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宁河齐口裂腹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护和开发利用大宁河的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 Tchang)资源,从2005年开始,在大宁河中上游收集齐口裂腹鱼进行人工驯养,并于2009-2016年进行人工繁育试验。结果表明,在人工驯养条件下,亲鱼性腺可发育成熟,共催产雌鱼953尾,采卵731万粒,培育出规格鱼苗(17~26 mm)324万尾,规模化人工繁育的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和鱼苗成活率分别为79.7%、83.3%、79.7%和67.2%。试验发现,齐口裂腹鱼性腺发育对低温期的适温范围较广,在11.1~13.5℃较高水温环境下,性腺发育不受影响;提高培育最低水温,可使亲鱼繁殖期提前;越冬期间是否需要处于停食状态,也不是影响亲鱼性腺发育的因素;齐口裂腹鱼通过长期驯养后能够适应人工环境条件而自然产卵繁殖。  相似文献   

2.
鱼类催产激素对齐口裂腹鱼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使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A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地欧酮(DOM)3种鱼类催产激素6个组合,对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 Tchang)亲鱼进行注射催产处理,比较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变化,探讨齐口裂腹鱼对不同催产激素及其组合的适应性和敏感性,从而找出最适合齐口裂腹鱼繁殖的催产激素组合。结果表明,齐口裂腹鱼亲鱼对LHRH-A2、HCG和DOM组合的敏感度最高,催产率和孵化率显著优于单一激素和其他激素组合。  相似文献   

3.
齐口裂腹鱼头骨系统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方法对齐口裂腹鱼的头骨进行了解剖观察.齐口裂腹鱼头骨由脑颅和咽颅组成,脑颅狭长,各骨片之间衔接十分紧密,额骨扁平且狭长,约占据整个脑颅背面一半面积,副蝶骨形似宝剑,咽齿发达,左右对称,齿武为5.3.2~2.3.5.头骨数量多,膜骨在头骨表面,有眶蝶骨,上枕骨接顶骨且不与额骨相接,具尾舌骨、下舌骨,鳃盖骨边缘光滑等特征说明齐口裂腹鱼属于较低等的硬骨鱼类.  相似文献   

4.
我国齐口裂腹鱼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佳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721-13722,13726
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是我国特有的重要冷水性经济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上游。随着长江上游干支流梯级电站开发和大量水利工程修建,其野生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介绍了齐口裂腹鱼的生物学特性、肌肉营养学、生理生化、种群遗传多态性和人工养殖等,以期为齐口裂腹鱼进一步的研究及其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齐口裂腹鱼和重口裂腹鱼肠道Glu和5-HT细胞的形态、位置与分布情况。方法:使用Glu和5-HT抗哺乳动物血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法对齐口裂腹鱼和重口裂腹鱼肠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研究。结果:Glu细胞在齐口裂腹鱼肠道中以中肠分布最密集,前肠和后肠分布密度较低;重口裂腹鱼肠道中,前肠和中肠分布密度较高,后肠极低。5-HT细胞在齐口裂腹鱼肠道中的分布密度前肠最高,中肠次之,后肠最低;重口裂腹鱼则在前肠和后肠分布密度较高,中肠较低。Glu和5-HT细胞主要呈梭形和锥形。结论:Glu和5-HT细胞的分布和形态特点与两种裂腹鱼食性和肠道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蒲德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0987-10988,10991
[目的]比较大宁河野生齐口裂腹鱼和云南盘鮈的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方法]对齐口裂腹鱼和云南盘鮈的肌肉常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初步探讨了2种鱼的肌肉品质。[结果]齐口裂腹鱼肌肉中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和粗灰分含量分别为18.40%、0.60%、78.76%和1.24%,云南盘鮈肌肉中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和粗灰分含量分别为20.23%、1.32%、76.49%和1.29%;2种土著鱼肌肉粗蛋白含量均高于部分常规鱼类,在所属同亚科鱼类中也处于较高水平。[结论]2种土著鱼均为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鱼类,但云南盘鮈的营养价值稍优于齐口裂腹鱼。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齐口裂腹鱼的精子活力,在显微镜下观察了不同pH值及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精子的运动时间和寿命.结果表明:齐口裂腹鱼精子对pH值的适应范围在5~9之间,pH值为7时精子的活力较好,快速运动时间为(42.56±1.81)s,精子寿命为(84.33±4.77)s;齐口裂腹鱼精子最适的NaCl溶液百分浓度为0.5%,其快速运动时间为(42.78±3.03)s,寿命为(119.89±11.75)s.在较低百分浓度的NaCl溶液中,精子寿命较长,但是快速运动时间较短,当NaCl百分浓度大于0.7%时,精子基本上会被抑制,加水稀释后精子被激活且不影响其活力.pH值过低或过高都会破坏精子的生理结构,使其死亡,0.8%~0.9%NaCl溶液可用作齐口裂腹鱼精液稀释剂室温暂时保存,且短时间内不会影响其活力.  相似文献   

8.
中华沙鳅个体生殖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岳兴建  谢碧文  颉江  王静  王淯  齐泽民  葛正良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302-2306,2310
为了研究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个体生殖力及其与多项生物学指标的关系,2009年5~9月从沱江资中段和长江宜宾一南溪段分别收集性腺Ⅳ期中华沙鳅雌鱼32尾和22尾进行研究.结果如下:①沱江资中段中华沙鳅产卵群体由2、3龄鱼组成;绝对生殖力(F)为 560~4 401粒,平均1 915粒,体长相对生殖力(FL)为63~458粒/cm,平均217粒/cm,体重相对生殖力(FW)为39~424粒/g,平均230粒/g;绝对生殖力、体长相对生殖力与体长、体重、净体重和成熟系数相关性极显著,体重相对生殖力与体重和成熟系数相关性显著,个体生殖力与肥满度相关性不显著.②长江宜宾一南溪段产卵群体由2、3、4龄鱼组成;绝对生殖力(F)为1 593~14 892粒,平均4 991粒,体长相对生殖力(FL)为168~1 568粒/cm,平均509粒/cm,体重相对生殖力(FW)为49~294粒/g,平均123粒/g;绝对生殖力、体长相对生殖力和体重相对生殖力与体重、净体重、成熟系数和肥满度相关性极显著,与体长和年龄相关性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沱江资中段中华沙鳅繁殖群体低龄化、小型化,建议加强其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的低温适应性,根据齐口裂腹鱼卵巢转录组测序结果设计引物,采用RT-PCR法克隆得到齐口裂腹鱼zona pellucida 3(Schizothorax prenanti zona pellucida 3,sp-zp3)基因的编码区,将目的基因重组到表达载体,并将质粒转染至中国仓鼠的卵巢细胞(CHO-K1)中进行表达,分离纯化得到ZP3蛋白后,对其冰晶结合活性进行初步测定。结果表明:齐口裂腹鱼zp3基因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高效表达,并纯化得到重组蛋白SP-ZP3,该蛋白具有一定的冰晶结合活性。研究表明,一些鱼类ZP蛋白可能具有冰晶结合活性,当选择压力存在时这些ZP蛋白将进化出具有冷适应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裂腹鱼亚科鱼类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缺氧环境,是研究低氧适应机制的天然生物模型。本研究对三种裂腹鱼:高海拔(>3600m)的孤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curvilabiatus)和巨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macropogon)与低海拔(<700m)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的主要渗透调节器官肾脏进行转录组分析。通过对孤唇裂腹鱼和巨须裂腹鱼与齐口裂腹鱼的肾脏转录组进行比较分析,分别筛选出504个和47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199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对共同差异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的富集分析发现,两组共同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糖酵解/糖原生成过程、脂质生物合成过程和血管生成等通路上。其中eno3、fbp1α、prpf19和ctsz等基因的高表达可能在高海拔裂腹鱼长期适应低氧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为揭示高原鱼类长期低氧适应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