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在氮磷肥常规用量为225kg/hm^2的情况下,对下茬、迎茬、重茬地大豆进行施钾肥试验,及不同量级钾肥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钾肥的大豆均比对照增产,且抗病,抗倒伏能力增强,以重茬大豆施钾肥产量显著;以30kg/hm^2钾肥用量最佳,增产最显著。  相似文献   

2.
白浆土心土培肥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大区和微区条件下,研究了白浆土心土培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改良效果和增产作用,进下明确心土混层心土混层耕对土壤性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浆土心土培肥比心土混层耕增产7.3 ̄10.3%。心土培肥后第一年比末处理对照增产甜菜32.3%,增产大豆15.2%,第二年增产大豆16.9%,对白浆土进行心土培肥可以达到彻底消除白浆层不良影响的培肥白浆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药肥、二铵、TBS生物菌肥和S-H肥对重茬大豆产量的影响,得出药肥、TBS生物菌以对重茬大豆有较好的增产效果,提高了百粒重,并较好地克服重茬障碍,是具有应用前途的适合于重茬大豆地的两种专用复合肥。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重茬对大豆株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重茬对大豆株高、分枝数和主茎节数的影响与正茬相比均不显著,重茬能显著增加大豆的结荚高度。重茬使大豆的叶面积指数降低,叶面积指数的减小幅度与结荚习性有关,亚有限性结荚习性大豆的减小幅度较大,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则相对较小。重茬较正茬大豆的叶绿素含量降低,苗期和鼓粒期降低较明显,光合速率重茬较正茬也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茬口对大豆苗期生物学性状及根部病虫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盆栽试验,对大豆正茬土、重茬土、迎茬土及连茬土施入有机肥,测定其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对大豆苗期生物学性状及根部病虫害的影响。试验表明,正茬土的土壤环境优于其他3种茬口土壤,重茬土是最不利于大豆生长的土壤环境。施入有机肥后,4种茬口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有明显提高,提高幅度为14.8%~36.9%,对土壤酸碱度的影响不大。大豆根部病虫害的发生在正茬土中较轻,在其他3种茬口土壤中发生较重。施有机肥后能加重大豆根部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通过系统定位轮作试验,建立大豆正茬、迎茬、重茬的种植方式,在不同生育期,测定了大豆植株氮磷钾含量和积累。结果表明:在各个生育期大豆植株氮磷钾含量和积累总量均为正茬〉迎茬〉重茬。影响大豆植株氮磷钾的含量和积累的主要原因是:病虫危害大豆根部导致吸收和运输受阻以及受茬口影响,土壤中的氮磷钾活性变低。大豆固氮能力下降,氮磷钾的积累与产量相关。重茬大豆植株氮磷积累总量较正茬分别减少41.81%,48.78%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大豆专用复合药肥在大豆重茬地上应用后,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试验证明,大豆专用复合药肥对大豆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增产210-840kg/hm^2,增收693-2475元。其根本原因是大豆专用复合药肥既含N,P,K,微量元素,又含有杀虫剂,杀菌剂,能有效地防治大豆根腐病,根蛆病,孢囊线虫病,尤其对大豆重茬种植增产增收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1大豆重茬引起的减产与解决方法 大豆不宜重茬.也不宜与其他豆科作物连作。而阿勒泰地区种植大豆已有十多年的历史,重茬严重,造成植株生长迟缓、矮小、叶色黄.且根系比正茬大豆侧根数减少28%,根瘤减少33%,荚小粒少、产量显著降低,一般减产20%-30%。特别是干旱低肥地区,减产更多。重茬的土壤中有适宜的发病条件,尤以线虫病危害最重,食心虫、蛴螬等虫害也增多。  相似文献   

9.
大豆施用钾肥增产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施用不同量钾肥的试验表明,大豆施用钾肥比无肥对照平均增产11.8%,比单施氮磷肥平均增产10.6%,大豆施钾肥施量以112.5-150.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0.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生态雄性不育及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湘油91S为母本配制的11个温敏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组合,有9个组合比对照中油821增产、增产组合数占82%,增产幅度为1.20% ̄21.3%。其中91-87S×951082、91-1S×94601-5和91-115S×931030分别比对照增产21.3%和9.6%,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准。  相似文献   

11.
在黑龙江省5个生态区设置固定轮作场圃并对相应市县进行生产调查,经过连续三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重迎茬大豆较正茬大豆减产,减产幅度随着重茬年限的增加而增大,全平均正茬产量为1984.5kg/hm^2,迎茬减产6.1%,重茬一年减产9.9%、重二年减产13.85,重茬三年三年减产19.0%,不同生态区间比较,西部风沙干旱区、中西部盐碱土区减产幅度较大,东部低湿区,北部高寒区减产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2.
天然沸石由于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与化肥混施,可以起到保肥增产作用,在相同数量的化肥中添加沸石比不添加沸石玉米增产7.1%-11.8%;水稻增产8.6%-11.4%;大豆增产6.5%-12.8%。沸石适宜宜量750-1125kg/hm^2。最佳粒径20-60目。  相似文献   

13.
高固氮基因工程大豆根瘤菌的研制及其增氮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构建快生型大豆根瘤菌B52的基因文库和三亲本杂交,将增效因子DNA片段导入优良的慢生型大豆根瘤菌22-10中,获得携带来自快生菌增效因子DNA片段的工程菌株HN32,经盆栽和小区试验,证明基因工程菌株HN32比出发菌株22-10平均增产6%,比对照平均增产13.2% ̄16.9%,相当于每公顷施75 ̄150kg尿素。1992 ̄1995年,在广西推广应用基因工程大豆根瘤菌HN322.16万hm^2  相似文献   

14.
经过3年6季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水稻塑盘育秧抛栽采用“施足基肥,控制蘖肥(早稻免施,晚稻轻施),重视穗粒肥”的氮、钾肥运筹技术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早稻以“基肥70%+穗肥30%”处理增产最显著,折667平方米产量497.0公斤,比对照增产6.8%;晚稻“基肥70%+蘖肥15%+穗肥15%”处理最佳,667米^2产量490.4公斤,比对照增产6.3%,两者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不同复合肥料对大豆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以不同厂家生产的复合肥为试材,进行了与常规施肥对照的试验,结果表明:12-18-15(K2SO4)处理,无论是大豆的生育性状,还是大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都明显地高于常规施肥和其它复合肥处理,以氮,磷肥投入为主,常规施肥,对提高大豆产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减氮,稳磷,增钾可以明显地提高大豆的产量,硫酸钾复合肥12-18-15(K2SO4)与氯化钾复合肥15-15-15(KCl)相比,在总养分含量相等而钾素相同的条件下,含硫钾肥比含氯钾肥具有极明显的增产作用,增施硫肥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大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旱地冬小麦不同地力肥宝增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宝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增产作用可分为本身增产和与化肥的联应增产。每公顷用7.5kg肥宝拌种,本身增产作用高、中肥田块分别为199.8和322.5kg、中肥田化肥用量每递增一个单位,联应增产1.66kg。其机理,肥宝培肥了地力,促进了有机物质的运转与合成,提高了无机化肥的吸收利用率。千粒重较对照增加1.1 ̄1.2g,0 ̄20、20 ̄40cm土层根量分别增加57.2%和263.6%;提出了关  相似文献   

17.
HF—I号大豆拌种剂田间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 ̄1994年经多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应用HF-I号拌种可使大豆株高增加14.2%,根数增加20.7%,根瘤数增加119%,地上部鲜重增加43.7%。单株荚数、株粒数分别增加3.3%和5.9%,较对照亩增产32.7kg,增产率24.3%,达显著水准。并且对大豆根潜蝇和根腐病防效达67%和77%。产投比达22:1。append  相似文献   

18.
大豆田施用钾肥试验结果表明,667m^2施用5.4kg尿素、13.4kg二铵和3.86kg钾肥效果最好。单产比对照增加17.8kg,增产幅度为10.8%。建议大面积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浅谈钾肥对重迎茬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迎茬引起的大豆减产是制约我区大豆生产的一个突出问题,单元素多水平试验表明:施钾与产量呈线性增长,迎茬增产10.34% ̄35.24%,适宜施钾量70kg/hm^2,重茬增产12.63% ̄48.82%,适宜施钾量为140kg/hm^2。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沟埂工程及地面覆盖物对棉花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沟埂工程能明显改善土壤水分状况,0~50cm上层的土壤含水量较对照提高2%~5%左右;对棉花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均呈正效应,果枝数、现蕾数、有效铃数均比对照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百铃重增加0.05kg,667m ̄2增产皮棉7.9kg,增产率为15.02%;叶片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各处理叶片总含水量与0~15cm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束缚水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比叶重明显增加,叶组织电导率低于对照。地面覆盖物对保持土壤水分有一定效应,保水剂处理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