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生菜又名叶用莴苣、包生菜、千金菜等,应可以生食而得名。是菊科莴苣属中能形成叶球或嫩叶供食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生菜的叶片和叶球,品质脆嫩味甜,风味佳,营养丰富。近年来随着北票保护地的发展,利用温室大棚提早延晚或在果菜类主作的基础上进行套种栽培,早春小拱棚覆盖栽培的不断增加,保证了生菜一年四季的供应。  相似文献   

2.
叶用莴苣又称生菜,包括结球莴苣、花叶莴苣、散叶莴苣。以食叶球和叶片为主。味道清香,营养丰富,可以炒食或做汤,最适生食,也可用作菜肴餐盘周围边美饰的原料。色泽青翠鲜艳,口味清新凉脆,可赏心悦目,能大增食欲,是西餐或吃涮羊肉、品火锅时不可缺少的一种珍贵蔬菜。由于生食,维生素可以全部保留下来,很受欢迎。叶用莴苣栽培容易,生长期短,收获不严格,随时可以采收上市。  相似文献   

3.
陈凤艳 《新农村》2013,(12):30-30
1.保鲜特性甘蓝依叶球的形状可分为平头型、尖头型、圆头型三类。平头型甘蓝较大,其叶呈绿色或暗绿色,叶球为扁圆形,大多晚熟或中熟。其品质优良,产量高,耐贮藏。代表品种如黑叶小平头等。尖头型叶球呈心脏形且较小,抗寒力强、结球紧、品质中等。圆头型叶球呈圆形,栽培较少。  相似文献   

4.
叶用莴苣又称生菜,是菊科莴苣属中能形成叶球或嫩叶供食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生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栽培过程中容易做到不用农药而获得无公害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5.
王源 《新农业》2005,(7):18-19
叶用莴苣又称,是菊科莴苣属中能形成叶球或嫩叶供食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生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栽培过程中容易做到不用农药而获得无公害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6.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具有投资省、成本低、用工少、易操作的特点,还可以生产优质、高产、无污染的食品,可达到“AA级绿色食品”标准,是温室作物今后发展的方向。自该技术推出以来,深受菜农青睐。 生菜,又称叶用莴苣,有结球和散叶两种。生菜以脆嫩的叶或叶球供食,营养丰富,可生食、凉拌、炒食,或作沙拉,目前已成为市场上冬春季供应的优质蔬菜。下面介绍生菜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生菜属喜冷凉的耐光性作物,耐寒性、抗热性不强,一般秋冬季和春季栽培。适合无土栽培的品种很多,优良品种如大湖366、皇帝,适合四季栽培。再……  相似文献   

7.
春甘蓝新品种春甘2号叶球高扁圆形,植株表现生长势旺盛,耐抽薹性、耐裂球性突出,开展度中等,可适当密植,外叶蜡粉少,叶球鲜绿,品质好,适合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作露地越冬栽培。介绍了该品种的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特征特性、播期育苗、定植、大田管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8.
1.迷你心生中早熟甘蓝品种。适期播种,定植后60天左右收获。株型紧凑,外叶少,可适当密植。叶片厚、灰绿色,叶球牛心形,抱球紧,单球重1.2~1.6千克。耐寒、耐热,抗病性强,结球整齐,易于管理。大部分地区可春、秋栽培,部分地区可多季栽培  相似文献   

9.
正叶用莴苣又称生菜,是菊科莴苣属中能形成叶球或嫩叶供食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生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栽培过程中容易做到不用农药而获得无公害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生菜根系浅,须根发达,主要根群分布在地表20厘米土层内,茎短缩,叶互生,有披针形、椭圆形、卵圆形等,叶色绿、黄绿或紫,叶面平展或皱缩,叶缘波状或浅裂,外叶开展,心叶松散或抱合成叶球,种子灰白或黑褐色,千粒重1  相似文献   

10.
紫甘蓝是十字花科、芸苔属,甘蓝种中顶芽或腋芽能形成叶球的一个变种。别名紫洋白菜、赤甘蓝等。植株生长中等叶球为卵圆形。紫甘蓝结球紧实,色泽艳丽,产量高,耐贮运。在乐都县主要以早春温室育苗,大田定植栽培。其栽培技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甘蓝"甬丰1号"属中晚熟品种,商品成熟期:春栽约80~85d,秋栽约75~80d。叶球扁球形,植株生长势强,株型较大,叶色深绿,蜡粉较多。春季栽培,植株开展度80cm左右;秋季栽培,植株开展度60cm左右。平均单球重3kg左右,平均产量5000kg/667m2以上。叶球横径24~27cm、纵径13~15cm,中心柱短,叶球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12.
斜纹夜蛾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秋季蔬菜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该虫在我市因种植布局的改变、蔬菜品种多样化及蔬菜品种间穿插、连作种植等原因,已发展成连年重至大发生.在本地斜纹夜蛾众多危害寄主中,尤以在大白菜上危害严重,其1头幼虫蛀食叶球后往往将叶球完全食毁,常年叶球被蛀害率在20%~40%,严重的达50%以上,损失50%以上,斜纹夜蛾的发生危害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市秋季大白菜生产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3.
结球甘蓝,为十字花科芸薹属草本植物,别名包菜、圆白菜、卷心菜、莲花白等.叶球供食用,每100 g鲜菜含水分92.7~93.6 g,碳水化合物2.5~3.7g,粗蛋白1.4~1.8 g,粗纤维0.6~1.3 g,维生素C 36~39 mg.为普通大众菜,既可炒食、煮食、凉拌,也可以腌渍或制干.结球甘蓝在世界各地普遍栽培,中国各地都有种植,东北、西北、华北等较冷凉地区栽培广泛.多数地区选用适宜的品种进行露地栽培,随着日光温室及保护地的发展,北方地区日光温室种植结球甘蓝的越来越多,而且各个季节排开播种,分期收获,鲜菜达到周年供应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一、秋甘3号 中早熟,从定植到收获需65~70天.叶球圆形,单球重1.5公斤左右.耐热,抗病. (彩图参见81页图5) 二、北京四季 中早熟.叶球紧实,扁圆形,单球重1.2~1.5公斤,品质佳.抗病.适合全国各地春、秋季栽培. 三、CA16 中熟,从定植到收获需65天左右.叶球紧实,高扁圆形,单球重约1.5公斤,耐裂.抗病,耐热.适合秋、冬季收获种植,可用于出口加工.  相似文献   

15.
<正>春冠甘蓝株高25厘米,开展度60厘米;叶色翠绿,蜡粉中等,外叶数12片;叶球桃形,单球重1.5公斤左右;肉质脆嫩,味甘甜;具有耐寒、早熟、外观好、品质佳等特点。市场前景甘蓝是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是人们喜食的蔬菜之一。春冠甘蓝品质较优,适合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流域栽培,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灌水次数、追肥量和定植密度3个栽培因子是否为引起春甘蓝叶球过早裂球的主要因素。【方法】以春季栽培甘蓝品种"秦甘60"为材料,在栽培过程中设置不同灌水次数(间隔6,8,10(CK),12,14d灌水1次)、追肥量(150,225(CK),300,450kg/(hm2.次))和定植密度(67500,60000(CK),52500,45000株/hm2)处理,当叶球生理成熟后延长采收时间,统计叶球的裂球率和裂球指数随采收期延长的变化动态,确定3个栽培因子对叶球裂球性的影响。【结果】3个栽培因子中,不同处理春甘蓝的叶球裂球率和裂球指数均随采收期的延长而增加,且在一定采收期内各处理间表现为显著性差异;"秦甘60"灌水1次间隔6或8d较间隔10,12或14d更容易引起叶球裂球;不同追肥量处理中,裂球指数表现为450kg/(hm2.次)>300kg/(hm2.次)>225kg/(hm2.次)>150kg/(hm2.次),定植密度45000株/hm2较其他定植密度容易引起叶球裂球。【结论】春甘蓝叶球裂球率和裂球指数均随灌水次数、追肥量的增加和定植密度的减小而升高,灌水次数、追肥量是引起春甘蓝裂球的主要因子,定植密度是次要因子。"秦甘60"春季栽培适宜间隔10或12d灌水1次,在其关键需肥期每次按225kg/hm2(尿素)追肥,以60000株/hm2密度定植,是减少或防止叶球裂球较理想的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06,(12):28-28
河北省邢台市双龙种苗有限公司引进的中早熟抗病一代杂种,菜球叶质脆嫩,口感好,生食炒食均可。植株开展度60.5厘米。外叶10~11片,叶色灰绿,蜡粉中等。叶球扁圆形,单球重1.8~2公斤。成球速度快且包球紧实,叶球纵径12.5厘米,横径27.1厘米,中心柱长6.3厘米,叶球紧实度0.57。从定  相似文献   

18.
采用裂区设计,探讨了栽培方式、品种2个试验因子对春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方式以有机土栽培的春大白菜长势好,根系活力强,光合速率高,产量提高24.18%,叶球硝酸盐含量降低13.52%,叶球的干物质含量增加5.7%,粗蛋白、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3.8%、17.3%和4.7%。4个供试大白菜品种中,黔白3号产量、净菜率、耐抽薹性较优,云春白1号次之。  相似文献   

19.
<正>特点包心芥菜(Brassica juncea var.capitata Hort.ex Li)是十字花科芸苔属芥菜种的二年生草本植物,又称为结球芥菜、盖菜。原产于我国的广东、广西等地,以脆嫩的叶球和发达的叶片为食用部位。包心芥菜是我国特产蔬菜,生长期较短,较耐寒,产量较高,可周年栽培。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栽培较多,以广东省栽培最多。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20.
生菜又名叶用莴苣、包生菜、千金菜等,应可以生食而得名。是菊科莴苣属中能形成叶球或嫩叶供食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生菜的叶片和叶球,品质脆嫩味甜,风味佳,营养丰富。1品种选择及茬口安排1.1春季露地栽培3月上旬在日光温室、高架大棚或田间小拱棚内播种育苗,苗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