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PCV2感染猪血管内皮细胞相关免疫调节分子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猪圆环病毒2型(PCV2)接种猪血管内皮细胞(VEC),于接种后不同时间收集细胞及上清,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技术分析VEC相关免疫调节分子表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PCV2感染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IL-6与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mRNA水平变化趋势基本一致,VEGF和M-CSF在感染后12h显著上调,IL-6与M-CSF在48h显著下调;MCP-1和IL-8在感染后4h和48h均显著上调,且IL-8在24h时上调显著,72h下调显著。蛋白水平上,VEGF在4h显著下降,24h显著增高;IL-8在4h和24h显著上升。以上结果表明,PCV2体外感染导致VEC免疫调节功能分子表达异常,其炎性趋化、黏附能力以及对树突状细胞(DC)的分化、成熟等免疫调节功能可能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内皮源IL-8对猪血管内皮细胞其他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解析IL-8在内皮细胞中作用,利用siRNA干扰技术对猪血管内皮细胞(VEC)中IL-8基因进行沉默,于干扰后不同时间收集细胞及上清,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ELISA检测VEC中各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显示,在mRNA水平上,促炎因子IL-6和促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12h上调显著,且在4 h VEGF显著上调;ICAM-1和VCAM-1在4h显著上调,其中ICAM-1在48 h极显著下调,72 h又显著上调;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几个时间段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蛋白水平上,VEGF除48 h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CSF在4h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表明,内皮源IL-8变化可能影响VEC增殖、迁移以及对造血干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3.
将猪圆环病毒2型(PCV2)与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PRV)体外单接种和共接种仔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定量检测接种后不同时间PBMC细胞因子IL-2和IL-6的mRNA表达水平,以分析PCV2对PRV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PRV接种组PBMC中IL-2与IL-6的mRNA表达均出现显著上调(P〈0.05),PCV2接种组IL-2与IL-6的mRNA表达在接种后的部分时间也出现显著上调,但PCV2与PRV共接种组的IL-2与IL-6的mRNA表达较PRV组均出现显著下调,表明PCV2能够抑制PRV促进猪PBMC中IL-2与IL-6的mRNA表达上调作用,提示PCV2可能会对PRV的免疫反应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PCV2病毒感染猪髋动脉血管内皮细胞(PIEC)后炎症相关细胞因子mRNA转录水平变化,探讨PCV2感染诱导炎症产生的免疫机制。将PCV2病毒体外接种PIEC,感染不同时间后,收集样品,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因子IL-1β、IL-8及IL-18 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PCV2感染PIEC后,对促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18及趋化因子IL-8主要起上调表达作用。由此推测细胞因子在体内的综合效应会导致PCV2感染早期机体产生过度炎症反应,并趋化中性粒细胞,引发机体免疫抑制,影响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正常运转,为PCVD的发病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明猪圆环病毒2型(PCV2)干扰伪狂犬病疫苗(PRV)免疫效果的可能机制.[方法]用PCV2与PRV在体外分别单接种和共接种仔猪肺泡巨噬细胞(AM),在接种后不同时间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RV载量与共刺激分子CD80-CD86 mRNA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PRV组上清中PRV载量在接种后都显著(P<0.05)高于PCV2+ PRV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接种后48 h内,PRV组CD80 mRNA水平在接种后增加并在48 h时达到显著水平,而PCV2组与PCV2+ PRV组的CD80 mRNA水平都显著减少;在接种后48 h内,CD86 mRNA水平在PRV组都显著增加,在PCV2+ PRV组则都显著减少,但在PCV2组仅在接种后48 h显著减少.[结论]PCV2能够减少猪AM中PRV载量与CD80-CD86基因转录,这可能是PCV2抑制PRV免疫效果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选取5头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血清抗体阴性的普通断奶仔猪,无菌取其脾脏制成单细胞悬液后,分设淋巴细胞(L组)、淋巴细胞+PCV2(L+V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L+M组)和淋巴细胞+巨噬细胞+PCV2(L+M+V组)4组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在培养后0 h、6 h、12 h和24 h收获淋巴细胞及其上清液。用ELISA检测上清液中猪淋巴细胞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的含量,用RT-PCR检测淋巴细胞中IL-6、IL-6R、IL-10和IL-10R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与L组相比,L+V组中IL-6的含量在攻毒后24 h显著升高(P0.05);PCV2在攻毒后12 h对IL-6RmRNA的表达呈显著抑制(P0.05);PCV2在攻毒后6 h显著促进IL-10的表达(P0.05)。上述结果表明,PCV2能促进淋巴细胞中IL-6和IL-10的表达;而巨噬细胞能抑制PCV2对淋巴细胞中IL-6表达的上调作用,同时协同PCV2促进淋巴细胞中IL-10及其受体持续性高表达,导致持续的免疫抑制,在PCV2的致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7.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PCV2感染猪皮肤源树突状细胞内源性抗原加工提呈相关分子转录水平的变化。[方法]用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40日龄健康长白仔猪,于感染后3、7、14、21、35天宰杀,收集皮肤源树突状细胞(DCs)。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感染仔猪皮肤源DC内源性抗原加工提呈相关分子(LMP7,UBP,MHC-I,calreticulin)mRNA水平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LMP7转录水平在感染后3天显著下调(P<0.05),UBP转录水平始终上调,其中在21天和35天显著上调(P<0.05),MHC-I转录水平在7天显著下调(P<0.05),calreticulin转录水平虽有所上调,但差异不明显。[结论]以上结果表明,PCV2在感染早期可抑制猪皮肤源DC内源性抗原加工提呈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建立PIEC划痕创伤模型,设细胞对照组、接毒组、IL-8抗体处理细胞对照组和IL-8抗体处理接毒组,观察内皮细胞的迁移率,同时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NO的含量,以探索猪圆环病毒2型(PCV2)对猪血管内皮细胞迁移方面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接毒组细胞迁移率、上清中bFGF、VEGF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抗体处理细胞对照组上清中bFGF、VEGF、NO含量显著低于细胞对照组;抗体处理对照组和抗体处理接毒组迁移率、上清中bFGF、VEGF、NO显著低于接毒组。以上结果表明,PCV2感染诱导分泌的IL-8可调控内皮细胞bFGF、VEGF、NO分泌而影响猪髋动脉内皮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PCV2与PPV体外共感染对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其白细胞介素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探讨PCV2与PPV体外混合感染的致病机制。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和分析了PCV2和PPV感染PBMC后PCV2,PPV的病毒核酸含量及IL-1β,IL-6,IL-8,IL-12p35,IL-12p40,IL-13,IL-17,IL-18等的转录时相变化。结果表明,PCV2,PPV能够感染PBMC细胞,PCV2/PPV共感染中PCV2,PPV的含量分别在24 h显著最高(P0.01);PCV2,PPV单独感染和PCV2与PPV共感染PBMC后引起IL-1β,IL-6,IL-8,IL-17转录水平上升,IL12p35,IL-12p40,IL-18转录水平明显受到抑制。由PCV2,PPV共感染而引起的免疫反应和免疫抑制比单独感染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猪葡萄球菌感染BALB/c小鼠不同时间点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收集猪葡萄球菌感染BALB/c小鼠不同感染时段(24、48 h)的血清,采用细胞因子抗体芯片技术检测32种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显示,猪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后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发生了明显变化:与对照相比,感染后24 h,血清细胞因子中有5种细胞因子表达出现了显著性变化,其中表达升高2倍以上的细胞因子有4种(G-CSF、IL-6、KC、MCP-5);感染后48 h,血清细胞因子中共有4种细胞因子表达出现了显著性变化,其中表达升高2倍以上的细胞因子有3种(G-CSF、KC、MCP-5);感染24 h和48 h后IL-12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炎性细胞因子在猪葡萄球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细胞因子抗体芯片从血清中筛选猪葡萄球菌相关蛋白分子标记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猪肠上皮细胞对CD4+T细胞分化关键分子mRNA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法分离猪外周血CD4+T细胞,与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48 h的猪肠上皮细胞共培养,收集共培养后72 h的T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CD4+T细胞分化关键分子变化.[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细胞因子 IL-4、IL-17A、IFN-γ、TGF-β1 与转录因子 T-bet、GATA3、RORγt、Foxp3的 mRNA 水平均被显著下调,而IL-10的mRNA水平被显著上调.[结论]感染猪圆环病毒2型猪肠上皮细胞抑制CD4+T细胞分化关键分子mRNA水平,提示CD4+T细胞向Th1细胞、Th2细胞、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分化被抑制,而IL-10的上调激活CD4+T细胞向高分泌IL-10的CD4+T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2.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严重消耗机体淋巴细胞并出现免疫抑制,极易引起继发感染,减缓猪群的生长速度并增加其死亡率。细胞因子IFN-α和IL-10在病毒感染后的免疫调节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PCV2的高突变率,全球优势基因型的流动以及新的遗传变异的出现,使得该病毒在分子领域的研究更加必要。笔者就PCV2感染后的免疫调节和病毒遗传变异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该病毒致病机制、疫苗防控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PCV2病毒感染3D4/21猪肺泡巨噬细胞后炎症相关细胞因子mRNA转录水平变化,探讨PCV2感染后可能的致病途径。通过PCV2病毒体外接种3D4/21细胞,感染不同时间后,收集样品,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因子IL-1β、IL-8及IL-18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PCV2对3D4/21细胞的IL-1β、IL-8转录主要起抑制作用,对IL-8转录起促进作用。推测其在体内的综合效应导致感染早期机体抗病毒能力降低,引起机体免疫抑制,影响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正常运转,为PCVD的发病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以猪肠道上皮IPEC-J2细胞为模型,探究不同水平丙酸钠对细胞紧密连接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分别用1和10 mmol·L~(-1)丙酸钠处理IPEC-J2细胞,以不加丙酸钠处理IPEC-J2细胞为对照组,分别处理12 h和24 h后测定各组细胞活力、跨膜电阻(TEER)值、紧密连接相关蛋白及炎症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和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浓度。[结果]丙酸钠处理24 h后,处理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5),细胞的TEER值则显著上升(P0.05)。RT-qPCR结果显示,紧密连接相关蛋白Claudin中,不同浓度丙酸钠处理12和24 h后,显著下调Claudin-1 mRNA的表达(P0.05),但显著上调Claudin-2、Claudin-3和Claudin-4 mRNA的表达(P0.05)。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中,处理12和24 h时,1和10 mmol·L~(-1)丙酸钠分别显著上调ZO-2 mRNA和ZO-1 mRNA的表达(P0.05),但10 mmol·L~(-1)丙酸钠则显著下调ZO-2 mRNA的表达(P0.05)。不同浓度丙酸钠处理12和24 h均显著上调炎症细胞因子IL-8、IL-18和TNF-αmRNA的表达(P0.05),显著下调IL-6 mRNA的表达(P0.05)。ELISA测定结果表明,丙酸钠显著刺激IL-8和TNF-α的分泌(P0.05),对IL-18和IL-6的分泌则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丙酸钠选择性上调紧密连接蛋白家族相关基因的表达,一定程度上维护小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完整性,同时调节细胞炎症反应,揭示丙酸在调节小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以及炎症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猪圆环病毒Ⅱ型(porcine circovirusⅡ,PCV2)引起仔猪免疫抑制的机制,研究了胸腺中抗感染免疫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变化及其调控机制.选取19头PCV2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血清抗体阴性的普通断奶仔猪,分为对照组(4头)和试验组(15头),试验组每头仔猪接种PCV2病毒悬液,分别在感染后0、14、21和35 d扑杀采集胸腺.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的含量,用比色法检测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用TQ-PCR方法检测胸腺中IL-2、IL-6、IL-10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感染猪胸腺中TNOS和iNOS的活性在试验期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猪(P<0.05),NO含量在感染后14 d极显著升高(P<0.01),IL-2和IL-6 mRNA的表达在感染后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猪,尤其在感染后21 d均极显著降低(P<0.01);IL-10 mRNA的表达在感染后14 d极显著升高(P<0.01);IL-6和IL-10与各自受体mRNA的表达变化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NO与iNOS mRNA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胸腺在感染早期表现出较强且适度的抗PCV2感染的免疫应答,感染中期呈现一定的免疫抑制,感染后期有所恢复;胸腺中细胞因子及其受体与NO-NOS系统的相互调节表现出复杂性与多层次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2,PCV2)感染PK-15细胞后调控β-干扰素(interferon-β,IFN-β)生成的信号通路,为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机理和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PK-15细胞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PCV2组、BX795(TBK1/IKKε抑制剂)组、BAY 11-7082(NF-κB抑制剂)组和BX795+BAY11-7082(混合抑制剂)组。BX795组、BAY 11-7082组、BX795+BAY 11-7082组分别用0.5μmol BX795、5μmol BAY11-7082、0.5μmol BX795+5μmol BAY 11-7082预先处理1 h,然后感染PCV2。于感染后3、12、24、48和72 h收集细胞,提取RNA。用荧光定量PCR检测IFN-β、模式识别受体(TLR3、TLR9、RIG-1、MDA-5、DAI)、接头蛋白(TRIF、MyD88、Sting、MAVS、IRF3)的mRNA 含量。【结果】PCV2感染PK-15细胞后,IFN-β的mRNA 含量在48、72 h显著升高(P0.01),表明PCV2感染可以诱导PK-15细胞生成IFN-β;TLR3的mRNA 含量在48 h显著升高(P0.01),TLR9的表达量在48、72 h显著升高(P0.01);TLR3和TLR9下游的接头蛋白MyD88和TRIF的mRNA 含量在48 h显著升高(P0.01),表明PCV2激活了Toll样受体介导的NF-κB信号途径;MDA-5的mRNA 含量在48、72 h显著升高(P0.01),RIG-1的mRNA 含量在72 h显著升高(P0.01),MDA-5和RIG-1下游的接头蛋白MAVS、Sting、IRF3的mRNA 含量在48 h显著升高(P0.01),表明PCV2激活了RIG-1样受体介导的IRF3信号途径;DAI的mRNA 含量在48、72 h显著升高(P0.01),表明PCV2亦激活了DNA模式识别受体介导的IRF3信号途径;分别用BX795和BAY 11-7082抑制IRF3和NF-κB介导的信号通路,结果显示NF-κB抑制剂组的IFN-β的mRNA 含量与PCV2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TBK1/IKKε抑制剂组的IFN-β的mRNA 含量与PCV2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表明PCV2诱导IFN-β的产生主要由IRF3信号途径调控。【结论】PCV2感染可以诱导PK-15细胞中IFN-β表达量的上调,其上调主要与IRF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左旋咪唑(LMS)刺激的猪内皮细胞(VEC)对单核源树突状细胞(MoDC)的抗原递呈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LMS刺激猪血管内皮细胞后,筛选出能够使内皮源IL-8表达量上调的低质量浓度LMS(10~(-6) mg/mL),将经LMS处理的内皮细胞与MoDC共培养,收集共培养的MoDC。流式细胞术检测MoDC的CD80/86和MHC-II的表达;丝裂霉素C处理后的MoDC与淋巴细胞混合,MTS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MoDC抗原递呈和对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共培养分为诱导后共培养和诱导共培养。【结果】LMS处理VEC后,两种共培养方式所得MoDC的MHC-II与CD80/86阳性率、淋巴细胞刺激指数、Tc和Treg细胞阳性率均显著下调,而Th细胞阳性率和CD4~+/CD8~+比值显著上调。【结论】低浓度LMS处理的VEC可抑制MoDC的抗原递呈能力。  相似文献   

18.
掺入喷雾干燥血浆(SDP)对断奶仔猪采食量,促进饮食和提高生产性能有重要的价值。然而,对确保喷雾干燥过程中消除所有的病毒污染包括猪圆环病毒2型(PCV2),尚有欠缺。为测定喷雾干燥对PCV2的感染作用,试验为喂养初乳的猪、杂交猪、无特定病原体(SPF)猪的腹膜内接种污染了的喷雾干燥血浆圆环病毒2型(SDP-IP)或口服灌胃(SDP-OG),腹膜内接种PCV2的阳性血浆(POS),或者不接种(NEG)。从与猪圆环病毒2型(PCV2)隔离的试验SPF猪收集血浆,用于实验性生产喷雾干燥血浆(SDP)。NEG组猪血清阴性,未检测出PCV2型病毒血症。阳性血浆组的所有猪在14d接种后,发现了PCV2型病毒血症,28d后血清转化。(SDP-IP)组,35d接种后所有猪感染了病毒血症,在49d后接种后血清转化。SDP-OG组,35d接种后,所有猪感染了病毒血症并且2/3的猪血清转化。在POS,SDP-OG,SDP-IP组,抗PCV2-IgG抗体样品和阳性(S/P)间的比值无显著不同。本次试验证明了实验性生产的喷雾干燥血浆干燥过程对猪圆环病毒2型(PCV2)血浆感染的猪PCV2的钝化无效。试验表明,来源于猪的喷雾干燥血浆能代表工业生物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9.
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和分析猪细小病毒(PPV)感染Marc-145细胞后引起的病毒DNA含量的变化和IL-13的分泌水平.结果IL-13的表达量在1,3和24 h明显增加,48 h轻微下调.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接种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24与48 h后,家蚕中肠6种丝氨酸蛋白酶基因(serine protease gene, sps)的表达变化趋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方法对正常组和微孢子虫感染试验组的6个家蚕中肠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编号分别为sp1、sp3、sp5、sp8、sp11和sp12)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家蚕中肠内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的转录水平相比, sp1、sp3、sp5和sp12在接种家蚕微孢子虫24与48 h后均上调表达,其中sp5上调最明显,接种家蚕微孢子虫24与48 h的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的1.9和1.2倍;sp8和sp11在受微孢子虫感染24 h后表达上调,而48 h后表达量下降.结果表明,丝氨酸蛋白酶(serine protease,SP)参与了家蚕中肠对微孢子虫入侵的免疫反应;不同丝氨酸蛋白酶上调倍数不同,说明不同丝氨酸蛋白酶参与家蚕免疫反应的程度不同;家蚕微孢子虫侵染48 h后,sp8和sp11出现了下调,推测微孢子虫的成功入侵抑制了sp8和sp11的表达.家蚕中肠不同丝氨酸蛋白酶在微孢子虫感染的不同时间的表达变化趋势为进一步研究丝氨酸蛋白酶家族在家蚕微孢子虫与宿主家蚕互作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