和14.6%;移栽条件下,麦秆还田后棉花产量及各部位生物量的增幅分别为5.9%、5.2%、5.6%、7.4%和7.9%。从棉花生物量和产量来看,各处理均表现为P+S>P-S>D+S>D-S。收获期,与麦秆不还田相比,麦秆还田后直播和移栽棉花的根系数、果枝数、叶片数、叶片SPAD、单株铃数和单铃重均有明显增加,而株高、根茎粗和衣分的差异并不显著。与D-S处理相比,D+S、P-S和P+S处理的棉株氮素吸收量分别增加14.4、34.6和51.1 kg·hm-2,增幅达到9.0%、21.8%和32.2%。表观法和15N示踪法得出棉花季麦秆氮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22.3%和11.5%,且移栽棉花对麦秆氮素的利用率高于直播棉花,表明棉花季大部分小麦秸秆氮素残留在土壤中。因此,在长江流域麦-棉轮作区,积极开展麦秆还田技术可增加直播、移栽棉花的产量和棉株氮素吸收,并减少化学氮肥施用,从而提高秸秆氮素养分的循环利用效率。研究可为作物秸秆资源利用和棉花季氮肥科学减量施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肥料利用率低下制约农业发展。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γ-聚谷氨酸(γ-PGA)因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在提高肥料利用率方面显示了巨大潜力。因此γ-PGA的应用对实现农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究棉花植株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对γ-PGA的响应。[方法]通过盆栽实验,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各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果]稀释150倍的γ-PGA显著促进棉花生长,株高增幅45.49%、茎粗增幅13.14%、主茎叶数增幅51.88%、果枝数增幅300.75%。配施γ-PGA后,土壤全磷、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且在棉花采摘后依旧维持较高水平。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γ-PGA配施化肥会降低细菌的ACE、Chao1、Simpson、Shannon指数,增加真菌的ACE、Chao1、Simpson、Shannon指数。配施γ-PGA的采后土壤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下降13.49%、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增加12.37%、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增加30.08%、...  相似文献   

12.
2020年为实现化肥零增长,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化肥减量增效从推进精准施肥、调整化肥施用结构等方面入手,本文通过化肥不同施入量在棉花上的试验示范,了解化肥不同施入量在农作物增产增收、改善品质方面的效果,为化肥总量控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氮区较无氮区,667米~2增产籽棉49.5千克,增幅为17.18%;70%优化氮区较无氮区667米~2增产籽棉15.7千克,增幅为5.4%;130%优化氮区较无氮区667米~2增产籽棉25.7千克,增幅为8.9%。  相似文献   

13.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棉花上施用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与当地常规施肥相比,棉花生育期滴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30 kg/666.7m~2,棉花产量达到346.07 kg/666.7m~2,比常规施肥增产籽棉23.59 kg/666.7m~2,增幅7.32%,经济效益增加165.13元/666.7m~2。  相似文献   

14.
在博乐市开展棉花施用硼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棉花施用硼肥22.5 kg/hm2,植株整齐度较好,株型较松散,产量达5 921.05 kg/hm2,比不施硼肥增产87.75 kg/hm2,增幅为1.50%。  相似文献   

15.
《甘肃农业》2011,(7):F0002-F0002
7月5日-7日,省经作站组织省棉花专家组一行,冒着酷暑对敦煌、瓜州、玉门等市县农业部棉花高产创建工作进行了现场督导检查,并于7月7日在玉门市召开了农业部棉花高产创建甘肃棉花专家组座谈会。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红壤旱地上以棉花为主体的间作系统的优势机制,为促进南方旱地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设置大豆、玉米、甘薯3种传统作物分别与棉花间作,以棉花单作为对照,研究棉花产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对棉田间作系统的响应。结果表明:(1)间作较单作可通过总铃数的增加来提高籽棉产量,单位面积总铃数增加27.3%~78.7%,2年平均显著增产15.0%~40.4%(P<0.05);(2)各处理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均随生育期的推进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间作较单作可显著增加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固氮菌数量,增幅分别为30.7%~64.0%(花铃期)、24.5%~39.0%(蕾期)、23.1%~50.6%(蕾期)和44.1%~94.9%(吐絮期);(3)间作较单作可显著增加土壤中转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幅分别为22.8%~73.4%(收获后)、100.0%~250.0%(花铃期)和42.9%~150.0%(吐絮期)。棉花产量、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关系较密切,相互之间存在正向促进作用。棉花甘薯间作可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以及酶活性,改善土壤肥力,达到棉花增产的目的,是适宜在红壤旱地上推...  相似文献   

17.
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棉花上施用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比空白对照平均增产57.61%,达到极显著水平;与同养分量的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平均增产7.98%,差异不显著,但节本省工,经济效益更好,净增收节支6 060.00元/hm2,增幅111.32%,投入产出比增加58.71%。在沿江棉区,推荐施用45%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18-9-18)1 500 kg/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生长调节剂在棉花上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 :新型生长调节剂对棉花营养生长抑制作用小于助壮素 ,增加现蕾、提高结铃的效果优于助壮素。 5个新型调节剂对棉花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增幅为 7.4%~ 17.3 %。其中以双效保蕾铃增产效果最高 ,增加产量为 2 43kg/hm2 ,增产幅度达 17.3 %。  相似文献   

19.
29团设置有机多肽酶活性促进剂在棉花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棉花上使用有机多肽酶活性促进剂,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平均667米~2增产籽棉45千克,增产率11.6%,单铃重增加0.4克,增幅7.5%;667米~2新增纯收入142元,产投比为2.9∶1。  相似文献   

20.
正河北省是棉花生产大省,全省植棉面积常年在50万公顷左右,占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10%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9%左右。但是近年来,由于植棉劳动力成本上升、综合效益下降,河北省棉花种植面积也呈现下降趋势,许多棉农改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也有的改种其他经济作物。通过调研新疆棉区机械化发展现状,提出河北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